政策、市场与舆论多方倒逼“煤老板”转型“新晋商”

时间:2022-07-17 12:03:51

政策、市场与舆论多方倒逼“煤老板”转型“新晋商”

刘庆元喜欢坐在北京民邸十号的办公室内临窗的位置眺望窗外,除了车水马龙,最显眼的是对面粉着黄色的牛顿办公区。但刘庆元的脑子里并没想苹果砸在谁的头上的问题,或者说他并不知道牛顿是个人名和一个苹果的故事。

因为他是个只读一年书的“煤老板”,值得玩味的是,他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法人。

刘庆元自身也不适应这种变化,公司开会的时候他总是沉默不语,耐心地听每个人说话。

卖面条赚钱开煤矿

第一代煤老板在上世纪80年代初基本都是日子过不下去的破落户,搞煤矿是逼上梁山,后来就成了百亿老板,骨子里觉得自己还是个农民。这代开山派有骨头,能吃苦;没知识,爱文化……收徒爱家,热心教育。作家老五在他的《煤老板自述三十年》中这样评价。

有关刘庆元,有个很幽默的故事。刘总是和生意上的朋友出去吃饭。每次吃饭他总让别人点菜,自己买单就行。时间长了,大家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在一次聚会时达成共识,让刘点菜。推辞不过的刘拿着菜谱对服务员说把这一排菜都点上。上菜时才发现,全是凉菜。后来大家明白,刘庆元是个老板,也是个文盲。

刘庆元1954年出生在山西省运城市的一个小山村。因家庭贫困,他一年级没读完就辍学。20岁左右时他还是村里的无业青年,和他恋爱的姑娘因家人反对和他在一起而远嫁他乡。25岁那年,他和邻村的姑娘结婚了。婚后的刘庆元常常到山上的煤矿打零工维持生计。再后来他老婆在山脚下的路边开一家面食店,顾客基本都是从山上往下拉煤的司机。后来刘庆元也开始倒煤了,靠的就是他老婆一碗一碗卖的面条攒起来的钱。

有资本以后,刘庆元就有了自己第一个煤矿,到2000年时他又跟人在新疆开了个煤矿。就这样刘庆元走到了2006年。这一年,国务院确定“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的工作目标。山西煤矿的风头开始变紧,听到风声的刘庆元决定先人一步,在2007年初先将在新疆的煤矿转手,同年底他在山西的煤矿也接受政府整合。刘庆元彻底告别了成就他的煤矿。举家迁到了北京。

很长一段时间,刘庆元都无所适从。2008年,他经人介绍在河北买了块地,准备做房地产开发,但因为房地产不同于煤矿出一车煤赚多少钱那么简单,于是转手给了别人。第一次转型就这样失败了。

后来,他在一从事多年记者工作的同乡的介绍下,投资做了文化传媒公司。进入到他更不熟悉的文化产业。“文盲”刘庆元把公司交给他的表弟来运营,做起了幕后老板。

“我是快到60岁的人了,也不太去想赚钱的事情。我的4个孩子也不愿让别人知道他们的爸爸是个煤老板。开现在这个文化公司孩子们也很支持。”少言的刘庆元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大儿子已经参与到公司运营中。

政策引导十分重要

刘庆元可谓是山西煤老板转型的一个样本。

2012年8月20日,首届世界晋商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媒体意外发现,昔日的煤老板不少已转身成为新晋商。煤老板们已活跃在节能环保、房地产、农业、文化、金融等多领域,并不断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成为现代化的企业家正成为昔日煤老板的新追求。

拥有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山西当代儒学研究会副会长、汾阳市孔子研究会会长的孔庆祥,曾经也是煤老板—山西汾阳安兴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孔祥生是汾阳的名人,42岁后孔祥生下海经商,很快成为汾阳、介休一带有名的“配煤大王”,接着投资200多万买下位于汾阳市三泉镇平陆村的煤矿建起了安兴煤业有限公司。

2010年底,吕梁市原有的355座煤矿在山西“煤改”大潮中有245名“煤老板”从煤炭行业隐退,成为幕后股东,或干脆从煤炭产业退出。孔祥生拿到了煤炭资源整合后的补偿资金选择了从煤炭产业彻底退出。

摘掉“煤老板”帽子的孔祥生,担子轻松很多,“现在脱离了‘煤老板’这个身份,能好好做事,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是我最大的收获。”

孔祥生后来又与汾阳24家被兼并的煤企联合组成“汾阳市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联合协会”,重新创业。2008年7月11日,由他投资近亿元的汾州府文庙重建工程动工。随着汾州府学的重建,又创建了孔子研究会。

“为引导退出煤炭领域的民营企业家重新投身于汾阳的建设,汾阳市政府早在2010年制订了《关于促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计划中的“一企一事一业”涉及教育、文化、旅游、食品加工等诸多产业共37个项目,总投资高达60多亿元。”汾阳市政府一官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煤老板的转型之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有继续从事煤炭产业的煤老板再次遭遇政策尴尬的;有在投资农业项目失败的;有巨额资金投入旅游、文化或者房地产业未见回报的情况都有。煤老板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管理、技术和资金链条拉长等原因,重新创业遇到很多困难。”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这时有政府政策的及时引导十分重要。很多煤老板转型成功都离不开与政府的合作。”

对煤老板转型,山西信友集团董事长刘芳亮在首届世界晋商大会上也表示,政府需在政策上及时加强支持引导……把他们当做建设山西的重要力量。

着眼地方产业

事实上,山西煤改之后的煤老板们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他们正以另一种姿态转战各地和诸多行业。据了解,煤老板们所从事的行业可谓“百花齐放”,有到外省继续做煤炭生意的,有从事教育产业的,有开发旅游资源的,也有投资农业的……就连小额贷款公司也有煤老板的身影,一些煤老板甚至继承起乔致庸“汇通天下”的梦想,利用开设小额贷款公司进入金融界。

早在2008年,由山西平遥县的煤老板创设的蔚联昇小额贷款公司、银昌泰小额贷款公司就挂牌成立。如今,山西省境内的小额贷款公司已有近百家,注册资本金近百亿元。

而山西省小额贷款公司的门槛并不低,在贷款投向和资本监管方面都有明确限制。这些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大多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而这个高门槛的设置,也许就有考虑在小额贷款公司背后,是山西省数千亿元的民间资本。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很多煤老板选择了山西本地的优势产业,白酒行业尤其受到关注。

上一篇:警惕“产业转移”引发中西部地区生态灾难 下一篇:她们在跋扈命运中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