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

时间:2022-07-16 07:03:32

浅谈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三大政策工具之一。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与再贴现政策的调整、公开市场操作,辅之以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在中国,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金融市场的不健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往往被作为最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数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促进经济增长。2010年至2011年间,为抑制物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又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于此,本文选取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问的数据,就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进行简单的讨论,以期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包括: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的对象;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即规定银行的哪些负债或哪些存款须交准备金;规定可用准备金的资产,根据存款种类和期限的不同,规定相应的存款准备金率;规定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制度》的相关规定,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为5.22%;将金融机构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中的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将一般存款的一部分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人民银行。

一、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调整(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

1 宏观经济形势

(1)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9月以后,经济形势变得十分严峻:一是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外需增长大幅回落;二是受出口需求增长明显放缓和国内住宅需求持续萎缩的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加速回落;三是物价增长由猛升转为猛降,总供给过剩和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显现。显示我国经济正在显著趋冷。

(2)2009年,经济实现了快速复苏,经济增长率逐季提高,通货膨胀形势基本保持稳定,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产能过剩趋于严重,产业结构低度化。

(3)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期间,中国宏观经济仍处于持续复苏的路径之中,在实体经济没有过热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居高不下,物价水平持续攀高,货币存量偏高,资金大规模流向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各种可以“资本化”的产品市场。

(4)2011年下半年以来,进出口增长尽显疲软,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贷款规模仍然偏低,银行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仍未得到彻底改观。

2 货币政策目标(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

(1)2008年下半年,面对趋冷的经济形势,为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政府实施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2009年,宏观调控目标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货币信贷快速增长,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

(3)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间,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2011年年末至2012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经济、补充流动性。

3 2008年以来我国准备金政策的调整(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

整理归纳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如下:

(1)2008年年中,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6.5%。

(2)2008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共下调存款准备金率4次。2008年年末,大型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5.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3.5%。

(3)2009年,存款准备金率未作调整。

(4)2010年初至2011年6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2次。2011年6月20日的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1.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8%。

(5)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共下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2012年5月18日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6.5%。

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1 评价货币政策效应的标准

评价货币政策效应的标准是:第一,政策效应发挥的快慢。货币政策时滞越短,预期目标实现得越快,政策效应就越好。第二,政策发挥效力的大小与发挥效力时产生负面影响大小与发挥效力时产生负面影响大小之间的比较。如果货币政策效力明显,政府与社会的福利均可达到最优,负面影响较小,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好。

2 检验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指标

计量货币政策效应的指标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计量的宏观经济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国际收支状况、消费物价指数等;二是货币量相关指标,反应目标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程度,如货币增长率、货币结构比例等。

针对本文中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考虑到货币政策目标,本文将就基本的宏观经济指标GDP增幅、CPI,货币量相关指标货币增长率,展开相关讨论。

从图1可以看到,GDP的增速在2009年的1月至5月间出现了拐点,前期减少后期增长;2010年1月至5月间出现拐点,前期增长后期减少,且后期的。而存款准备金率在2008年9月之后下调4次,2010年1月之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2次,2011年12月之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

考虑到时滞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发现GDP的增速变化与准备金率的调整方向大致相符。

但存款准备金并非宏观调控政策的唯一政策工具,经济危机以来,政府出台了许多强有力的配套财政政策。因为我们无法断定,是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影响了GDP的走势。

从图2可以看出,消费价格指数在2009年5月至9月间出现第一个拐点,在2011年5月至9月间出现第二个拐点。这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趋势并不十分一致。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间,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遏制物价过快上涨,也并未有效实现。

(3)货币增长率

由图3可知,2008年5月以来,我国货币增长率(以M1增长率为分析对象)波动较大,并未呈现出明显规律。我们知道,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一是通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手持超额准备金的数量,调节其信用创造能力,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二是通过改变货币乘数,使货币供应量成倍的收缩或扩张。但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间,近二十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总量的影响甚微。

综合以上三个经济变量的分析,结合上文所分析的货币政策目标,我们暂时无法得出“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的结论。

三、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使货币供应量成倍地收缩或扩张,对经济产生强烈的震荡,不能作为一项日常的调节工具供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商业银行日常流动性管理目标与利润目标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本身固有的主动性被弱化。影响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1 货币政策时滞

中央银行从制定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取得预期效果,会存在一定时间间隔。可以看到,四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非常频繁,甚至在一个月内对存款准备金率做两次方向相反的调整(2008年末),不可不说力度之大,但收效并不明显。中央银行从政策制定到实施存在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由于经济结构及各经济主体的预期和行为因素都是不稳定的和不易预测的,所以外在时滞难以预测。

2 合理预期的抵消作用

在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之前,商业银行可能就进行了超额准备,因此收效并不明显。政府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企业家预期社会总需求增加,可能只是提高价格而不增加产量。货币政策的取向和操作力度透明度的提高,使经济主体准确预测政策效果成为可能,可能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

3 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受制度因素、金融创新、利率、预期通货膨胀、收入水平等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本文中货币政策目标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分析,结合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特点,建议央行减少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的频率,而更多地与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等政策相结合,以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2008-2009),(2009-2010)[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2009

[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2010-201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陈凌(1992-),女,湖北黄冈人,金融学专业学生,从事金融学研究。

上一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下一篇: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