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方式

时间:2022-07-16 06:54:16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方式

摘?要:本文分别从创新学生管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大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这六个方面,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策略

一、创新学生管理的运行机制

第一,加强组织建设。组织建设内容广泛,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前者包括高校党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和班委会,后者主要是指由学生自发成立的群众性组织。这些组织要始终坚持代表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宗旨,积极反映学生心声,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努力丰富校园文化,不断维护学生根本利益。

第二,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包括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培养他们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精神;二是培养他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发挥核心带头作用;三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上培养他们处处关心同学的好习惯,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自律”建设的发展。

第三,构建系统完善的学生工作体制。高校应着手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学生工作体制,从而满足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需要和适应新型学生工作模式的要求。具体而言,一是由学工处主导,大力发挥其协调教育和管理的双重功能,通过整合校内资源,从而更好地开展服务活动,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利益的维护者;二是重视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可以通过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服务机构来针对学生开展多种针对,从而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

第一,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因此,应尽快实现从经验工作向科学工作的转变,从封闭保守向开放创新的转变,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第二,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对于教育管理工作者而言,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应对学生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一是要掌握更广泛的管理理论,二是要精通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这就需要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法律、经济、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不断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工作能力。

第三,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从目前来看,尽管高校学生在不断增加,但学生工作人员的数量却仍然保持相对平稳,学生和工作人员人数的不协调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因此,高校可通过如下措施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一是要建立学生辅导员制度;二是要淘汰一部分不称职的管理工作者;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专职干部的作用;四是可实行个人收入与学生工作实际业绩挂钩的政策,赏罚分明,不断提高管理者的工作热情,激励他们怀着更加积极的心态开展学生服务。

三、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建立起系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高校领导层要对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给予充分重视,这一机构类似人们熟知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所。具体而言,该机构的所长可由一名常务副校长兼任,副所长由各院(系)副院长(主任)兼任,下设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安排心理咨询教师和其他专职人员。

第二,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拥有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心理咨询工作者队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高校要加大心理咨询工作的资金投入,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四、体现以人为本,鼓励学生自我管理

第一,持续、深刻地理解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现状和发展趋势,要通过帮助制定计划和制度来指导学生自我管理,指导学生明确自我管理的重点方向,并且不断调整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

第二,要培养一支敢于负责、热心工作的学生干部队伍。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以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在增进学校和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反映同学的呼声,积极维护同学的正当利益。

第三,随着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目前各种新的关系也在不断涌现,如各种自我管理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管理组织与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等,这就容易产生类似于争时间、争经费、争场地、争人员等问题。因此,要开展协调工作、处理好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就需要注意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让大家各得其所。

第四,校方要不断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活动开展后的认识,对学生管理工作善于总结。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活动后往往不能冷静下来进行反思,要么沉浸于成功的喜悦中,要么沉浸于失败的苦恼中。此时校方应当及时引导他们进行总结,从而能够深入、持续、有效地开展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

五、大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第一,注重持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具体而言,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这就需要充分体现出社团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广泛吸引或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第二,注重持续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主题鲜明的科技节、文化节等,还可以举办多种学术科研方面的座谈会、报告会、演示会,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科学观。此外,还可以为优秀的学生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这样就可以让专业指导教师对这些学生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和更加完备的跟踪培养计划,并能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动态跟踪和纠偏,使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创新有确切的保证。

六、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第一,对学生实行“分层就业指导”。具体而言,对于基础较好的那部分同学,学校可以鼓励他们去考公务员,或鼓励他们选择考研深造甚至出国留学深造。对于基础较差的那部分同学,学校则要引导他们对自己进行客观合理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正确面对现实,引导他们降低起点,走一条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形成 “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模式。

第二,实现全程就业指导。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在开展全程就业指导工作时,要贯穿学生在高校就读的整个过程。并且,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提供不同的就业指导。例如,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方向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对大二和大三学生应针对学生不同性格和特长体现出个性化指导方式。对大四学生则要指导他们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以及就业信息收集和筛选工作,并向学生传授各种有效的求职技能,使学生在积极求职心态的促进下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志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生命关怀”[A].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编.为了未来的事业:首届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田建国.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A].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编.为了未来的事业:首届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重视职教过程中的六个关系 下一篇:多管齐下,构建高校安全校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