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住宅支付能力评价与分析

时间:2022-07-16 05:44:56

城镇居民住宅支付能力评价与分析

作者简介:张波,(1989.1-),男,江苏省镇江人,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研究方向为产业政策和产业经济管理。

摘要:住房问题已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也越来越多的为社会所关注。本文从人均收入和家庭收入分组角度,采用住房支付能力指数测算陕西省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并据此为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提供相关建议,以促进城镇住房价格合理化和住房政策的有效化。

关键词:住房支付能力指数;评价分析;建议

1.住房支付能力指数及其含义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Hosing Affordability Index,以下简称HAI )是国外相对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分析指标,由美国国家不动产经纪人协会(NAR)推出,用来评价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本文在NAR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刘琳(2007)的编制方式得出新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EDINC表示中位数收入水平家庭的年均可支配收入;QINC表示承受中位数价格住宅的家庭所必须的月收入;MEDPRICE表示中位数水平的房价;表示月供占收入比重的上限(=05。);PMT表示月还贷额;IR表示商业贷款利率;φ表示家庭购房贷款成数(φ=07);n表示贷款年限(其中假设n=20)。如果中位数收入家庭正好能够承受中位数房价的住房,则此时的HAI指数为100;如果中位数家庭能够承受价格更高的住房,则HAI指数大于100;反之亦然。由于我国的统计资料多数以均值进行统计,在国内研究中都用平均水平代替中位数水平,故本文涉及的中位数收入和房价都是平均水平。

2.陕西省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家庭住宅支付能力的测算

2.1数据来源

(1)家庭的年均可支配收入。依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03~2012)提供的资料,本文将城镇居民家庭分为五个层次,即低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高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各类别占城镇总户数比例约为15%、25%、30%、20%、10%。

(2)住房价格水平。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03~2012)提供的资料,商品房平均价格水平分别为1554、1534、1731、2060、2461、2622、2952、3223、3759、4949。可以看出,陕西省城镇住房价格上涨较快,2006以来房价的增长速度开始上升,增长率分别为65%、126%、92%、166%、3166%,特别是2011年房价出现了较大的涨幅,给居民购房带来很大的困难。

(3)平均利率水平。家庭住房贷款的主要形式是商业贷款,其贷款年限一般为5年以上。本文采用2002~2011年的5年以上的平均贷款利率,分别为576、576、594、612、645、739、705、594、594、640。

2.2 HAI指数的计算

根据以上数据,分别计算出2002~2011年城镇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HAI指数,见表1。

(1)从表1中可以看出,低收入家庭与中低收入家庭的HAI指数明显低于100%,说明低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以及中等收入家庭存在住房支付困难的情况,即陕西省70%的城镇居民存在住房支付困难,因此30%的陕西省城镇居民不存在购房困难的情况。低收入家庭的HAI指数都在40%~50%之间,而且高收入家庭的HAI指数是低收入家庭的3~4倍。

(2)从表1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2003~2007年间,各收入层次家庭的HAI指数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2007~2009年,各收入层次家庭的HAI指数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房价上升趋势放缓,2009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回复,房地产业开始飞速发展,住房价格大幅度上升,进入房价上涨的高峰期,因而人们的住房支付能力也开始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70%的陕西省城镇低收入家庭存在较为严重的住房支付问题,30%的陕西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的住房支付能力。

3. 结论及建议

3.1 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增加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

中等收入家庭处于具备购房能力的边缘水平,其必须将全部的可支配收入用来购买住房,这就限制了此类家庭的其他支出。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这部分人群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从而提高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

3.2 增加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的供给,实行利率的多元化水平

住房价格是影响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重要因素,由于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具有价格低的优势,很适合中等以下收入户的购房需求,应该增加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的供给,保障中等以下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能力,缓解住房供求的不平衡。银行贷款作为购房的最主要的方法,贷款利率的高低成为低收入家庭贷款的重要考虑,利率过高反而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负担,因此,对低收入家庭实行较低的贷款利率水平,给予其一定的利率优惠,可以有效的增加低收入家庭贷款购房的意愿,从而增加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汤平平,谢嗣胜.江苏省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J].价格月刊,2011(9):74-84.

[2]刘琳,郑思齐.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指标比较与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5(2):35-37.

[3]刘琳.如何度量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二)[J].中国投资,2007(5):14.

上一篇:旅游产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下一篇:浅析影视作品植入广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