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时间:2022-07-16 11:40:51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对冷产品需求的增加,冷链物流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使得冷产品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无求的现象。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构建冷链物流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冷链物流 发展现状 问题与对策

一、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适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特殊商品如药品等领域。

冷链物流遵循“3T原则”即:储藏与流通的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产品耐藏性(tolerance)。该原则指明了冷藏食品对不同产品品种和不同品质要求都有相应控制和储藏时间的经济指标,决定了冷链物流的四大特点: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技术含量高和监控困难。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项食品安全卫生政策的推出,我国冷链物流有了飞速发展。冷链物流产品已经稳步走进了食品制造业、食品商贸业。目前我国汽车保温车辆大约有3万辆,冷库2万多个,铁路冷藏车约7000辆,政府先后投资数亿元修建了100多座气调贮藏库,总面积约为800万平方米,基本上形成了全国范围流通网络。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迈入了快速发展新时期,大体上形成低温食品多样化、冷链温度多层化、流通渠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物流业具有跨行业、跨产业性质的服务功能,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大。但是由于冷链物流技术高成本和管理上的复杂性,导致其滞后于市场需求速度。然而如何使冷链物流能力和水平紧跟市场发展需求,主要取决于对市场作出的客观估计和预测。据统计,在我国城市超级市场销售额中,冷冻冷藏商品占到20%-25%,而西方国家则约为35%。

三、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冷链物流越来越复杂。

虽然冷产品产量在不断提高,但随着人们对冷产品种类及特种需求的增加,使得其从原产地到消费者的距离变得越来越长、产品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产品流通渠道也越来越复杂。

(二)冷链物流标准不完善。

冷链物流比常温物流建设投资大得多。易腐食品要求冷链各个环节有很高的组织协调性,各个环节都必须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引导,而所有这些都对冷链物流标准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冷链物流运输成本高。

冷链装备和冷藏设施不足,老设备陈旧,购置新设备成本高,且分布和发展不协调,又不能为易腐食品流通提供冷藏保障。我国冷链物流技术需要提高,有效的控温设施投入不够,冷藏物流链操作和管理人员急缺,全程冷藏控温运行制度尚未完善。

(四)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第三方冷链尚未形成体系,还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从冷产品包装、储存到运输的第三方物流体系。目前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提供的主要是冷藏、冷冻等单一服务。由于第三方企业难以保证对整个流通环节温度的控制,使得多数企业只能自行经营,而其自身在物流领域技术的欠缺导致冷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四、冷链物流的发展建议

(一)建立整套冷链物流体系。

建立从初级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零售的跨行业、多部门的冷链物流体系,最终形成从农场到餐桌包括冷链物流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

(二)加大政府监督,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

相关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将能够规范冷链物流产品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应该在冷链物流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食品添加剂、品质等级和污染物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标准和规定。同时,有必要出台相关冷链物流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此外,在专业认证度和市场准入度上也应严格要求。

(三)加大政府投入。

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庞大,但我国冷藏运输设施和冷库资源一直紧缺,政府有必要应需采取相关措施,如建立国家级自动化冷藏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投资冷藏集装箱,建设国家范围铁路冷链运输网络,以融资租赁的形式缓解第三方物流企业高额成本推动冷链物流业整体发展。

(四)发展、实现科技创新。

发展科技,加快我国冷藏设备的更新研发,达到食品合理成本低温运输,形成不同冷链产品各自质量标准。实现科技创新,就需要将研发成果推广到商品领域,形成规模,被广大企业认同、接受。

(五)加速技术改造,使企业冷链物流系统透明化。

冷链物流对产品的全过程低温保存有着严格的要求。从食品采购、加工、存储、运输、进驻商场到销售全过程都应当保持在适当的环境中,而目前企业自身的低温运输系统及低温储存系统并不符合这个要求。因此,在现有条件下,食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低温管理条件亟需改善,即加速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由于技术改造需要更高的成本,进行技术改造的前提是市场处于充分竞争的透明状态,因此,政府可建立低温物流的透明化管理平台,以便接受群众监督。

(六)提高行业标准,完善行业法规,加强行业协会规范管理。

我国冷链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国家标准并未得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因此,要想规范冷链物流,需要从根本上加快完善法规建设步伐,提高执行力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层层监督,从而规范冷链物流业市场。

冷链物流的行业协会应当发挥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作用。提高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对违规操作人员的惩罚,同时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技术建议和政策优惠。

参考文献:

[1]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

[2]李艳军,朱坤萍.河北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J].中国商贸,2010,4.

上一篇:谈谈如何开发地方美术资源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