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7-16 05:23:38

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就是“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作者从就业能力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式的英语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重点;就业能力;教学模式

自从国务院做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之后,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探索局面,英语教学也同样面临着挑战。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颁发的16号文精神,突出的一点就是:“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注重‘工学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拟尝试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就业能力的概念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一概念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包含。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应聘能力等。学习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就业能力的基石;思想能力是指思维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和政治鉴别力、社会洞察力、情感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它是学生思想成熟与否的标志;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就业环节中的点睛之笔,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体现;适应能力是指在各种环境中驾驭自我的心理、生理的调节能力,它是学生就业乃至完成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转变的关键。

二、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虽然培养就业能力是整个职业教育的重点,并不是某个学科,某个专业所能囊括的,但是却需要每个学科,每个专业都能以此为导向来进行学科教学。在学时少的情况下,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讲授,恐怕要成倍的时间才能完成教材的教授,效果还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从学生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应聘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模块式教学模式。

1.模块一:以培养学习能力为导向

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大都是教师站在讲台上主讲,同时借助于其他的辅助设备如录音机、电脑以及幻灯片等教学工具来进一步展示所教授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如果集中精力认真听的话,应该说会有收获的,但事实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没有多少兴趣,加上基础不是很好,这种“满堂灌”的方法使得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也很难产生学英语的兴趣,更谈不上能够培养一种较强的学习能力。鉴于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弄清楚学生对英语课的期望值,也就是他们希望从英语课上学到些什么;弄清楚他们学英语的目标是什么,为完成目标有没有什么具体计划等等。结果显示90%的学生期望通过英语课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几乎没有人为完成自己的目标设计学习计划。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很差,他们过多地依赖教师来提高自己的成绩,这对培养学习能力很不利。

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组,分别帮助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并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以及评估的方式。比如,同样的一篇短文,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能够看懂,并记住文章里的重点词就算完成任务了;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同时还需要将短文的大意复述下来。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多采用强化记忆的方式,让其大脑拥有更多的知识,通过慢慢积累来扎实基础,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向深、广度发展,从而扩展他们的知识面。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不管是什么任务,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接受检查和评估。这样做,学生首先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以及做得怎么样;其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从单一变成了多样化,有时教师就是教练,要清楚每一个队员的实际水平,并实施不同的训练方法;有时教师就是陪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情景,教师要不停地转换自己的角色,从导演、主演到主持人、翻译或观众等等。这一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模块二:以培养应聘能力为导向

应聘能力简而言之即获得就业机会的能力,大多数学生最关心的就是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为此,笔者以自己所教授的学生做样本,翻阅了大量的招聘广告,分析了用人单位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要求。从招聘广告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只是要求应聘者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也就是说能够阅读一些专业技术材料和一般的口语表达。根据社会需求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变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特点,我们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同时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并辅导及鼓励其尽量拿到等级证书。具体的做法就是: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与各个系的专业老师沟通,共同选择一些与专业联系紧密的文章或材料,这时教师要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一方面,英语教师可以向各个专业的教师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向自己所教的学生学习,让专业能力比较好的学生阅读完英语材料后,尝试着用英语来向老师讲解其中涉及到的知识、术语及原理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学生为了自己的将来着想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提高口语方面,采用课后测试的方式,也就是教师设计几个主题,比如,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和接待客户、用英语介绍某些计算机技术或某个汽车或发动机原理、用英语进行产品介绍等。学生先回去准备,如果自认为准备好了可以自己与老师联系测试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测试水平发给自制的水平测试证书,目的是对学生的努力及水平的一种肯定。测试老师最好不是教本班的老师,这样会比较客观、公正。这样的模式就要求整个教研组的老师共同合作,紧密配合。

3.模块三: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

概括地说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就业环节中的点睛之笔,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体现。具体到英语方面的实践能力,就是运用英语进行工作的能力。这也是整个英语教育的目的所在。学生如何将自己在学校期间所培养出来的各种能力运用到实践当中呢?

实践证明,模拟情景教学是提高在校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英语模拟教学在英语专业如:商务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涉外秘书专业等运用的比较多,用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模拟教学的方式同样可运用到理科的英语教学当中。具体做法就是,把学生带到实训室,让学生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一些与实际相近的主题或情景,让学生事先预演一遍,然后再到实训室去正式演练。比如,事先设计一个情景是:某公司从美国进口了一套机器设备,美方的技术人员到中方的工厂进行技术指导,一部分学生扮演外方的技术人员,一部分学生扮演中方的技术人员,还有的学生负责接待、安排日程或会议主持等等;也可以将学生带到会展中心、交易会等实训中心,让一部分学生以技术人员的身份用英语进行产品介绍,另一部分学生以客户的身份进行咨询或讨论。学生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大多数都积极踊跃地参加,他们对自己所要说的台词积极地准备,普遍反映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对英语不再厌烦,而且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到校外的企业或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能力和知识真正地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向公司的其他同事学习,还可以学到很多学校里所感受不到的为人处世方式以及复杂适应社会的能力。由于学生人数多,而可以实习英语的机会的公司并不多,所以方法虽好,使用率却不高。

这种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这三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应聘能力之后,就可以进行实践能力的发挥了。

三、结论

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时展的需要,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和劳动者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职业教育努力改革的方向。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有效的,但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因素:普遍的英语教学通常都是大班教学,教师很难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为每个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或学习策略;校外实际岗位训练,由于学生、地点的分散,教师对学生的实习并应用英语情况还不能全面的了解,指导实践有一定难度,笔者将继续努力更加完善这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2] 马庆发.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

与职业,2004,(12).

[3] 姜继红,杰.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

[J].教育发展研究,2004,(5).

[4] 王笃勤.Metacognitive Strategy Training in Secondary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in China[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9.

[5] 威廉斯,等.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M].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2000.

[6] 熊川武.学习策略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7] 蔡基刚.外语能力培养与我国外语政策[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3,(5).

上一篇:推进校本教研建设的策略 下一篇:普通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教学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