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失效专利,促进辽宁省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16 01:32:36

开发失效专利,促进辽宁省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

摘要:失效专利是一种巨大的科技创新资源宝库,开发失效专利将为辽宁省各类创新主体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从失效专利的界定与成因入手,分析了失效专利的特点,并进一步提出辽宁省开发利用失效专利的对策建议,为相关的部门制定激励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失效专利;技术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4-0000-02

目前,辽宁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成为建设“创新型辽宁”和“富庶辽宁”,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然途径。开发利用失效专利,不仅能够为促进科技创新提供一条有效手段,更能为失效专利的利用者节省成本,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一、失效专利的界定

失效专利的提法主要出自于各种研究文献,但目前对失效专利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认识。英国知识产权局的英文提法是“Patents Not in Force”[1],意为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的专利;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没有对失效专利进行过解释,但在每年出版的专利统计年报中对专利的“有效量”进行过注释,为“报告期末处于专利权维持状态的案卷数量”。从这两种论述来看,对专利的有效和时效的判别均以法律规定的权利为标准,因此,以“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的专利”作为失效专利的定义是较为合适的。

二、失效专利的成因

失效专利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过保期”专利。指申请时间超过法定保护期的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专利权有效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权为10年。超过这一最长年限的专利都属于“过保期”专利,成为公知技术,其专利权利不受法律保护。

(二)地域受限专利。指在国外取得专利,但未在我国进行申请的专利。根据“专利一国独享”原则,任何国家都没有保护外国专利的义务,国外专利如果未在一年内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就不受中国专利法保护,在中国范围内成为失效专利。

(三)无主专利。是指专利持有人为自然人的专利因持有者身故而又没有合法继承人的专利。这些专利会因为持有人的身故而自动终止权利,成为失效专利。

(四)被弃专利。是指被专利持有人放弃权利专利。专利持有人会因为各种个原因放弃专利权利,比如有的专利持有者认为专利丧失价值或因自身经济原因而没有续交专利保护费用,有的专利持有人在专利公布后主动撤回或放弃,还有的专利持有人在申请的过程中没有履行型关程序等等。这些专利也都不在《专利法》的保护范围之内,成为失效专利。

除以上原因之外,因各种原因被专利局撤销的专利也会成为失效专利,这些专利往往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失效专利现状

(一)失效专利数量庞大

根据《2009年专利统计年报》的数据,从1985年4月到2009年12月,我国的专利申请总量为5822529件,其中有效量为1520023件,失效专利占全部申请总量的73.9%,有430多万件。此外国外专利在中国申请保护的数量也十分有限。有研究显示,目前一些国外企业在美国和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之比如下:英特尔10:1;NEC6:1;惠普10:1;IBM30:1;东芝4:1;三星2:1;索尼2:1[2]。这些还都是十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跨国公司的数据。2006年全球就有5000多万项专利,时至今日,按上述比例计算,全球在中国的失效专利数量应有几千万件,数量十分庞大。

(二)失效专利获取方便

专利文献出版社和中国专利发展公司分别出版发行了《中国失效专利光盘数据库》和《中国失效专利说明书全文》,通过购买或在网上查找免费资源均可获得。此外,还可以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专利局等各类知识产权组织或管理机构建立的专利数据库进行查询,通过其专利的法律状态确认其是否为失效专利。专利分析软件也是查找失效专利的有效工具,目前国内外的专利分析软件主要有东方灵盾、TDA、PatentGuider、Delphion等等。专业的专利软件一般有专利检索、专利下载、专利分析等功能,通过检索可以直接判断结果的法律状态,分析其是否为失效专利。

(三)失效专利价值实现难度较大

首先,企业对于失效专利的认识不足,认为失效专利价值不高的观念普遍存在,使失效专利的价值被忽略而得不到实现;其次,企业对失效专利的利用以仿制为主,缺乏创新,多数仍停留在引进、模仿阶段,很少会通过进一步研发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实现失效专利的价值最大化;第三,企业的专利分析能力较弱,缺乏专利信息分析研究的专业人才,因此即便对失效专利认识较为充分也很难发现其价值;第四,缺乏相关的政策引导,使企业缺乏应用失效专利的积极性。

四、开发利用失效专利的对策

在法律意义上,失效专利已经失去法律的保护,但从技术和市场价值的角度上看,一些失效专利仍然有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失效专利也是一种创新资源,辽宁省应采取必要措施加大对其的开发利用力度。

(一)对失效专利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

失效专利数量庞大,内容繁杂,企业直接应用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建议依托省直相关公益性院所(如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研究力量,对每年出版的《中国失效专利光盘数据库》和《中国失效专利说明书全文》进行详细加工,形成失效专利信息深加工产品,为企业利用失效专利做好铺垫。

(二)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

企业是失效专利发挥价值的主要载体,因此建议政府在相关计划中适当考虑资助利用失效专利进行生产研发的项目,对于通过失效专利的二次开发形成的新专利、新成果、新产品等,要采取适当的奖励或免税等措施,以提高企业利用失效专利的积极性。

(三)对国外失效专利的利用要制度化、长期化

辽宁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但对国外失效专利则缺乏关注。因此建议对国外失效专利的利用进行制度化建设,将其作为辽宁省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制度化建设包括机构设置、法规确立、人才培养、资源库建设等一整套法律事务和研究开发工作,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长期工作。

五、开发利用失效专利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法律风险

失效专利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产生侵权问题,主要是因为在确定专利是否为失效专利的过程中因为各国法律不同以及在专利权确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特殊情况造成的[3]。因此在开发利用失效专利前,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必要时要咨询相关法律机构,在明确其确实为失效专利的情况下再进行相关开发工作。

(二)市场风险

企业要在对市场前景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失效专利进行开发,同时也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盲目开发失效专利也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甚至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六、结论

企业是开发利用失效专利的主体,政府要在各个方面鼓励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开发利用环境,使失效专利成为辽宁省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韩兵兵.失效专利应用研究.江苏大学学位论文,2010,6:9

[2]杨海.论我国企业对国外失效专利的利用.企业管理[H].2006,5:219-221.

[3]凌美秀,李雯.失效专利的获取与利用.高校图书馆工作[H]. 2007,2:61-64

[作者简介]

曹猛(1974.7-),男,内蒙古自治区通辽人,工学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

王莹(1982.3-),女,辽宁省沈阳人,农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科技发展战略。

孔祥瑞(1975.7-),男,辽宁省海城人,经济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上一篇:基于偏微分的图像放大算法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健康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