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生物实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16 12:02:46

谈谈初中生物实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生物学实验作为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体现生物学实验的特殊性,如何充分发挥生物学实验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生物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值得深入研究和努力探索的课题。下面我就初中生物实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努力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内部驱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生物学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引起认识兴趣主要表现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过程的操作、实验结果的分析解释等方面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地有机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稳定兴趣,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成为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

实验除了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和易于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克服种种困难,最后获得实验成功,此时由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所以说,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提供学生学习的情境

运用实验组织教学是提供学生认识材料和学习情境的有效途径。例如:初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分组实验、观察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需要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并对各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在此基础上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公式、实质的理解就更深刻,掌握就更牢固,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就更加自如。这种学习过程完全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理解到应用。

三、有助学生知识的掌握

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规律。从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的特点来看,教学是通过三个基本环节进行的,即:①观察实验,发现问题;②形成概念原理,掌握规律;③复习巩固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在这三个环节中第一个环节是基础;第二个环节是关键,是教学的中心环节;第三个环节是延伸和提高。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事物本身,增强直接经验,获得生动表象,以之作为形成概念、理解原理和掌握规律的依据。

四、训练基本技能的手段

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生物学基本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看,应属于动作技能。技能有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前者是初步学会阶段,后者是实验技能形成阶段,即形成熟练技巧的阶段。不论是哪一阶段,都必须经过亲自操作训练才能形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手脑并用,也就是说,不仅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本功上、技术上做到学会乃至达到灵活、准确、协调的程度,而且要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要明了实验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使积极的思维渗透到基本技能训练的全过程中去,这才是主动的训练,才有利于基本技能的形成。

五、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初中生物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根除“灌输式”这一过于偏重讲授、偏重演绎的现象,尽可能缩短课堂讲授时间,把握知识系统内部的关联和转化,促进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八年级上册有这样一个探究实验――“探究人体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学生在分组做完后,反应激烈,有的说膝跳明显,有的说膝跳不明显。不明显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说叩击不到位,有的说用大脑控制的.有同学对书上的反射弧结构提出了质疑,有同学反对,说膝跳反射时大脑根本来不及思考,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有五个。针对这些不同的意见,我并没有说出我的意见,而是建议他们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查阅有关信息,获取答案,然后讨论归纳总结。青少年的思想是开放的、自由的,并富有创造性的,需要我们去爱护、去激发,这就要求我们多给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认知材料和学习情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科学方法和思想的获得,对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构建生态课堂 下一篇:生物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