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解答计算题

时间:2022-07-15 06:26:23

快速解答计算题

力学和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特点,综合计算题也往往在这两部分出现。综合计算题往往以压轴的分量占据着试卷的重要位置,有着诱人的分数值,但同时也往往对同学们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让大多数学生望而却步。要想在最后关头,既准又快地取得满分或得到理想结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介绍了快速解题的几点技巧,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应考有所帮助。

一、语言转换

简单解释为:将题目的文字语言转换成物理语言。

从不认识到认识到能转换成物理语言,是个读题、思考、总结的过程,读完题目中的文字语言就要求马上能转换成物理语言。下面举例说明:

例有一只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是8 Ω,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5 V。如果我们手边只有6 V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解析我们要将已知量和待求量搞清楚,所以要在转换过程中写下来,如下面所示:

已知:R=8 Ω,U=2.5 V,U=6 V,U=U+U,

则U=U-U=(6-2.5) V=3.5 V,即U=3.5 V。

求:R=?

只要能转换成物理语言,这个题的内容以及要求就已经很清楚了。语言转换过程实际是读思结合后,得出结果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解答题目的思路是否清楚。

二、画图辅助解题

要想对题目内容分析得更透彻更详细,有时需要借助画图来帮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题目中找思路。仍以上面的题目为例,通过读题可以画出下面的电路图。

只要能画出电路图,就为同学们下一步解题理清了思路。这样可以更清楚地对题目进行分析,帮助同学们进行有条理的书写解题过程。

三、思路分析

每人的分析方法不同,因此,在这简单谈一下。仍以上面题目为例:

方法1:由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因R2=,U=U1+U2,则U2=U-U1;又电阻R2与小灯泡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即I=,所以R2==。

方法2:根据电路特点以及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分析。

因I=,I=,则=。又U2=U-U1,则R2=。

方法3: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分析。

因U=U1+U2,又U2=IR2,I=,代入上式得U=U1+U1,则R2=。

方法4: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分析。

因R=R1+R2,又R=,I=,代入上式得=R1+R2,则R2=。

这些是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时间和成绩所建议的几招,要想得到高分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我们在解答计算题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能画图的一定要画图辅助解题。

2. 数字单位要统一。

3. 公式必须写。

另外要注意过程清晰,书写规范,禁止写连笔字,必要的文字说明必须有。遇到难题要会一步做一步,第一问不会,并不一定第二问不会,得一分是一分,分分必争。

以上是以电学为例讲述了几个小技巧,这些小技巧对其他类型的物理计算题仍然有效。

下面再以力学为例讲讲这些技巧的运用。

例2 一个重10 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3 s内移动了15 m,物体与地面摩擦阻力是2 N。求:(1)拉力功率。(2)上述条件下,物体匀速运动了10 s,拉力做的功?

执招1:语言转换

已知:G=10 N,t=3 s,S=15 m,f=2 N,t=10 s。

求:(1)P;(2)W。

执招2:画图辅助解题(如图2所示)。

执招3:思路分析:

确定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非常重要,在力学中,我们的研究对象必须选对选准,解答问题才会准确。初中物理中的研究对象较为简单,一般情况下,在一个题目中有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我们很简单地就能确定研究对象。

在这个题目中,就一个物体,所以研究对象就是这个物体了。具体来说,求的是拉力做的功,而不是重力做的功,所以这里也可以看成是确定研究对象了。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从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经分析,竖直方向上没移动距离,只有水平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在水平方向上的力做了功。

列出方程写出答案:

(1)因为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f=F=2 N

P==

=2× W=10 W

(2)v== m/s=5 m/s

W′=Fs′=Fvt′=2×5×10 J=100 J

答:(1)拉力的功率为10 W。(2)匀速移动10 s时拉力做的功为100 J。

解答物理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提高解答物理题的能力,首先要求我们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熟练地掌握物理规律;其次是改善思维方式,适时运用解题技巧,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中考备考技巧 下一篇:突破中考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