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中考选择题

时间:2022-09-29 04:34:53

一、选择题的主要特点

在历年的物理中考试题中,选择题作为一种必考题型,不仅具有知识容量大、考查面广、判断性强、测验信度高、评分客观等特点,而且有利于培养与考查人们的直觉判断力。

二、选择题的命题趋势

选择题主要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从近两年各地的物理中考试题来看,选择题继续突出了这一特点,但是也推出了一些思路开阔、情境新颖脱俗的好题。特别是与生活联系得更加密切了,与社会上的时事联系得更多了,例如在去年各地物理中考中以汶川大地震为题材的选择题出现的频率就很高。这不但昭示了今后的命题方向,同时也体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相信在今后,选择题的命题主旨不会改变,在命题上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当地社会实际以及社会热点的联系,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有效性,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三、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选择题作为一种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题型,在中考中多属中、低档题,所以不要对试题过于“害怕”。由于选择题的供选答案多,信息量大,正误混杂,迷惑性强,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在解答选择题时,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肯定、否定筛选,既要谨慎选择,又要大胆跳跃。只要细心,采用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一般不会丢分。一般来说,解答选择题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法、比例法、排除法、赋值法、整体法、分类法等。下面重点从解题的方法来分析说明。

四、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

1. 直接判断法

直接判断法就是直接根据我们学习的概念、规律等来完成对答案的选择,这类题目一般都比较简单,做题时要求我们一定要熟悉概念,在使用规律时一定要注意其适用条件。

例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用干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 B. 液化

C. 凝固 D. 升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物态变化中液化概念的理解。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温度比较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后,就会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成的小水珠会附着在饮料瓶上,所以一会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故选B。

点拨这类选择题一般都比较简单,只要掌握相关物理量的含义,不难得出答案。但是做题时要求我们一定要熟悉概念,否则就可能出错。

2. 比例法

比例法就是用比例式来解题的方法。在解题中,要先依据物理定律、公式或某些相等量(或成比例量),利用比例式建立起未知量和已知量的关系,然后再利用比例性质求解得到答案。

例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闭合、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S断开、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 V。R∶R为()

A. 1∶3 B. 3∶1

C. 1∶2 D. 2∶1

解析当S闭合、S断开时,电压表测量的电压是R两端的电压U=3 V;当S断开、S闭合时,电压表测量的电压是串联电路的电压U=9 V,则R两端的电压U=U-U=(9-3) V=6 V。由于I=I,根据欧姆定律I=推出的表达式U=IR可知:R∶R=U∶U=1∶2。故正确的答案应为C。

点评在解题中利用比例法可以省略很多中间环节,而且两个相比量的单位相同就行,因此,相对常规方法而言,比例法是很方便的。对于题干中给出一些已知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比值的选择题,一般宜比例法。

3. 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将选项一个一个“筛选”,找出与题设条件或某个概念、定律、原理等相矛盾以及自相矛盾的加以排除的一种方法。

例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太阳、镜子、灯笼鱼

B. 萤火虫、水母、太阳

C. 恒星、钻石、蜡烛

D. 火把、萤火虫、月亮

解析镜子、月亮、钻石都能反射别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它们本身并不发光,所以它们都不属于光源。一切物体,包括房屋、树木、黑板都能反射太阳光,我们能看到这些物体就是因为它们能反射太阳光。判断物体是否光源,不是看它是否能反射光线,而是看它自身是否能够发光。A选项中,镜子不属于光源,所以错;C选项中,钻石不属于光源;D选项中月亮不属于光源。只有B选项中的物体都是光源,故答案应为B。

点评排除法一般适用于题干的答案可能有多个或者一类,不能完全确定的选择题。

4. 估算法

一般以人们和身边常见事物的物理常识作为估测的参照标准,或根据物理公式进行粗略估算而得到正确选项。

例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1 min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A. 0.5 W B. 5 W

C. 50 W D. 500 W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几个生活中常接触到的物理值的估测,依据这几个物理值, 可对相关问题进行估算。一般来说,一个中学生的体重G为500 N,每次跳绳的高度h约为6 cm=0.06 m。若每分钟跳120次,则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Gh=500×0.06×120 J=3 600 J,其功率为P== W=60 W,在各项估测值基本合理的情况下,此值最接近于C的数值,故正确的答案应为C。

点评近年来,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一些看似条件不足的题目,好像缺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条件。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比较合理的估计(一般只要数量级正确即可),然后再完成题目。当选择题的题干设问数据不够具体时,备选项的数据只要求合理就行。

5. 虚设法

例如图2所示,有一块冰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当冰溶化后,容器中水面将()

A. 下降 B. 上升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解析设容器中水的质量为m、冰的质量为m、

容器的底面积为S、冰融化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p′,则冰融化前有

p=

=

冰融化之后(质量不变)有

p′=

=

即p=p′,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没有变化。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压强没有变化,ρ、g都没有变化,所以h一定不变。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中通过虚设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等物理量,使已知从“无”到“有”,然后再应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这些虚设的物理量正是我们由“此”及“彼”的好“媒介”。

6. 极端法

所谓“极端法”就是把题设或结论无限缩小或放大后,找到解题的途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解题速度、简化解题过程。

例1如图3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A. 仍能平衡

B. 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 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D. 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可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解。设大球重为G,力臂为L,小球重为G,力臂为L,根据杠杆平衡原理,易知G•L=G•L。设两球移动的距离为a,等式左边减小的值为G•a,等式右边减小的值为G•a,而G•a>G•a,所以右端下沉。

本题若用极端法解十分简便,由于两球移动的速度相同,大球先滚到支点,而小球还未到,故右端下沉。

例2如图4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滑动时,观察到电流表的读数变化范围是(1~2.4) A,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范围是(7.2~10) V,则R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分别是()

A. 6 Ω7.2 V

B. 6 Ω10 V

C. 2 Ω12 V

D. 2 Ω7.2 V

解析当P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读数最大,电压表的读数为0,说明电流表的大读数与电压表的小读数相对应,取两表读数的极限值代入计算,则有:

U=1•R+10 ①

U=2.4•R+7.2 ②

解得:U=12 V,R=2 Ω

点评通过分析以上两道例题可以看出,在做一些选择题时,利用常规的解题方法是比较繁琐的,过程越繁琐就越容易出错。利用“极端法”过程变得简单了,准确率也会很高。同学们解题遇到困难时,要发散自己的思维,利用最简单的解题方法,这样会事半功倍。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适用这些“简捷”的解题方法,这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注意积累。

除以上常见解法外,尚有赋值法、图解法、综合法、计算法等等。 但各种解题方法并不是孤立使用的,有时常应用其中的两三种或更多。这就要求在解题时要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才能做到简便快捷。

上一篇:快速解答计算题 下一篇:七招提高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