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效应

时间:2022-07-15 05:41:24

智能化效应

专访恩智浦全球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史蒂夫・欧文

中国智能化市场正逐渐变得拥挤。

智能化时代势不可挡。从手机、汽车、家居,甚至城市建设,一切都在上演智能化。伴随一个新时代而来的必然是颠覆的力量,这股力量让个人和企业不再只是望行业巨头之项背。

与英特尔、三星等老牌半导体公司尚不在一个体量的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嗅出了时代的味道。这两年,其大中华地区业绩的突出贡献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也令恩智浦高层看到了赶超的可能性。

恩智浦全球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史蒂夫・欧文(Steve Owen)日前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说:“一切正在发生变化。”渐行渐近的智能化时代催热了半导体产业,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更是吸引各路资本涌入。

瞄准智能支付

“在智能应用方面,尤其是金融支付领域,中国市场表现非常突出,甚至超越了欧美的发展速度。”史蒂夫・欧文表示,许多国家还在观望中国的发展情况。明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在华开展业务将达30年,这个2006年从飞利浦分离出来的研发部门,如今已成长为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

2008年,恩智浦还在为可能面临破产的传闻而苦恼。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很快就将恩智浦从全球经济衰退的拖累中解救了出来。2013年,恩智浦半导体营业额达到48.2亿美元。恩智浦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占据了全球总销售额的50%以上,这种好的增长势头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大中华区已成为公司所有区域中业务最为强劲的市场。

这里不仅有中国政府拉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包括中国智能化市场的不断扩大。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多个市场领域,中国的市场空间几乎都被预估到千亿元级别。在这样的变化中,史蒂夫・欧文认为,四项有助于改变社会的重大趋势正推动着电子产业的发展:能源效率、互联网设备、安全与健康。

如今,恩智浦的业务领域已经扩大到支付、互联网安全等方面。其中,银行卡芯片的多功能覆盖是其未来的重点业务之一。这是一个让银行卡变“胖”的计划。按照设想,变“胖”的银行卡可以实现金融、交通、购物、社保、门禁等多项功能。最终,这些功能将通过植入芯片来实现,也就是所谓的智能识别技术。

为此,恩智浦不断完善智能识别技术,使其功耗越来越小。同时,天线也能越做越小,进一步降低成本。全球芯片卡的市场份额中,恩智浦占据了超过50%的比重。目前,恩智浦在中国的智能识别应用主要分四个领域:第一是银行卡芯片,其次是交通卡,中国300多座城市的交通卡,有大量的恩智浦芯片。再次是电子护照、身份识别卡,最后是移动终端设备,如POS机和读卡机等。

涉及到金融支付,史蒂夫・欧文强调安全问题绝对不容忽视。他举例说,无论是笔记本还是手机,只要是通过与云端有关的设备进行交易,最终都是有云端和终端设备互联的过程,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安全问题。

“每天我们都在担心交易的安全性、个人身份的保护以及机构数据的安全,尤其是互联网数据交流的安全。在这方面,政府要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确保相关数据安全。”史蒂夫・欧文表示,恩智浦正在做的就是将安全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大大降低在通讯、交易过程中遭遇欺诈的概率,同时提升交易速度和便利。

中国元素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恩智浦在北京、上海、深圳、东莞、吉林、苏州、香港、台北和高雄均设有办事处和工厂。截至2014年4月,恩智浦在中国的全资公司以及其合资企业的员工人数共达8,000名,居恩智浦全球员工人数之冠。但随着中国市场效能被逐渐放大,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恩智浦的在华发展战略于近两年发生明显转变。

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这就是恩智浦近两年来一直在做的转变。史蒂夫・欧文指出,中国市场空间强大,业绩表现突出,中国政府对创新的关注力度不断提升,这些令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智能设备市场不断扩大,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开始发生转变。一些新需求也在不断出现,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恩智浦逐渐将研发团队和市场重心向中国倾斜。

“中国是恩智浦的主要市场,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政府致力于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内需,促成经济发展新动力,这将为电子行业、物联网产业、汽车制造等带来巨大商机。”史蒂夫・欧文说。

在大中华区,恩智浦建立了5个生产基地和6个研发应用中心。对于未来,中国仍被视为恩智浦研发的重要区域。跟其他地区不一样,中国研发中心针对中国的需求而设立,目前主要涉及银行卡开发等方面。

研发投入加大的一大问题便是人才的短缺。史蒂夫・欧文指出,既懂得安全应用,又会软、硬件开发的人才非常稀缺。为了能够提升中国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恩智浦一方面将中国的员工送到德国学习进修,一方面将国外的技术人员引入国内。

即便如此,也不能有效缓解人才的问题。史蒂夫・欧文认为,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人才的培训投入,将更多的年轻人送出去学习,同样可以考虑放宽一些国外专家引进的门槛。

另外,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这一角色越来越弱化,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工厂迁往东南亚以及内陆国家。

“即便如此,在中国,恩智浦建立了很多自己的工厂。这样布局出于贴近客户的考虑。” 史蒂夫・欧文强调。

无论怎样变化,恩智浦已经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国市场的业务模式――为中国设计和制造的模式。

上一篇:金龙鱼 下一篇:苏格兰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