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究

时间:2022-07-15 12:38:20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究

内容摘要: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有效保障,更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需要开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应以政校行企深度融合模式为出发点,构建科学系统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艺术设计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一.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发展,实现政府、行业、企业利益共赢的教育模式。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需要开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

1.创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有效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必须继续深化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工作,重视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互惠共赢、协同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2010〕48号)也指出: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即怎样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问题。因此,校企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深度融合、合作机制长效机制、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更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2年6月教育部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教育与经济之间内在互动的需求,经济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多种功能,这种内在双驱、相吸的结果,必然使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与互动,其中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互惠双赢的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高职教育新的培养目标。

2.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需要开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的重任。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设计的要求也逐渐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国内外大型企业对设计概念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对设计专业水准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出于成本控制和竞争压力,极力压缩设计周期和投入,使得设计水准失控,专业设计公司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此外,设计门类的细化以及以数码设计为代表的新型设计都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严峻性。职业院校是以就业教育为导向的,只有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才能增强办学活力。但近年来,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设计市场“僧多粥少”和“专业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现象并存。目前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但缺乏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理论研究和深入实践。因此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现实的需要,也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在对湖南省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政校行企深度融合模式下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试图为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范例,从而促进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构建政校行企深度融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取得了成绩,但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教学改革层面居多。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方面,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个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相对应的产学研合作,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突出行业的指导作用,企业全程参与、学院稳步推进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目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必然要求。

1.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政策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这两个不同实体之间的一种资源交换与互惠共享行为。要真正解决校企合作之间的问题,不仅需要依靠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调,还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成功实践表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政府主导的原则。只有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才能实现校企持久合作。在校企合作中,政府应当在政策、管理和协调三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举措进行引导和利用财政资金进行扶持。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调动行业参与指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激励政策,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落实相关税费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的具体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全过程,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制度化。二是,政府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的文件,制定规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文件。政府指导校企双方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签署合作协议,规范合作行为,保证校企合作方的合法权益,并在校企合作中加强监管作用。三是,强化统筹协调校企合作的功能。政府制定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规划,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对接的平台,牵头成立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

2.建立校企共赢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为市场制度提供恰当的制度基础,企业作为市场的经济实体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企业怎样配置自身资源,是否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基于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发展需要。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只起到提供相关政策,协调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作用。因此,校企合作能否获得成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激发企业内在的原动力,促进企业自主参与校企合作。从在校企合作中所获得的利益诉求看,企业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通过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或者“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获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企业可挖掘学校潜在的资源,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对企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或继续深造,并且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及人力资源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为自身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难题。再次,校企合作不仅能获得地方政府的政策性优惠,还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美誉度,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提升和企业形象的塑造。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从企业获得市场需求及人才需求的最新相关信息,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及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校还可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或管理者担任学校的实践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并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找到研究项目,学校在企业设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学生的实习实训及教师的定岗实践。

3.建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优势共享机制

在校企合作推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两种不同的实体,两者之间的互惠共赢是关键问题。没有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校企合作就无法深入持续开展。由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的社会属性、功能、利益取向的不同,要使这一多方参与的合作系统长效运转,就需要政校行企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制度管理,在宏观层面进行主导和协调,落实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积极构建校企合作的政策保障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和调控评价机制等,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行业加强指导和支持,聚集行业专家、技术人才定期举办研讨、讲座等方式,为校企合作提供指导意见,为规范校企合作提供决策;企业和学校在具体的合作事项上积极参与配合,企业要积极参与和指导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促进校企合作全面、稳定、长期开展,高职院校要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就是要整合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各方的共赢问题,促使各方资源、技术、管理的共享和互动,实现互惠共赢的目的。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的使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应当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寻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才能有效提高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政府主导职业教育的能力,提高行业指导能力,提高企业人才引进质量和生产效益,使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产业对接,与市场接轨,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推进高职艺术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纲,苏文.校企合作育特色 协同创新铸品牌[N].中国教育报,2013.5

[2]马粤娴.职业集群课程模块下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以广东金融学院HRM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2

[3]周建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定位――兼论培养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13.2

[4]李梦卿,张碧竹.我国校企合作办学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

[5]曹淑江.教育制度和教育组织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对接职业岗位群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JK012CZJ077)和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基于网络营销理念下的高职就业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JK012BJC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神奇的旅行家树 下一篇:今天我当“实习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