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光彩照课堂

时间:2022-07-15 05:22:55

游戏光彩照课堂

〔关键词〕注意力;游戏;课堂教学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当前,注意力分散是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脑子里总是冒出不相干的内容,行为上表现为上课睡觉,看课外书,和别人聊天,或是发呆。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也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教师看到学生的状态会影响自己的积极性,同时也会产生情绪上的消极体验,影响心理健康;对学生而言,由于听课效率低,心情焦虑,反过来又会影响听课,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有兴趣的事情,容易引起注意。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力量的源泉。兴趣广泛引起更多的自动注意,使人在轻松的条件下接受影响,学习知识。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中应用一些集中注意力类型的游戏,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兴奋点,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内容上,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高中生注意力较稳定而持久,适当难度的问题能够激发他们探索进取的热情。因此,高中课堂上的游戏应该具有不同层次和种类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游戏分为适合全班学生和适合“一对一”的两个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脑筋急转弯(适用于全班或部分学生)

脑筋泛指思维、思路。脑筋急转弯就是指当思维遇到特殊的阻碍时,要很快地离开习惯的思路,从别的方面来思考问题。现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来回答的智力问答题。

本游戏形式多样,灵活多变,趣味性和开发性相结合,很适合在出现疲惫不堪、萎靡不振情绪的状况下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经常更新内容,保持游戏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以下是脑筋急转弯的例子:

(1)冬瓜、黄瓜、西瓜、南瓜都能吃,什么瓜不能吃?答案:傻瓜。

(2)盆里有6只馒头,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1只,但盆里还留着1只,为什么?答案:最后一个小朋友把盆子一起拿走了。

(3)你能以最快速度,把冰变成水吗?答案:把“冰”字去掉两点,就成了“水”。

(4)冬天,宝宝怕冷,到了屋里也不肯脱帽。可是他见了一个人乖乖地脱下帽,那人是谁?答案:理发师。

(5)老王一天要刮四五十次脸,脸上却仍有胡子。这是什么原因?答案:老王是个理发师。

2.抓手指游戏(适用于全班或部分学生)

游戏规则是:学生把左手张开手心向下伸向左侧人,把右手食指垂直顶住右侧人的掌心。听老师口令,比如听到老师说“一”这个字时候,每个学生要马上用左手抓手心里的手指,同时右手的手指赶紧从别人的魔掌下逃脱出来。

本游戏通过竞争来刺激注意力集中。竞争,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求。据研究,个人竞争的直接冲动的萌芽是在“自我启蒙”时期,3~4岁时就会出现。自我意识的发生可以说是形成社会意识的前提,并导致产生竞争和协同。这对矛盾的彼此冲突,决定着人的生存性格和特定的争胜情感。因此,在学校教学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它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符合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根据中学生好奇爱动、喜欢竞争和强烈的好胜心理,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竞争性游戏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协调运动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集中,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体会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为下面课程的顺利进行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3.反口令游戏(适用于全班或部分学生)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个口令,学生按照口令做相反的动作。例如说“举左手”,学生要举右手。

本游戏主要是通过改变正常思维方式来提高大脑兴奋性,达到注意力集中的目的。惯性思维又叫常规思维或顺势思维,决策学中把它称为基本假设思维。这种思维是指行为主体在处理一个问题,看待一件事情,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和直觉,不由自主地对问题的原因或结果直接作出条件性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在学术上就是所谓的“已知障”,即受到虚假事实的障碍而形成的思维定势。比如,有一幅漫画,画的是公园里有一把长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位女士,旁边还有一只狗。一位男士也想坐在椅子上,就问这位女士:“你的狗咬人不咬人?”女士说:“不咬。”结果那位男士一坐上去就被狗咬了个一塌糊涂。因为那位女士的狗确实是不咬人的,但不幸的是那只狗根本不是她的狗。

4.找字游戏(适用于全班也可“一对一”)

游戏规则:准备一个有很多数的数表,然后让学生在下列数字中寻找有几个7。例如:35915693698245236

5023665253622602369500907472002582058205820581242563514252123……

本游戏可通过快速阅读训练视觉的注意力。快速阅读,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下,从文字当中迅速吸取有价值信息的一种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绝大部分人的平均阅读速度约为200~300字/分钟左右。快速阅读应该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下,以获取有价值信息为目的的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记忆过程。视觉推理会激起一种自发地从长期记忆及外在图面中攫取所需资讯,而这种介于知觉、想象及文字与图形转换的信息处理过程,会受到注意力来源的影响。将视觉目标规定在“7”这个数字上,可以在信息处理中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而自发集中注意力。

5.视觉、听觉结合法(适用于全班也可“一对一”)

游戏规则:在安静的环境下,让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聆听时钟的滴答声,一分钟后检查学生聆听的效果。

我们很多时候都不能集中注意力,但往往只有当注意力分散导致不能有效率地完成工作甚至发生错误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容易让人分心的环境,胡思乱想和情绪波动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分内因和外因两类:(1)外部干扰包括噪音、对话等;(2)内部因素包括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感到厌烦,没有兴趣等。

在本游戏中,保持外部环境安静,排除噪音、对话等负面因素,保证注意力集中的客观环境。明确每个人的具体任务,激发兴趣,并运用深呼吸平复情绪,舒缓节奏,将每个人内心设置为平和、宁静、有效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设置下,只要集中注意力聆听周围的声音,感受空气的震颤,就可以完成任务。在给予学生平和宁静的同时,提供享受成就感的机会。

6.给大象画鼻子(适用于“一对一”)

游戏规则:在黑板上画一头大象,只有鼻子不画。选择注意力分散严重的学生站到黑板前半米处,蒙上眼睛旋转3圈,然后让他拿粉笔在自认为正确的位置上为大象画上鼻子。完成后由该学生分享感受:为什么会画歪?你判断方位的标准是什么?给他人的建议是什么?

在本游戏中,需要参与者有极高的注意力、感受力和清醒的头脑。不仅需要参与的学生仔细观察大象的位置,把握判断方位的依据,还需要其他同学的关注和支持。此游戏集观察性与趣味性于一身,很适合在学生疲惫困乏的情况下调动注意力和气氛使用。

7.抛接小熊(适用于全班或部分学生)

游戏规则:在课堂上,将小熊抛到某个学生面前,抛出后双手抱胸,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人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小熊为止。要求速度快,投掷准确。失败者最后送大家礼物,或者讲笑话、唱歌等。

在本游戏中,选择抛小熊的目标、掌握传递时机、控制传小熊的力量等是传接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标志,需要集体配合,建立起全班范围内的信息沟通网。这样的气氛能够实现学生课堂生动有效的愿望,加强人际沟通交流,调动兴奋性和关注能力,将注意力分散情况及时解决。通过将全班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会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8.看FLASH短片(适用于全班或部分学生)

游戏规则:寻找某个目标出现的频率或者判断目标之间的关系等。如NBA中的传球数量、猫抓老鼠过程中摔碎多少件东西等。

9.HSP脑呼吸训练法――贴硬币(适用于全班或部分学生)

(1)准备一枚硬币。

(2)感觉一下,自己的大脑是不是正在舒适自由地呼吸。

(3)用手轻轻揉搓几下额头,然后把硬币放在额头中间,用手指按住。

(4)稍后把手松开,硬币是不是一直贴在额头上呢?

(5)如果硬币贴在额头上没有掉下来,说明你高度集中了注意力。

(6)如果一松开手硬币马上掉下来了,可再贴一次试试。

(7)如果硬币还是掉下来了,那就抱着平和的心态,看下面的解释。

硬币是不是因为出汗或者皮肤的黏性而粘在额头上的呢?

硬币确实有可能因为上述原因粘在额头上。但即便是把额头的油脂擦干净,甚至扑上粉,硬币一样有可能粘住。所以说,在一定情况下,重要的不是硬币粘在额头上的原理,而是贴硬币时瞬间全身心高度集中的作用。

很难明确说明集中状态是什么样的,而且别人很难看出练习者是否处于集中状态,练习者也不容易知道自身的集中能力的程度。所以在提高集中能力的训练过程中,需要采用能直接用肉眼看出的测定方法。前面说的贴硬币的训练,以及后面将要介绍的很多训练项目,属于用物理手段来确定集中力程度的方法。通过这些项目,练习者可以确认自己大脑集中力达到何等程度的可能性,从而产生开发大脑的坚定意志。

有的专家说:“哪里有注意,哪里才会有思考和记忆”。“注意是认识和智力活动的门户”。有教育心理学家说:“注意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重要前提”。以上游戏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和课堂氛围选择使用,前提是教师要担负起调动学生兴趣、组织活动实施的责任。通过各种集中注意力游戏的使用,减少学生精神疲劳,增加课堂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最终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电邮:)

上一篇:反弹琵琶,批评也会甜 下一篇:我成为一名中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