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时间:2022-07-15 04:31:23

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摘 要:笔者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方法,即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强化“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训基地、网络环境建设,采取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关键词:教学模式 考核评价 课程改革 师资队伍

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实行“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和社会化职业教育”并举,采用“夯实基础,实践操作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等方面的衔接;课程设置以解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与岗位要求相适应问题为着力点;教学计划经过老师与企业有关专家共同制定形成包括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扩展模块等岗位群专业模块。安排的教学计划既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又有能培养学生获得充分的职业技能、更有较高水平的软件应用、网页制作、初级软件编程、小型网络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多媒体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销售等综合能力的实践

课程。

二、强化“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从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中职院校,应从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模式转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目的在于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完成操作任务成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到专业理论知识。“做中学、做中教”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在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中,以单元问题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交流研讨为载体,以掌握技能为主线,以总结提高为目的,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式学习之中,主动地、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亲身体验之中理解和感受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三、加强实训基地、网络环境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融入企业元素,教学设备和仪器的配置或自制或选购企业应用的设备和仪器,教学管理也部分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学”转向在实训基地岗位中“做”,真顶岗、顶真岗、顶好岗,从而提高技能。

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设备的作用。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教室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选课,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及考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及成就感。

四、采用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在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薄弱的情况下,可采用“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方法,使课程的考核更加合理,同时也适应企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计算机课程的操作性强,原有的考核评价方法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不能满足企业选聘人才的要求。因此,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需要与企业共同制定。如:考核评价采用以任务书为载体的技能考试形式,按照平时成绩(60%)与考试成绩(40%)合并计算,计分采用百分制。这样考核评价方式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有效。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学校重要的软件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中职学校可采用多种途径:一是专业团队形式,团队成员开展“一帮一”活动,相互学习和提高,共同承担教研任务。二是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研究生等)、参加省级(国家级)的进修和培训、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实践等方式来加快专业能力的提升。三是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从而在创新中更加能适应学生。最后,教师须刻苦锻炼,不断积累总结,从而提升教学教育能力,包括有效了解学生的能力、有效发挥自身的教学教育艺术的能力、独立完成教科研任务的能力等。

总之,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变化,作为培养计算机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主动适应企业生产、管理、服务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忠.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思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5(5).

[2]王双艳.浅谈中等职业类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

[3]李晓欣.浅谈中等职业教育考试方法改革[J].成才之路,2007(18).

(作者单位:肖水根,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刘文娥,新余市长青小学)

上一篇:基于模糊数学的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下一篇:探究标点符号的信息沟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