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展服务贸易大有可为

时间:2022-07-15 12:35:22

浙江发展服务贸易大有可为

服务贸易一般包括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他服务12大类。《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定义的服务贸易专指国际服务贸易,即WTO成员间的服务输入或服务输出的贸易形式,不包括国内服务贸易,也不包括政府所提供的服务。

一、浙江发展服务贸易势在必行

1.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浙江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第三产业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和,取代了物质生产部门而成为最强大、最广泛的经济部门。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服务业快速发展相适应,世界服务贸易发展异军突起,它不仅在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支柱产业的战略替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各国国际收支平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缓冲作用。服务贸易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紧紧抓住中国入世后服务业对外开放契机,以专业化、系列化、国际化为目标,大力推进浙江地方业发展,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努力扩大服务贸易比重,是促使浙江经济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更快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任务,更是浙江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2.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顺应国际经贸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虽然在最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但速度很快,1970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为710亿美元,1980年为3800亿美元,1990年为8660亿美元,到2002年则上升到1540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6.4%,超过了同期货物贸易5.9%的增长速度。金融、技术、运输、通讯、信息等生产已上升为服务贸易主体,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全球贸易结构向服务贸易的倾斜是贸易结构转换的世界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由货物贸易为核心转向以服务贸易为核心,各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实力昭示着其未来对外贸易的前景。

3.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应对外来压力、加强合作交流的迫切需要。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基本结束,我国将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将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04年1月1日起,内地与港澳CEPA的实施,使得国内的服务业率先向港澳资本开放。2004年6月1日起,商务部颁布的《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根据这一办法,我国商业利用外资由试点转为正常开放。虽然在服务贸易开放过程中,采取了分阶段、分行业、分地区开放,并采取了数量控制方式,但从承诺开放的时间跨度来看,最长也只有6年过渡期。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滞后的现状和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对我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方面的现实压力,要求我国亟待提高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水平。

4.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抢占开放型经济新战略高地的重大举措。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其中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则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知识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为商品交换提供高水平的国际服务。

世界服务贸易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涉及领域也不断扩大。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从运输、工程建筑等传统领域转向知识、技术和数据处理等新兴领域。服务贸易创新速度加快,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服务贸易的创新也层出不穷。知识和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比重日益提高,正成为各国服务贸易竞争的主战场。

目前我国地区间的竞争已经把服务贸易作为吸引外资的重要领域、竞争升级的主要跳板。上海市提出要把上海建设为“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其中两大中心直接归属服务贸易范畴。上海市准备把国际经济竞争层次从货物贸易为主提升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以服务贸易为主的水平上来。江苏省一直是外贸出口大省,而服务贸易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亮点,重点以会展、物流、咨询、中介服务以及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商务区为主,并就金融、证券、通讯和保险等领域提前开放,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申请报告。随着服务业和服务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我省必须抢抓新机遇,大力发展浙江服务贸易,推进全面开放,使浙江更快、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

二、浙江服务贸易现状及重点领域分析

1.浙江服务贸易发展总量分析。随着浙江经济和省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浙江服务贸易总体来说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具体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很快。服务贸易出口额从1997年的1.8723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6.7533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55.8%,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2004年分别达到26.753亿美元和16.979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9.4%和29.4%。第二,服务贸易的整体规模小、作用弱、出口有限。浙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6%左右,服务贸易总量明显偏低;服务贸易出口额仅为货物贸易出口额的1%~5%,服务出口非常有限,而且水平偏低,与浙江国民经济发展和在全国贸易中的地位极不相称。第三,2004年服务贸易出现顺差,改变了近年来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但逆差项目的构成并未改观,这与我省货物贸易多年来一直维持的顺差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总体上看,我省服务贸易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浙江服务贸易发展结构分析。在浙江省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结构中,出口依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所占份额较大的是其他商业服务和运输服务,旅游、建筑安装和工程承包也占较大比例。总体上旅游和运输相加占总出口的近30%,说明以上行业是浙江服务贸易出口的强项。而世界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与保险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通讯邮电服务、咨询服务、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出口,我省连3%的比重都不到。这说明我省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甚合理,服务的科技含量低,占优势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高附加值服务行业落后。

在服务贸易进口行业结构中,仍是其他商业服务和旅游服务占很大份额。2002年开始咨询业进口较大,2002-2004年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使用的进口占了较大比例,说明浙江服务贸易的进口偏重于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而通讯、邮电、金融等行业的进口比重不高,这与这些服务贸易市场的垄断封闭、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有很大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国内服务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服务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进口势必增加,这对改善服务贸易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是有好处的。

运输服务的进出口比重都较高,这与浙江省国际货物贸易的高速增长有极大关系,货物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运输服务的发展;而旅游服务的进出口比重虽有所增长,但与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仍显得不大相称,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浙江的国际服务贸易是在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整个中国国际服务贸易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总体处于发展态势,总量不足,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结构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浙江服务贸易总体TC指数在1997年为负值,1998年和1999年转为正值。2000年到2003年又转为负值,说明服务贸易总体是在发展中的,但国际竞争力不强。从行业上看,TC指数为正值的有:1998年的通讯邮电行业;1979年、2000年至2002年的旅游;2000年至2002年和2004年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2000年至2001年的建筑安装和劳务承包。这说明我省服务贸易在“境外消费”有一定的优势,但竞争优势非常微弱;在“自然人流动”贸易方式方面,尽管我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劳务输出,但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优势仍没得到充分发挥。“跨境交付”尽管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例如金融、通讯、交通运输等行业,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这说明我省目前对外服务贸易整体上还处于比较劣势,服务业的竞争力不如工业,除旅游等少数行业外,多数服务贸易领域处于逆差状态。

浙江省在今后发展服务贸易的竞争过程中,会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1)服务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程度低。服务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后。我省服务业除商业、居民服务业和公路运输外,多数行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还相当低,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不大,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我省生产行业、技术和资本较为密集的服务业部门(如金融、保险、专有技术和技术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滞后,对外竞争力在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这些都已不能适应浙江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2)高等生产要素贫乏,产业基础薄弱。浙江是一个高素质人才短缺、教育发展滞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省份,人口总体素质与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称,高教、科研、高级人才拥有量等社会发展指标偏低,总体竞争力较弱;部分服务业基础设施和设备陈旧,服务水平落后。从中长期看,高等要素的贫乏将成为制约浙江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

(3)服务贸易管理滞后,相关产业支持不力。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目前,我省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许多部门经营机制僵化,部分行业垄断经营突出。另外,由于我国传统体制的束缚,条块分割仍局部存在,相关产业间合作不够紧密,服务行业经营秩序较为混乱。

尽管如此,浙江丰富的基本生产要素,得天独厚的旅游、人文等资源禀赋始终是浙江发展服务贸易的有利因素。浙江较为发达的区域经济支撑、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法规的不断完善所创造的良好环境都将会对浙江服务贸易的拓展形成强有力的保障。

三、构筑浙江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对策举措

1.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浙江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成就主要体现在货物贸易方面,而服务贸易逆差的根源则在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落后。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这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现阶段扩大我省服务贸易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我们应抓住货物贸易飞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扬长避短,立足服务贸易的发展,积极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以服务贸易的发展来带动货物贸易向高附加值、高竞争力转变,最终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这是浙江外贸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

2.突出重点,加大发展服务贸易的工作力度。首先,明确发展重点,大力发展信息、科技、会议、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其次,优化升级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整体竞争力。以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迎合现代服务业发展潮流和经济发展需要,多方面扶持我省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产业升级,从粗放型、内向型为主逐步向专业化、系列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3.深化改革,创新服务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加强对我省服务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迅速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确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以及归口管理部门。二是加快服务企业改革步伐,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浙江的服务企业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增强竞争力,必须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企业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不断培育服务领域里的竞争优势。三是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预警系统,通过这一系统不断分析和观察顾客需求、技术开发和营销渠道等方面的变化,发挥信息导向作用。

4.扩大开放,增强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快开放浙江服务贸易市场,努力吸引外商特别是国外跨国公司投资浙江服务业,把服务项目作为浙江今后较长时间内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面对日益增长的高端服务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根据浙江经济发展情况和服务业发育现状,积极向国家申请提前开放电信、金融、保险、运输、旅游、专业技术服务等服务行业,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消除不合理的政策限制,打破垄断,引进竞争,以外促内,提升服务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对外竞争力,改变目前浙江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最终实现服务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5.拓展外向型服务业,积极开拓全球劳务市场。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国际劳务市场上普通劳务需求呈现下降趋势,劳务价格趋低,而对高科技劳务的需求普遍提高。因此,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优势,扩大高素质劳务输出,是拓展服务贸易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

6.积极培育国际服务贸易专门人才。人力资源是服务业发展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浙江在人口素质方面并不占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才的短期培训,构筑人力资源结构的新优势,以提高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上一篇:广东重视发展技能人才等 下一篇:发展循环经济 走出增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