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15 06:46:58

浙江省高考作文

浙江省高考作文篇1

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应用文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648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早期的应用文主要用于

A.处理事务

C.传递家书

2.初步的、尚未成熟的未成形计划是

A.设想

C.要点

3.计划标题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计划种类

C.时间期限 B.目的意义 D.单位名称 B.方案 D.安排 B.计数算账 D.宗教活动

4.______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A.公告

C.通知

5.发文字号中序号一般以______起编。

A.000001 B.001

06481# 经济应用文写作试题 第1页(共5页) B.通告 D.通报

C.第1 D.1

6.______是合同中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A.标的

C.目的 B.目标 D.项目

7.经济消息是指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简要

A.通报

C.报告 B.报道 D.汇报

8.“昨日上午九时,早早在佳丽广场外等候购物的市民,意外地看到了一个?设备紧急检修,停业一天?的牌子。在商家的黄金时段双休日居然?停业整修?,佳丽怎么啦?”这样的导语属于

A.述评式

C.叙述式

9.外经贸函件一般遵循______的原则。

A.多事一函

C.一事一函 B.多事多函 D.一事多函 B.提问式 D.对比式

10.论文写作中,中文关键词之间用______隔开。

A.逗号

C.分号 B.顿号 D.空格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通知的写作要求有

A.明确目的

C.语言规范,用词准确

E.条件成熟,理由充分

12.合同的首部包括

A.标题

C.正文

E.落款

13.简报的种类包括

06481# 经济应用文写作试题 第2页(共5页) B.双方当事人 D.双方的约定承诺 B.严格把握内容 D.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A.工作简报

C.动态简报

E.会议简报

14.外经贸函件的写作要求有

A.内容清楚

C.语言准确

E.语言典雅

15.经济论文的特点有

A.科学性

C.实用性

E.时效性 B.业务简报 D.部门简报 B.内容完整 D.语言简洁 B.创新性 D.真实性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修改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6.按公司的管理制度,每月迟到5次以上者,一律不发当月奖金。

17.阳光里的紫外线是斑点形成的头号大敌。

18.去年饮料厂的利润是90万元,今年才实现30万元,整整减少了3倍。

19.据查最近我市最近养狗成风,影响环境卫生,且多次发生疯狗咬人事件,经市公安局讨论决定,从今以后市区严禁养狗,现有养狗者必须于本月底前将所养的狗自行处理。违反此规定者,由公安局派人捕杀。

20.纳税人确因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实具有困难需要减税免税的,不再报国家税务总局审批。

21.交通建设质量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财产、人民生活及生命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22.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06481# 经济应用文写作试题 第3页(共5页)

23.得知情况,他立即掉转车头赶往案发现场,并下达命令:—定要不惜任何代价、任何手段,确保人质安全。

24.××食品厂出资1200万元,对方出资近1800余万元,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25.市、县政府部门共抽调干部187余人,分成10个组,到机关、学校、工厂、农村、银行等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经济应用文主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哪些?

27.总结与计划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8.行政公文“议案”,适用于什么情况下使用?

29.一份有效合同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0.阅读下面《通知》,回答后面问题。

××区工商局,××区公安分局的通知

全区各旅业: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近期将对全区旅店业进行一次整顿。经研究,召开各旅店宾馆负责人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05年4月5日在××招待所报到,会期三天。

二、参加人员:全区国有、集体、个体旅店业来一名负责人,不得缺席,否则后果自负,予以停业处理。并请各派出所和工商所负责人出席会议。

三、资料自备。

四、一切差旅费完全由个人自理。

特此通知

××区工商局

××区公安局

2005年3月×日

(1)本文的标题有无问题?(2分)

(2)主送单位是否规范?(2分)

(3)你认为本文的前言应该怎样写更好?(2分)

(4)通知的四条内容怎样修正为好?(4分)

06481# 经济应用文写作试题 第4页(共5页)

六、写作题(本大题20分)

31.根据给出的材料,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动物奶类饮品产生了一种信任危机,一些饮料企业开始把眼光盯向植物饮料的开发。某企业研发了一种以“金华佛手”为原料的新型饮品,取名为“佛手饮”,既可作为一般饮料饮食,也可以作为早餐饮品饮用。“佛手饮”呈乳白色,口感温软舒适、微酸微甜,有一股清新的香味,经测试,其口味很适合江浙一带的饮食习惯。其包装前卫、时尚,以某当红影视女明星为代言人。目前广告尚未大范围投放,社会知名度、认可度较低。该企业拟首先在某城市进行试探性投放产品,积累营销经验而后再向其他区域铺开。为此,拟在这一城市进行一次市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市场投入方案。其中有一项是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和数量为:深入各社区抽样调查1000份,街头堵截式问卷调查200份,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问卷调查1000份,各大中学校学生调查800份,共计3000份。

请据此代该企业设计一份市场调查问卷,要求:以结构型问卷题型为主,最后设计1-2题非结构型问卷题。

浙江省高考作文篇2

播音主持、编导、摄制、影视表演等艺术类专业统考报考简章

一、报考条件

1.已办理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手续,并取得《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的考生。

2. 摄制类专业要求无色盲、色弱、夜盲,无平跖足。

二、报名

1.报名时间:2014年12月26日8∶30~16∶30;

2014年12月27日8∶30~11∶30。

2.报名地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浙江传媒学院体育馆。

3.报名材料: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身份证、一寸半身正面免冠照(每报考1个类别1张)。

4.报名程序:凭相关材料报名缴纳报考费领取准考证。

三、考试

1.考试时间:2014年12月26日13∶30~16∶30;

2014年12月27日8∶30~16∶30;

2014年12月28日8∶30~16∶30。

2.考试地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浙江传媒学院。

3.考试内容:

(1)播音主持类

初复试(面试):形象气质考察;朗读指定材料;命题即兴评述。

(2)编导类

初复试(笔试):影视作品分析;材料作文。

(3)摄制类

初复试(笔试):影视作品分析;综合素质测试。

(4)影视表演类

初复试(面试):朗诵(散文、诗歌、寓言、故事、独白等自备材料);声乐演唱;形体表演;命题小品表演。

四、收费标准

根据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规定, 报名考试费为每个类别110元。

五、成绩效用

获得专业省统考合格证的考生,可以填报认可我省专业省统考成绩的院校专业。

六、成绩公布

浙江省高考作文篇3

[关键词] 浙江省;高校R&D资源;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72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党的十报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对作为研究型、教学型组织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国家这一宏伟目标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为增强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它是整个科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R&D活动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高校R&D活动的有效开展有赖于R&D资源的支撑,R&D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浙江省近年来加大了对高校R&D资源的投入力度,R&D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高校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浙江省高校自身的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R&D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还比较低,资源配置绩效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在我国,高校R&D资源仍然较为匮乏,如何把有限的R&D资源投入到运行最有效的部门,提高R&D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目前高校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以浙江省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国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对比、浙江省高校R&D机构活动情况、R&D经费筹集与支出以及R&D经费的产出绩效等几个方面,对浙江省高校R&D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力图全面反映浙江省高校R&D资源配置现状。

2 浙江省高校R&D资源配置现状

2.1 浙江省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分析

高校从事R&D科技活动的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中的重要力量,从事R&D活动人员及R&D全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高校科技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2011年,浙江省高校从事R&D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为12 938.9人,在全国万人以上省份(总共14个省份)中排名第10,浙江省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处于我国中下游水平,不但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省市有较大差距,而且与一些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市相比也没有多大的优势。

从浙江省高校自身发展规模来看,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浙江省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成稳步增长态势,2011年较2002年增长了72.20%,但是最近5年增长比较缓慢,基本维持在12 000人左右。2002年浙江省高校全部科技活动人员19 659人,其中R&D全时人员7 740人,占比39.37%。2011年浙江省高校全部科技活动人员60 216人,其中R&D全时人员12 938人,占比21.49%。近10年间,浙江省高校R&D全时人员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比例下降了近18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浙江省高校中专职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或者是科技活动人员在科技创新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浙江省高校总体数量偏少,尤其是211大学或985大学少,除浙江大学外,多数高校为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活动是其根本任务,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还不够深入。

2.2 浙江省高校R&D机构活动情况分析

高校R&D机构是专门从事R&D活动的科研机构,是高校各项科研活动的载体,R&D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高校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从全国来讲,浙江省的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从2002年到2011年十年间连续排名第5名或第6名,2011年创新能力综合得分42.83,排名第5,仅次于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全省整体情况比较良好。但由于浙江省高校数量有限,部级R&D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较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有待完善和加强。截止2012年,部级重点实验室只有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家。从下表能看出浙江省高校专门的R&D机构只有169个,而高校有104所,平均每所高校2个不到。从业人员5993人,平均每所高校57.63人。各项数据表明,浙江省专门从事创新性活动的R&D机构数量偏少,创造出来的价值也有待提高。不扩大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就不能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3 浙江省高校R&D经费分析

2.3.1 全省高校科技经费筹集额

2011年浙江省全年共投入科技活动经费1 003.4亿元,占GDP比重3.1%,R&D活动经费612.93亿元,占GDP比重达1.9%。其中投入到工业企业812.73亿元,占比81%,科研机构35.15亿元,占比3.5%,其他部门89.5亿元,占比8.92%,高校66.02亿元,占比6.58%[2]。单从经费筹集总额上看,浙江省高校情况还算不错,经费筹集总额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平均每个科技活动人员科技经费10.96万元。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浙江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增长非常快,从150 651万元增长到660 167万元,增长了338.21%,增长势头非常迅猛。但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相比,浙江省高校还处于相当的劣势。而且2011年浙江高校筹集到的科技经费66.02亿元中,政府资金为37.61亿元,占比超57%,是浙江省高校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企业资金也占一定比重,但还须进一步提高高校面向市场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相互合作的程度。

2.3.2 全省高校R&D经费支出

2011年,浙江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59.93亿元,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浙江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成阶梯增长态势,2011年较2002年增长了432.24%,尤其在最近两年增长迅速,均超出50亿元。这也说明了浙江省高校最近两年科技活动比较活跃,科技经费总量支出也排在全国前列。

2011年,浙江省高校R&D经费支出金额为40.81亿元,在全国排名第5,仅次于北京、江苏、上海、四川。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浙江省高校R&D经费支出突飞猛进,2011年较2002年增长了474.79%,增长近6倍。浙江省高校R&D经费支出金额占科技经费的比例非常高,达到了68.10%,说明浙江省高校的科技经费主要用于创新性的R&D活动,R&D活动的强度和密度非常高。在具体的R&D经费支出方面,浙江省高校R&D经费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在于浙江省大多数院校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如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另一方面也因为浙江省高校的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强度不够。

2.4 浙江省高校R&D资源投入的产出绩效分析

地方高校投入大量的人、物、财等科技资源进行科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出高层次成果,从而为国家、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高校的科技成果主要包括课题获得数、科技交流人次、发表学术论文、鉴定及获奖成果、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项目验收数等。

经过“十五、十一五”近10年的各项R&D资源投入,浙江省高校各项科技产出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课题获得数量由2002年的8736项增加到2011年的22193项,专利申请量到2011年翻了10多倍,专利授权量更是增长了近20多倍,从全国来看排在第四或第五位。科技论文也由 17 267篇增加到2011年的31 273篇,科技论文数量增长较为平稳,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科技鉴定成果、科技奖励和技术合同金额则有一定的起伏,尤其是技术合同金额,10年内起伏比较大,截止到2011年全省高校合同数607项,合同金额1.64亿元,当年实际收入1.06亿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浙江省高校与产业间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合作前景还非常广阔。截止到2011年科技鉴定成果合计237项,其中与其他单位合作25项,达国际水平30项,国内首创16项,国内先进150项,其他41项。不仅总量偏低,且重大科技成果偏少,尤其是科技著作,省内高校近10年没有明显的增长,反而在倒退,应该引起省内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3 浙江省高校R&D资源管理与配置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府分类指导,突出各类高校办学、研究特色。

浙江省高校数量不多,尤其是高水平的“211大学”或“985大学”凤毛麟角,高校之间科研力量不平衡,这为浙江省高校科技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截至2011年,浙江省共有104所高等学校,在这些学校里面,普通本科高校只有55所,高等职业学院49所,普通高校既有科研实力较强的浙江大学,又有在一定研究领域内科技实力较强的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此外,还有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甚至是空白的高职高专、民办高校,这些高校在数量上占将近一半,但是R&D资源机构占比却非常少,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针对各个高校的办学、研究特色提出指导性意见,不是所有的高校都适合搞科学研究。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如浙江工业大学等,这类高校要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立足地方、面向全国,为解决浙江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像浙江中医大学、中国美院等一些专业性、特色性非常强的高校,因为其规模有限,主管部门在拨款政策上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倾向,避免其为了得到财政拨款而走上规模扩张道路,忽视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一般性的本科高校要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根据当地的经济特色和基础,结合本校的学科、人才优势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加大与市场结合紧密的适应性人才培养。专科层次的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与职业技能紧密相关的R&D研究机构,有选择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不要一哄而上去抢所谓的科学研究经费,要多开展面向市场的调查研究,开展实用性研究,要更加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起薪水平,确保达到专科教学水平考核指标的要求。

3.2 改变高校重发表、轻运用,重立项、轻转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浙江省高校近几年科研立项和三大索引论文飞速增长,科技成果数量也与日俱增,但并非基于市场需求驱动下的增长,不少成果在职称评审、课题验收结束后都束之高阁,最终导致科技成果雷同重复多,原始创新少;成果数量多,但与企业和市场的急需相脱节。大多数高校更关心科技创新成果的产量,研究人员更在意哪个领域选题更易快出成果,至于这些成果是否为企业和社会所需则重视不够。高校自身形成了相对封闭僵化的体内小循环,大多数都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很少考虑现实实用价值和由此转化能产生多大的效益。科研项目像撒胡椒面一样,难免导致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不互通以及科技决策不科学等问题。评价机制不科学是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创新性成果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责任在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者。

第一,要尽快调整唯论文数、课题数、专利数等与职务晋升挂钩的机制,要将创新成果和转化应用实绩纳入考核体系,对一些短期难以见效益的项目要适当延长评价周期,加强过程考核、过程引导、过程监督,确保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第二,要尽快改变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变评审、立项、拨款、验收的模式,要特别注意中间试验、转化环节的投入,要宽容失败,改变过去没有论文或专利就不能验收的弊病,只要他进行了一些有创造性的实验,得到了一些有利用价值的实验数据就应该给予支持。

第三,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改革,高校利用财政性研究经费搞出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不仅要大部分归研究团队或研究个人,同时也要奖励依托单位或培养单位,提高研究人员和依托单位的持续创造动力和创新激情,形成一种利益均沾机制,同时也让团队背后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获得一些补偿[3]。

3.3 优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能力

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关键要解决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几大问题。浙江在这些方面已做了长期探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比较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创新能力。高校也是如此。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浙江高校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主要原因是浙江的教育、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大院大所、名牌学校较少,支撑创新发展的科技供给能力不足;其次是高校内高尖端人才总量偏少,与浙江省经济地位极不相称,技能型人才也缺乏,特别是“”、“长江学者”、“钱江人才”等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再者相对于全国高校,浙江高校虽然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众多,但专职从事创新性活动的R&D全时科技人才数量相对较少,近10年间,浙江省高校R&D全时人员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比例下降了近18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浙江省高校中专职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或者是科技活动人员在科技创新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逐步下降。

浙江省高校经过近几年的投入,在人才待遇、科研条件、配套政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高校优秀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里有两个后遗症,一个是省内高校无序竞争带来的后遗症;二是从省外高薪盲目引才带来的后遗症。无序竞争带来了重复投入、半拉子实验室;省外盲目引才带来了内部矛盾、水土不服等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在省“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指导下,壮大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把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留住科技人才作为高校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完善现有的分配体系,提高R&D科研人员待遇,打破目前绩效工资中的平均主义,突出重点,用较高的待遇稳定学校现有科研骨干,同时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在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3.4 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培育和建设,加快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是实现高校各种科技资源最佳配置的重要方式和直接表现形式,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各种支撑条件的综合体现。使用、培养以及引进高水平R&D科技创新人才、多渠道争取科技经费、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产学研合作创新,都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4]。长期以来,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协作意识淡薄,“小作坊”观念较强,协作机制匮乏,甚至有“别人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不如独自有”的心态,彼此条块分割,独立运行,各自为战,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不能互通,优势不能互补。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2011计划,“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近年来,浙江省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相继在高校建立了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浙江省政府于2007年启动了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和2011年启动了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建设,对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基础条件设施的改善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相比,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层次、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还不是很多,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的数量还非常少。同时,科技创新平台缺乏整体共享,大部分为各高校所有,共享和协作机制不完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较低,资源浪费现象明显。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模式,不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不利于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不利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不利于资源共享。因此,协同创新中心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培育和建设迫在眉睫。

3.5 迅速融入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

我国正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既要有国家的总体战略,又要有各地区、各部门的实施机制。浙江省应担负起重任,浙江的高校更应该冲锋在前,找准自己的定位,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基础科学和高技术研究前沿具有的独特优势与巨大潜力,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集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集成,在集成的平台上实现创新目标[5]。高校的科技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科技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科研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评价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四不”问题。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破解“四不”以实现“四要”,即实现科技投入产出要匹配、产学研用结合要紧密、科技成果评价要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要适应等“四要”目标。

根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的若干意见,全面梳理现有科技计划体系,精简科技计划数量,加强各类科技计划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套,建立分工明确、重点突出、互相呼应、科学有序的新的科技计划体系。省本级科技专项资金预算,除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惠民专项外,不低于80%的科技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企业牵头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向重点产业集聚、向成果转化集聚,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种子作用、杠杆作用、撬动作用、引导作用、激励作用和护航作用。浙江省高校在浙江省科学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即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各高校管理者一定要充分认识高校对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大力提倡和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创新改革。

第一,观念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把企业推向了前台,把高校推向了讲台,高校不再是科研阵地的主力军。高校应该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协同创新的能力,在高新企业、重点企业中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深化高校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坚持“政府搭台、高校配戏、企业唱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以企业为主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

第二,机制变革。目前,浙江省大多数高校的考核机制仍然是以科研数量与教学工作量为导向,而科研方面的成果也多数是以,缺少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缺少产学研的合作,对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不同类型的研发人才没有进行分类评价。同时高校要向“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创新之路迈进,支持高校青年教师、青年科技人才到企业研究院去工作,走出校门,主动参与到科技创新大平台的构建中去。

第三,队伍建设。要加强高校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目前各高校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专业培训,对浙江省的各项科技政策和高校科技规律理解还没有到位。在当今浙江,全省高校的每位科技管理干部都要深刻理解省委三次全会和决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创新方式,为高校的科技人员提供高效的组织保障、条件保障。在科研战线上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速决速行、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6]。

参考文献:

[1]周寄中.科技资源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科技统计年鉴(2012)[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李魁.决策咨询(内参).杭州: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2012(27).

[4]魏守华,吴贵生.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8(4):467-473.

[5]张炜,杨选留.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与研发机构的作用与定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8(4):97-103.

[6]浙江省科技厅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高考作文篇4

关键词 慈善组织 市场分析 绩效研究 浙江省 TOPSIS方法

作者王锐,管理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杭州 310018)

慈善事业作为政府社会保障的补充,共同构成整个社会的保障体系。慈善机制的运作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其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社会慈善氛围有密切关系。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达4382美元,浙江省更高达7690美元,经济快速增长中公民自治意识的觉醒也激发了社会成员不再仅仅依靠政府的单一救助,而更多地关注以自己的力量通过慈善机制自主救助弱势群体,弥补政府在社会保障中资源不足、专业救助能力不强的缺陷。

另一方面,由于捐赠人对慈善组织的投入并无直接可得的物质产出,而慈善事业的运作本质上是基于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透明和公开是第一位的,运作效率也只有在此之上才有保障,所以一旦慈善业被曝出腐败丑闻,基于利他而付出的捐赠方会遭受物质及慈善信任的双重损失,整个社会的慈善氛围也会因为弥漫的不信任情绪而受创。2011年郭美美炫富引发的中国红十字商业会谜团、河南宋庆龄基金会被曝连续两年筹资额居全国第一的捐赠收入实乃放贷收息等事件,使得官方背景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遭到强烈质疑,导致了2011年7月份郭美美事件后全国社会捐款额及慈善组织接受的捐赠额锐减了50%以上①,也引发了整个社会对慈善组织运作状况的空前关注。

本文以浙江省为样本,通过该省各慈善组织内部统计及监管部门采集了详实可靠的数据,测算了该省慈善市场规模及各主要慈善组织的市场地位,并比较了慈善会、红十字会和基金会三大民间慈善系统的运作绩效。本研究首次针对国内三大慈善组织的运作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量考察,既回应了公众对此问题的关注,亦为民间慈善组织提高运作效率提供了客观依据及方向,也是笔者对慈善组织行业发展系列研究的开篇。

一、慈善研究文献回顾

国外的慈善事业发展很早,理论研究也较为成熟,对慈善捐赠动机、慈善事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慈善机构运作管理、捐赠人特征、慈善机构外部监督、新型慈善组织形式等各方面都有较详细的研究。关于慈善捐赠的动机,Olson(1965)首先提出了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利他主义动机;Andreoni(1990)提出“暖光”(warm glow)效应,指捐赠者从捐赠行为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同时也赢得社会声望的结果;Harbaugh(1998)、Crossman(2003)、Crumpler(2008)、Martin(2009)等都证实了暖光效应的存在。关于慈善事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Acs和Phillips(2002)提出,由于其历史原因所形成的企业家精神与慈善事业两者的结合成为有助于解释美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在决定力量,慈善事业被认为是美国隐含的社会契约,慈善家们建立基金会以知识创造的方式为更多、更全面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关于慈善机构运作管理,Margolis(2001)提出了对慈善组织管理成本的关注,通常慈善组织的管理成本占其收到的捐赠额的20%以内; Parsons(2006)的调查显示,慈善商店管理人并非从薪酬而是从与管理团队的良好合作关系中及为慈善事业作出贡献感方面得到满意的激励;Proenca(2008)、Karen(2009)、Krishna(2011)研究了慈善组织吸引更多捐赠的营销方式;Rondeau(2008)、Elfenbein(2010)研究了不同拍卖方式对筹资收入的影响。为了提高慈善组织的筹资效率,许多研究者根据资料数据对捐赠者群体进行统计特征分析:Seifert(2003)、Okmyung(2009)等研究了企业捐赠者的统计特征,认为公司的可用现金资源与其现金捐赠额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公司捐赠与其财务绩效并无显著的统计关系;Kottasz(2004)、Apinunmahakul(2008)、Rene(2010)等研究了个人捐赠者的统计特征,认为个人在其社会网络中越活跃就越倾向于更多地参与慈善活动,捐赠途径越方便人们的捐赠意愿越高。关于慈善机构的外部监督,Hyndman(2010)、Cordery (2011)和Szper(2011)通过实证都认为政府强制的信息公开仍有局限,慈善机构与其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极其重要。Moody(2008)、Charlton(2009)、Urban(2010)等分析了新出现的慈善风投(VP)形式对传统慈善组织的推动作用。

国内对慈善机制运作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在慈善事业性质与慈善捐赠动机研究方面,郑功成(1997)首先提出了现代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郑风田(2009)对国外学者的捐赠动机理论和捐赠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二是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状况分析,马伊里、杨团(2002),卢汉龙(2002)等都反映政府存在对企业的公益摊派,38%的企业没有享受到政府的慈善捐赠的税收减免,钟宏武(2007)发现上市公司捐赠长期来看对企业财务绩效和价值绩效都没有显著影响,田雪莹(2009)的调查反映中、外资企业在捐赠理念上有差异,现行捐赠方式趋向多样化和捐赠领域更有针对性,Jun Su(2010)的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捐赠目的是为了建立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以获得更好的私有产权保护;三是对我国个人慈善捐赠状况研究,罗公利(2009)根据山东省个人问卷调查数据认为,月收入、文化程度和亲友鼓动与私人捐赠正相关,财税政策及山东省慈善机构的知名度与捐赠负相关,郑远长(2009)在对2009年浙江省和广东省的企业及个人调查问卷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在浙粤地区慈善组织运作成本的观念仍未被多数个人接受和慈善组织运作透明度仍然较低的主要问题;四是对慈善组织自身运作的研究,罗文恩(2010)主张中国慈善组织要市场化,颜克高(2011)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我国111家基金会的财务绩效,赵萌(2010)和顾冀梅(2010)介绍了新出现的慈善风投(VP)在欧洲的发展情况,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2007至2010年中国慈善捐赠报告则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各年我国的慈善捐赠规模、来源和投向领域数据。

上述研究无疑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国外与国内在慈善氛围、制度环境、慈善组织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国外经验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受限;二是国内慈善事业整体发展滞后,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都没有将慈善组织作为准市场主体来看待,更缺乏将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慈善组织管理的思考,因而慈善组织透明度低、公信力不强、运作绩效差;三是国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文化氛围差距较大,不同地区的慈善机构及政府的运作机制都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性,需要分地区进行详细考察;四是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定性分析多,量化分析较少,尤其是针对慈善组织自身运作状况的分析相当欠缺,鉴于本研究的方向为慈善市场与慈善组织绩效,并有可靠的数据来源,本文将研究范围锁定为浙江省,集中分析该地区慈善组织的运作情况。

二、浙江省慈善市场规模研究

(一)浙江省慈善事业发展与慈善市场主体构成

根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中提供的数据,2010年我国社会慈善捐赠与公益金合计为1189亿元,占同期GDP的0.3%。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07至2009年的慈善捐赠报告中,广东、浙江、山东和江苏省一直排名省级前四位。

北师大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将中国慈善组织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基金会为代表的慈善机构,第二类是红十字系统,第三类是慈善会系统,第四类是大量的公益捐助团体。在2010年慈善捐赠总额700亿元中,2010年民政部捐出各类救灾捐款30亿元,全国红十字系统接受捐赠的款物99亿元,慈善总会系统152.8亿元②,基金会系统虽无统一公开数据但仅根据基金会中心网公布的2010年度捐赠收入前15家基金会的2010年捐赠收入额合计已超过54亿元,红十字会、慈善会和基金会三大系统的筹资规模都远超过民政部门。

本文主要依据浙江省慈善会、红十字会和基金会这三大慈善系统的数据测算出浙江省慈善市场规模并研究这三大系统的运作绩效。为使统计数据口径统一具有可比性,本文研究的所有慈善组织的考察期间均从2006年到2010年,按照筹资与援助两个环节进行分析。③

(二)浙江省慈善三大系统筹资规模分析

本文将浙江省慈善总会、浙江省红十字会和全省基金会系统2006-2010年的捐赠收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这5年期间三大系统筹资规模总体呈上升的共同趋势,尤其是2008年的暴发式增长,凸显了重大自然灾害对公众慈善意识的强大推动作用。

1.浙江省慈善会系统的筹资特点

从表1可以看到,浙江省慈善会系统的筹资能力相当强,五年间的年筹资额增长了2.5倍多,2008年由于汶川地震当年募集的资金更达到了创纪录的30多亿元,2009年正常回落后继续平稳增长,2010年由于玉树地震募集资金又将近22亿,占同期浙江省GDP的0.08%。

2.浙江省红十字会系统筹资状况

中国的红十字会系统与其他慈善组织有一个显著不同――它是政府编制中的事业机构,所以红十字系统有一定数量的政府拨款,主要解决红十字会系统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本研究将政府拨款单列,不计入红十字会系统的捐赠额。表1中的数据反映,浙江省红十字会系统接受捐赠的规模也逐年上升,并且重大自然灾害对捐赠额有更强的正向影响:2008年的捐赠额比上年增长了13倍,2010年的捐赠额比上年增长了近2倍。该特点与红十字会系统的职责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红十字会系统的救灾救护品牌对该系统的资金筹集有相当大的作用,这是慈善会系统和基金会系统都无法比拟的。

3.浙江省基金会系统筹资的平稳增长特征

2006-2010年期间浙江省基金会系统的捐赠规模也呈上升态势,但数据反映的趋势与慈善会系统和红十字系统存在明显差异。在2008年与2010年这两个重大自然灾害节点,后两者的筹资额呈暴涨:2008年两者的涨幅均超过10倍,2010年慈善会增长近50%而红十字增长近2倍,相比之下,基金会2008年的筹资额只增长了不到20%,2010年增长了24.4%。另一方面,在2009年这个相对平静的节点,后两者的筹资回落相当明显:慈善会减少了52.4%而红十字会甚至下降了90.79%,此时基金会的筹资不仅没有比上年减少甚至还略微上升了1.4%,反映出与其他两大系统相比,基金会系统的筹资呈明显的稳定增长趋势。

在同一考察期基金会系统与慈善会和红十字系统的筹资变化显著差异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三者的身份存在差异。红十字系统是政府事业单位,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控制力度都相当强,并且拥有长期以来的救灾救护历史品牌;慈善会系统不属于政府机构但是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的,管理层人员多由政府任命,与政府的关系密切甚至有地方政府发文要求支持慈善会工作;与前两者浓厚的官方色彩不同,部分公募基金会可能存在政府的影子,但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会和普通非公募基金会都完全来自民间,第三部门的性质越来越清晰了。三大系统的这种身份差异在筹资市场上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在重大灾害时政府会进行强有力的干预,此时官方色彩的慈善机构也会因政治上公权力的控制而扩大影响从而挤占了民间慈善机构的资源;其次是民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强于官办组织,在非灾害期没有强大政治干预时公众的慈善捐赠会自发地集中选择公开透明度更高运作也更规范的基金会;第三是民间慈善机构运作受经济变化的影响更明显,2010年虽然由于玉树地震后两者汲取了较多的捐赠资源然而经济的增长带来的民间财富和民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结合仍然为基金会系统的筹资提供了稳定的增长。整体而言,来自民间的基金会系统在筹资环节表现稳定,暴涨暴跌的情况较少。

(三)浙江省慈善三大系统的援助规模考察

表2数据反映浙江省慈善三大系统的援助规模也在快速上升,与筹资市场类似,峰值点出现在2008年,基本趋势仍是向上增长。

1.浙江省慈善会系统援助特点

对浙江省慈善会系统而言,2008年的援助支出几乎是2007年的3倍,2009年有所回落,2010年继续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在2007年的2倍水平。

2.浙江省红十字会系统援助状况

红十字会系统除了救灾与救助之外,还有救护培训、艾滋病预防普及、无偿献血、遗体捐献登记等业务,为使红十字系统的运作与其他慈善组织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只选择了救灾与救助两大项,基于这两项也在红十字会系统的工作中居于主要地位,并不影响数据在不同组织间的可比性。结合表2,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红十字会系统的援助特点:浙江省红十字会系统2008年的救灾救助支出是上年的13倍多,红十字系统在救援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3.浙江省基金会系统援助特征

表2反映了浙江省基金会系统的援助规模的平稳上升,除2009年有小幅下降,其他年份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与慈善会和红十字会不同,2008年并不是5年间基金会援助支出的最高点,基金会援助规模总体上呈相当平稳的增长。

(四)浙江省慈善市场总规模研究

1.浙江省慈善筹资市场总规模测算

表3列出了由慈善会、红十字会和基金会三大系统构成的浙江省慈善筹资市场总规模数据。数据反映,在2008年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浙江省的慈善捐赠规模比上一年增长了1倍,2006-2010年间,我省的慈善捐赠规模平均每年增长66512.09万元,平均每年增速为30.89%。

根据慈善捐赠占GDP比重这个相对指标来看,我省2006-2010期间的捐赠合计约占同期GDP的0.18%,自2006年的0.1368%上升到2010年的0.1768%,整整上升了0.04个百分点,然而与美国的2.2%和英国的1.3%相比都有较大差距,甚至低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的0.6%。④

2.浙江省慈善援助市场总规模测度

表3数据反映,浙江省慈善援助市场规模自2006年的152533.37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387152万元,五年间平均每年增长58654.6575万元,平均每年增速为38.45%。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浙江省的慈善援助规模比上一年增长了125.96%。

三、浙江省慈善市场结构考察

(一)浙江省慈善筹资市场结构分析

图1列出了考察期慈善会、红十字会和基金会三大系统在2006-2010年浙江省慈善筹资市场各自的占有份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基金会的市场地位明显占优势,除2008年受政府主导的两大系统挤占而降到30%左右,其他时间一直稳定地占据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在三大系统中居首位;慈善会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定在40%以上,2008年甚至超过了50%,然而自2009年开始市场占有率又落后于基金会系统;红十字系统在我省的慈善筹资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不大,除2008年外其市场占有率从未超过10%。图一中基金会系统筹资呈“V”形上升,谷底是2008年,而慈善会系统和红十字会系统的筹资均表现为峰值在2008年的单峰变化,2008年之后的筹资下降极为明显。

图1 浙江省主要慈善组织2006-2010年筹资市场份额情况

我省慈善筹资市场中由慈善会和基金会两大系统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红十字会市场占有率远远落后的现象,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首先是浙江地方政府对慈善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大,曾多次发文要求各部门配合慈善会的组织建设与募捐工作,任命慈善会的重要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兼任慈善会的领导,故政府对慈善会系统的支持与控制都相当强,这造成了浙江省慈善会系统政府色彩相当浓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次是浙江省发达的民营经济为慈善筹资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即使是慈善会系统也有80%左右的捐赠来自民营企业,而随着民营经济的实力进一步增长,许多民营企业家也对自己捐款运作的效率与透明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规范化的现代慈善运作模式――基金会就成了他们更偏好的选择;第三是浙江省红十字会系统虽然属于事业编制本身是政府的一部分,然而其业务管理是垂直进行不受当地政府控制的,实际上地方政府对其的支持力度并不如慈善会那么大,另一方面因红十字会长期以来以救灾救护的品牌形象出现,这固然使其在重大灾害发生时拥有权威地位也使其在无灾时期易被遗忘,加之官办身份以及著名的“10%执行费提取”规则导致其产生了对捐赠人不友善的印象,从而难以与前两者竞争;最后是浙江省各地方媒体对慈善会系统的支持很大,随着社会慈善意识的发展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关注慈善事业,在与慈善救助相关的新闻焦点报道中浙江省媒体几乎全体选择了与慈善会系统合作,公布的均是慈善会系统的帐号,有助于增强慈善会的影响。然而,基金会系统的竞争优势在图一中逐渐显现。

(二)浙江省慈善援助市场构成分析

图2列出了考察期慈善会、红十字会和基金会三大系统在2006-2010年浙江省慈善援助市场各自的占有份额,与筹资市场类似,我们可以明显从中看到基金会的市场地位呈一个“V”字形的变化,最低点正是2008年政府大力介入慈善而对基金会系统产生排挤的时间,其后重新回升,目前已稳定地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居三大系统之首;慈善会的市场份额在逐步上升,2008年起快速增长,连续两年超过基金会系统,但2010年又回落,其市场占有率40.76%已明显低于基金会系统的51.97%;红十字系统在我省的慈善援助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不大,除2008年外其市场占有率同样从未超过10%。

(三)浙江省三大慈善系统的援助比重分析

图3将浙江省慈善会、红十字会和基金会系统2006-2010年的援助支出占捐赠收入的比重进行了对比,从2006-2010年各年数据分布的均衡性来考察,我省基金会系统的援助比重是三大系统中最稳定的,各年均在80%以上,波动非常小,且自2009年开始越来越接近85%;从五年合计得出的平均比重来考察,则由于2009年汶川地震后重建及2010年玉树地震的影响,红十字会系统计算出的平均援助比重略高于基金会系统居第一,然而红十字会系统该指标的波动幅度相当大;慈善会系统的援助比重波动也较大,五年平均比重不到80%,是三大系统中最低的。在图三中,我们可以更明显地发现基金会系统援助比重的平稳趋势,红十字会系统的援助比重波动幅度最大,慈善会系统的波幅次之。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目前多数慈善组织均参照该项规定执行。由慈善机构持续运作假设,通常当年援助总支出额一般应低于当年接受捐赠额,故当年人员工资和办公支出等占当年捐赠额的比重也必定低于10%,减除这类慈善组织运作成本后,理想状态是用于援助的款物占捐赠额的比重应接近90%。考虑到红十字会系统是根据捐赠收入的6.5%提取行政费用,这个指标应该更高一些,而剔除重大自然灾害对2009年和2010年形成的奇异值后,浙江省红十字会系统的援助比重达不到80%。无论从指标波动性还是从绝对值分析,浙江省基金会系统运作效率都比较接近此理论假设。

四、浙江省三大慈善系统运作绩效评价

(一)绩效评价方法与原始数据选择

根据以上研究中得到的浙江省三大慈善系统的筹资和援助市场占有率及各自的援助比重状况,我们借助多目标决策下的绩效评价TOPSIS法对这三大系统的运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为各大系统进一步提高效率提供方向。

对组织绩效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大致有5类:(1)多属性和多目标决策方法,如线性加权法、目标规划法、层次分析法等;(2)运筹学方法(狭义),如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3)统计分析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4)模糊数学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5)智能化评价方法,如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⑤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中的一种常用决策技术,由C.L.Hwang和K.Yoon于1981年首次提出。它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是在现有的对象中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理想化目标(Ideal Solution)有两个,一个是肯定的理想目标(positive ideal solution)或称最优目标,一个是否定的理想目标(negative ideal solution)或称最劣目标。TOPSIS法要求分别计算各评价目标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获得各目标与理想解的贴近度,按理想解贴近度的大小排序,以此作为评价目标优劣的依据。

文献研究中较多地采用DEA方法进行绩效评价,它是针对投入-产出的综合评价。由于本研究所获得的数据量较少,考察期自2006-2010年只包括5个年度的数据,考察指标只有3个:筹资市场占有率、援助市场占有率和援助比重,均属产出且皆为百分比数据,考察对象也只有3家,故本文选择采取多目标决策分析的TOPSIS方法来进行三大系统的绩效评价。

本研究选择了浙江省三大慈善系统的筹资市场占有率、援助市场占有率和援助比重作为评价指标,考虑到2006-2010年间各年份出现的奇异值影响,我们采用了2006-2010年的合计值来分别计算这三个指标,以平滑突发事件的影响。根据这三个指标的含义,可判断它们均为极大型指标。由于这三个指标均涉及慈善组织的资金运作效率,本文进行的实际是慈善组织的资金运作绩效评价。

(二)运用TOPSIS法的评价过程

依据上述原则,我们确定对浙江省三大慈善系统进行绩效评价的原始数据如表4所示,综合2006-2010年五年的数据按照单个指标来排序,在筹资市场占有率方面,慈善会系统略高于基金会系统;在援助市场占有率方面,基金会系统明显高于慈善会系统;在援助比重方面,红十字会系统略高于基金会系统。接下来我们用TOPSIS方法对这三大系统进行多指标的综合排序。

由表4数据,我们得到由这三大系统各指标的最大值组成的正理想解为:(45.86%,48.78%,85.43%),各指标的最小值组成的负理想解为:(8.46%,9.09%,74.70%),然后计算各系统指标对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欧氏距离,来获得被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的“拟合”程度,以此作为排序依据。本研究中,我们认为这三个指标在反映系统资金运作绩效中的重要性相同,所以各指标的加权权重系数相等。

其基本模型为:Ci=Di- Di-+Di+

其中Ci为被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正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Di-为被评价对象与负理想解的距离,Di+为被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的距离,Ci越大则慈善组织的资金运作效率越高。Ci的值在0和1之间,数据越大说明绩效越高。

(三)TOPSIS法的绩效评价结果

经计算,运用TOPSIS法得到浙江省三大慈善系统的绩效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在2006-2010年期间,浙江省的基金会系统五年合计的资金运作绩效得分为0.9908,排名第一,反映基金会的资金运作绩效明显高于慈善会和红十字会,是三大系统中最优的;慈善会系统五年合计的资金运作绩效得分为0.7981,排名第二,低于基金会但明显高于红十字会;浙江省的红十字会系统资金运作绩效得分仅为0.1644,是三大系统中最低的。

TOPSIS法的评价结果中,红十字会系统的低绩效与其长期以来在公众中的不透明和不友好印象基本一致,而民间基金会系统的高运作绩效首次获得了客观数据的有力证实。表4和表5的数据反映,在浙江省得到地方政府特别支持的慈善会系统的总体运作绩效仍然明显低于基金会系统,该结果强烈地提醒我们:在慈善事业这样的第三部门中,非政府组织(NGO)解决社会问题时只能依赖于其自身的公信力和运作效率,而非其他任何因素。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浙江省为样本研究了该省的慈善筹资与援助市场规模,分析了浙江省三大慈善系统的市场地位并利用TOPSIS法进行了资金运作绩效评价,结论如下:

1.浙江省2006-2010年各年慈善捐赠收入总额平均约为392359.652万元,平均占同期GDP的比重为0.1852%,五年间平均每年增速为30.89%;在全省慈善筹资市场中,2006-2010年五年间合计筹资额最高的是慈善会系统,占45.86%,其次是基金会系统,占45.68%,最后是红十字会系统,仅占8.46%。

2.浙江省2006-2010年各年慈善援助支出额平均约为312103.751万元,五年间平均每年增速为38.45%;在全省慈善援助市场中,2006-2010年五年间合计援助支出额最高的是基金会系统,占48.78%,其次是慈善会系统,占42.13%,最后是红十字会系统,占9.09%。

3.浙江省2006-2010年三大慈善系统的援助支出占其捐赠收入的比重排序为:基金会系统最高,达84.95%;红十字会系统第二,达85.43%;慈善会系统最低,为74.70%。

4.利用TOPSIS方法对浙江省三大慈善系统进行的资金运作绩效评价结果也印证了上述判断:基金会系统的资金运作绩效最高,慈善会系统第二,红十字会系统最低。

(二)相关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省的三大慈善系统中,官方色彩最浓厚的红十字会系统的资金运作绩效是最低的,组织形式最规范的基金会系统资金运作绩效最高,该结论与非营利组织的特有属性相吻合:NGO作为第三部门是为使命而聚合的、解决社会问题最好的方案,它理应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以公信力作为运行的基础。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首先来源于其运作的公开与透明,然后由其运作的绩效加以保障。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郭美美事件三天毁掉红会一百年”⑥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正是由于红十字会在中国的运作长期以来不公开透明,公信力低下才导致了“郭美美事件”的出现,引爆了公众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疑问,绝非一个公信力卓著的组织忽然被网络事件炒作而打败了。本文的实证数据显示,在2011年“郭美美事件”之前的2006-2010年期间,浙江红十字会系统的运作绩效就在该省三大慈善系统中居末位,这才是红会信誉雪崩问题的关键。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的建议如下:

1.NGO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如果其组织的生存与运行既不受市场约束也不受社会的制约,那么它也就没有必要去努力改善绩效赢得公信力来维持组织的持续存在。所以,去除我国红十字会系统的政府事业单位身份让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部门,是从根本上提高国内红十字会系统绩效的策略。

2.相比红十字会系统,慈善会系统由于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故其运作绩效明显高于前者。然而作为非营利组织,如果慈善会的资金运用效率不能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胜过民间的基金会,那么后者的资金分流趋势将无法阻挡,正如我们在本文第二部分中所看到的那样,即便拥有地方政府的更多支持,慈善会系统的筹资市场份额也会落后于更透明更规范的基金会系统。因此,要应对来自基金会系统的有力竞争,慈善会系统必须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提高其捐赠资金的运用效率。

3.本研究中将浙江省所有注册登记的基金会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考察,研究结果反映了基金会整体上较好的运作效率,说明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更规范的慈善组织有良好的生长空间。然而具体到各个基金会之间,运作情况又会因宗旨、领域、运作制度等产生显著差异,如对消费者导向的认知差异⑦,本研究的下一步方向正是更深入地了解与分析各慈善组织的运作成本状况以解析这些差异,以便为慈善组织的绩效改善提供更具体的方向。

注释:

①数据引用自:《都市快报》2011年9月14日B01版报道《民政部:郭美美事件后社会捐款降五成》。

②数据来源于《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及2011中国慈善研讨会讲话,经整理计算得出。

③本文关于浙江省慈善会系统的原始数据来自浙江省慈善总会,关于浙江省红十字会系统的原始数据来自浙江省红十字总会,关于浙江省基金会系统的原始数据来自浙江省民间组织管理局,作者谨在此向上述各机构相关人员郑重表示感谢!

④广州日报网,2010年3月25日,《增长速度全球最快,印度富豪冷对慈善》,网址intl.省略/gjzx/yz/201003/25/t20100325_21177873.shtml。

⑤引自参考文献〔16〕P152。

⑥中新网新闻,网址:省略/sh/2011/11-15/3459754.shtml。

⑦非盈利组织在消费者导向上的认知差异见参考文献〔8〕P267。

参考文献:

1.Andreoni J.,“Impure altruism and donations to public goods: a theory of warm-glow giving”, Economic Journal,1990,100,464-477.

2.Aradhna Krishna, “Can supporting a cause decrease donations and happiness? The cause marketing paradox”,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11,21,338-345.

3.Carolyn J.Cordery, Rochel F.Baskerville,“ Charity transgressions, trust and acctountability”, Voluntas,2011,22,197-213.

4.Joao F.Proenca・Inev.Pereira, “Exporing the consumption of charity-linked products”, Int Rev on Public Marketing,2008,5,53-69.

5.Noel Hyndman, Danielle McMahon, “The evolution of the UK charity statement of recommended pracice: the influence of key stakeholders”,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0,28,455-466.

6.Rebecca Szper, Aseem Prakash, “Charity watchdogs and the limits of information-based regulation”, Voluntas,2011,22,112-141.

7.Rene Bekkers, “Who gives what and when?A Scenario study of intentions to give time and mone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0,39,369-381.

8.菲利普・科特勒、艾伦・R・安德里亚森:《非营利组织战略营销》,孟延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9.贾建锋、赵希男、孙世敏:《基于比较优势的组织绩效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载《科研管理》2011年第2期,第151~159页。

10.罗文恩、周延风:《中国慈善组织市场化研究――背景、模式与路径》,载《管理世界》2010年第12期,第65~89页。

11.田雪莹、蔡宁:《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研究》,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0期,第102~105页。

12.颜克高、陈晓春:《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载《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3期,第148~150页。

13.赵萌:《慈善金融:欧美公益风险投资的含义、历史与现状》,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4期,第117~127页。

14.郑风田、江金启:《公共品社会动员机制――关于慈善捐赠的一个理论综述》,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第107~113页。

15.郑远长:《慈善事业的现状与展望――以广东、浙江经验为例》,载《社会福利》2009年第10期,第17~18页。

浙江省高考作文篇5

作品曾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书法大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2005年《书法导报》国际书法大展等。曾荣获西泠印社首届手卷书法大展最佳作品提名奖、北京第二届迎奥运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顺时针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一、学校简介

温州墨苑书法学校筹办于1997年7月,2003年经教育局考核合格批准,正式成立“温州市墨苑书法培训学校”。因教学成果显著,2004年5月被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书法专业教育委员会授牌为“浙江省书法教育基地”,2006年9月,被全国青少年书法级别评定委员会、《青少年书法》杂志授权为“全国青少年书法级别评定委员会温州市考务工作站”。

学校现有学生1000余人,开设有毛笔书法、钢笔字、铅笔字、书法高考辅导、成人书法速成等培训课程,为了提高学员的文化底蕴,还开设了作文、阅读等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对每位学员高度负责,深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和青睐。

该校师资力量雄厚,环境幽雅,教师专业队伍实力强大,现有专兼职老师十几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名、省级优秀书法教师数名。

二、教学成果

(一)教师成果(2006年)

⑴1月20日吕永生老师被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任命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

⑵7月20日吕永生老师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全国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同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⑶10~12月吕永生老师的书法作品分别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第二届全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书法大展、全浙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中华风”中国人民大学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毕业作品展。

⑷10月吕永生老师的书法作品分别荣获西泠印社首届手卷书法大赛最佳作品提名奖、北京第二届迎奥运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全国“顺时针杯”书法大赛三等奖。

⑸12月吕永生老师被吸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二)学生成果

⑴2000年,在“小太阳杯”全国少儿书法大赛中,该校40余名学生获奖。

⑵2001年,在浙江省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该校黄琰芒同学荣获二等奖。同年,在温州市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有20余名同学获奖,其中王新异、吴家侃等两位同学获一等奖。

⑶2002年,在中华800小书法家全国书法大展赛中,该校56名学生获奖,其中郑重、叶梦茜同学获得三等奖。

⑷2003年,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有18位同学入选,其中周涵同学获得了一等奖。

⑸2004年,该校21名同学参加浙江省艺术特长书法类测试,有13位同学考试通过,在中考中分别加上了10分。

⑹2004年纪念“2・15”人口日,该校举办现场书法比赛,有200余名学生积极参加。

⑺2004年6月13日,为了庆祝成立“浙江省书法教育培训基地”,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余正先生、副秘书长赵雁君老师、浙江大学教授任平老师参加授牌仪式,并予以祝贺,同时举行首届“墨苑”杯书法大赛,展出100多幅优秀作品。

⑻2006年元月,浙江省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展赛,该校38人获奖。

⑼第七届“文华杯”全国书法大赛,该校11人获奖,并荣获团体赛银奖。

⑽黄琰芒等两位同学参加省A级书法考试合格,B级书法考试共9人合格。

⑾2006年元月,全国青少年书法大奖赛2人获奖,9人入展。

⑿2006年《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展,4人入展。

⒀2006年5月全国规范字书法大赛65人获奖。

⒁2006年11月首届全国青少年级别书法大赛80余人获奖。

⒂2006年,温州市艺术节书法比赛,该校16人获奖。

(三)学校荣誉

⑴2006年1月荣获第七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团体赛银奖。

⑵2006年4月该校荣获全国规范字大赛团体赛二等奖。

⑶2006年12月该校荣获全国首届青少年书法级别大赛“教学成果奖”。

⑷2006年12月经全国青少年级别大赛评定委员会评定,该校为“全国青少年级别大赛”考务工作站。

⑸温州电视台、《温州都市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等对该校的教学成绩已做专题报道。

三、社会大型活动纪实

⑴2004年5月,该校在温州鹿城文化中心举行“浙江省书法教育培训基地”授牌仪式,到会的领导有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雁君、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任平教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余正老师、温州市教育局有关领导等十几人,出席仪式的共计一千余人,展出学生作品一百余幅。仪式隆重热烈,温州电视台、《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已做专题报道。

浙江省高考作文篇6

[关键词]民国 浙江省立图书馆 实践

浙江图书馆的前身系公共图书馆雏形的藏书楼,1900年底(清光绪26年11月),杭州士绅胡焕请得杭州市知府朱启凤核准,在城东莱市桥河下东城讲舍旧址创办了杭州藏书楼。1902年,浙江学政张享嘉应邵章之请到杭州藏书楼视察,“见其地居僻左,屋宇湫溢,且储书未广,无以餍闳阅者之心,因谋扩充其制,度地于城之中央”[1]。1903年,在大方伯里购进民房改建楼舍,更名为浙江藏书楼。1909年,浙江藏书楼与浙江官书局合并,称为浙江图书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历史进入大动荡大转变的民国时期,进入民国以后,浙江图书馆名称虽时有变更,为大体保持一致,文中将民国时期浙江图书馆统称为浙江省立图书馆。在民国这种大动荡的背景下,浙江省立图书馆却经历了其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在文献资源建设、图书分类编目、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学术活动等方面均有诸多创新,在当时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 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民国时期的浙江省立图书馆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征集图书,馆藏总数由1913年的10万余册增至1935年的32万余册,成为除国立北平图书馆外藏书最多的省立图书馆。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省立图书馆还组织抢救珍贵文化遗产,保护了文澜阁《四库全书》和其他善本书的安全。

1.1 征集文献,制定购书标准

采购是浙江省立图书馆文献进添最基本、最主要和经常性的途径。民国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浙江省立图书馆的年度经费处于稳定增加状态。1911年,省咨议局议定浙江图书馆的常年经费为库银5 641两(折洋8 405元)。1912年7月起,根据省临时议会议案,改为按月支洋501元为常年费用。至1922年,常年经费提高到月支洋1 058元,比10年前提高了一倍多。1926年6月以后,浙江省立图书馆的经费由按月支领改为常年通计。1926年为1.45万元,1927年增至3万元,1929年为5万元,1936年已增加至6.37万元。随着经费的增加,浙江省立图书馆的图书采购量也呈上升趋势。1913年购书224种,1915年即增至年购书800余种,1935年达到最高峰,年购书4 925种、12 956册。1917年有了采购杂志的记录,本年订购杂志20余种;1934年为杂志订购最多的年度,共订购杂志182种,另购进报刊合订本992册。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省立图书馆的馆部自1937年11月至1945年9月先后搬迁省内建德、兰溪、永康、龙泉、丽水、青田等地,鉴于环境险恶加之经费紧张,年购书量锐减,但其文献采购工作并未停止。其中1937年仍购书925种(1 147册),杂志30种;1938年购书424种(499册),杂志32种;1939年购书1 884册,杂志89种。表1为民国时期浙江省立图书馆有购书记录年份的具体购书数量统计。

民国期间,浙江省立图书馆还组织人员对图书采购方针进行了几次修订。1915年制定《浙江图书馆修正详细规则》,第7章为“采购图书”,其中,第57条规定购买方法由馆长决定;第58条规定凡有关学术之中外文书籍及杂志均应采购,储藏坊间的精版旧书印本或秘笈孤本亦得酌量购备。1917年,《浙江公立图书馆办事细则》经省长公署审定颁发,第2章为“购置”,其第8至10条规定购置书籍图表,以足供学子研究为准。凡有关学术之中外新旧图书及杂志,凡为私家不易购备之丛书、类书及各种学科工具书均应选购,但每种不得超过两部。1929年,浙江省立图书馆图书购置委员会拟定《购置外国图书标准大略》,规定今后外文书的采购以百科全书、各类字典辞典、年鉴等参考工具书及图书馆学参考书为主,并考虑本省各学院所需品种。

1.2 补抄、传抄古籍善本

除正常的购书、捐书外,补抄、传抄也是浙江省立图书馆获得重要图书资料的主要手段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补抄和《永乐大典》的传抄。文澜阁《四库全书》自丁氏组织补抄后有图书3 396种(34 769册)。1915-1923年,浙江省立图书馆组织乙卯补抄,共抄32种,购回旧抄182种,合计215种[2]。1923-1925年,张宗祥组织了癸亥补抄,计补抄缺书缺卷211种(2 046册),重校丁抄213种(2 251册)[2]。经过这两次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已大体复旧。但后经仔细查核,发现仍缺卷26种,时任馆长的陈训兹四处查寻奔波,他发现北平图书馆编印的《景印四库全书罕传本拟目》中有浙江省立图书馆所缺书目,如《卫生十全方奇疾方》、《周易新讲主》、《桂胜》、《大事记讲义》、《本堂集》、《会稽怀古诗》等几种,便迅速联系补足。明代著名丛书《永乐大典》22 900卷,而浙江省立图书馆既无原本,也无抄本,当得知与浙江省立图书馆相距很近的南浔嘉业藏书楼刘氏保藏《永乐大典》原本44册时,浙江省立图书馆组织补抄。1936年2至7月,又分别从王氏诒庄楼、江苏省国学图书馆等公私藏家抄得《惩毖录》、《(康熙)定海县志》、《盛氏藏书目》等;1936年下半年,值浙江文献展览会各种珍善本荟萃一处之际,抄得《鲁班经》、《(万历)新城志》等20余种。

1.3 征集补抄方志、搜罗浙人著作

方志是地方“实体、实物、实情、实况”全面系统的反映,为了解地方之地情、地况、地貌和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民国时期的各省立图书馆都特别重视方志的征集,陈东原先生任职安徽省立图书馆期间对安徽省的方志征集相当完备,江南方志收集最多的图书馆当属上海东方图书馆的涵芬楼。浙江省立图书馆也十分重视本省方志的征集,1917年的《浙江公立图书馆办事细则》中明确规定浙江图书馆对本省乡土艺文及名人手写本亦应随时注意访购。浙江省立图书馆对民国以来新出的县志基本收齐,包括余杭、嘉兴、镇海、定海、南田、萧山、龙游、景宁、丽水等县志。而对于旧志,没有收藏的也尽力补购。先后补购《(康熙)浙江通志》、《(乾隆)武康县志》、《(乾隆)桐庐县志》、《(乾隆)嵊县志》、《(万历)仙居县志》(重印本)、《(万历)龙游县志》(重印本)、《(康熙)江山县志》、《(同治)吴兴县志》、《(嘉庆)义乌县志》等约20种。而对于不易补购的,则通过借原本传抄方式获得,如《衢县志》因其为郑渭川先生(名永禧)的遗著,手稿保存在其后人手中,没有副本,浙江省立图书馆便请余越园先生借原本抄录以保存。通过抄录获得的本省方志还有《(万历)会稽志》、《海昌外志》、《宁志余闻》、《海昌胜览》、《修川小志》及《(富阳县新旧志校记》等若干种。

对于浙人名著,浙江省立图书馆也尽力搜集。其根据各大图书馆书目中所列浙人的著作,通过购买或借抄的方式大量获得,包括明山阴张岱《四书遇》(稿本)、清萧山《汪龙庄诗稿》、平湖黄台选《骈体正声》、近人郑道乾所辑《清杭郡词辑》,等等。至于普通印本,更是不胜枚举。

1.4 保护《四库全书》和古籍善本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浙江省立图书馆意识到《四库全书》和馆藏善本可能有危险。为珍护图籍免遭日军焚掠,同年8月4日,浙江省立图书馆组织将阁书用船运到富阳渔山赵宅暂存。为保护阁书,浙江省立图书馆饱经压力,辗转将阁书一路向西转移,经桐庐、建德、兰溪、金华后至龙泉。后遵循教育部的要求,又将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经过了福建的浦城,又折回浙江的江山县,直奔贵州省的贵阳市,最终抵达四川省的重庆市。这一行程约几千公里,历时9年,终于保护了阁书的安全。

浙江省立图书馆在保护本馆阁书和善本书安全的同时,也非常关注省内其他藏书楼的古籍藏书安全。宁波天一阁就是最好的例证。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为明代兵部待朗范钦所建,原藏珍堑善本7万卷,其中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保护范氏天一阁藏书,浙江省立图书馆曾派人直接劝导范氏,又借助文物机构、同仁好友间接督促,终于实现了将宁波天一阁藏书迁运龙泉密藏。

2 图书分编与书目编印

2.1 改进分类

杭州藏书楼时期,浙江图书馆按自行编制的分类法类分图书报刊,据1902年(光绪28年)刊行的《杭州藏书楼书目》,当时藏书区分为经学、史学(掌故與地附)、性理(哲学家言附)、辞章、时务、格致、通学等7个主要类目,另附设报章、图表、补遗3个类目。浙江藏书楼时期,馆藏分作古籍、新籍两大类,古籍以《四库》法分类,新籍则以自拟分类体系类分。据1907年(光绪33年)刊行的《浙江藏书楼书目》(乙编),当时新籍共分16类,计有法律、政治、宗教、教育、图史、文学、文字、理学、算学、美术、杂志、工业、商业、兵书、生理、农业。

1912年6月后,馆藏分为保存、观览两类,古籍中的珍善之本属保存类,普通古籍及新籍属观览类。古籍分类沿用《四库》旧例稍作变通,分经、史、子、集、宗教、丛书6类;新籍分为17类,计有文学、哲学、历史、宗教、天文、地理、博物、理化、数学、法政、农学、工学、商学、兵学、医学、美术及稗官说部。1924年起,浙江省立图书馆改以杜定友《世界图书分类法》类分馆藏中文平装书及日文书,以《杜威十进分类法》类分西文书。1928年夏,馆藏中文平装书、日文书、西文书统一改用王云五《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1929年夏始,线装中文旧书也用此法分编。

1933年,浙江省立图书馆自编的《浙江省立图书馆中日文图书分类大纲》完成,当年起改用该《分类大纲》分编“观览类”的中日文图书,并对前此已分编的馆藏进行改号处理。该《分类大纲》分10大类,计有总类、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语文学、自然科学、应用技术、美术、文学、史地。每一大类下又各区分9个二级类目。如总类下9个二级类目分别为:①目录学;②图书馆学;③百科全书;④普通论丛;⑤普通杂志;⑥普通学会研究院;⑦新闻学、报纸;⑧普通丛书;⑨中国经籍。同时,西文书改用《杜威十进分类法》分编。《分类大纲》在实际使用中不断修改,反映在1935年4月至1948年5月的几次印行本上,类目稍有变动,名称也略有不同。1944年3月,浙江省立图书馆的金天游对《分类大纲》进行较大修订后完成新的分类表,改称《古今图书统一分类表》,仍分10大类。但未能实际使用。

2.2 编印图书书目

1902年刊行的《杭州藏书楼书目》是浙江图书馆编印的最早的一种馆藏书目。浙江藏书楼时期,除编印反映全部馆藏的《浙江藏书楼书目》(共甲乙两编)外,还定期将书目列表公布于书楼外,新增书籍随时附列,实际上起到了读者目录和新书报导目录的双重作用。

民国初始至1924年,馆藏书目以书本式目录及年报附印目录两种形式为主,1914、1915年先后编印了《浙江图书馆观览类目录》及《浙江图书馆保存类书目》,此后随藏书的增添,屡有续编或重编。1915年底,《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创刊,其主要内容及功能即是报道最近一年增添之馆藏,1925年第10期起,其通常类中外文图书并附印每种书的索书号及藏书处(总、分馆),使其作为读者目录的功能更趋完善。1927年续代《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而创刊的《浙江图书馆报》及其后之《浙江公立图书馆月刊》等浙江省立图书馆编印的馆刊均将定期报道馆藏书目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直至1949年初《图书展望》停刊。

1925年起,浙江省立图书馆编制西文书卡片目录,至迟于1927年开始编制中文书卡片目录。西文书卡片目录初仅分类目录一套,而中文书卡片目录则有书名、著者两套,均按字顺笔划排列,对书籍异名及丛书子目均另作参照卡片或分析卡片。1929年起,浙江省立图书馆在西湖湖滨公园及商品陈列馆两处繁华之地每周一次布告新到图书目录,以吸引更多读者馆借阅。

1935年,编就《浙江省立图书馆图书总目》(中日文书第一辑),分上、下两册,分别于同年4月、次年3月出版。该目按自订的《分类大纲》汇编当时馆藏,每书著录书名、著者、出版年、出版者等,并一一注明每种书的分类号、册数、复本数及收藏处(总馆或分馆),具有馆藏目录和读者目录双重功能。

民国时期,浙江省立图书馆还编制有以下几种馆藏目录:《浙江省立图书馆保存类目录》(1921年)、《浙江省立图书馆善本书目题识》(1932年)、《浙江省立图书馆汉译西文书目索引》(1934年)。

3 读者服务工作

民国时期,浙江省立图书馆致力于推广阅览流通事业。其通过推行的总分馆制、图书流通部、民众书报阅览处以及流动书库等读者服务措施,使图书流通量和到馆人数大幅增加。那时甚至在钱塘江的渡轮上都能看到浙江省立图书馆提供的通俗图书。抗日战争时期,在辗转搬迁中,浙江省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并未停止,仍坚持设点开展图书借阅服务。

3.1 总分馆制

1912年夏,位于文澜阁西侧的孤山路馆舍落成。1913年3月,孤山路馆舍开馆,孤山路馆舍作为总馆,原浙江藏书楼原址改为新民分馆。1931年3月大学路馆舍竣工,经过内部搬迁整理,于1932年9月15日正式开放,并定为浙江省立图书馆总馆,至此浙江省立图书馆形成以大学路馆舍为总馆,以孤山路馆舍和新民路馆舍为两个分馆的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立图书馆,也开创了总分馆制的图书馆藏书服务体系。为方便读者,浙江省立图书馆创新性地采用总分馆服务体系,并对总分馆的藏书服务作了分配。“惟自大学路新馆舍落成以后,审察地位与环境之宜,将本馆三部分分配如次①总馆在大学路,为全馆藏书与一切设施之中心,置藏中外普通图书杂志;②孤山分馆(前外西湖总馆改)专藏《四库全书》与其他善本;③新民分馆(新民路)为一通俗性图书馆(外国文书古书及较专精之书悉置总馆)。如是分配,行之半年,至今已渐为社会所熟知”[3]。

3.2 改善阅读

藏书楼时期,只设一阅书室,供读者借阅图书。据《浙江藏书楼借书章程》规定,每年开放时间为农历1月21日至6月10日、7月1日至12月10日;每日开放时间,3至8月上午8时至下午5时,9月至次年2月为上午9时至下午4时。到楼阅书者,须邀妥实保人领取凭照,据凭照取书阅览。不能亲到书楼阅书者,准先交质银5元,妥实保人领取凭照与借书凭折,据凭照与借书凭折借出图书。民国时期,随着馆舍的扩增,浙江省立图书馆推行一系列改善借阅的措施,使这一时期浙江省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达到高潮,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 延长开放时间。民国时期浙江省立图书馆开放时间几经调整,每年除节假日与曝书期一律开放,有段时间实行星期日也开放,后改为星期日开放、星期一休息闭馆;每日开放时间,或上、下午连续开放,或中午间歇1个小时。陈训慈任馆长期间,考虑到读者方便,1933年8月开始将每天下午5点闭馆的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并取消了星期一休假的旧例。

? 重新修订借阅办法。原保证金的借书方式,限制太严,不利于图书借阅,故浙江省立图书馆对借阅办法几经修订。1932年10月起,实行现金保证和信用保证两种办法,并新增阅览券、借书单、发书券、预定券等借书方式。

? 设儿童阅书室和女子阅书室。1913年3月孤山路馆舍开放后,在该馆舍设立女子阅书室,1916年孤山路总馆和新民路分馆均设儿童阅书室。1928年,浙江省立图书馆选择新民分馆光线充足的一楼平房专设儿童阅览室并聘原服务小学教育的女教师负责管理,不再设女子阅览室。

? 设立流动借书点。浙江省立图书馆于1930年8月开始开展馆外图书流通工作,至1931年底,在杭州市区设有流通图书部4处,每处供给图书200册,每月调换一次;民众书报阅览室6处,每次供给图书100册,报纸3份;在行驶于钱塘江的江兴轮上也设一流通图书部,另设一个流动书车,巡回于各区开展图书阅览服务。1931年3月,与省立民众教育馆、杭州市立各区民众教育馆等联合组成浙江省会巡回文库委员会,统一安排巡回文库工作。为考虑读者方便,几经调整图书流通图书部、民众书报阅览处、轮船图书部和流动书库,直至抗日战争爆发。

3.3 哨前文库和图书代办处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省立图书馆先后迁馆于建德、永康、丽水、龙泉和青田南田(今属文成县),均就地开展图书借阅服务。设馆于永康时,曾在丽水设图书流通部(分馆),并在於潜设通俗阅读室。1939年6月在钱塘江南岸的西兴、长河、闻家堰、义桥、鱼山、里山、大源7处各设一个前哨文库,每个文库配备通俗读物数百册,杂志20余种,画报、日报各数种。1940年1月日军渡江南犯,前4处文库被毁后在东沙州增设一个文库,同年10月全部被毁。迁馆丽水后,在永康方岩设图书流通部,在英士大学和浙江大学龙泉分校设图书代办处。迁馆青田后,在浙东第三临时中学增设一个图书代办处,1943年8月在南田中心小学设儿童阅览室。

4 图书馆研究辅导与学术活动

民国期间的浙江省立图书馆积极探索借鉴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十分重视图书馆研究辅导工作和学术研究活动,不仅出版了《全省图书馆概览》、《全国图书馆汇录》,设立“辅导委员会”辅导全省图书馆,还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图书馆学术研究活动,在当时社会掀起一股图书馆学术研究之风。

4.1 辅导本省图书馆

浙江省立图书馆之章程中明确规定本馆兼有“辅导本省各县市图书馆”之责,民国期间浙江省立图书馆设立“辅导委员会”辅导本省地方图书馆,制定“学术通讯研究暂行办法”加强与本省各图书馆的联系,开展与地方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助。

? 调研本省图书馆。民国期间,浙江省立图书馆多次派人到省内各地图书馆开展调研活动。“二十年五月、六月间,由推广组主任刘涤非君与组员许雪昆君先后视导本省一、四、五、六、七、八、九、十各省学区各图书馆民教馆,视导(其中四学区为他人前往)历二十四县境,参观所至凡四十六馆(以民教馆图书部为多)”[3]。通过调研活动,浙江省立图书馆一方面摸清省内各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对各图书馆加以辅导。

? 编印辅导资料。1932年开始浙江省立图书馆根据全省图书馆业务发展的需要,出版辅导丛书和普及型读物共6种。有刘澡的《图书之选购》、许振东的《图书之流通》、金天游的《图书之分类》、王文莱等的《图书之典藏》、陈豪楚的《图书之征购》及刘澡的《民众学校论文索引》等。并将《月刊》中的“视导报告”、“巡回文库实验报告”赠送各馆。

? 开展馆际互助。1932年3月浙江省立图书馆订立“学术通讯研究暂行办法”,加强与省内图书馆的联系。对省内各图书馆所提出的问题,“本馆尝竭其所知以答”[3]。浙江省立图书馆还派本馆经验丰富的馆员赴省内各图书馆演讲,传播学术思想并指导实际工作;同时还为各馆代办图书设备,接收实习培训,拟订通俗图书馆标准书目,等等。

4.2 图书馆学术活动

民国时期的浙江省立图书馆通过创办图书馆学刊物、举办图书馆学讲座、组建图书馆协会等方式倡导弘扬图书馆学术研究活动。

? 考察省外图书馆。民国期间的浙江省立图书馆十分重视图书馆间的交流,多次差人到各地图书馆学习交流。“去年六月间,阅览组主任王鞠侯君曾出发考察京沪苏锡各图书馆,七月李絜非君北上,考察北平各大图书馆八处,归为报告,以供馆中各设施之借鉴”。

? 举办图书馆学讲座。大学路总馆落成后,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曾先后请国内图书馆学知名学者刘国钧、杜定友及新近回国之蒋复璁等到该馆作讲演,帮助本馆馆员增长图书馆学知识。

? 创办图书馆学刊物。浙江省立图书馆先后组织出版了《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图书展望》、《文澜学报》和附设于日报的副刊《读书周报》。其馆员还在上述刊物上发表众多学术论文,弘扬图书馆学思想。

? 设置图书馆学术参考室。为了馆员业务参考学习的需要和图书馆学研究的便利,浙江省立图书馆在总馆设立“图书馆学术参考室”,陈列图书馆学图书、各图书馆刊物及辞书书目等一般性参考书,以供馆员参考研究。

? 组建图书馆协会。杭州原有图书馆协会,但因故已停办。1932年5月浙江省立图书馆按当时教育厅的要求,建立了浙江省第一学区图书馆协会,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当选为常务委员、主任理事。至1937年4月,先后召开8次大会,研究讨论有关学校、民教图书馆的改进、图书出纳及阅览指导等问题。为了加强全省图书馆间的联络和协作,1936年4月又成立了浙江省图书馆协会,协会以研究图书馆学术、发展本省图书馆事业,并推动本省之学术文化发展为宗旨。

5 结 语

民国是中国从古代形态发展为近代形态的转变期,中国的经济、社会、知识和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2 000年来从未发生过的深刻变化。处在变革和发展时期的浙江省立图书馆完成了从中国的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开创了浙江图书馆事业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民国期间浙江省立图书馆所开展的文献资源建设、图书分编改进、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学术研究等实践活动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都极其平常,然浙江省立图书馆在动荡的战争年代的实践活动中所孕含的“读者第一”、“人性化”的思想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浙江图书馆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图书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陈源蒸、张树华、毕世栋.中国图书馆百年纪事(1840-2000)[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 浙江图书馆.陈训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浙江省高考作文篇7

一、考察调研的基本情况

这次考察调研,受到东北三省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热情接待,安排得非常周密细致。一是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主要领导进行了交流,看望了部分老同志,听取他们对浙江和两地合作交流情况的看法和意见;二是考察了三省的重工业和能源基地,如大庆油田、钢城鞍山、煤城抚顺,参观考察了长春一汽、沈阳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沈阳飞机(集团)公司;还参观考察了大连、营口、沈阳铁西等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沈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东软软件园、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三是召开了部分在东北投资发展的浙江企业家座谈会;同时还考察了部分在东北的浙江企业,如绥芬河市的杭州金利普电器有限公司、娃哈哈延边分公司等;四是参观考察了东北地区的城市建设和旅游文化设施。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和交流,亲眼目睹了离开辽沈后17年来的巨大变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到了教育,颇有收获。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省在东北地区投资创业人员约有50多万人,民营企业近1万户,总投资规模达400多亿元,其中辽宁居多,黑龙江其次。我省民营企业在东北投资呈现多样化趋势,主要产业有机电、机械、特殊钢材、化工原料、轻纺、服装、印刷包装、房地产开发、农业(主要是粮食)、海产品加工、商贸。近几年来,浙江企业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战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先行者和主体力量。一方面,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解决能源、粮食等紧缺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真正形成了优势互补、双赢共进的新格局。

目前,在东北地区投资创业的浙江企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在外投资的浙江企业已展现新一代浙商风貌。老一代“浙商”大都是从修鞋、弹棉花及走街串巷搞小买卖这些简单劳动做起,他们文化层次低,迫于生活压力,不得已才走出浙江。随后通过基本的原始积累,逐步由小打小闹转向投资创业,但总体素质仍然不高,以经商和搞实业为主,其中也有一部分善于经营的发展成较有实力的浙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新一代浙商开始出现,他们普遍较年轻,文化层次较高,经营理念先进,资本运作突出,品牌优势明显。在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旧城改造、资源开发、科技教育、工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造等领域进行较大规模投资和开发,并善于大资本运作,实现了从老一代浙商向新一代浙商的跨越。

(二)利用东北地区土地、能源等资源,发展壮大企业。在黑龙江,浙江的种粮大户们承包了几十万亩土地,种植水稻、大豆等。我省环宇集团等企业利用黑龙江省粮食、甜菜资源,投资粮食深加工和糖厂。耐驰集团投资1个亿在吉林开发煤矿,提取蜡并进行精细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直接为我省皮革工业提供紧缺的原材料。杭州玻璃研究所利用吉林省双辽县玻璃矿产丰富的条件与当地合作建厂生产玻璃。我省民企在东北海滨城市大连投资的海产品加工厂有近10家,年产值都在亿元以上。在大庆、牡丹江等地投资的几十家企业,也主要看重当地石油、化工原料和俄罗斯的木材等资源。这些企业在东北的投资,不仅拓宽了自己发展空间,少数还为我省加工工业建立了原材料基地。

(三)参与国企改造,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雄厚基础,发展自身。浙江万向集团投资哈飞集团生产汽车配件,合作已有6年多时间,双方都比较满意。目前,他们在长春先收购了长春力保公司,为一汽等配套生产保险杠,然后着手置换长春君子兰集团公司,最终进军华禹光谷,从事高科技行业。耐驰集团公司也控股长春一汽四环发动机制造公司,改制后生产中巴发动机。另外,浙江企业还利用东北地区大型国企的需求,投资生产配套产品。在长春市,浙江有十几家民企投资生产“一汽”配套的零部件。在吉林市,浙江民企投资化工厂,产品为吉化集团配套。东北各地销售我省德力西、正泰、天正等电器产品的浙江个私民营企业有数千家,德力西的销售公司就设在鞍钢附近,直接向鞍钢供货,使鞍钢的电气设备实现了“零库存”。

(四)利用边贸的优势条件,开发商城和市场。在黑龙江省边贸城市绥芬河,我省从事边贸的人数达8000人,常住浙江人口达2万多人。浙江皮革投资开发公司投资1亿元兴建的绥芬河莫斯科皮革城;台州民企在绥芬河投资2亿元,搞小区房地产连片开发;台州6位民企老板合伙在边城东宁投资6000万元,进行中俄互市贸易区的前期建设;更有直接将旧厂搬到那里的杭州金利普电器公司,生产电视机直销俄罗斯。另外,聚集在东北地区十几家大型综合批发市场的数万浙江经商户,许多已在市场投资服装加工企业。

(五)充分利用城市土地置换的优惠政策,投资东北地区的房地产业。近几年来,全国房地产业非常兴旺,效益明显,浙江企业当然不会不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于是在东北地区开发房地产,也成为我省民间资本新的投资热点。他们有的参与新区开发,有的参与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的置换国企土地建商业广场,有的建住宅、别墅,有的建市场等,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通过考察调研,我们看到,浙江企业在东北地区的投资,已经开始向多领域、深层次发展。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我省企业在东北的投资,正逐步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为促进两地共同繁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考察调研的几点体会

这次东北之行考察调研,印象深刻,感受很深:

第一,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发展战略是互动、互利和双赢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我省与东北三省的合作交流,既是我们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也是浙江自身发展的需要。东北三省与浙江在经济上有很大的互补性,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偏大偏重,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偏大,浙江恰恰相反,产业结构偏轻偏小,所有制结构中民营成份比重较大,民间资本、民营资本相对充余,投资重工业基地为民资、民商提供了难得的商机。所以,浙江与东北的合作可达到轻重互补、大小互补、资源互补,这是合作的基础和有利条件。更重要的一点是,浙江企业和浙江经济可以充分地利用东北丰富的土地资源、能源储备、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只有形成互动、互利,才能真正地实现共赢。

第二,东北三省经济快速发展,后劲很足,我们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这次东北之行,印象最深刻的是东北发生的巨大变化。东北三省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不仅拥有丰富的土地、能源、原材料、科技、人才等资源,同时还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与俄罗斯有相当长的边境线,毗邻日本、韩国,产业基础扎实,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以来,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发展的基础坚实,发展的势头强劲,发展的潜力很大,发展的后劲十足。今年上半年辽宁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8%,为10年来同期增长最快。现在,中央又出台了《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使之获得了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难得机遇,为东北的发展增加了更强劲的动力。对于浙江,虽然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也接近3000美元,但要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不少,既有“先天的不足”,又有“发展中的烦恼”。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省原有的一部分优势逐步弱化,经济发展中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以及要素制约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土地资源紧张,环境容量较小,劳动力成本、商务成本等不断攀升,电力、媒、油等重要原材料供给日 趋紧张。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长远谋划。对此省委省政府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战略是完全正确的,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必然。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同东北的合作交流加强同全国各省市的合作交流是大势所趋。

第三,东北三省许多建设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段时间,在沈阳逗留的时间较长,对沈阳的印象也最深刻,时刻感受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如沈阳的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搞得非常好,城市结构框架大、道路规划起点高,作为北方的重工业城市还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称号,难能可贵。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又将给该城注上浓重的一笔,目前规划建设开展得非常顺利,都是大的动作。又如,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走出了一条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又具有当地特色的新路子。沈阳辉山农业科技园区从全国看都是第一流的,规模也是全国最大,仅今年上半年新签项目就达142个,总投资达185亿元。铁西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区等的规划建设都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四,浙江企业在东北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同时也得到了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合作前景看好,发展势头很好。多年来,在东北的浙江企业在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对国有大企业配套建厂、开办销售网络、农业开发、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和发展对俄、对韩、对朝边贸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已经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加之他们勤劳朴实、艰苦努力、勇于探索,一直以来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的肯定,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多次座谈会上,企业家们都反映目前在东北的投资环境宽松、政策优惠、机遇很好,纷纷表示要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的领域、合作的规模,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第五,浙江企业联合会这一组织形式很好,搭建起了企业与两地政府的桥梁,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和浙江的经济社会建设。目前在东北的浙江企业联合会,黑龙江省已成立二年多;辽宁省正在审批中,不久将成立;吉林省正在筹备。据省协作办介绍,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到目前为止,我省已在新疆、四川、云南等22个省、区分别建立了在外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共吸收成员单位(企业)近万家。通过在东北举行的几次座谈会了解到,这些在外企业联合会和商会,按照“树形象、促发展、聚人心、建桥梁、维权益、搞服务、作贡献”的要求,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更好地打响了“浙商”的品牌。可以说,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在架通政府和在外创业人员之间的桥梁,服务于当地和浙江社会经济建设,加强对在外创业企业信息服务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值得提倡的组织形式。

三、几点建议

这次考察调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积极努力,我省在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实施“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战略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东北振兴、浙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我省与东北三省的合作领域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有机结合。我觉得,现在应该在继续支持“走出去”的同时,着重研究“引进来”的问题,要从政策上鼓励引导浙商把外地的人才、科技、紧缺的资源、边贸的客户“引进来”,资本运作方面应大力支持资金回流。鼓励在省内投资,增加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基础设施建设,或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这样对缓解目前我省投资增幅回落也有积极作用,确实做到互利、互动和双赢。这项工作主要应该由各市、县(区)有关部门主动去做。二是有些省份的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还未建立,对联合会(商会)的管理也有待加强。三是少数在外浙江创业人员的文化和法律素质不高,自身形象、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四是现在在外地投资风险也较大,如何尽可能规避风险,也是需要重视和加以引导、服务的工作。五是部分浙江在外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政策限制,有时还会遇到不公正、不公平等问题。这些问题虽是发展中的问题,但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是要继续贯彻落实“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战略,继续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贡献。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机遇,把我省的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能源、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强与东北老工业企业的合资合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种养能手到西部和东北地区承包土地、山林,发展特色种养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粮食、煤炭等资源,加快基地建设,扩大资源开发合作。加强与边境省份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其口岸等优势,发展边境贸易。”我省企业、民间资本投资东北地区,是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改革开放的战略意图,对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另外,东北三省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接壤和相邻,区位独特,开展边境贸易相对便利;我省是我国轻工业发展较为发达的省份,许多产品在全国及世界上都占有相当的份额,同时浙江在东北从事边贸的人员很多,基础较好,品牌口碑也较好。为此,我们应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哈洽会”的平台,“两江合作”机制和在外广大浙商,进一步拓展中俄、中韩、中朝、中日贸易,尽可能为浙江产品输向世界创造条件,同时要适当鼓励将边贸产品加工厂设到当地,使其更具竞争优势。

二是要充分利用浙江企业联合会这一形式,将浙商组织起来,为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服务。浙江在外投资创业企业是我省社会经济建设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把它们纳入自己的视野,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在外创业人员的管理、指导、服务工作。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立足浙江,放眼全国和全球,都需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同时我们有必要整合各部门对在外企业服务的力量,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如加强浙江在外企业联合会的建设。对至今尚未建立企业联合会的省份,帮助其尽快建立;对已建立浙江在外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地方,帮助健全职能,完善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我省在外企业的“娘家”。

浙江省高考作文篇8

欢迎您选择在浙江省报名参加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情况简介

2020年我省共有26个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普通高校22所,科研院(所)3所,党校1所,详见各单位招生简章。

26个招生单位分别为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二、报考条件及规定

详见《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及招生单位、报考点公告。

我省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

三、网上报名时间及网址

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在2019年9月24日至27日每天9:00-22:00提前预报名。

我省实行网上缴费,报名时需缴纳报考费每人每科次50元。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yz.chsi.cn)。

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应按规定核对确认本人网报信息,网上报名截止后,报名信息一律不作修改。凡因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

四、现场确认(信息审核)

现场确认(信息审核)时间为2019年11月5日至9日17:00,逾期将不予办理。

我省今年开始实施网上审核,请考生仔细阅读网上确认公告,并在规定时间通过网上确认平台,完成“本人图像照片上传、身份证及其它相关材料照片上传”等手续,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信息所需上传的相关材料标准请详见各报考点网上确认公告。

网上审核通过的考生不用去现场进行确认;审核不通过的考生请及时根据提示重新提交相关材料或携带相关资料【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到各报考点现场审核地进行原始材料人工审核。

审核未通过或网上未缴费的考生不能参加考试和录取。

五、我省报考点设置情况

我省硕士研究生13个报考点设置如下(单位名称前4位数字为报考点代码,报考点名称后为所受理报考的单位范围):

1.3301杭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不含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2.3302宁波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

3.3303温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

4.3304嘉兴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

5.3305湖州市教育考试中心:报考全国统考、联考;

6.3306绍兴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

7.3307金华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

8.3308衢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

9.3309丽水市招考中心:报考全国统考、联考;

10.3310台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

11.3311舟山市教育考试中心:报考全国统考、联考;

12.3312浙江大学:杭州市(含各县)报考本校统考、联考及各地报考本校“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美术学”、“设计学”、“工业设计工程”及“艺术硕士”专业的考生;

13.3313中国美术学院:各地报考本校统考。

各报考点原则上只接受具有本市户籍或在本市工作(有相应期限社保缴纳记录)的非应届毕业生和在本市范围内高校就读的应届毕业生报考。

六、考试时间及地点

考试时间2019年12月21日—23日,考试地点:报考点指定考点。2019年12月14日—12月23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凭《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上一篇:稻田泥鳅养殖技术范文 下一篇:悄悄话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