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

时间:2022-07-14 11:47:01

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

【摘 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仍是我国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2]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必然会对产妇造成一系列危害,产后出血的预防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医务工作者因做好孕前期保健及怀孕妇女的围生期保健系统管理工作,及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并给予积极的处理。分娩期正确处理产程。产后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会阴缝合处有无血肿。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给予积极的抢救,减少产妇的死亡。在探讨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及治疗的有较方法,为及早采取措施,努力降低其发生并及时挽救产妇生命提供依据。

【中图分类号】R 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92―01

前言: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孕前期、产前、产时、产后的保健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1.1孕前期保健:选择最佳的受孕时机,女性生育年龄35岁为生育的高危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易引发妊娠期高血压。[3]

1.2妊娠期保健:(1)医务人员在产前随访可以了解妊娠妇女的情况,及早发现潜在因素和高危因素,预先诊断,并随后采取合适的措施,教育妊娠妇女明白妊娠各期潜在因素高危因素的严重性,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应采取措施。教育妊娠妇女明白妊娠各期潜在因素和高危因素的严重性,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有凝血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者,有妊娠合并症者应积极治疗后再孕;不宜妊娠者在早孕时及时终止妊娠。而今选择性剖宫产的增加,由于大多数选择性剖宫产的孕妇未进入临产状态,子宫自发的收缩差且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差,所以产后出血的机会也增加。对因疼痛而要求选择剖宫产的孕妇应告知其顺产的好处,尽量顺产,同时大力推广分娩镇痛在临床的应用。[4-6](2)做好产前准备工作。有下述高危因素的孕妇应积极做好产前准备工作:(1)多孕,多产及曾有多次人流手术者;(2)高龄初产妇或低龄孕妇;(3)有子宫肌瘤剔除史;(4)瘢痕子宫;(5)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6)妊娠期高血压;(7)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8)宫缩乏力,产程延长;(9)行胎头吸引,产钳等手术助产,特别是并用宫缩剂更需注意;(10)死胎;(11)多胎;(12)巨大儿等。有研究[7]报道,瘢痕子宫在引起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中(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裂伤)均占较高比例。有研究[8]报道,瘢痕子宫可能为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产前保健对预防和缓解出血的作用是有限的。产前检查发现在妊娠期出现的不良症状,并安排转诊做紧急检查和治疗,其次在分娩中存在有严重出血风险的妇女,保证她们在实施齐全的上级医院分娩。

1.3分娩期保健:即正确处理产程。(1)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注意水分及营养的补充,避免产妇过度疲劳,合理使用镇静剂,使产妇有休息机会。注重产妇心理调适,有利于消除孕妇临产前的情绪障碍,减少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窘迫。(2)重视第二产程处理,嘱、指导产妇适时及正确使用腹压。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者,应安排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医生在场守候。有指征者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或会阴正中切开。接产技术操作要规范,正确引导,使胎头,胎肩及胎儿顺利娩出。对已有宫缩乏力者,当胎肩娩出后,即以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并肌肉注射益母草2ml,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3)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准确搜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待胎盘自然剥离征象出现后,轻压子宫下段及轻轻牵引脐带帮助胎盘、胎膜完整排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或血肿。检查子宫收缩情况,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1.4加强产后观察。产后2小时示产后出血高峰期,产妇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产妇回病房前应排空膀胱,鼓励产妇让新生儿及早吸吮,以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1.5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重视社会因素对剖宫产增加的影响。提高手术技巧,对于 子宫下段肌层切口不宜过低,减少因血运不佳引起切口愈合不良导致产后出血。可在术前应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减少术后出血。也可在术中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配合催产素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9]。

2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产后出血我们应做好宣传和指导,针对高危因素,做好产前,产时及产后的宣教预防工作,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最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余金娣。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24.

[2] 丁乐杰。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6.

[3] 乐杰。妇产科学.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4] 常林爱.产后大出血妇12例急救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8,12(6):78.

[5] 林攸兰.10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院前急救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13(4):32.

[6] 申丽君.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4):56.

[7] 黄玉娥.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09,7(8):49.

[8] 顾爱华.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6(1):38.

[9] 钟桂娟.米索前列醇纳肛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现代中西医院结合杂志,207,11(22):57.

上一篇:新材料作文写作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层二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