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调剂工作的质量流程管理

时间:2022-09-09 10:51:06

西药调剂工作的质量流程管理

【摘 要】本文分析了西药调剂工作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西药调剂工作质量流程管理的措施:建立药剂管理的制度流程、加强药剂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注重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实行药物品质管理圈流程和加强药物的监管与治理。

【关键词】西药调剂;质量流程管理;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89―01

当前随着人们的健康需求增加,医疗市场日趋规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也给西药调剂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1]。在西药调剂质量管理中,要保证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对药品进行定期检查;药品按有效期先后及时调整货位,发放时掌握“近效期先出,近效期先用,陈货未出,新货不用”的原则,并以此形成制度落实执行[2],着力提高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西药调剂工作的质量流程管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影响西药调剂工作质量管理的因素

用药安全、用药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我院西药药剂科开展了多种科室管理工作,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①剂量不明确,不仅临床使用不便,而且造成浪费。②剂型缺乏,干混悬剂、喷雾剂、洗剂等比较缺乏[4]。③说明书不详细,如“孕妇儿童酌减”、“安全性尚未确定”等。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缺乏相关常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临床试验的参与度低;定价机制不合理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改革后绩效福利的调整,使部分医院药剂人员收入水平下降。部分医疗机构,主要是农村卫生院中非药学技术人员从事药剂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另外还存在“检查时紧一阵,检查后松一阵”的现象。

2 加强西药调剂工作质量流程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药剂管理的制度流程

药监部门应督促和指导医院的药剂科理顺内部西药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西药管理制度,构建西药长效管理机制。首先是医院西药管理部门负责进口关,严格审核供货方资质,索取生产许可证、法人委托书、票据,留存备查,做好产品验收登记;其次是药剂科室负责养护关,严格按规定保管西药,建立西药效期表;第三是医院管理层负责监督关,不定期对西药购进、养护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在哪个环节发现问题,就要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5]。

2.2 加强药剂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在药剂管理中,要熟练用普通话唱药,以区别相近的药名;对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制作警示语置于药柜标签处;加强人员培训,及时发新药通知或药品变更通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专人负责药品分装;退药归位专人负责等。每条对策实施都有相应的负责人,赋予普通员工以相应的职权,改进落实责任到人。开展奖金考核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绩效管理;开设药物咨询窗口,改善窗口服务质量。对考核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并将结论反馈给员工[6]。

2.3 注重临床药学服务工作

调剂人员要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和调整。积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便于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开展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学等效性研究工作,建立完善的临床试验操作规范。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制度,主要负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技术业务工作,包括不良反应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和上报。

2.4 实行药物品质管理圈流程

品质管理圈活动倡导以一线部门为中心,组成质量改善圈,共同学习和运用品质管理方法,讨论、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自动自发、自下而上、卓有成效的质量持续改善机制。在具体的应用中,各药学组长为成员的药学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各调剂室、药库、制剂室、药检室等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将降低门诊药房差错率、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和满意率作为品质管理圈活动主题。严把药品购进质量检查关,查验药品供应相关文件和质量检验报告等,严格执行药品管理的各项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可以摆脱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让工作的每一步骤,都实现追溯制管理,使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审慎。如果出现错误,也能及时被发现。流程化管理,大大减少了我们工作中的失误,使近似零差错率成为可能。

2.5 加强药物的监管与治理

在日常监管中,药监部门应对体外诊断西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针对卫生院存在的问题,明确促进整改的措施,不定期进行跟踪检查、重点检查。对于购进使用无证西药、存在严重管理漏洞的乡镇卫生院,药监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规给予处罚;对于整改不力的卫生院,应通知卫生部门予以通报,必要时在媒体曝光。医疗机构遇临时急需药品短缺时,应及时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联系,获取短缺药品医疗机构和企业库存、省内储备等信息。

总之,西药调剂工作的质量流程管理综合了各种法规、制度,分析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从而促进药剂管理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都取得了飞速提高。但是药剂科要根据实际工作验证情况不断优化流程,促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樟卫,胡晋红.医院引进单剂量药品自动摆药设备的理性分析和评价[J].中国药房,2008,19(28):2196-2198.

[2] 庄将协,庄妹,郑国勇,等.药事管理与药事服务费探讨[J].海峡药学,2010,22(4):202-204

[3] 任炜,刘玉君,于国英.门诊病人药物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J].安徽医药,2007,11(1):82.

[4] 梁林军,郭彬,熊明玲.我院住院药房药物调剂差错情况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药业,2007,16(9):32-33.

[5] 罗海.我院药房配方和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A):14O-141.

[6] 陈静,韩文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8-39.

上一篇:浅析火电厂建设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法 下一篇: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