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容易混淆的同音词

时间:2022-07-14 05:06:48

摘要:汉语中同音词很多,稍不注意就会写错用错,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同 音词,我们在使用时更应该注意。

关键词:同音词,语音形式,意义

中图分类号:H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5-5312(2010)18-0080-01

同音词现象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相较而言,汉语同音词较多。基于这个事实,部分人认为同音词的使用会影响到语言的传情达意。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部分人对于同音词的错误界定造成的。

关于同音词的界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基本上持以下几种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同音词应该指“同音同调词”;一部分人虽然没给同音词下定义、划范围,但是从论文所举的词例看,显然把“同音异调词”都算作同音词。既然“同音异调词”还没得到学术界广泛的认可,我们就不应把它作为我们谈论的重点。“同音同调词”中争议最多的是那部分经常出错而影响交际的容易混淆的同音词,同时这也是同音词的难点。以下我们就施旗教授的《容易混淆的同音词》来简单谈一下容易混淆的同音词的界定。

施旗教授在他的《容易混淆的同音词》(十二篇)中指出“报刊上出现的用词错误,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同音词使用混淆造成的”,为了让大家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先后列举了50多组同音词,并加以分析和解释。

针对这50多组同音词,我将之分为四类:一是同音同调词,比如“作”与“做”、“突”与“凸”、“画”与“划”、“词”与“辞”、“权利”与“权力”、“功夫”与“工夫”、“反映”与“反应”、“执着”与“执著”等;二是同音异调词,如“填”与“添”、“期”与“企”、“缴纳”与“交纳”、“实用”与“实用”、“肤浅”与“浮浅”、“贯穿”与“贯串”等;三是错用导致的生造词,如“朗诵”与“朗颂”、“腊梅”与“蜡梅”、“向往”与“想往”、“装潢”与“装璜”等;四是其他,如“邀”与“约”、“馆”与“o”、“压”与“轧”、“经”与“禁”、“和”与“货”与“活”等。

前面两类从字面和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同音同调词,即声、韵、调三者都相同”,“同音异调词,即调不同而声、韵相同”。第三类中的“朗颂”、“蜡梅”、“装璜”等,论文中作出的解释是使用过程中同音混淆造成的错字,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在这些文章里施教授是把他们作为容易混淆的同音词来处理的。第四类中“邀”与“约”,文中由于在某些方言中同音,所以看作是同音词;“经”与“禁”,则是一组音不完全相同,但在使用中却能通用,也看作是同音词;“o”是“馆”是异体字;“和”是多音字,四声与“货”同音,二声与“活”同音等。

施教授这里所举的同音词例子主要是报纸期刊上经常出现的,其中不乏见解精辟之处,让人受益匪浅,但是其中有些例子,按照我们目前学术界关于同音词(主要是从语音形式来谈的)的普遍认识,像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的那些词,我认为并不能归入同音词之列。

在目前教材中关于同音词的定义和范围,除了强调语音形式,还包括了意义的关系,如胡裕树在《现代汉语》中认为,“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意义完全不同,而其语音形式(包括声、韵、调等各方面)却完全相同。这样的词叫做同音词。”而黄伯荣先生、廖序东先生为代表,他们一改关于同音词意义方面的限定,将“意义完全不同”修正为“意义之间并无联系”,从而给同音词定义为:“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

在用目前学术界的观点分析施教授的文章的同时,我就在思考“第三、四类词怎么会会出现在同音词中?”是偶然还是必然?总的来讲,目前学术界关于同音词的界定还是趋于一致的,那就是“语音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特别是近几年一些学者论文中几乎都用的是这个概念。经过分析“添、填”、“乱用、滥用”、“展缓、暂缓”等,我们可以看出施教授将“语音形式相同”与“语音形式相近”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当然这就让读者很难区分同音词和近音词,是不利于我们对同音词的把握。不过施教授所谈的容易混淆、影响交际的同音词,大多都是从彼此意义相近似的角度出发的,这一点有可取之处。我们知道,“意义不同”是指意义不完全相同,而并非意义完全不相同。因此,为了更好的传情达意,第一类词的比较和研究就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施教授《容易混淆的同音词》系列文章中,第一类词,即同音同调且意义相近似但无联系的同音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是难点。不能因为认识上的模糊性,而任意扩大同音词的范围,这不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因此坚决取缔后几类词在同音词比较中出现。施教授的文章出现的较早,可能大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没有纠正出来,也或许已经在各自的文章中泛泛的把它作为错误的典范让大家引以为鉴。对于这个问题,仅这样,我觉得还不够,所以在这里我比较深入的探讨了一下怎样界定容易混淆的同音词,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汉语拼音研究室.同音词问题讨论综述(1950~1985)[J].语文建设.

上一篇:浅析满族民间舞蹈 下一篇:《蓝色生死恋》的悲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