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领域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时机的探讨

时间:2022-07-13 10:06:31

矿业领域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时机的探讨

摘要:本文从风险投资的理论说起,引申到矿业投资的实践。根据中国国家,并参考世界各国关于地质勘探管理标准和资源储量控制等级,探讨在矿业领域里投资项目的价值和相应风险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矿业领域里投资进入和退出的时机。

关键词:矿业;风险投资;投资风险;地质勘查;地质勘查;资源;储量;标准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venture capital, and the extends to the practice of mining invest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China, and the management standards of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control level of resources reserves of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value and risks of the investment projects in the mining industry. On this basis, it explores the opportunity to enter or exit the investment in the mining industry.Key words: mining;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risk; geological surve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resources; reserves;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F40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问题的提出

风险是指投资活动中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出现的潜在可能性。矿业项目的投资实际上也是一种风险投资。因此像其他的风险投资项目一样,投资的失败率极高。

美国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风险投资最为发达国家。对美国近50年风险投资的统计表明,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见表1。

由于风险投资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大多是具有较高增长潜力和较高利润回报的企业,从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的试制、生产,到产品的销售要经历许多阶段,而投资风险存在于整个过程中,并来自于多方面。因此,加强风险投资的风险研究,规避风险,直接关系到风险投资主体的生存和发展。

在矿业领域里,所谓的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预期收益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很明显,这种可能性越大则风险越高。由于矿山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投资回收期很长,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导致投资支出能否取得预期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加之投资量巨大,矿山一旦投入建设就很难再改变投资方向。因此,在矿山的可行性研究中,风险分析,诊断和解决方案的确定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应该成为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床的勘探和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因此,决策一个矿业投资项目,必然会遇到风险的预测,分析和控制问题。在决策一个矿业投资项目时,往往在决策的时刻无法完全查明矿床的特点,而且各种社会和环境参数(如市场条件,经营成本,矿业政策等)也是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因此,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矿业项目风险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时机选择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矿业项目风险投资的特点

矿业项目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矿业项目的产业链,矿产投资项目的风险决策包括:进一步圈定矿体,继续进行某个单体勘探工程,新建矿山,扩大矿山能力,改变矿山经营参数,选择采矿/选矿工艺和方法,安装采选设备,生产矿山的大规模改造以及设备更新等。

2.1 矿业风险投资项目的特殊性

和其它行业里的风险投资项目相比,矿业领域里的风险投资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涉及矿业税收,金融,财政和其他政策时,需要有一些特殊的考虑。矿业领域里风险投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矿业的高风险性。矿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高风险也意味着高回报。这是各国都扶持矿业发展的出发点。

矿业的阶段性。矿山随着矿床的发现而兴,随着资源耗尽而衰。对矿山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政策。

矿业的地带性。只有在发现资源,并且有开发价值的地方才能发展矿业。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的地域性决定了矿业政策要与土地准入,土地使用政策相衔接。

矿业的危害性。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众多的破坏性影响。如矿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大气,水体和地表环境产生的破坏;矿业活动有可能诱发各种地质灾害。

2.2 矿业风险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

首先,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是在对资源的不断消耗过程中实现的,所以矿业项目的价格首先取决于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但是,矿床的属性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强。其次,矿产供求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矿产价格波动性很强。矿产在低价时,供给弹性大。而矿产在高价是,供给弹性小。再者,矿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且矿业投资周期长。投资的经济效益受市场价格变动和通货膨胀水平影响很大。

由于矿业领域里的风险投资有其行业的特殊性,则呈现出来的投资风险业同样具有特殊性。概括起来,矿业领域里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矿山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包括矿床自然条件(地质条件,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温条件,品位和储量等)

社会和市场环境:包括矿产品价格,投资,成本,市场供需,矿业政策,环境法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

基础资料的不确定性:由于矿床经济评价和矿山可行性研究的大部分基础资料,来自类似矿山或者经验,因此其正确性难以保证。

三.矿业项目投资风险的分布

矿产开发包括勘探和开采两部分。首先获得了探矿权,但你并不知道地下矿床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即便取得了采矿证,开采矿产同样还有风险,因为投资回报不仅取决于矿产资源本身,还受到自然社会环境、开采技术条件、加工技术水平、市场变动等因素的制约。所以,矿床的大小和质量是矿业项目价格的基础。而投资价值有多高,很大程度是由矿产品价格决定的。

3.1 我国基础地质储量的评价标准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对矿物资源储量的管理和控制一直沿用前苏联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和国际惯例接轨,逐渐过渡到对矿物资源储量进行基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的动态管理。本文结合阅读《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的点滴体会,从资源储量开始探讨矿业项目投资风险的分布。

目前在我国,基础储量一般的使用3位数码和一个字母组成。比如111b表示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而2M22则表示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第一位数字表示矿床的经济效益性;第二位数字表示其技术经济性;最后一位数字表示矿床勘查的程度(阶段)。请参考图1―矿床评价标准模型

图1―矿床评价标准模型

3.2 固体矿物的地质勘查

固体矿物的地质勘查基本上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

预查是通过对区内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的综合研究,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并可估算预测的矿产资源量。

在这一阶段上获得的有关矿床的地质信息可以支持对于项目所进行的可能性评价。

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进行地质填图,通过数量有限的地质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详查通过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为勘探工作提供依据,也可作为矿山总体规划和编制矿山项目建议书的依据。

勘探是通过对勘探区采用各种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估算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为矿山建设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和矿山建设设计等提供依据。

在地质勘查的各个阶段上,都要相应的对地质研究程度,矿石质量研究,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以及综合勘查进行综合的评价。

毫无疑问,一方面,随着矿床地质信息的不断完善和补充,矿床的价值也在不断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可能性评价、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也把矿床的经济效益性不断地展示出来。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对矿床进行评价所承担的风险。请参见图2―矿业项目各阶段上成功概率曲线

图2―矿业项目各阶段上成功概率曲线

3.3 矿业项目投资价值和风险的分布

从全球矿产勘查的成功率来看,一般投资100个矿点,能最终采到1个矿。前期的筛选风险也很高,如果有3-5%的成功率已经算高的了。

笔者曾对国内外100多个矿业投资项目案例进行了统计,其风险的分布参见表2。

下图2用图示的方式表示了矿业项目从草根项目开始到投入生产的各个阶段上,成功的概率。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矿业投资项目成功的概率实际上是随着地质勘探程度的提高和项目技术经济评估的深入而升高的。与此同时,项目的价值也在提高。与此相反的,则是风险的下降。请参见图3―矿业项目各阶段上价值提升与风险下降曲线的对应关系。

图3―矿业项目各阶段上价值提升与风险下降曲线的对应关系。

四.矿业项目投资进入和退出的时机探讨

矿产开发的勘探风险与高科技投资的市场风险相比要小得多,而对矿床和对市场的把握和预测通常是最艰难的一件事情。 因此,在矿业项目评价充分的基础上,作为投资者来说,进入和退出的时机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说来,在矿业投资项目的初级阶段上,风险很大,但是价格相对也是很低的。在项目的后期阶段上,风险相对很小,但是价格相对也是很高的。所以如何科学性地布局矿业投资项目的进入和退出时机,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矿业投资项目决策的最关键问题。

在本文的以上几个章节,我们概略讨论了矿业投资项目风险的特殊性、地质勘探和资源

储量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投资风险的分布以及项目风险与价值的对应关系。再此基础上,结合图4―矿业投资项目进入和退出时机,我们可以分三个方面来讨论矿业投资项目的进入和退出时机。

图4―矿业投资项目进入和退出时机

4.1 矿业项目投资的进入时机

矿业项目投资的进入时机,可以选在地质普查开始后和地质详查结束的一段时间里。在这段时间里,已经经过了地质预查,矿床的开发具备了可能性,投资风险相对较大,但是因为项目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价格也相对较低。

4.2 矿业项目价值的提升阶段

实际上,矿业项目投资的价值是通过其经济效益性体现出来的。因为地质详查阶段所得到的地质信息可以通过预可行性研究的深入而展示其经济效益性;而地质勘探阶段所得到的地质信息可以通过可行性研究来展示其经济效益性。所以在这个阶段上,矿业投资项目的价值可以得到实质性的大幅度提升。

其实,在地质勘探阶段和与之相适应的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的某一个时间点,就是项目价值和风险的平衡点。

4.3 矿业项目投资的退出时机

矿业项目投资的退出时机,可以选在地质勘探阶段和与之相适应的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之后。因为在这个阶段上,项目的价值得到了实质性提升,而风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产业投资人和专业投资人进入项目的时期。所以作为风险性质的可以风险投资应该有选择性的有序退出。

参考文献:

[1]《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

[2] 南非矿业资产评估准则 (South Africa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Code)

上一篇:分析建筑工程测量问题与解决办法 下一篇:浅议公路路基施工防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