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时间:2022-07-13 05:03:35

反思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互相沟通的一个过程,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抓好课堂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现就在教学中所涉及的课堂教学的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

教师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师要注意只要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只要能由学生解答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要改变过去 “一言堂”的做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共同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拉近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很多数学知识都有深厚的生活背景,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的这一特点,将所教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得数学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文字游戏,而是充满趣味、引人求知的。同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解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出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改进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教师可以用扑克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每组两个同学一起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抽到的数字相加,哪一组得到的数大,哪一组胜。这样,教师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深刻地理解了有理数的加法。

四、注重教师讲解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新课程的开展注重知识的形成与探索过程,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提倡教师灌输式讲解,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就不需要教师的讲解。比如,数学中概念的教学,就无法去发现、探索,这时,就必须由教师将概念的外延、内涵进行透彻地讲解,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疑难问题时学生的接受效果

在课堂上对疑难问题的讲解,力求思路清晰、讲解到位,这一点对多数有经验的老师来说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但是,在教师精彩的表演之后,学生的反应如何呢?私下里,我曾问过学生,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认为教师讲解得很清晰,可是有时候自己的思维就好像慢了半拍,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我恍然大悟,我们在使用电脑时,电脑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人的大脑在接收信息时也应有一个反应的时间。所以,教师在讲解时要给学生一个反应的时间,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预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很多学生不能科学地利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须要教给他们正确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学生在上课前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阅读,熟悉课本知识并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做标记”。如“函数”这一节内容不易懂,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不懂的地方打上标记,同时联系学过的内容进行反复思考。在预习这一环节完成之后,教师要教学生会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多数学生在上课时不懂听课方法,学习效果就不明显。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听好课呢?第一,在听课过程中必须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记重难点。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在听课时,学生只是暂时地记住和理解,因此,有必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和巩固。第三,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答。第四,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的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七、加强课堂训练,使课堂训练做到科学化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始终离不开课堂训练,每一堂课,无论是复习还是新课都应有课堂训练。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从全体学生出发,要让训练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教师只有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训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课堂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训练的时间、数量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习题的编排要体现出全体性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内、外两方面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训练的题目要精,涵盖内容全面。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评价激励,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成绩与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在新课标下更加流畅,才能提高效率。

(责编

高伟)

上一篇:如何优化高考复习策略 下一篇:让学生在活动的舞台上彰显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