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

时间:2022-07-13 12:35:29

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

摘 要:中国文化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所具有的包容精神,因此研究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包容精神下,中国文化不断借鉴吸收个民族各地区文化,逐渐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拥有广袤疆土的中国各民族不断融合,形成了现今的中华民族。本文通过查找史籍、上网搜索等方法,从表现、原因和在古、现代的意义出发探讨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现今文化的创新发展及对外传播仍需立足包容精神的结论。

关键词:包容精神 兼收并蓄 文化创新

中国文化,悠悠数千年,它产生于“人猿揖别”的远古时代,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聚水成河,聚沙成塔,终于形成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早已断绝,为其他文化所同化,而中国文化也曾面临消亡的危险,但却依然以顽强的生命力传承了下来,使得我们得见古代辉煌的文化,究其原因,得归功于其特有的包容精神。

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就是指中国文化的厚德载物,文化中的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指的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平相处,兼收并蓄指的是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积极成分。

一、中国文化包容精神的表现

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汉初黄老之学盛行,经过长久的休养生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采用了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全国推行儒学。在新儒学中,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在结合阴阳学家的阴阳五行思想、墨子的天罚理念以及《公羊传》中的灾异说,认为“上下不合,则阴阳缪X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而且董仲舒的新儒学借鉴了道家哲学的道论、法家“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理论。

宋明理学在形成过程中也吸收了不少佛道思辨哲学。二程和朱熹都曾是久居释、道家的学者。他们在吸收了道家、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基础上去完善儒学的“本体论”,并且吸收了“清静无为”和“主静”的思想提倡居散、主静。通过习静的修养而“去人欲,穷天理”。

2.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传入对中国文化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冲击。在列强政治、经济、军事的多重打压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都体现了一种包容精神。西方民主、人权思想的传入动摇了维护君主专制的儒学的统治地位,各种“主义”在中国各地开花,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社会生活近代化上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更好的体现出来。以服装为例,改良旗袍是“吸收西方外来服装造型方法的结果。通过收省、分割、装袖等西式造型方法,实现了在外轮廓造型上由传统的“A”型向“H”型再向西式的“X”型的转变。采用垫肩、拉链等西式服装辅料,辅佐主体结构实现了由离体到紧体、由平面到曲面的转变 ”,说明近代改良旗袍是中西方服饰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的产物。

3.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在古称“海岱地区”的齐鲁大地上形成了以质朴务实、注重传统的儒学为代表的齐鲁文化,在两湖以及河南、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以奔放浪漫、瑰丽神奇的楚文化。在江苏、浙江、上海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形成了细腻、恬淡、婉转、雅致、清新的吴越文化,在四川以及陕南、鄂西、云贵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以农耕纺织、高歌劲舞为特色的巴蜀文化,而在陕西以及陇中一带,是强调实力,注重功利的秦文化的流行地。流行于三晋之地的三晋文化注重锐意进取,是法家、纵横家的主要发源地。

二、中国文化包容精神形成的原因

1.中国政治制度的早熟。自秦始皇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基本上都是在不断完善发展这一制度,因此,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秦朝就已经奠定了原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使得国家内乱较少,这会更加稳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下,不仅本地文化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外来文化也在传入后得到肥沃的土壤萌芽生根。

2.中国对外交往的频繁。汉族皇朝与游牧民族部落之间的征战持续数千年,从殷商抗击犬戎到五代十国到满清入关,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从未中断。中国与国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丝绸之路的建立、鉴真东渡、玄奘取经和郑和下西洋都是十分典型的例子。中国对外交往往往不以利益为目的,在“和而不同”观点的影响下,向外传播中国思想和文化,展示中国的巨大魅力,同时也带回了不少国外的文化,增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3.华夏中心思想的形成。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亚洲第一强国,因此不少周边国家都依附于中国求其庇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华夏中心的思想不断萌芽巩固。因此在儒家积极开拓,奋发进取的精神影响下,形成了华夏文化宽阔包容的胸襟。而在这种文化胸襟的氛围中,异域文化都能够很好的传入中国,并且广泛传播,而不是收到本地文化的挤压,政治的打压,人民的抵制 。

4.中国历代思想家多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在诸子百家时期,儒家在初创之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闹得不欢而散。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孔子正视文化差别,主张用先进的华夏文化消除差别,实现华夷一统。他教育弟子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提倡君子坦荡荡,胸怀要宽广。荀子在齐国是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他主持学宫的时候,实行开明的政策,招揽列国名流,汇集百家学说,兼容并包、来去自由。这使得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观点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各家各派也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造就了中国学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局面。当代学术大师季羡林和新儒家的许多代表人物,他们大多开始致力于融和多元文化为一体,期望以此为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开出新生命。相辅相成,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相互吸纳,相互补充,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

三、中国文化包容精神的意义

(一) 对古代中国的意义

1.促进了古代中国民族融合,推动统一的多民国家的形成。文化的包容性使得各民族文化能够很好的并存,不会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互相仇恨,从而使得各民族能够很好的相处、了解,增加了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促进了中国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的形成。文化包容精神的存在在于使各种文化在这种精神的庇护下能够生存壮大。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使得中国文化含有多种元素,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儒学,马克思主义等,而不是如同西方文化元素单一。因此中国文化是一种多元并存,和而不同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形成了如今的华夏文明。

3.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现今,国与国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过去军事、经济等硬实力,文化的软实力也逐渐崭露头角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文化的包容特性使得中国文化时时充满昂扬的生机,更具有竞争力。在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传播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使得中国在国际上受关注度提高。

四、结束语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精神使得中国文明传承几千年而从未中断。而在这期间,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在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的同时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文化,促成自己的创新发展,就如同一棵幼苗,在不断吸收营养后终于长成参天大树。中国文化能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包容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今,中国文化欲要继续发展壮大,全在于文化创新;而文化欲要创新,文化包容精神必不可少。

作者简介:

姓名:王斌,出生年月:1994.06.29,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浙江省湖州市,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无,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

上一篇:用什么堵住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缺口 下一篇:浅谈周至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