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媒体空间的四种青少年亚文化

时间:2022-07-13 09:48:21

论自媒体空间的四种青少年亚文化

摘 要: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空间,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亚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由于自媒体拥有极大的传播自由,加之社会精神文化大气候的影响,在自媒体空间,形成了四种青少年亚文化及思潮,分别是自拍文化及泛性主义,消费文化及享乐主义,“丝”文化及颓废主义,窥私、泄愤文化及语言暴力主义。这四种青少年亚文化成为研究自媒体空间文化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青少年;亚文化;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49-03

媒介与族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研究媒介与族群的互动关系,可以获知该族群的群体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东西。移动终端的方便快捷为青少年的媒介使用提供了便利,自媒体迅速成为该群体的主要媒介使用方式。自媒体是对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一次颠覆,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传者―受传者”的二元结构,将传者与受传者集于一身。并且由于自媒体把关人角色的缺失,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极大的传播自由度。自媒体的这种传播方式契合了青少年的激情、奔放、自由、敏捷的青春特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空间,已经成为青少年自我展示的主要平台。文化研究者认为,“文化既以商品、建筑、艺术品等物化成果存在,又以道德、法律、风俗、价值等思维形式而延续。[1]”在青少年出入这些自媒体空间的过程中,持续的信息释放使得该族群的一些亚文化及群体思潮浮出地表:消费文化及由此而形成的享乐主义,自拍文化及与此关联的泛性主义,丝文化及与此勾连的颓废主义,窥私、泄愤文化及由此带来的语言暴力主义。这几种文化与思潮成为青少年自媒体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精神文化现象。研究这些现象,可以为深入了解中国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一个视角,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为使研究更具针对性,笔者对四川外国语大学50位同学的微博、微信空间进行了调查统计与文本研究。样本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抽取样本的时间段从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6月30日。

一、青少年自媒体空间的自拍文化及泛性主义

微博是彻底开放的公共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匿名阅读、转发、评论他人的微博,微博呈现的是病毒的裂变式传播,这种方式具有发散迅速,覆盖面广的特点。微信是闭环式传播,要阅读微信用户的信息,必须获得该用户的验证才能进入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通过对50位在校大学生微博、微信传播的信息进行检视,我们发现最突出的就是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呈现的视觉影像文化,即大量的自拍照与微视频成为传播的重要内容。“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似乎有了一个身体的‘解放’,不但身体成为种种理论思考的对象,而且身体也成为最重要的视觉符号。[2]”样本中,最少的一个学生的自拍照有1张,最多的一个同学达到了57张。这些自拍照的共同点在于:多以头部或胸部以上为镜头取像范围,取像角度以手机镜头与人眼平视视角或略高于头部的视角,表情多样,但以搞怪表情居多。自拍照数量的多少与性别有很大的关系,女生的自拍照平均每人为近8.4张,男生平均为1.8张,相差悬殊。微视频一般时间较短,为8至10秒钟,主要是简短的脸部表情或身材与服饰的展示等。微视频平均每位女生2.1段,男生0.2段。

自媒体空间中的自拍体现了青少年自由奔放、勇于自我推销的族群个性,但过量的自拍也带来一些问题。“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媒体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帕梅拉・拉特利奇博士撰文称:‘自拍经常引发自我放纵或对寻求关注的社会依赖,导致自恋或极度自卑’。[3]”我们无法实证青少年的迷恋自拍是否会导致自恋或自卑,但我们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媒体空间自拍文化散发着的气息,带来一种泛性主义的思潮。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一旦有用户自拍照或微视频,无一例外的,相较于该用户的其他信息,本条信息的阅读量与信息互动量会大幅增加。50位同学的自拍信息,其阅读量与普通文字信息的阅读量相比,平均阅读量会增加34.9%,留言跟帖数会增加67.2%。在这些互动中,要么用好色的表情进行回复,要么话语具有性暗示的气息,有时甚至是裸的色情对话和性。如其中一个女生的运动自拍,下面的跟帖不乏“妹纸(网络用语,妹子的意思),好乖”、“快到我碗里来”、“香汗淋漓呀”、“看得哥整个人都醉了”等话语。而照片者也一一用类似语言进行回复。男生的自拍及随之而来的信息交流中不乏“搞基”(网络用语,同性恋的意思)、“撸”(网络用语,的意思)、“”(网络用语,的意思)等性色彩强烈的字眼,呈现一种鲍德里亚名之为“交流的狂喜”状态。遍览自媒体空间,自拍文化及由此带来的泛性主义已经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泛性主义过分强调性的生命本质,突出人的原欲,认为“力比多”是所有本能的力量。我们认为,自媒体空间的泛性主义,和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缺失及其性压抑有关。

二、青少年自媒体中的消费文化及享乐主义

在微博微信中,很多青少年乐于向人展示其衣食住行等消费活动。从心理学上讲,人都有分享的欲望和冲动,都希望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美好生活。在传统媒介时代,这种交流和分享仅限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很难有较大的受众群。在自媒体时代,大范围的分享式传播成为可能。个性张扬的青少年得以及时地向受众传播其生活细节,尤其是衣食住行的具体信息,形成了一种消费展示的亚文化。在我们调查的50个样本中,100%的自媒体使用者都曾展示自己的消费信息。在半年的调查区间中,最少的同学了三条消费信息,最多的发了74条。内容以购物(尤其是衣服居多)、餐饮、娱乐、旅行等为主要素材。这些信息的共同点就是展示其消费的成果,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或表达对一些目前很难实现的奢侈品的消费向往和欲望。由于微信的闭环式传播模式,受众的亲近性与可接近性使得青少年微信使用者的消费文化展示异常突出。在50个同学半年的微信中,最少的了19条消费信息,最多的达到237条,平均每天超过1.3条。50个同学消费信息的平均数达到了22.1条。可见,不管是微博也好,微信也好,消费展示在自媒体空间蔚然成风。

适当的消费展示可以扩大人际圈,增强彼此的交流,获得精神的愉悦感。但过分的消费文化的展示,使得自媒体空间的消费文化越过了某种边界,呈现出了浓重的享乐主义气息。在消费行为的展示过程中,不少青少年流露出一种炫耀的气息。在50位同学共1105条消费行为展示的微信中,纯粹记录生活点滴的信息比例为11.3%,超过74.8%的内容带有炫耀的性质,语气中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感。透过这些语句,能探究到这种满足感的背后是对物质生活裸的欲望与追寻。不少留言发表了对于“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的消费生活的迷恋与向往,有的甚至直陈自己的失落感与对家庭和父母的怨怼情绪,形成了一种享乐主义思潮。

享乐主义又称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奉行享乐为人类最重要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奉行享乐主义的人“在消费上,永远感到饥饿。购买最新发明的玩意儿、市场上最新式的任何东西,是每个人的‘梦想’,而真正的‘用’,相形之下倒是次要的了”,“消费的数字成了进步的标准……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4]”极端的例子就是对于中国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聪的倾慕与富二代生活的向往。当王思聪的每一条微博发出后,瞬间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评论与点赞,无数的微博用户直呼其“老公”,其中虽然有调侃与揶揄的成分,但其所折射出的享乐主义的文化生态让人震惊。此外,自媒体空间的享乐主义还体现在对奢侈品的极大关注。不少青少年关注名车豪宅、奢侈服饰,在我们所调查的50位学生中,关注名车或表达对名车向往的男生达到14人,关注奢侈服饰的女生达到21人。此外,流布较广的物质关注还包括各种酒类、香烟、电影、体育装备等。这些奢侈品对于学生目前的角色与地位来说具有超越性,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讲,远在其本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外。或许,面对青少年的享乐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者应该思考“在深刻变革期,易受诱惑的人在面对各种诱惑时,怎样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5]”

三、青少年自媒体中的丝文化及颓废主义

“丝”一词是典型的网络用语,百度百科对其做了如下定义:“常指一个人符合矮、穷、丑、矬、撸、呆、胖这些特征,也指生活中一些比较逼仄的人物。”“丝”没有俊朗的外形,最显著的特征是匮乏,包括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匮乏。物质的匮乏表现为经济能力的低下,精神的匮乏表现为人生的自我定位与自我期许值较低。有的曾经有过梦想与理性的追求,但结局惨淡,于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将自我推入社会底层之列,生活郁郁寡欢。“丝”一词的诞生,是部分人生事业不如意者的自我讽嘲,是他们缓解社会压力的一种方式;也与社会青年自身的精神脆弱,抗打击力与耐挫力较弱有关。

当今,在青少年的自媒体空间,“丝”一词成为人人争相领受的一个“社会身份”。对50位大学生自媒体空间的取样显示,自嘲为“丝”的人数达到39人,占总人数的78%。我们根据其家庭背景与经济情况进行统计,然后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中产阶级的认定标准(年收入在5万到42万元人民币之间)来进行划分,在这些自称“丝”的学生中,父母收入能够达到中产水平的人有29人,占总样本的58%。也就是说,是否自称“丝”,与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具有必然联系。

那么为什么在青少年的自媒体空间中,“丝”一词的使用率偏高?笔者认为原因首先在于社会大环境与社会精神大气候对青少年的影响。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土壤与气候,并且会投射到每一个人的心理,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最终落实为一种时代风格。从时代与社会的视角观之,“丝”一词的本质是当代激烈社会变动下很多人对未来无所适从继而对人生失去信心的表现。社会阶层固化,缺乏流动性,底层社会青年被堵死向上的通道,这些都成为 “丝”一词背后挥之不去的暗影。这种时代风格影响到现在的青少年,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一种高远的人生情怀与阔大的未来视界,在自我心中设置一道精神藩篱。这道藩篱往往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刃剑。遭受挫折的时候,可以达到精神减压的作用,但很多时候往往成为青少年不思进取,没有自信的代名词,形成一种颓废主义的气息。

颓废主义最初是一种文艺思潮,来源于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资产阶级对社会不满但又无能为力的一种苦闷彷徨心绪的时代反应,滥觞于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等先锋诗人。颓废主义表现了一种无奈又痛苦的精神状态。青少年自称“丝”,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设障”,他们中多数人是有意识地主动将自己归类为“丝”,这种主置的矮化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自尊,也失去为新生活奋斗的耐心与动力。所谓主置,“是对我们期望成为所是的理想化表述。[6]”自媒体空间中呈现出的这种颓废气息,从直接原因上来说,可能来自学生逼仄的经济条件,或窘迫的学业状况。但主要还是精神与心理上对自我要求的降格。很多自称“丝”的青少年缺乏一种蓬勃的朝气,有的甚至迷失于网络游戏的精神世界而失去自我,缺乏对未来的规划,也懒于行动。“‘丝’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丝’文化是一种解构的文化”[7],随这种解构文化而来的颓废主义气息笼罩了整个自媒体空间。

四、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的窥私、泄愤文化及语言暴力主义

青少年在使用自媒体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那就是窥私、泄愤文化。对于他人隐私的好奇、打探、讨论、传播,成了自媒体空间一道刺目的“风景线”。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都有窥私欲,都有打探别人隐私的好奇心。但过度的窥私欲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轻则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重则以讹传讹,甚至中伤他人,造成极大的心理与精神伤害。对于隐私被窥探的人来说,其被于他者眼光与口舌之中,造成一种焦虑感,有时甚至被置于某种舆论风暴之中。而对于窥私者来说,严重的会造成病态的心理。窥私欲太强的人,一般缺乏自律意识,也缺乏对他人人格起码的尊重。为了满足一己的窥私欲望而破坏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窥私的行为往往又和对隐私的传播相联。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的过程,往往和语言的夸张描述密不可分。

在自媒体空间,具有极端窥私欲的微博账号有“Happy张江”和“最佳厕所读物”、“留几手”、“我的前任是个极品”等。其中,“我的前任是个极品”和“Happy张江”粉丝都超过500万,“留几手”超过850万,“最佳厕所读物”近万人。这些账号中,“Happy张江”打着正义的旗号,经常曝光婚恋失败的人之间彼此的揭私,“留几手”以恶毒的语言“点评”他人,尤其是女士的容貌与身材,“我的前任是个极品”专以讽刺揭露前任恋人不为人知的短处,“最佳厕所读物”则将民间最不为外人道的“家丑”进行大肆张扬。这些账号无一不是以极端的隐私披露为获得围观与点赞的砝码,共同点就是语言的粗鄙与恶毒,极具攻击性,具有语言暴力倾向。就笔者取样的调查样本来看,50位学生中,至少关注了其中一个账号的人数有41人,达到了82%。这些账号所的信息很快在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成为热门微博。由于关注了类似的微博或微信账号,不少的青少年乐于在自媒体空间打探并传播他人的隐私,从明星八卦到身边师生亲友,不一而足。他们津津乐道于他人的隐私,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人的时候获得精神的自我满足。

除了窥探他人隐私的不良网络习惯外,自媒体空间还常成为青少年泄愤的场所。他们的空间充满着“负能量”。学业的不良,生活的不顺,情绪的低落,师生的相处,同学的情谊,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诱因。泄愤的方式包括散布谣言、语言攻击、谩骂、恶搞等,导致自媒体空间充满了怨气与戾气。网络语“吐槽”一词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自媒体的这种精神气候。不少青少年在自媒体空间发泄对各种人事的不满,吐槽成了常态,有时吐槽甚至升格为谩骂与叫嚣。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或言语都有可能引发彼此激烈的网络争吵甚至谩骂。在自媒体空间,这种窥私、泄愤文化及如影随形的语言暴力主义具有湮没一切的特征,理性、冷静、宽容、平和等几乎没有任何立足之地。窥私与泄愤文化是自媒体空间中一种具有破坏作用的青少年亚文化,对自我而言,这种亚文化破坏了自我主体的人格建构,也破坏了人际交往的理性之根。泄愤文化虽然能宣泄心中的负面情绪,但过多的负面情绪可能会把人带入充满负能量的场域之中,从而打破心境的平衡状态。心理学表明,长期拥有过多负能量的人,可能更偏激,更不容易与人相处。

五、结 语

传媒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代际性特征。每一个时代的传媒都深深地烙有当时社会的印记。每一个族群的亚文化都是通过某种介质而表现出来,当代青少年亚文化透过自媒体空间的放大效应更显鲜明与突出。笔者认为,自媒体空间的青少年亚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后现代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就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去中心、反本质、反权威的文化。这种文化又是一种草根文化,具有反智倾向与反道德色彩,应和了广大青年生理与心理的冲动式存在。自媒体空间形成的自拍文化、消费文化、丝文化、窥私泄愤文化,及尾随这些文化而来的泛性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及语言暴力主义,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青少年的人格修养及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了巨大的阻力。这些亚文化的存在向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蚕食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自媒体空间的这些亚文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信息中的数码焦虑、知识河流中的智能荒芜、观念多元中的价值迷失、角色扮演中的人格异化和人机交往中的社会化障碍等主体性迷失所带来的认识迷茫、行为失范现象。[8]”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五辑[C].周宪.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A].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冲,杨甜子.爱好自拍晒照片可能是种精神疾病[N].扬子晚报,2014-04-16.

[4]陈学明等.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5](美)利奥・洛文塔尔著.甘锋译.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英)马克・J・史密斯著.张美川译.文化――再造社会科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李超民.大学生“丝”现象的兴起与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3(17).

[8]何齐宗.当代教育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巴黎恐袭事件与欧洲极右翼走势 下一篇:主动搭建反对日本否定侵略历史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