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媒体的文化品质

时间:2022-08-15 08:29:55

缔造媒体的文化品质

饭后茶歇之余,不经意间随手翻阅夫人带回来的一张《文摘报》,一眼看上去就被吸引住了,原来是《人民日报》前总编辑、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先生在《解放日报》第十届“文化讲坛”上的一篇演讲,题目是:文化品质是媒体的灵魂。一口气读下来,知晓了范老讲的几个问题:一是全国有那么多新闻奖项,似乎没有特别强调受奖者的文化修养,于是给出那么一种导向,好像从事新闻工作用不着多少文化积累与文化底蕴;二是媒体报道中经常可见到令人生厌的文字与大致不变的模式,缺少文化的感染力与渗透力:三是由于缺少文化知识而闹出了不少的笑话,比如范先生给一位编辑写序,有这么一句“台词”,“余束发受书于太仓唐文治先生”,结果被这位编辑问道“余束发”是谁,真是贻笑大方!正在发愁这期《传媒》的卷首语写什么题材的时候,居然送上了这么一个选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其实文化品质问题、品位问题、品格问题,对于我们媒体太重要了!对于我们媒体人太重要了!从理性层面看,媒体固然要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但从根本上考究,它的任务其实是弘扬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民众,引领社会。信息和知识只有由文化理性掌控,才会生发出灵性;只有笼罩在文化理性的“光圈”里,才能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当然文化理性也必须借助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才能得以传送。从实践层面看,古往今来,尤其是近代以来,那些能够生之久远、存之久远、传之久远,甚至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媒体,最主要的还是文化风格、文化底蕴、文化特色、文化内力,所谓品牌,也不过是这些深厚的东西。比如《文汇报》的文化味道就比较浓,从栏目设置到编排技术,从标题制作到“行文流水”,都体现出它对文化理性的不懈追求,对文以载道的永恒向往,因而几乎可以断定它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生命力,已生存了很久,它还会因很强的生命力生存下去,于是与其说它是一张新闻纸,不如说它是一份文化纸,一份共和国的文化大品牌。还有诸多的报社、刊社及出版社也有类似情形,只是空间有限,不宜在此一一列举。

反观时下,所谓的假报道、俗报道、艳报道、庸报道、恶报道等等,说穿了不外乎是媒体和媒体人文化理性的缺失而已,或极言之,文化使命的“沦丧”而已。

所以对于媒体和媒体人来讲,目前重要的任务不是技巧,不是妙笔生花,不是五个“W”的报道元素,不是一般的谋篇布局的能力,而是让文化品质作为媒体的本质,赶快回归本位,由文化品质掌控业务全局,弥漫字里行间;让文化品质作为媒体人的灵魂赶快回归身体的躯壳,来支配和摆布我们的肢体与纸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荣辱观的培养,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最终的着眼点、着力点都应在这里,都在缔造媒体和媒体人的文化品质的这个要害问题上。如此去做,则会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也!

上一篇:手机电视,展望2008奥运 下一篇:一部近距离观察英国期刊产业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