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理分析

时间:2022-07-13 04:59:41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流,学科集群的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与模式,其协同机理遵循系统论的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和反馈原理,系统内要素要进行充分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文章指出,武汉城市圈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不力,削减了协同创新能力,当前应重视协同创新内在机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系统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

关键词:学科集群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系统论 自组织

基于全球经济发展中区域内相对集中的具有相互关联的企业汇聚群体所创造的GDP在区域内占绝对贡献率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波特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产业集群的持久活力就在于支撑每一个集群发展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其中,研究机构与大学的知识创新,尤其是学科集群的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目前国内对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研究已有相当文献与成果,主要从区域创新体系构成系统,创新主体形成制度、机构网络、政策网络,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结合的实证研究,以及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建设和实现机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侧重于学科集群或产业集群的单系统研究,缺少对两者协同发展内在机理的分析。本文探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理,对于更有效的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集群内在机理:系统论原理

(一)有序原理

有序原理认为,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都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序,事物才能顺利发展。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也应遵循系统论的有序原理,即企业集群(或学科集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要素单个企业(单个学科)企业集群(学科集群)发展的序,即首先是各企业内部的资源、人才、生产、销售、金融、咨询、广告、信息等要素协同构成低一级企业单系统,各企业单系统间的资源、人才、信息共享、交流、合作等要素融合构成高一级的企业集群子系统,单个学科内的资源、人才、硬软件设施、技术、政策环境等要素构成较低一级学科单系统,学科单系统间的资源、人才、信息、技术、设施等要素的交流补充共享协作构成高一级的学科集群子系统,这两大集群子系统进行相互作用与协调构成更高一级的协同创新系统。在整个协同创新过程中,系统遵循从低一级向高一级发展的序,由低一级系统内部各要素横向协调、渗透,然后再向高一级系统进行纵向融合,系统得以顺利发展。

(二)整体原理

整体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集群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集合和叠加,而是各要素、各子系统间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协调、合作、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自我调节、相互反馈,形成一定内生性质的网络集群整体,具有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倍增效应的功能。低一级的单个企业和学科单系统内部各要素要进行合理、有效流动;较高一级企业集群子系统和学科集群子系统内各企业间、各学科间要素进行充分交流、渗透;最高一级的集群协同创新系统内企业集群与学科集群要进行统观全局的人才、资源、信息等的共享、互通、协调与融合,如此通过低级至高级系统的不断统整与关联,使系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机整体,产生协同效应。

(三)反馈原理

反馈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进行反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正负反馈现象,负反馈反映出协同过程中整体或局部要素或子系统间的协调存在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及时调控,修正协同的不足。在现实中有许多基于协同创新的失败与成功的案例反馈。如2000年以来发达地区高校,常见“个体教师+企业”模式、“委托科研单位+企业”模式,由于这些协同是缺乏战略考虑的短、平、快游击战术,双方合作之前没有充分的交流、考察,对企业开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的价值论证与估算不充分,常常合作不下去。相反,一些企业注重与较完善的学科集群系统进行长久充分的协同创新,双方形成长期的协同创新合作关系,成就了双方利益最大化正反馈。反馈原理要求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间的协同应当具有长效机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协同创新机理:自组织、对接与融合

(一)学科集群系统内部要素的自组织

学科集群不同于学科群的“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概念,它是“具有不同属性”的较大跨度学科之间形成的、服务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发展的、形成长期共享平台和机制的一种学科聚集和聚合。学科集群内的学科间原本处于分散无组织状态,由于产业集群催生了学科集群,产业链上的相关但不同企业的需求,往往对应了为其服务的分散学科,这些分散的学科通过企业集群中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所对应的优势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引领、辐射作用,而将分散学科珠串起来,所以应当成立学科集群管理机构,由其协调、凝聚各相关学科的科研、资源和力量,形成综合实力,组织联合攻关,促使各分散学科间产生协同效应和交叉效应,从而实现学科集群系统内各要素横向纵向联系和有效的自组织。

(二)产业集群系统内部要素的自组织

按照波特的说法,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根据我国的实践,产业集群概念已被赋予新的特定涵义,即“一个或几个强势企业为龙头的一群既独立又彼此依赖,既分工、资源互补,又维持一种长期的、非特定合约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聚集。”协调好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形成自组织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作用,打破只顾自身埋头苦干向前冲的做法,抬起身回过头与兄弟企业联手、协同,帮助他们解决企业中的问题,参与他们的规划发展设计,倾囊自身企业经验,共同承担具有企业集群效应的重大课题;建立产业集群共享的技术平台和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一系列集群共享规则、程序和制度,使企业活动在规范下进行要素的自组织。

(三)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对接与融合

学科集群系统与产业集群系统各系统的自组织,是高一级系统即协同创新系统进行对接与融合的基础,是系统有序发展的前提。成功的对接与融合必须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成立由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双方主体共同遴选认可的专门的管理层机构。负责联系、协调、反馈、组织双边的合作战略规划、合作进展、问题解决、信息沟通、实施监督、利益协调、绩效评价、风险规避等,形成双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与对接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二是建立合作开放的研发系统。例如基于学科集群内部有较好的科研设备、人力资源与环境条件,企业集群可将其纳入自身的研发系统中,对其进行硬件设施投入、科研经费资助、课题来源供给,并合约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通过研发系统合作,实现利益与风险的对接与融合。

三是施行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机制。只有资源共享,才能实现双边优势互补,才能产生1加1大于2的协同倍增效应,才能有效地使生产要素、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与融合。而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生产信息、融资信息、销售信息等多方信息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间沟通是保障两大集群对接与融合,形成创新集群系统的重要通道。

武汉城市圈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学科集群内部关联与自组织现状

湖北是全国科技和教育发达地区,截至2009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近20万人,居全国前5位,国家重点院校数目位居全国第3,仅次于北京、上海。湖北的重点高校全部集中于省会城市武汉,而据2008年湖北省公布的与企业集群发展相关的39个优势学科武汉市12所高校占了35个。因此武汉市是圈域内优势学科集聚之地,为以近距离的各高校的优势学科为核心组建校内或跨校学科集群创造了最优条件,理论上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高校最具实力的学科集群区域之一。

但就实际而言,武汉城市圈内大部分高校未能充分整合校内学科资源,优势学科之间仍处于分散的学科颗粒状态,学科系统间各要素缺乏基本互动、交流,即便在一个独立学科群内,群内优势学科也未在横向上发挥核心辐射和凝聚作用。很大一部分高校的所谓学科集群还是一种脱离市场处于温室的学科集合,能为企业服务的学科之间还未真正意义上产生协同效应和交叉效应,学科集群内部要素的自组织性和集群实力亟待提高。

(二)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内部关联与自组织现状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8年湖北省35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中武汉城市圈占了27个,集群的产业种类主要为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石化、汽车、纺织、加工、食品、高新技术等八类。

从集群内企业的关联度看,一方面,大部分产业集群企业间协作和关联度低,集群内或周边没有完整的产业链,采购、生产及销售成本降低程度很有限,集群产业结构松散,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另一方面,重点成长型企业集群中龙头或骨干企业对相关企业的拉力不强,也未能有意识地促成各企业协作和进行关联引导,反映集群特征的资源共享平台、集群共通规则、程序等也不健全,直接瓶颈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内部的自组织与融合能力。从产业规模看,具有竞争力的大型强势产业集群数量较少。据“2009年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武汉城市圈只中国仙桃无纺布产业集群入围仅占到1%,这与湖北省作为教育大省,武汉城市圈先天优势学科集群、强大的科技队伍与人才资源、高指数的创新能力是极其不对称的,喻意了圈域内各产业集群需进行要素的充分交流与渗透,增强集群的整体实力。

(三)武汉城市圈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与融合现状

武汉城市圈大小产业集群达100多个,27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8大类型,涉及理、工、管、医、法、经济学等学科门类。圈内与企业集群服务功能相对应的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实力强大,二者有着较好的牵手协同环境与政策。比如,武汉工程大学(前身武汉化工学院),整个学校就是一个大的关联学科集群,可以对应服务于化工产业集群;华中科技大学的光学、光电子、光信息学科,武汉大学的光电信息学科,两校可组建跨校学科集群为激光产业集群服务的学科集群等。

但从目前协同创新模式现状来看,有的高校在自己的孤立国里组建学科集群,成立仿“科技园”或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地”,实现“一体化”科技创新;为数较多的高校或教师仍采取散兵游勇式的单打独斗,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联系企业进行生产力转化;少数高校能充分组建本校内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进行协同创新(如华中科技大学)。

综上所述,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在于遵循系统论原理,促进协同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武汉城市圈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不力,削减了协同创新能力。当前应重视协同创新内在机理,强化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间的对接与沟通,确保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成为合二为一的协同创新实体而非互不关联的“两张皮”。

参考文献:

1.黄莉敏,陈志.湖北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1(1)

2.汪馥郁等.产业集群呼唤学科集群[J].中国科技产业,2010(6)

3.何刚.简论高校学科群的协同效应[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4.汪馥郁等.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创新科技,2008(2)

5.梁志朋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湖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3)

上一篇:资源垄断性旅游景区价格管制的动因与策略探讨 下一篇:发展伦理视域下西部地区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