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该让利了!

时间:2022-07-12 09:14:25

近来,一股涨价潮正席卷超市,商品的标价签俨然成了出租车上的计价器,隔一阵就往上跳。消费者发现饮料瘦身了,方便面小了,薯片少了,日用品的价格更是直接上涨10%。发改委约谈各大企业,希望抑制企业涨价冲动进而缓解通胀,可惜只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对此,有些评论人士表示,应该加强监督,避免让涨价的厂商囤积居奇,谋取“暴利”。

其实,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企业只能取得平均利润,何来暴利?食品饮料、日化用品之类的快速消费品行业,本来就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其产品可替代性强、消费者忠诚度低,即便是市场份额领先的企业,也不敢轻易涨价。一些企业采取隐形涨价的方式,减量不减价,就是害怕因涨价而失去现有的市场份额。毕竟,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消费者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完全可以用脚投票。因此,一个首先需要厘清的概念就是,涨价并非是企业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事。消费者和媒体大可不必逢“涨”必骂,交给市场按其规律解决即可。

那么,目前国内企业的运营成本如何呢?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看。

近几年大宗商品处于长期牛市,原材料成本在不断攀升,而人工成本也开始大幅提高。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说法,2010年全国30个省市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平均增长幅度为22.8%。2011年,各省市继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季度半数地区上调幅度达到20%左右,重庆涨幅甚至达到27.9%,位居全国第一。具体而言,3月1日起,广州的最低工资标准增至1300元,北京的月基本工资由原来的960元调整到1160元,上海由原来的1120元调整到1280元,天津由原来的920元调整到1160元,浙江由原来的1100元调整到1310元,江苏由原来的960元调整到1140元……一线城市和东部省份,基本消灭了三位数的月基本工资。

短短一年半里,企业的人工成本累计上涨了40%以上。试问,企业需要多么丰厚的利润,才能消化这么高的成本?对于缺乏竞争优势的小型企业而言,更是无法应对。据业内人士测算,小企业的成本上涨10%,就意味着绝对亏损。随着今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的实施,企业的用工成本还将进一步增加。

不仅如此,今年的信贷紧缩政策让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而连续加息又使得中小企业的借贷成本高不可攀。目前,六个月内贷款利率为5.85%,六个月至一年期的利率为6.31%。且不说民间借贷利率有多高,即使是重点服务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其合法贷款利率也已经可以达到上述利率的四倍,即23.4%和25.24%,这已远超实体经济的正常利润率。

成本在增加,企业的税负却丝毫没有减轻。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企业每年要交纳17%的增值税、25%的企业所得税和5%的营业税。同时,在营业税额度上,一些地区企业还要增加7%的城建税、3%的教育费附加、1‰的印花税等。如果再加上工会费、工商年检费、垃圾清理费、环境卫生评估费、消防许可费等各种非税费用,实在可以说是企业难以承受之重。与之相对照的是,政府税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财政部统计,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3%,今年一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长32.4%。

企业无力承担日益提高的成本,或许正因如此,发改委才在联合利华涨价之后重申:企业有涨价权,《价格法》并未禁止企业涨价。当有品牌竞争力的企业开始选择涨价,那些没有品牌竞争力的企业只能选择以次充好,通过使用各种添加剂降低成本,实在坚持不住,也就只有倒闭了之。在这当中,消费者得不到任何好处。

站在更宏观的层面看,一系列的事实表明,政府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也不愿让渡更多的利益,而是把稳定物价、提高工资、缴纳税收的重任全部甩给企业。可惜企业也有自身承受的极限,越来越多的企业只能选择关门大吉,脱离苦海。对民营企业家、小老板来说,炒楼炒股或者购买信托、私募,无需雇佣一个工人,无需缴纳那么多税费,就能获得不错收益,何苦留恋实体产业呢?

春江水暖鸭先知。连外企都开始行动了,美国机械巨头卡特彼勒、福特汽车等外企已经将中国的生产项目撤回本国。可以预见,如果政策不加调整,中国的产业空心化将加速形成。

上一篇:微言 第7期 下一篇:实话石说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