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发展性考题解答技巧

时间:2022-07-12 08:34:45

散文发展性考题解答技巧

知识点扫描

散文中发展性考题,简单地说就是要求学生评价文章技法、人物或者谈阅读散文后的感受等。散文发展性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来说包括:1.仿写句子;2.分析写作方法;3.谈阅读感悟。

解题金钥匙

一、仿写句子。此类考题答题关键点有四个:

1.观察例句句式特点,长句还是短句,复句还是单句。

2.观察例句是否包含修辞手法。

3.观察例句是否有仿写中必须出现的关键词语。

4.观察例句的表达方式,是否隐含着抒发某种感情或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感悟。

总之做这类题目时要做到:句式一致、修辞手法一致、包含关键词、语意顺承、用词恰当优美。如,仿照“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续写两句。答题时要抓住句式“……在风中……”、关键词“在风中”,运用发散思维,进行丰富联想。

二、分析写作方法。这类考题,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分析:

1.评价人物形象。要把握文中人物(主人公、陪衬人物、线索人物和重要人物)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具体答题形式为:主人公是一个具有什么(用3~5个词语评价人物品质)的人。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即赏析词语和赏析句子。赏析词语应注意从词语的感彩变化、双关义、比喻义等角度思考;赏析句子应从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着手,或者从句子使用了哪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品质等角度考虑。

3.分析表现手法。文章主题的呈现往往有“卒章显志”的特点,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文章末尾的抒情议论句。在具体答题时,要注意表现手法由于散文类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叙事类散文往往使用欲扬先抑、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写景抒情类散文常常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哲理类散文经常运用象征、联想的表现手法。还需注意的是:赏析表现手法必须结合文章内容,不能凭空赏析。

三、谈阅读感悟。这是对原文内容的延伸,要在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活动。如:读完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得到的启示;根据文后提供的链接材料,谈自己的感悟等。答题时,既要联系原文内容,从原文中抽取本质的东西,更要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感悟。这些感悟既要体现文章的主旨、写作意图,又不能简单地重复作者观点或者用文中语句简单应付,要真正体现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模拟训练题

花世界里的人

丁立梅

他是小城有名的老中医,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六十开外了。

他的家,稍稍有些偏僻,在一条巷子的深处。三间平房,很旧了,简陋着,却有个很大的院落。旁边住宅楼一幢接一幢竖起的时候,有人劝他搬家,他不肯,他是舍不得他的大院子。

大院子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他尽情地种草养花。院子里除了一条小道供人走,其余的地方,均被他种上了花。这还不够,他还要把花搬进屋子里。客厅一张条桌上,摆满各色各样的花盆,甚至连吃饭的碗,都用来盛花了。他是花世界里的人。

他也种一些奇奇怪怪的药草,清清淡淡的,开小小的白花或黄花。他把这些药草捣碎了,制成各种药丸,给上门求诊的人吃。他的药丸,效果十分显著,尤其针对小儿腹泻和咳嗽,几乎是药到病除。

他在民间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十里的地方,无人不知。他家的院门前,整天车马喧闹,人来人往。外乡人也赶了老远的路来,让他给看病。他坐在簇簇的花中间,给人把脉,轻轻雅雅地说话。他在药方子上,写瘦长瘦长的字。他一粒一粒数了药丸,包上,嘱咐着病人怎么吃。他的收费极低,都是一块钱两块钱的。有时,甚至不要钱。他说,乡下人不容易。病人到这儿时,病好似已去除大半了――他整个的人,都袭着花香,是那么让人放心。

那时候,我在他所在的小城工作。我的孩子小,三天两头生病,我便常常抱了孩子去敲他家的门。有时,半夜里,他被我从睡梦中叫醒,披一件衣,穿过一丛一丛的花,来开门。薄薄的月光照着,远远望去,清瘦的老先生,很有种仙风道骨的样。

其实,不止我半夜里去“吵”过他,小城里有孩子的人家,大多数半夜里都去“吵”过他。他总是毫无怨言,无比温和地给孩子看病。为了哄哭闹的孩子,他还特地买了不少孩子爱吃的糖果放家里,以至于孩子一到他家,就熟门熟路地去拉他家橱柜的门。孩子知道,那里面,藏了许多好吃的。

我们过意不去,要多给他钱。他哪里肯收?他摸摸孩子的头,说,宝宝,你长大了,记得来看看爷爷就好了。

在他的关照下,我的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小城里许多的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我离开小城,一别七八年,小城的人和事,渐渐远了,却常常不经意地想起他,清瘦的样子,温温和和的笑容,还有他那一院子的花。

前些日子,有小城人来市里办事,我们遇见。我们站在街边一棵梧桐树下,聊小城过往的人和事。我问起老先生,那人轻轻笑,说,他走了,走了已有两年多了。

那人说,他的葬礼浩大得不得了,四面八方的人,都赶去给他送葬。送他的花篮,多得院子里摆不下,都摆到院墙外去了,绵延了足足有半里路。

那人说,他有颗菩萨心,好人有好报的。

我微微笑起来,想老先生一生与花为伴,灵魂,当也变成一朵花了吧。这世上,你若种下善的因,定会结出善的果。

(选自《今日文摘》2013年第15期,有改动)

1.从文章叙述的老中医给孩子看病的情节看,你认为老中医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善的因”和“善的果”的理解。

3.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所感触,请你试着写出来。

4.下面有两则链接材料,请结合本文,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链接材料一】2012年5月份,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员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刹车片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

【链接材料二】“最美司机”吴斌出殡当天,在交警护卫下,他的灵车从家中出发,缓缓绕行西湖一周后,驶向殡仪馆。上万名杭州市民赶来送吴斌最后一程;60位出租车司机放下生意,打开双闪灯,加入送殡队伍。

上一篇:海水淡化正当时 下一篇:抓线索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