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在传染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2 08:12:51

目标管理在传染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3-3631-0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我们根据实纲,配合医院整体带教工作的开展,结合传染科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拟订教学目标,对实习护生实行目标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根据专科特点,制定传染科实习目标

根据传染科的特点制定传染科实习目标:(1) 熟悉病区环境及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严格划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强化自我防护意识。(2) 熟悉常用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和配制方法。(3) 能独立完成以下几项护理操作技术:穿脱隔离衣、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吸氧。(4) 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要点。(5)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1份整体护理病历。

2 根据实习目标,拟订带教方案

2.1 根据实习目标,制定了《传染科带教指南》,当护生轮转到科室时,就要将制定的教学计划,拟订的教学目标,要求护生掌握的程度,制定成表格的形式发给每位护生,使护生的实习有计划有目的,从而使实习目标具有可行性和可测性。

2.2 选择高素质的带教老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选择思想素质好、热爱传染病护理专业、业务水平高、有丰富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本科学历或专科学历的主管护师,并且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担任临床带教工作。

2.3 护生进入科室,带教老师要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消除其紧张和陌生感。根据《传染科带教指南》,认真讲解消毒隔离制度、自我防护技术、物品设施、工作程序、诊治疾病范围等,使护生尽快熟悉传染科的工作特点,进入实习角色。

2.4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操作技能培养尤为重要。护生进入科室初次操作时,带教老师应把本科室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按规范的操作流程示范,再让护生反复练习并耐心指点和协助。对胆小、动手能力较差的护生要进行重点辅导,鼓励她们按照操作流程大胆操作,尽量为她们提供动手的机会,使护生尽快掌握护理技术操作要领。要求护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强化安全护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实习后期,护生操作较熟练时,思想易松懈,带教老师更加要严格把关,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

2.5 组织各种形式的小讲课,让护生参加护理教学查房,结合专科的临床病例复习理论知识,指导护生书写整体护理病历。通过收集资料、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措施、效果评价、健康教育的护理程序活动,锻炼了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与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了专科知识。

3 目标管理

在实习结束出科时,带教老师要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针对小讲课的内容,分为书面和提问的形式。操作考核包括穿脱隔离衣、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并结合工作态度给予综合评分,以评估护生实习目标的完成情况,督促其不断努力学习,完成实习目标。

4 效果及体会

对护生实行目标管理后,与传统的带教方法相比,由于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并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便于进行教学效果考评,通过综合测试,可获得护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信息。也可对带教老师的能力进行评价,以便优化带教过程,使每位护生获得最佳实习效果,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一方面发挥了带教老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带教老师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理论及技术水平,使之能够更好地胜任带教工作。另一方面使护生有了明确的实习目标,克服了盲目性和被动性,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规范了护生的职业行为,养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强化了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了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实习效率,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奠定了基础。

收稿日期:2007-01-19

上一篇:突发公共事件的急诊科组织与抢救 下一篇:手术室带教实习中存在的难点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