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20 12:22:41

目标与理想作文

目标与理想作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学习动力

[作者简介]陈运普,三峡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唐福姣,三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宜昌443002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7-0159-04

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自觉体现,它不仅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导向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其学习动力高度相关

学习动力是大学生学习中的核心问题,围绕着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是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不论是从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热情的动因上,还是从解决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对策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因此,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其学习动力高度相关。

1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在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中,理想信念占据着中心地位。理想信念作为人追求的崇高目标,它是人的认识、预见、评价、追求、意志、决心、毅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它蕴含着浓厚、强烈的价值定势、情感色彩和意志力量,对人的活动具有激励性、指导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内驱力和实践动力。人们总是根据自己人生理想的蓝图进行自我实现实践活动的,包括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确立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立场和行为方式,规划自己的生活、工作,塑造自己的人格等,使理想发挥它的支配作用和导航作用。因此,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产生不竭的动力,并集中全部精力,以一种积极、主动、坚毅的精神投身于为实现理想信念而采取的行动。

2 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奋斗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当代大学生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在客观上促使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学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而要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大学生自身学习需要,增强大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理想信念的确立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对诸如自己有什么兴趣、特长、具备那些能力、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希望成为什么人才,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学习关系并没有完全明确,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生没有认识到当前的大学学习对于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价值所在,没有认识到这些想法、愿望的实现是通过求学途径实现的。甚至有部分大学生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对此,应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在确立起自己的理想信念过程中建立起当前阶段的学习与实现远景人生目标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激发和明确其学习目的。只有当他们确立了明确的理想,才能使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起来,也才能使自己的学习目标与人生之舟的正确航线统一起来。

3 理想信念是文化教育活动的价值体现。文化教育不能脱离理想教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在全民族开展普及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实际上就是对一种价值目标的追求,这个价值目标就是文化理想。具体而言,文化理想是指人们基于对文化现实的认识而产生的改善现实的设想,核心内容是希望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社会境况,使人更文化,从而建立起一个更文化的社会。文化教育是实现文化理想的基础手段和工具,反过来。文化理想赋予了文化教育活动以价值和意义,并给这一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文化理想有社会文化理想和个体文化理想的层次差别,使二者统一起来,是文化教育的任务,更是理想教育的任务。

4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支柱。人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是人生的基础,理想信念则是人生的支柱,理想信念制约和指导着人的物质生活、社会交往、道德情操、政治态度等各种行为活动。人有什么样的理想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理想给人们指出一生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照亮人生前进的路程。崇高的理想信念会使人有主心骨,在顺利的时候信心百倍,在逆境中永不言败。一个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就会有充实的、丰富的精神生活;反之,那种目光短浅、碌碌无为、情趣低级的人的精神生活也一定是十分低下和空虚的。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理想信念是鼓舞人们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柱,人们就是靠着理想信念,为之去奋斗而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

5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使大学生形成敬业的精神品质。大学生的主要职业是学习,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学习动力问题,而且在学习活动中还要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敬业精神,为其步入社会奠定基础。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有敬业精神的人,把工作看作是奉献社会、实现自我的机会。他更看重精神的回报和自我的肯定。当代大学生靠物质刺激与严格管理,固然可以鞭策学习与敬业,但产生不出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来自文化、来自道德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只有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努力学习在中逐步形成敬业的精神品质。正确地对待学习、工作与生活。并把学习、工作当作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追求人生的幸福。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各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理性的特点。抱负远大,追求执着,素质较高。但也不能忽视,由于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深刻变革,多元文化冲击,传统人文生态环境正经历改变,加之当代大学生的群体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使得他们的自身的特点与其成长环境在融合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呈现出理想信念功利化、观点偏激、责任缺乏、意志薄弱等问题。

1 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中出现困惑与迷茫。一般说来,我国大学生大都是直接从中学经过选拔而进人大学的,与中学阶段单一的追求目标相比,大学阶段,他们选择与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呈多样化趋势。期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动力(或称积极

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预期目标的重要性;一个是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对个人来说,由于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并受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影响,他对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例如有的人把金钱放在第一位,在行动上表现为“一切向钱看”;有的人把社会做贡献认为最有价值,行为表现为“为人民服务”,不计个人得失作奉献;有的人把追求知识,掌握技能认为最有价值,行为表现“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等。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在选择与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困惑与迷茫。

2 误把成就感当作理想信念,使理想信念功利化与实用化。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误以为只要学习好,就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志向,甚至有的就认为有理想就是学习好。这种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学习上受到挫折,就会轻易地放弃一切,从此一蹶不振。还有部分大学生没有处理好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大学阶段,尽管学习不是唯一目标任务,但仍然是核心目标和任务,所以在确立和选择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时,误把学习之外的其他目标当作主要目标甚至放弃学习目标。如一些大学生追求物质利益,自认为找到了生活的真谛,觉得人生在世一切都是假的,只有金钱才是实实在在的。曾一度流行的口号“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就是典型表现。把“金钱至上”、“升官发财”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崇尚金钱,出现了信仰危机。

3 部分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妥,目标缺失。当代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不论自身自觉与否,在家长、学校及社会的引导下,都把考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当原有的目标已经实现,即考上大学以后,干什么,怎么做,许多学生茫然了,至于要树立新的更高的学习目标,许多大学生根本没有想过,怎样确立更是无从谈起。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20多年前社会对大学生的定位当作自己的目标定位,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甚至有的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定位与社会现实的不一致,但就是不情愿改变自己,寄希望于社会围绕着自己转,不知道学习的阶段性、向上性的特征,更没有树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奋斗目标。以致在大学校园中出现大量的旷课、挂科以及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现象,这些学生在无所事事、网络游戏中打发时光,回避压力,出现了所谓的“三无大学生”,即未来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生活无乐趣。

4 生活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分离现象。很多学生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对自身而言拥有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较强的能力就足够了,就能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即便是有的大学生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表现出远大理想与现实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但在职业的选择上仍有较强的功利性。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把个人理想排斥于理想教育之外,只强调社会理想,而忽视个人理想。对学生进行的是整体主义理想观的教育,教育学生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贡献,要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终身,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理想教育。这种抽象化教育没有把社会理想的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没有帮助学生把个人理想汇入崇高的社会理想之中并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没有意识到“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这种脱离大学生生活理想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也不会真正接受。

三、以学习动力为平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以学习动力为平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推动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育人及管理理念。关注学生主体。高校管理、专业教师、辅导员都与学生学习动机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支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因素的倾向。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要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要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及态度,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高校管理者及辅导员要改变仅满足于日常不出事的心态,深入学生生活实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信其道,行其道”。

2 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教育结合起来。加强理论教育、树立共同理想。人的理想是分层次的,一般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生活在现实中的个人首先是有个人理想,然后才有社会理想,两者都有对未来的理想和对现在的理想。“社会理想,是每个人心目中最美好、最合理、最满意的社会模式,生活于其中能使自己感到最幸福愉快。”“个人理想是对个人的人格、社会地位、事业成就、家庭生活等方面综合起来的一个形象的设计,以及对完成这一自我形象的塑造手段和途径的设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密不可分,是相互依存的。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个人理想也就无所谓社会理想:同时,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得以实现的保证,没有社会理想也就谈不上个人理想的实现。在我国现阶段,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二者共同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因此,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认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去教育大学生,使他们逐步成熟起来。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文化内在的教育导向和潜移默化功能,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营造好的学校的氛围,构成好的教育环境,能很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的是和谐、自由、创造的学习氛围,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以立体、开放、全方位、多渠道的特点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自由、生动、活泼、多样、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给勇于开拓的创新人才成长提供丰富营养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故而建设一个开放的、民主的、自由的、充满活力的、鼓励创新的、求新求异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寓教于乐,每一个活动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同时注意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专

业学习相结合,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个性品质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4 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应使大学生自觉地学习已经成为当代人生的第一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新世纪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学习动机不足,不善于学习,必将在残酷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没有好的工作,没有好的经济来源,生存将受到威胁,就更谈不到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了。为此也要求将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目标,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青年学生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发掘他们的主体潜能,他们真正作为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精神需要和品德形成规律出发,设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途径,通过引导他们参与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而使其本身蕴含的能动性、自主性等主体性潜能得到发挥,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总之,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理想信念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大学生学习动力为立足点和切入点,将探索大学生学习动力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提高其学习动力,在不断学习中增长知识与才干,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与敬业精神,在追求幸福人生中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甄小英,面向新世纪的共产党员修养[M],北京:中共中央党柱出版社。1999。

[2]“当代大学生理想信息教育研究”课题组,大学生理想信念及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中青年学者论坛,2008,(12)。

[3]陈万柏,万美容,李东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目标与理想作文篇2

[内容]

《荔枝蜜》一课运用的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录像课曾获全国首届素质教学优秀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的海城市西四中学龚俊杰老师,其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思想和“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启发媒介,导悟结合”的教学原则。导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整体化学习目标为导学前提

《荔枝蜜》一课,教者设计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1)生字词,(2)文学常识,(3)词语的搭配,(4)记叙的线索,(5)写作手法,(6)文章的主题。2.学法目标:(1)记忆生字词的方法,(2)掌握记叙线索的方法,(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方法。3.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记忆生字词及辨析词义的能力,(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能力。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亦即教者的导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设计立足于素质教育,以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为依据,首先考虑知识点目标,围绕知识点目标研究学习方法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德育渗透目标。“知法能德”四大学习目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化结构,这样就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法能德”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化教学目标的确立,科学地规范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改变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单线教学,代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特色的立体式教学。

《荔枝蜜》一课,教者依据导悟式教学模式、整体化学习目标原则,恰当地确立了该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无疑对导学的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达标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达标训练阶段。经过第一课时的达标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对知识点目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的任务是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学习目标,并能够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达标训练,使学生主体的原认知能力得到强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展示目标,创设情境,达成目标,总结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

1.展示目标(指知识点目标,其它目标在训练中围绕知识点目标出现和达成)。幻灯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借助幻灯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请学生复述一遍学习目标以加深对学习目标的印记。

2.创设情境。配乐范读课文激情入境,教者扬己之长,采取了以语言情感创设情境的方式。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充满感情和富于表演力的朗读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引导到了渴求新知的境地,有效地完成了学习心理铺垫。由于读前教者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题,使读与思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学习心理铺垫与新旧知识同荒铺垫融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达成学习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达成目标。本段教学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导学的过程是:导读—导思—导悟—导行。学生悟学的过程是:读书—思考—领悟—操作。

教师的导读—导思—导悟—导行,构成了导学的全部内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这个导学过程由一条主线贯穿着,这就是以整体学习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训练为目的启发引导。本课教者将学习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了20个启发式问题,构成了知能训练,学法指导,德育渗透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立体式导学体系。这20个启发式问题是: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3.“我”当初对小蜜蜂的态度怎样?为什么?4.什么原因改变了“我”对小蜜蜂的态度?5.作者泼洒笔墨写荔枝林、鲜荔枝是不是多余之笔?为什么?6.“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不大喜欢的小蜜蜂”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读文并划出文中直接写小蜜蜂的句子,想这些句子的特点和作用?8.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作者是怎样赞美小蜜蜂的?9.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10.文中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1.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蚂?12.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13.概括说出蜜蜂和农民有什么共同之处?14.结

尾一段以“我梦见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结有什么作用?15.回顾全文,想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你是怎样找出本文线索的?16.说说本文主题、材料、线索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材料取舍上有什么特点?17.作者是怎样成功地表现了主题?这种表现主题的手法有什么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18.“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与“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无异同?举例说明;19.谈谈《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材料、表现手法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20.讨论《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篇文章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这20个启发式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这些启发式问题都是由知识目标、学法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转化来的,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启发点从不同角度出发都分别设立在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学法指导点和德育渗透点上。这些启发式问题体现了知识目标的整体结构,即体现了具体篇章的整体结构。以这样的启发式问题为导向、媒介进行导学,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学法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都在训练的系统中。由于启发的综合性决定了训练的综合性、启发的层次性决定了训练的层次性、启发点的发散性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这样设计的启发式问题使知识、学法、能力及德育多项目标的训练相互交融;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多层次学习水平训练相互交融,使导学与悟学融为一体。

其二,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知识训练与学习方法训练相结合的特点。每个问题不仅问知而且问法,知法结合。如第15句,不仅问出了线索也问出了找出线索的方法。第18问,不仅问出了写作手法的特点,也问出了理解写作手法的方法,使导知与导法融为一体。

其三,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科学性是指启发式问题本身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规律。所谓艺术性是指问题的提法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使学习主体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学习,从而带来教与学的轻松愉快,高质量和高效率。如第9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这一问,字词句段、语法修辞、写作技巧、作品思想都在问中,这就得到了综合训练。投石激浪,一箭数雕,这就是启发的艺术。教者启发的艺术性更高在第10问:“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这一句,画龙点睛,点出了作品的主题。第11问:“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吗?”这一句,由文章的表面进一步挖掘到了文章的深处,升华了主题。至此,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由爱蜜蜂、赞美蜜蜂升华到爱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从而收到了教者“缘文载道”与学生“循文悟道”相结合的导学效果。

在达成目标阶段,导学与悟学相结合还体现在导读与导思的结合,导读与导悟的结合,导读与导行的结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读书,读书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领悟的前提。所谓学思悟行的“学”即读书,“行”即操作。学生的读书—思考—领悟—操作的悟学过程,其前提是读书,其关键也是读书。因此,教者导学的前提是导读,导学的关键也是导读。本课导学的特点是导思、导悟、导行都是以导读为前提的。教者精心设计了七个层次的导读。一读——听读(配乐范读全文),想文章主题、线索、材料。二读——速读(读段),想“我”最初对蜜蜂的态度,划出体现“我”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句子。三读——默读(读段),想“我”为何对蜜蜂动了情,划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句子。四读——轻声读(读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想这些句子、词语写什么?好在哪里?五读——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赞美蜜蜂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读——齐读(配乐)激情入化,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读——听读(配乐)《花蜜与蜂刺》,想主题与材料的关系,与《荔枝蜜》一课比较写作手法有何异同。

这七读中,前面四读入理,第五、六两读入情,第七读是知识迁移。

这七读的设计与启发紧密联系,情理交融,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由于读前给思考题(启发),使读与思结合;多层次导读,使思与悟结合;边读边想边划以及回答问题,口头作文或写作等(不单指本课而言),使悟与行结合。这样,导读与导思、导悟、导行自然地融为一体,合理地完成了教师导学、学生悟学的有机结合。

4.总结评价。本阶段导学的目的是巩固达标水平,深化认知,进一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本课教者利用书后练习内容,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组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听读《花蜜与蜂刺》(读前给思考题),幻灯片出示《花蜜与蜂刺》请同学思考,讨论回答《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写作手法、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比较《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课的异同。这样的训练不仅检测了学生本课的达标水平,也强化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向新的学习目标迁移。

前面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荔枝蜜》一课完整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是教学方法上“变教为导”的特点。

一堂课成功与否即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这不仅取决于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艺术化、民主化,也取决于教学原则的科学化、艺术化和民主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荔枝蜜》一课教学过程中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慕“整体把握,重点突破,综合训练”的原则,“双主并行,两法同步”的原则,“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善学”的原则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值得借鉴的。

目标与理想作文篇3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区别和差异

一是性质、指导思想上的差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和适应生存环境变化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根本目的是为实现本企业经营目标服务。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为社会总体目标服务的。

二是地位上的差异。企业文化建设反映的是企业自我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是一种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整体意识的体现,制约和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三是内容和范围上的差异。企业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管理方法、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方面,是一种企业管理的高级形式,其约束力只体现在企业内部。而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党和国家以及企业员工利益的一致性,维护的是国家、集体、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重在精神文明的建设,它不仅使企业行为具有约束力,而且对整个社会还具有导向作用。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统一性

1.工作目标的一致性。企业文化是以形成最佳经营管理为目的,以人的管理为主体,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以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企业实际相结合,指导企业发展生产力。而这二者都将工作目标定位于增强企业实力,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

2.工作对象上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重视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目的。企业文化建设突出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逐步形成全体员工的共同群体意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员工队伍,并把“关心人、培育人、激励人”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两者的着眼点都是以人为本,以研究人的思想、意识、观念、行为等为内容。

3.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建设突出的是培育企业精神,培养员工开拓创新的精神,进步的价值观念、高度的责任心,把这种共同的信念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围绕党的方针政策,用优良传统和共同的理想来教育员工。两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其一致性。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上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极好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政策导向。

三、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国有企业现代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做法的同时,一方面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借助企业文化新载体,努力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渠道和空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企业的目标、精神、理念、使命和宗旨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们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即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以发展为出发点。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更接近于企业经营生产。具体而现实的企业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感到只有企业的价值实现了,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二是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文化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能够使全体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造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群体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凝炼和培育,把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变成企业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通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的头脑里,融化到每个员工的血液里。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塑造企业,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员工,使思想政治工作变“无形”为“有形”,扎实有效深入人心,为企业经营生产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三是借助企业文化,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而且在培育员工群体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中,将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了八小时以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舞台,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

目标与理想作文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转型; 背景;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47-04

收稿日期:2013-05-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10YJA710055)

作者简介:胡晶晶(1985-),女,安徽铜陵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讲师,法学博士。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更新的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已作为一项重要议题而受到学界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学界聚焦的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目标转型的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怎样实现转型。而这些都需要我们透过3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省思来实现。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为研究对象,拟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提出的背景、当前研究的主题而展开,着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研究的突出问题,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研究特点、发展趋势做些初步的思考和探究,从而凸显转型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一、研究背景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学界的主流看法是被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实现的预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在具体内涵上即是由初期“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向“四有”新人转型,进而向当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型。显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目标定位不同,其从一开始就以强烈的政治倾向界定了个体努力想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由此,学界普遍赞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包括了三大依据——社会发展依据(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时代要求)、社会组织依据、社会成员依据,尤其强调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如王炎等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界定为“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的奋斗目标与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预期在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觉悟、品德修养、政治行为方式和自身实践能力等方面要达到的效果”[1]。但更多学者将问题聚焦于社会变迁,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特征展开,具体而言可体现为两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社会环境的变迁决定着转型的动力

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方向性和现实性。方向性强调被教育者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以此形成奋斗动机,现实性强调对现实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这也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与社会转型同构,以此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现实需求。在转型时间上,虽然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与“现代”划分存在着一定争议,也有学者对以经济体制改革事件划分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但基于“时间概念”和“性质概念”的考察,大多数学者仍将转型的节点设置于1978年改革开放。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在围绕经济领域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政治、文化、社会等要素。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言,首先,中国社会的结构及机制转化加剧了市场能力对人们生活机遇的决定性作用,也明显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主体结构、客体结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改革开放以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建立在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单位制之上,目标主体“天然地”形成了一种以政治身份为核心的身份认同,而客体是在强烈的政治场域当中广泛地“主动”或“被动”地实现着预期效果。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经济狂热的不断升温,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主体构成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化,目标实现的政治动力对客体的吸引越来越淡化,目标自身结构也由一元向多元发展。

其次,社会转型改变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被教育者已不再单纯地满足于被期待、被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主体意识不断彰显。可以说,这是学界整体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以及具体目标内容的重要立足点,而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内在的冲突意识。关于这种冲突意识的积极意义,有学者提出了个体价值、动力的主张。这种观点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是从对“群体价值”的彰显到对“个体价值”尊重的转换。在市场动力之下,“经济领域中的个人利益的动机和行为取代了过去简单的集体利益动机”,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还必须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能推动其发展的合格公民”。[2]事实上,“转型”问题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不仅是对“被教育者应当如何”这种表述方式的怀疑以及对由此形成的话语体系的抗拒,更是试图消弭“达标/不达标”所形成的被教育者优劣的等级差别。

再次,社会发展主题的变化与多元改变着目标的立场、关注的主体。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发展的主题由政治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与和平发展,并在当下表现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多元化趋势。这一趋势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实现的预期效果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素质,而是各种素质的综合。也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发生了调整和明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与人类优秀文化相传承。”[3]

2.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迫切性

有学者指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课题,这“一方面的压力来自社会系统的变迁,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存在。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操作效应,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存在”[4]。对这种直接存在的论述做深入分析,可发现其折射出的问题包含两个:一个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内部张力所引发的转型需求,一个是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效应的失效所引发的转型需求。前者所关注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在社会变迁中的转变,更关注各要素面对转型背景而做出的自觉调整,凸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需求自我发展的诉求,强调如何主动适应、如何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等问题。在此之下,学界不断借鉴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丰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涵。后者所反映的是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期望和认可程度。这也是当下学界提出转型的现实出发点,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症结出发探究转型的发生,其中的论题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性和政策性话语所导致的话语体系陈旧、主体间交往方式的层级化、可操作性模糊,学科属性和科学性的质疑所导致的存在合法性问题、政治主张“失语”、教育者自我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思考等。[5]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是以否定性取向来表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的尴尬,但也内在地隐含着改革的机遇和方向。据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获得理想的效果,“在逻辑起点上,既要设定对被教育者的具体要求,又要昭明这一要求的内在依据”[6]。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研究的现状概观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学者正以广泛的学术自觉深化其理论研究,不仅逐渐勾画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而且始终基于实践意识和问题意识,拓展其研究领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容。事实上,这一过程已经内在地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内容以及过程。故此,现有研究虽未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作为研究对象,但也已基本确立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1.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含义、特征、目标结构等做出理论梳理,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理论基础

大多数学者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作为单独要素提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的内容之一,从而强调目标的指引性,积极调动对象的重要性。如孙其昂、黄世虎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2004),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7)等。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视为渗透在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等要素中的“隐形”要素,因而可不作为单独要素存在,如陈义平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8)等。总体看来,这些探究都极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的重要构成。而这种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什么”到“有何意义”再到“影响因素分析”的教科书体系阐释,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解和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问题的另一面是,这种教科书体系却因与现实严重脱离而加剧被教育者的拒斥。

2.基于社会环境的整体变迁,从宏观层面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并以此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何转型”的背景及当代意义

这种探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应与社会转型同构,从而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适应党情、社情以及自我发展的需求。对此,学界重点关注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等带来的影响,而在近些年尤其聚焦互联网议题。如吴绪红认为“互联网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道德的弱化造成受教育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障碍,他律的弱化给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难度”。也有学者放弃宏观背景影响的论述方式,从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出发,探究科技发展因素、教育因素、人的需求因素、人民群众实践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影响。①

3.对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历史考察,以此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容,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向什么”的问题

这也是当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研究的重要方面。王炎等(2010)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区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认为新时期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围绕着不同时期根本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而不断深化。郑敬斌、王立仁(2011)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阶段,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逐步将根本目标确立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并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层次。徐光等(2011)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施起点、必要条件、终极追求方面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人文化、生态化、生命化”教育理念。侯勇(2012)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角度,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经历了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再到“人本自觉”的嬗变。②基于学者在历史考察方面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我党奋斗目标的关联已鲜明揭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成为贯穿始终的主题,而其共同点还在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动态性和结构性。

4.基于不同场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现实症结,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问题意识和转型策略,回应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如何实现”的问题

按照社会场域划分,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可具体区分为学校、军队、企业、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高校,其内在原因在于高校场域的目标对象范畴容易确定和量化。对此,学者一是借助管理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引入目标管理。如秦在东(2007)指出将目标管理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于其特点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是一种全面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负责、全面落实的管理方法。董海浪(2009)则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在实践中存在形式化倾向、目标管理各环节脱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而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此应一方面以学生为本,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另一方面建立目标管理系统,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二是基于比较的视角考察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异同,在借鉴当中思考转型的策略。虽然其他国家没有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称谓,但学界仍普遍认为二者在实质上是有共同的,而“借鉴外部经验和结合实际创新的不断耦合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实现机制”。在这一方面学界多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着重使用国别比较法。李祖超(2008)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这些国家的“共同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社会政治制度忠诚,成为有道德的人,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各国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合格的接班人,培养合格的本国公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③,差异体现在政治程度、具体内容、民族传统的不同。也有学者将这种差异集中在政治性和阶级性的不同上。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研究的反思及研究趋势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研究的多样化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研究的显著特征,但当前研究只能说是方兴未艾,总体而言: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研究总体较为繁荣,已初步形成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哲学、党史党建等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格局,但研究视阈分散而缺乏系统性和特色,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显性化研究成果偏少。其二,研究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转型进行同构,未显现出目标转型自身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三,研究内容的静态化以及探究视角的固化。在上述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及目标转型有着相对明确的研究领域,但是现有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将问题集中聚焦于转型的背景,而在如何实现转型方面探究不足;二是多从静态层面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自身的结构要素以及功能的发挥;三是在历史梳理中简单列举不同阶段的目标内容,对从“建设者”到“接班人”再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态分析不足,如目标内部结构层次的转变、不同目标影响因素在当下的体现方式和程度等;四是在探究视角上仍是以国家的立场阐释“人的全面发展”。

毋庸置疑,转型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研究应当关注的:

1.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所展示的新方向进行梳理

虽然人们肯定了转型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的新视阈,而且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背景、内容等,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动力是什么?目标转型方向确立的标准是什么?目标转型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实现目标转型的方式,是破旧立新还是融旧开新?促使转型发生的各种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目标时期是如何体现的,体现的程度如何?……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理解的深度。据此,需要研究并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时代背景、历史、逻辑路径;界定与澄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动力机制、阻力机制及平衡机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分析不同目标时期的结构变革、因素变迁、现代性特质的表现等。

2.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进行整体研究和考察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表述的不是信息的传播,而是素质、价值理念。因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研究最迫切的课题之一就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解读“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适用性和前瞻性,发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功能。这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之源研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合法性研究以及前提的整体考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和价值承诺,尤其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本质及以主流价值观引导与整合社会文化的功能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融合、诉求。

3.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转型实现的途径和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结构转型。虽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研究已关注到了目标的层次性、多元性,但系统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的转型仍缺乏有条理的梳理。这一问题涉及的论域不仅需要融入上述两个问题的探究,还关涉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环境、主体结构、客体结构等。据此,需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变革;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主体结构构成,并重点关注不同目标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目标认同的变化;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客体结构构成,分析当前影响客体认同目标的因素;等等。

注释

① 吴绪红.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的影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80-82;单连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中环境因素的功能悖论[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

② 王焱,王树荫.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理论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32-38;郑敬斌,王立仁.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兰州学刊,2011(6):155-159;徐光,王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人文化、生态化、生命化”教育理念[J].科学社会主义,2011(1):98-101;侯勇.“政治自觉”到“人本自觉”: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转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3):8-11.

③ 秦在东,文大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7(7):31-33;董海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2):79-81;孙爱霞,冯宪书,王久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9-05-20;李祖超.“五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46-50.

参考文献

[1] 王焱,王树荫.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理论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32-38.

[2] 巩章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拓展探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4):25-29.

[3] 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转型[J].理论探讨,2009(3):115-119.

[4] 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基于社会、历史、系统视野的考察[J].思想教育研究,2007(8):5-9.

[5] 胡晶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40-42.

目标与理想作文篇5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在日常工作中,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含义基本相同,可以通用。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众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保障经济和其它一切工作顺利进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党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说服人,转变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一套成熟的工作体系。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科学丛林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的理论兴起是在美国。但实践根源是在日本,可以一直上溯到二战结束时的20世纪40年代。大部分西方学者们认为: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内部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行为文化,它是包含了企业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及思维方式,也包括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员工的行为方式、工作作风。它是时代的产物,内容丰富,是以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种群众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的管理体制、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同点

1. 主体的一致性。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都强调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都把员工看成是企业的主人,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自身工作的原则;强调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实玫少、的价值,发挥人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只有强化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强调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力,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

2. 目标的共同性。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追求目标的着眼点上有所不同,都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培养目标上看,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坚持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认为员工素质的高低与企业的兴衰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目标来看,两者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服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生产经营来展开,要贯穿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价值目标上看,两者都强调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的统一,并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统一起来,因而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心理趋向。

3. 内容的交叉性。适应时代需要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确立与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导向相符合的企业价值目标,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员工形象和企业形象,使两者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结合得更加紧密。两者都注重制度建设,强调把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并通过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制度规范,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使员工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还有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性质不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在性质上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是一门新兴的企业管理科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社会文化中的政治文化,属政治伦理教育范畴。但由于受企业追求目标所决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具有经济文化的性质,也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 任务不同。建设企业文化与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着眼于调动州门的积极性,都要形成一种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凝聚力。但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调动的积极性,是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是要围绕企业本身的发展目标,去挖掘内在潜力,这种积极性是属于经济性的。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调动的积极性,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通过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通过改革开放的教育,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这是一种政治积极性;二是围绕企业本身的发展目标,去调动州门生产劳动的积极性,这是一种经济上的积极性,企业文化主要着眼于形成企业本身的凝聚力,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形成企业本身的凝聚力之外,还要形成全国的凝聚力。

3. 层次不同。企业文化着眼于企业本身,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实现本企业的目标,更要月民从于实现全党全国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在政治上的高度统一,要造成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

如前所述,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某种角度看,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不能完全替代。

参考文献

[1] 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曾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4页.

[3] Kotterr,J.P.&Heskett.J.L. corporate and Performance[M]. Simon&Schuster,1992.

目标与理想作文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源性;交融性

同源性一词,多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意指从共同的始祖经趋化和进化,在序列或结构上的相似性。后被一些学者引入社会科学及其他相关研究领域,在运用方法上,体现为将每个个体的存在至于同一个层次上,通过理性的审判来找到共同的根源。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源性有别于同质性,同质性探讨的是二者在“枝”、“节”方面或者基本范畴方面相同的地方,例如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功能作用以及所属层面等,而同质性所要探讨的,是二者在“根源”方面的相通之处,不可简单地将两者的同源性同质性或相同点等同。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源性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实践中的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追溯到理论层面,其主要依据是两者在逻辑起点、价值取向、作用机制、工作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一)逻辑起点同源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都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逻辑起点源于对人“社会属性”的认同。首先,企业文化衍生于“社会人”概念。现代企业管理认为,人是“社会人”,不仅具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还是“自我实现人”,具有在生活工作中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方面的需求。企业管理者开始重新认识人性问题,反映在管理方法上,即开始从以“物”为中心转变到以“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管理。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向来重视人的因素,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时作为企业成员的人,人是社会过程的产物,具有社会属性,要摸清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使得人们的思想朝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变化,必须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在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使人们从各种谬误、偏见中解放出来。

(二)价值取向同源

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源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首先,企业文化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能动的,并且处于同环境的交互作用作用之中。现代企业管理重视发挥人的作用,从研究成员共同价值取向出发,注重激励人、引导人、关心人、塑造人,造就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群体意识和共同价值观,促进成员全面发展,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企业思想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特别是人的思想工作,它着眼于教育人、培养人和发挥人的潜能,通过转化人的思想使其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启发人的觉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现,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三)作用机制同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意识形态的存在,其推动企业物质生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通过“意识变物质”这一机制实现的。首先,企业价值观决定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作为意识形态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支配和制约着企业管理的其它因素,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引导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规范和约束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激励其发挥个人潜能,推动企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其次,成员的思想状况影响企业的发展状况。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把‘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作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同企业文化一样,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注重对成员的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注重激发成员的精神动力,提高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调动他们投身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四)工作内容同源

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决定人生价值取向与人的日常行为态度。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源于对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基本内涵的把握与理解。首先,企业文化管理运用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精神文化因素,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履行经济合同,在企业的共同目标实现上形成合力。其次,思想政治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企业成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育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和遵纪守法的观念,激励成员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持高度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把全体成员凝聚起来,共同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交融互补”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二者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有许多共同点,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不同。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求同存异,各展所长”,对探寻实现两者有效融合的契合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有形”理念

目标与理想作文篇7

[关键词] 中和文化管理

一、管理与文化

管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管理大师彼·德鲁克曾这样论述,“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应该是——受文化制约……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和技术都是建构在一定社会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任何一种管理制度或体系要起作用的话,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载体。

现代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暗合,当然也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差异。如果我们在吸收西方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承载该理论与技术的社会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差异,那么这些管理理念或管理技术在实践运用中,其效能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从文化的视角去审视现代管理理念与技术尤为必要。

中华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尚中贵和”的中和思想。本文主旨在于探讨儒家文化中的中和思想与现代管理之间的关系。

二、中和思想的文化内涵

要理解“尚中贵和”的中和思想,首先要理解“中”与“和”的含义。从“中”字起源上,通常认为:“中之一字,本义为射之命中”。也就是说,中是人们对射箭“中”的认识派生,应为狩猎经济见长的部族观念,它是夷殷所形成。因而,理学家程颐在为“中”下定义时,就作出“不偏之谓中”的解释,反映了“中”即“正”的含义。而“正”有“不偏”之意,即不左不右,不上不下,恰到好处,无过而无不及。

“尚中”作为一种原则是孔子提出来的。在孔子看来,“过,犹不及”,凡事叩其两端而中便是正道。《礼记·中庸》将“中”概括为处理万事万物的根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通观儒家文化,“中”一般有中礼(或中道)、时中和适中之意。其中,中礼反映了循道的思想,主张遵循合理的制度和规律,讲的是“中”的标准或尺度;时中是“行权”的表现,即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强调要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要随时变通以合于中。至于适中,强调的是“执两”、“用中”,即不偏执、不走极端,它是“中”在行为层面上的具体体现。

在某种意义上,“中”是手段,“和”是目的,也是衡量“中”的最终标准。“和”的内涵主要是指和谐,它包含自然界内部、人与自然、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循道”思想是“中礼”的外在表现,这里的“道”就是“和谐”之道。在中华文化中,贵和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末年,周太史伯就得出了“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断。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也表示对“和”的重视。到孔子那里,对“和”的重视更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原则:“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自孔子之后,中国的思想家几乎都重视“和”的思想传统。

事实上,“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本质。在宇宙生命的流变中,任何现象即存在,都是一个生命的过程;每一生命的过程,都是由无秩序均衡结构的状态,到秩序均衡结构状态的完成与解散,而重新建设新均衡结构之过程。一切存在都有“求生的意志”,“总要求继续存在,总不愿意死,……既然存在即生命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无论如何长久,终归是要死的、要结束的,因此所谓的“存在”,就是某一现象或某一事物相对保持一定的质、自产生到突变所持续占据的时间和空间,也即事物相对同一、和谐的发展状态或过程。换言之,只有和谐,万物才能生存;和谐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事物的灭亡。因此,和谐是存在之道,维持和谐,也就是维持事物的存在。

三、中和思想与现代管理

1.中和思想与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组织的决策层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在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整个组织的总体目标,然后逐级展开并落实到岗,变成每一个成员的个人目标和实施措施,形成一个全组织、全过程、多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以达到激发和动员组织全体成员参与目标并为目标实现而奋斗的目的。

显而易见,目标管理深刻地体现出了中和思想的要义。有效的目标管理,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执两”、“用中”。“执两”就是要准确认识到目标之于组织外部与组织内部、组织整体与成员个体、上级与下级的价值的差异,“用中”就是要均衡“两端”的矛盾、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而有效的目标管理,其实施的过程则需要“行权”。目标规定了总的方向,以及具体实施的步骤与方法。然而,组织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有权变的意识与胆略。

而“和谐”则是衡量有效性的标准,更是目标制定的原则。所谓的“和谐”原则,就是要促使组织外部与组织内部、组织整体与成员个体、上级与下级均衡、有序地、可持续的发展。矛盾两端的失衡,必然会导致组织的动荡与混乱。因此,现代目标管理深刻地体现出了中和思想的内在要求。

2.中和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地域内的具有正常智力,能够从事生产活动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者,它与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共同构成组织的三大资源。然而,人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与经验上。正是这些差异,造成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劳动能力。而不同的岗位对人的劳动能力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让有用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让每一个岗位有一个合适的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在人才招聘、任用与激励的过程中,这一原则无不贯彻其中。而这一原则即人职匹配原则。人职匹配原则是中和思想的内在要求。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和谐”就是要使个体所具备的能力与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保持一种平衡。如果个体的能力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的话,那么就是“不及”,可能就会影响到工作的完成;而如果个体的能力大大地超过岗位需求的话,那么这就是“过”。这样的话,一会造成人才浪费,二会影响人才的积极性,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人才的选拔与配置必须要做到岗位与人的匹配,做到无过无不及。“过”与“不及”是矛盾的两端,我们必须要“执两”而“用中”,以达到“无过无不及”。

人才的任用一方面要遵循人职匹配原则;另一方面,要做到“和”而不同。管理的实质就是使各种管理要素和谐有序。在组织管理中,和谐的员工关系意味着企业有一种在各个方面都能够真诚合作的气氛,而这种合作表现出来的信念和力量,共同作用于企业的最高目标,是使企业具备最大活力的源泉。除此之外,和谐的员工关系也有助于满足员工对人际关系的需要、相互尊重的需要,并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的承诺度,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组织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从而使得组织获得持续的、稳定的和健康的发展。因此,和谐的员工关系是组织致力于达成的目标之一。但是,“和”并非等于“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与“同”异,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和的方面有所不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混合叫做同,同的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人才的任用,是将不同的人和谐的搭配,以产生最大的效能。

人员激励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其实就是如何用好人才的问题。人的差异性,决定了激励差异性原则的重要性。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优势需要。不同的人,其优势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激励的首要原则就是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务,要制定有不同的激励政策;对不同的人,要实施不同的激励手段。这一思想既体现出了中和思想“行权”的主张,也体现了中和思想“执两”、“用中”的内涵。“行权”对于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激励手段;“执两”就是要根据个体的需要,把握住激励“过”与“不及”的两端;“用中”即是激励手段符合个体的需要。“过度”的激励是资源的浪费;“不及”的激励达不到最大的效能。

3.中和思想与信息管理

信息贯穿于管理活动中的全过程。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都离不开信息。准确性、及时性、经济性是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准确性是信息的生命。只有准确的信息才能保证分析和判断的正确性。经济性就是要考虑信息处理与效益的问题。获取信息需要成本,应该在确保管理者决策需要的前提之下,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信息价值。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经济性,必须要遵循“执两”、“用中”的原则。“执两”是一种全局的、系统的视野,就是要寻求到矛盾的两端:过与不及。过量的信息是“过”,其搜集的过程必然会损伤经济性原则,既耗时又耗力。过少的信息是“不及”,无法达到准确性的要求。因此,“用中”是解决信息管理准确性与经济性问题的根本手段。

及时性就是要迅速把握环境的动态变化,迅速地校正或调整管理策略或手段。组织环境瞬息万变,因此管理策略和手段必须要及时更新。如果环境变了,而管理策略和手段不能及时更新,就会滞后并阻碍组织的发展。因此,及时把握信息的动态变化,是确保管理持久有效运作的根本。事实上,尊重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策略和手段上的调整,这是“行权”的基本要义。

四、结语

目标与理想作文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 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我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也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然,基于不同侧面及思想传播目的,对校园文化的诠释也会有所不同。本文所提及的校园文化,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教育活动为学生带来的精神财富,这离不开良好校园环境的营造。物质与精神并行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校园文化逐渐得到拓展和延伸,通过物质来承载,借助精神来传播思想,所有参与者都会在整个过程中获得全新的精神体验,使自身精神文化和思想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相关概念阐述

1.校园文化基本特征概述新时期,校园文化主要具备如下特征:第一,广泛性。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校园文化的广泛性特征均得到彰显。对事,新思维与新元素的融入对已有元素和内容造成冲击,这种冲击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它也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身价值观念与信仰,帮助我们重新梳理和构建思想体系。对人,校园文化缔造者不仅仅包括教师和教育主管人员,还有学生,以及各类在校园内工作的其他社会人士,比如厨师、清洁工等,他们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对校园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第二,目的性。从宏观上看,传播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传播教育思想和彰显不同时期的教育品质;微观上,不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不同磨难,有些是时代造成的,有些是学校自身发展方向和教育定位所决定的,但无论如何,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并且这种“目的”与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性格。第三,时代性。校园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显而易见,它随宏观层面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维持社会稳定,实现民族的长足发展,需要学校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因此,一旦社会环境或国家发展方针出现变化,学校教育“环境”自然会发生变化,包括要求、目标、理念等。由此,校园文化的形成也必然伴随着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因为“校园文化”注定是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展服务的。2.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农村校园文化”不同于标准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它也具有基本“校园文化”的特征,但由于其形成环境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理解农村校园文化时不能仅凭经验。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建设逐渐向世界标准靠拢,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发展环境,但并未彻底改变其体貌特征,因为农村与城市存在本质区别。最明显的是,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为生物良好生长与健康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将其纳入农村周期性循环发展过程中。而若想使原本自然的、科学的、健康的、绿色的发展环境被维持,就需要有一批批、一代代继承者去传播这种人性化的发展理念,并加以践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完成,包括知识、技能、思想、价值观念等。这就是农村校园文化与城市校园文化最本质的不同,文化中渗透着“自给自足”,文化中渗透着“自然和谐”,文化中渗透着“万物运行规律”。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更侧重于精神,当然,也需要由物质来支撑。精神力量或境界的形成需要有来自思想层面的能量作支持,从事物形成规律与发挥逻辑角度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趋同的。基于目的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都是以培养新时代优秀中学生为主要目的,为他们“晋升”为优秀大学生做铺垫。在宏观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合格人才。当然,“社会”不同于“校园”,构成元素与涵盖内容具有很大区别,而为了实现无缝衔接,就要将社会中有益的元素移植到校园里,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营造发展的环境。基于内容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都是以传播或输出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发展观、教育观为主要内容来培养新时代初中生,使他们成为符合新时代标准和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讲道德的人才。建设“校园文化”重在“文化”二字,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必然需要有坚定不移的“观念者”去践行。所谓“观念者”,就是那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环境下被熏陶出来的,具有传承和开拓精神的“思想者”。基于方法与形式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在理论层面同样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更为关键的是,校园文化建设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角色,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内容实践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去检验理论内容的可行性,这也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元素和基本框架。众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假大空”教育,特别是在我国农村中学里,因为无法有效实践,所以很多理论内容很难得到验证。而对于教师来说,也只能以为依靠说教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效果极为一般。

三、农村初中校园文化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1.善于发挥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功能鉴于“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存在的特殊性紧密关系,笔者认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原因在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支撑,而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又可被看成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践行,同时,通过丰富特色文化内容与优化特色文化建设标准,可对初中思想政治理论的正确性与可实现性做全面验证。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推动校园文化在高校里进行,采用知识讲授和思想教育结合的方式,从学生实际的思想意识水平出发,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2.调动师生“建设”的积极性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只有将二者有效衔接,充分融合,发挥互助作用,才能实现最终的育人目的。作为学校教育的两类主要群体,教师和学生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将农村特色的元素引入校园,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从深层次出发,将农村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关联。农村初中教师应结合学校实情与学生学情,不定期开展农业节和传统文化节等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各种文化活动里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或者举办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不仅可以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还深入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3.同时强化物质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建设校园文化必然会涉及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要对校园建筑进行专业的设计,合理的布局,体现独特性,还要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学校各个宣传专栏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适当加一些绿色植物来体现生机勃勃的感觉,重视绿化的作用,完善教学设施,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校园文化的内在美。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对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突出文化的内涵。

四、渗透校园特色文化,创建思政教育机制

1.提高文化建设创新性,丰富思政目标机制在农村初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创新性的体现与发挥始终受到目标性的引导,当目标内容足够丰富,科学建设意识足够强烈时,目标机制的功能性便开始发挥作用。事实上,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目标机制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特色文化建设行为本身,也需要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因为二者在诸多层面均存在着紧密关联。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提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目标机制的有效性,就是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有效性来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创新性的进一步生成。由此可见,若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得到充分优化,使其在初中教育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育人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将文化育人理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中。具体而言:第一,将校园特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范畴,丰富目标内容;第二,结合现实需求细化目标,明确责任;第三,将校园特色文化内容集中体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2.发挥文化导向性,优化思政主体机制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在校园文化对学校成员潜移默化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过程中,以及学校群体间具有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基础上发挥作用的。特别是在农村校园中,校园内学生们的思想与行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师生们生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他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或通过其他方式感受的,都传递着某种价值观信息,会对她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机制的优化中,就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发挥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导向性,在校园文化中注重向教育主体渗透一些优秀的价值观念,使教育主体在实践中更加明确自己的主体责任,形成主体意识,不断完善和优化主体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根本保障,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3.突出文化建设的激励性,强化思政动力机制作为一种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自带自我运行与调节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它可被理解为一项独立存在的系统。这样,必然有一种“动力”时时刻刻推动它稳定地向前发展。这种动力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群体是在校初中生,个体之所以能够心甘情愿接受各类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他们认为在学校教育制度和规则下来进行学习是正确的以外,个人内在品质成长过程中也的确需要精神和思想层面内容的安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需求”,其目的是使自身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由此得知,个体自身发展需要成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个体成长始终伴随来自其他层面的需求,比如满足感、存在感、认同感等,它们不同于低层级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更多体现着个体对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的渴望,特别是在他们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更多褒奖和奖励时,一旦外部环境满足了他们这种需求,他们的行动力或学习动力便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笔者认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动力与激励进行关联,突出校园文特色化建设所具有的激励性来使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4.提升文化建设的育人性,完善思政评价机制在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评价”始终伴随活动发展的进程,同时,“评价”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可见,良好的评价机制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渗透思政教育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带有一定的育人性,具体活动也以此作为根本目标,这与思政教育功能相符合。基于此,通过提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育人性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措施。具体而言,通过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所具有的育人性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能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完善评价形式;将文化育人的评价要求渗透到评价方法中,可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强调及突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功能性与有效性,其目的在于确保评价机制能够得到长久、稳定、科学、高效的应用,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提供机制保障。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无论是形式、方法,或是内容、教育目的,它们都能在相互促进中实现互补。而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来说,若要实现建设效果的最优化,就必须首先认清和理顺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明晰各元素和内容间的关联,以此作为渗透策略的基础,从而使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进而完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李聃、和勋《中学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回顾》,《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第30期。

[2]林玉琴《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政教育的融入与深化》,《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3]樊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上一篇:中餐座次礼仪范文 下一篇:创业计划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