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试成功率

时间:2022-07-12 10:20:21

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试成功率

摘要: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重,高校毕业生要想成功就业,面试环节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并系统性的归纳高校毕业生的面试准备,旨在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试成功率。

Abstract: With the employment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interview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llege graduates applying for a job at recent year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 in the interview progress, advance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concluded the interview technique systematical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ccessful rate on employment interview for college graduates.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试

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employment;interview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48-02

0 引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2013年成为新中国成立至今64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也极有可能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这是教育部统计的“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含本、专科及研究生),比2012年增加了19万人[1]。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要想成功就业,面试环节至关重要。面试是用人单位挑选应聘者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人单位通过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观察、交谈或问答,由表及里对应聘者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有关素质的一种考试活动,它给用人单位和应聘者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机会,能使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以便双方比较准确的做出聘用与否、受聘与否的决定[2]。因此,在高校生毕业就业时,面试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过程,面试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也关系到高校的改革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1 分析高校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

面试是每一个即将毕业,将要进入工作岗位的高校毕业生都要经历的。但不是每一个毕业生都能通过面试的,之所以面试没有成功归纳起来有两类原因:一类属于可控的内因、外因;另一类属于不可控的内因、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内部原因所引起,又同一定的外部条件密切联系。但是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3]。因此,高校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归纳起来存在以下两类因素的问题:

1.1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可控内因和不可控内因。可控内因包括:努力、勤奋、主观能动性等;不可控内因包括:能力、性格,心理素质等,尽管能力、性格,心理素质等不可控内因具有可塑性,会因环境和主观努力而改变,但这种改变是缓慢的,需要很长时间。内因在求职面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但面试失败的应聘者往往在面试中表现的可控内因没有发挥好,不可控内因平时又积累不足。比如:“在可控内因方面:错过面试时间,面试着装过于随意等,说明应聘者主观上不够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应聘者基本素质和做人做事的不良习惯;面试准备不充分,说明应聘者主观上不够努力,没有在面试前做充分的准备;在不可控内因方面:面试过程经验不够,不讲究礼仪,语言表达欠缺,能力和思维的展示不够等,虽然不可控,但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弥补,平时多参加几次面试,多注意自我锻炼和提高,自然就有经验,不会怯场,语言思维表达也会显得流畅、缜密,显得更有自信”等。

1.2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可控外因和不可控外因。外因一般是客观存在的,不易控制,但不代表不能控制,也有可控部分,比如: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都是有帮助的,这属于可控外因,所以面试时多学习和掌握这种关系的运用,对就业也是有益的;不可控外因比较多,机遇、运气、用人单位的情绪等,这些虽无法控制,但应随机应变,尽量弥补,比如:“参加面试时,路上正好堵车,应聘者无法按时参加面试,势必会影响面试结果,那么应聘者应该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阐明原因,希望能得到用人单位谅解,而用人单位能否谅解应聘者,这个无法控制,但应聘者是否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是可以控制的”。总之,应聘者既要重视客观存在,又要强调主观努力,尽量控制能够控制的因素,改善无法控制的因素。

2 归纳高校毕业生的面试准备

2.1 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这是应聘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可控内因)效果的最佳时机,也是面试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准备的要求是:控制好可控因素,改善不可控因素。面试前准备或许不能改变应聘者的能力、专业、性格、心理素质等不可控内因,但应聘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好情绪,在短时间内给用人单位树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而用人单位在选取职工时,往往依赖于该应聘者的第一印象,短短几分钟的面试,很可能决定了应聘者的前途和未来,因此面试前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给用人单位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包括:时间观念、着装造型、谈吐举止、思维的清晰程度、语气的抑扬顿挫及在整个过程中所表现礼貌、仪态、及肢体语言等[4]。面试前应该将第一印象准备的尽量完美,给用人单位以沁人心脾、与众不同的感觉。

2.2 面试中的发挥表现 面试环节的发挥好坏直接影响到应聘者面试成功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应聘者平时积累(不可控内因)的多寡和面试前准备(可控内因)充分与否,因此一般也作为用人单位是否录用职员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面试环节中,应聘者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面试时语气的表现:语气要有自信,不要自傲,更不要拖泥带水,尤其在自我介绍时,不要让用人单位感觉到应聘者是在背课文。第二是面试时内容的表达:在回答用人单位问题时,言语中要表达出对用人单位的肯定以及对该单位企业文化的认同,尤其要表达出愿意为用人单位服务和贡献的意愿,这一方面说明应聘者在面试前对用人单有所了解,并不是盲目来面试的,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应聘者就业的诚意和在一定程度上对用人单位的忠诚。

2.3 面试后的联系沟通 面试准备包括有三个环节:面试前、面试中、面试后,而应聘者往往忽视面试后的工作,其实面试后的工作有时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试后工作是指应聘者在等待面试结果出来之前要适时与用人单位联系,咨询面试情况,通过沟通来加强彼此的关系,同时也加深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印象,这对提高就业面试成功率是有帮助的。当然,面试后也不要立即询问面试结果,要给用人单位3-5天的考虑时间[5]。

3 小结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中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要想解决就业难问题,单纯寄希望于教育体制和机制(不可控外因)的改革,短期之内是不足取的,而仅仅通过掌握几条面试技巧就试图提高面试成功率也是不现实的。那么高校毕业生在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应该正视严峻的就业情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不同的期望值,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的改善自己的能力、性格、心理素质等不可控内因,提升专业技能、积累面试经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等可控内因,以及结合自己的人际关系,尽量克服不利的客观环境因素,才是真正有效提高高校毕业生面试成功率的关键和根本。当然,就业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必经程序,即便我们面试失败了也要正确处理好各种情绪,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做好正确的原因分析,弥补不足,才能迎接随后的挑战与就业[6]。

参考文献:

[1]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江苏广播电视学校.面试技巧[J].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就业讲座,2011(4).

[3]袁晓波等.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刘朝武.浅析印象管理在大学生求职面试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5]宋桂支.也谈毕业生面试策略[J].出国与就业,2010(2).

[6]董军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归因及对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上一篇:重庆动物园笼舍生态丰容设计与实践 下一篇:西吉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就经验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