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中的语义比较

时间:2022-07-11 08:57:40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比较

摘 要: 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分别隶属于世界两大语系。从其形态上看两者没有相似之处,但从语义上有其异同性。英语和汉语有很多同义词,众多专家和学者在英汉互译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这一类研究大多是从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方面入手的。作者运用义素分析法与语义比较对英汉语义进行微观层次的分析并以此指导翻译实践。

关键词: 英汉互译 语义比较 义素分析

一、引言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音译结合的符号系统,为人类进行沟通交际所服务。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对这两种分别隶属于世界两大板块的语言来说,两者在其形态上没有相似之处,更找不到两者间语音上的对立规律(外来借词除外),但从语义上有其相似性。同义词的存在在英语和汉语中屡见不鲜,众多专家和学者也在英汉互译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这一类研究大多是从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方面入手的,成果丰富。

语言学规律告诉我们,在同一种语言范围内寻找概念完全对等的词是非常困难的。而在两种语言之间,寻找概念完全相同的词,更是难上加难。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界定上虽有大量相似之处,但存在更多的是差异。所以,只有准确把握英汉语义上的异同性,才能在翻译中最大限度地忠于原文。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科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范围除语言学外,还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本文主要运用义素分析法与语义比较对英汉语义进行微观层次的分析,分析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没有音位分析那样精确、系统,仍有不完善之处,但我认为,要比较英语和汉语的关系,从语义上入手,则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语义比较

(一)对英汉义素的分析比较

Hjelmslev和Jakonbson借鉴音位学中的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理论,提出了义素(sememe)的概念,指出可以将语义成分,即义素作为语义学中说明词汇结构的最基本、最小的单位。义素是词义的最小语义构成成分,又叫做语义特征。一个词的词义由不同的义素组成,例如“man(男子)”是由“+human being(+人)”“+male(+男性)”“+adult(+成年)”等义素构成的,这些义素合起来,就是“成年男性”,是“男子”这个词的意义。

义素分析(sememe analysis)理论源于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丹麦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列夫(Louis Hjelmslev)在1943年提出的词义可分的设想。很多学者认为“由于(义素分析)方法简单、直接,可以突出词义对立义素之间的区别性特征,易于发现词义之间的差别,因此对于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确定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1]

通过英汉义素的对比研究,可以有效地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词义的异同,加深对语义的理解,提高翻译用词的准确性。以OX(牛)为例,在英汉字典中,我们发现OX(牛)一词有两部分内容的阐释,general name(总称)和classification(分类),在总称中,OX(牛)一词是这样解释的:animal(动物)mammal(哺乳)ruminant(反刍)。而OX(牛)细分下来,又分为ox/bullock(犍牛或阉牛)、bull(公牛)、steer(小公牛)、cow(奶牛)、heifer(母牛)、calf(小母牛),下面我们就用义素分析法来看一下英语和汉语在词义上的异同:(该分析素材来源于第四代英汉词典ox一词)

根据这几个英语单词的词义,我们用四对语义特征就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同时得出以下每个词的释义:

a.An ox or a bullock is male,grown and castrated.(ox或bullock是成熟、已阉的雄牛。)

b.A bull is male,grown and without being castrated.(bull是成熟未阉的雄牛。)

c.A steer is male and young.(steer是未成熟的雄牛。)

d.A cow is female,grown and with young.(cow是成熟、已育的雌牛。)

e.A heifer is female,grown and without young.(heifer是成熟、未育的雌牛。)

f.A calf is female and young.(calf是未成熟的雌牛。)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按照雄性/雌性、成熟/未成熟、已阉/未阉,以及已育/未育四对语义特征,可以明确ox,bullock,bull,steer,cow,heifer,calf这七个英语单词的词义。而汉语中的公牛、母牛和英语中的bull,heifer并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汉语中的“公牛”一词,可明确其性别是雄性,但并不明确其成熟还是未成熟,已阉还是未阉。汉语中的“母牛”一词,也只获悉它是雌性的牛,至于它成熟还是未成熟,生育与否,则不得而知。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泛指牛这个概念,而忽略其属性时,我们常用ox或cattle来表示。如果明确牛的属性,就要选择与其相对应的英语单词,例如bullock—犍牛;steer—小公牛;cow—奶牛;calf—小母牛等。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英语中关于牛的几个单词比汉语的语义范围要小,语义更为精确。

以上实例表明,不同语系的词义对比,可运用义素分析法进行义素对比,这样能清楚地表现出汉语和英语词义上的异同;也可以利用语义特征对词下定义,以便区分、识别不同词的含义。

(二)英语和汉语的一词多义比较

英语和汉语之间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词,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一词多义是指存在于同一词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而又有关联的意义。一般来说,一个词在刚开始产生时大多是单义的。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因词语所表达的意义不断增多,产生了用一个词兼表几个意义而不必另造新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在英汉或汉英翻译过程中,我们常常被一词多义所困扰。比如汉语“老”这个形容词,很多人看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英语单词是“old”,结果翻译“老领导”、“老闺女”、“老芹菜”等跟“老”有关的词时,感到无从下笔,因为“老”在这几个词中,和英语的“old”一词并无多大关联。所以,我们应从汉语的语义出发,再到英语词汇中寻找相近的词。“老领导”中的“老”不一定说这个领导岁数很大,而应理解成过去的领导或是级别比自己高,比自己年长的领导,我们可将其译为“a former leader或a senior leader”,(“senior”表示“较年长的;级别较高的;资格更老的”)。从词义层面上来看,“senior”和汉语的“老”有意思相近的地方,但“老闺女”中的“老”就不能理解成年龄最大的女儿。此时恰恰相反,这里的“老”表示为家中年龄最小的女儿,应译为“the youngest daughter”。还有“老芹菜”,如果真翻译成“old celery”就要闹笑话了。如果一个美国人在餐桌上听到有人抱怨“old celery”,他会百思不得其解,此时翻译成“overgrown celery”,(“overgrown”意思是生长过度的)则易于理解、贴切实际。

在英译汉时,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一个英语单词在不同词组中,翻译成对应的汉语也需灵活转化词义。例如“heavy”这个形容词,在和很多名词搭配时,不能都翻译成“硬的,重的,沉的东西”,下面我们针对“heavy”一词的翻译做一个归纳:heavy weather(恶劣的天气)、-crop(大丰收)、-fog(浓雾)、-traffic(拥挤的交通)、-soil(难耕种的土地)、-sky(阴沉的天空)、-storm(大风暴)、-ice(厚冰)、-road(泥泞的路)、-fire(猛烈的炮火)、-heart(沉重的心情)、-food(难消化的食物)、-sea(汹涌的大海)、-hand(严厉的手段)、-look(忧愁的面容)、-tongue(笨嘴笨舌)、-money(大笔的钱)、-drinking(狂饮)、-fighting(恶战)、-market(萧条的市场)、-sound(低沉的声音)、-bread(发酵不好的面包)、-offensive(猛烈的攻击)、-news(令人忧愁的消息)。

英语和汉语是词汇丰富且表达方法多样化的两种语言,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来表达一定的意义。虽然,英语与汉语这两种语言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但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对英汉一词多义的比较分析能客观地反映人类在不同语言背景下认知和语义发展中的异同,有效地联系各义项,更好地掌握英汉多义词汇。

三、结语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汉语和英语都有其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及建构,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对等是极为少见的。要搞清楚英语和汉语的对应关系,就要寻找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词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中所列举的例子有限,旨在向大家介绍一种进行英汉语言比较研究的有效方法。

义素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使词义描写形式化,便于比较。运用义素分析法,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分析和比较双语词的概念语义成分和关联意义,以找到最合适的对应词。但义素比较法的不足之处是没有音位分析法那样精确、系统,分析结果难免带有主观色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常常有不同的归纳方法。

语义比较法侧重比较的是语言的相同性(sameness)和相异性(difference),语义的相同性是相对的、个别的;而语义的相异性则是绝对的、普遍的。所以,在研究语义时我们需注意“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参考文献:

[1]王东风.英汉词语翻译中的义素对比分析[J].现代外语,1997(2):28.

[2]李君丽.英汉动物类词汇的语义比较与翻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133-135.

[3]赵富春,范祥涛,吴鼎民等.义素分析与英汉互译用词的选择[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67-70.

[4]夏婕,邓小玲.语义成分分析法理论和词语的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3):58-60.

[5]陈颖.英汉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以“hand”和“手”为例[D].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2008.

[6]陈珞瑜.英汉隐喻对比与一词多义研究以“杀”和“kill”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5):168-171.

上一篇:赏析诗词教学中的意境 下一篇:作文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