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信息含量问题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7-11 04:40:05

新闻作品信息含量问题的若干思考

信息是市场经济中最富活力的因素,新闻的竞争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竞争。新闻信息的高低多寡,反映新闻传媒对市场经济的适应程度。因此,增加新闻的信息含量是市场经济对新闻传媒的客观要求。信息论者提出过信息量大小的计算公式,受此启发.新闻研究人员也曾提出,新闻信息量=单元新闻信息:信息符号之和。不过新闻信息不是单纯的物理量,很难去作数量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信息的绝对含量

新闻作品信息含量的高低,一个通常的标准就是要看其密度的大小,也即在一定的信息符号(文字、画面、音节等)或者承载这些信息符号的时间.空间内包含、传递的信息量的多少,比如在面积固定的版面上刊载的新闻条数,在一定字数的作品里传达的信息数。现在许多人都说新闻作品要短,其真实的含义其实就是强调新闻作品要有更大的新闻密度,从信息含量高的文章无法妨长些,而空洞无物的作品在即使再短也没有价值。

新闻作品的信息应该丰富而力避芜杂,这就涉及到了新闻信息的纯度问题。编辑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来稿内容丰富却庞杂无序,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才能采用。这样的稿件,信息含量不小,但是排列无序,有时是几个方面的内容糅杂交错;编辑的加工修改,就是要提高稿件的信息纯度,使一篇稿件中的信息指向明确,排列有序。

新闻信息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它清晰度。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要素完整,交待清楚,让人一读就能明明白白,了解新闻事实,懂得来龙去脉。而信息清晰度低作品,不仅不利于读者知晓事实,达不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还必然降低读者对新闻作品的信任度。因此,新闻写作最忌模糊,越是清晰明白的新闻作品,它的信息含量才越高。

如果说以上着眼的是新闻信息的量,那么我们还必须考察新闻信息的质。很明显,单纯用密度、纯度、清晰度去衡量新闻作品的信息量,有时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我们通常讲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其实并非单纯的数量,而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在质的向度上,越是反映重大题材的作品,越是写出发展变化的作品,越是独特新鲜的作品,越是传递真知灼见的作品。越是接近读者生活的作品,它们的信息含量就越大。因此,一般而言,一个新闻媒体、一件新闻作品想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含量,也应该从提高新闻信息质的角度去作努力,善于抓重大题材,善于作深度报道,善于发现独家新闻。

二、新闻信息的附加含量

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其绝对含量,是在这么一种假设的前提下说的:同样的新闻事实,从同一个角度去写,最后不同的人能够写出几乎一样的新闻作品,它们的信息含量大致相当。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对有思想深度、有个人风格的新闻记者而言,如此“绝对”是不存在的。由写作者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和新闻作品的语体风格等带来的新闻信息,我们可以称之为附加信息。

1981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见义勇为》的新闻作品,报道河南省唐河县人民营救了3名被坏人拐骗的四川少女,文章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今年11月14日,在河南省唐河县的会议室里,举行了一次授奖大会。成都市两位公安千警……向唐河县参加营救成都3名受骗少女的表示慰问与谢意……”

第二天,美联社播发了该社驻北京记者对同一事件,而且还是根据《人民日报》改写的报道,但完全变成了另一种声音,题目为《旅途中的少女被拐骗》,第一段是:

3名在五一节外出游玩的中国少女被人拐骗,被卖到离家乡830公里的地方与陌生人结婚。据《人民日报》报道,其中一名少女试图逃跑,遭到那家人的毒打,后来,富有同情心的邻居凑足750元,为她赎回自由。第二名冒九死一生的危险从人贩子手中逃脱。第三名则是由警察找到的。

大致而言,两篇作品报道的是同样的事实,但传递的信息又绝不相同。这是由作者的价值取向不同而导致的新闻作品附加信息的区别。西方新闻理论强调客观,但不同的“主观”往往在不知不觉或者有意识的加工渗透中通过附加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立场、观点的新闻媒体、新闻记者,往往能从同一新闻事实中发现不同的新闻点;对于同一新闻题材的不同剪辑、加工,最后的新闻作品完全可能迥然相异。最近一段时斯来西方新闻媒体对科索沃危机的片面报道,就再一次证明了新闻附加信息的份量。无论是读新闻作品还是写新闻作品,我们都应该重视、挖掘、把握、传递好种种附加信息。

情感色彩是新闻作品的另一种附加信息(新闻作品的情感信息比较复杂,并不是所有的情感信息都是附加信息。在相当多的新闻作品中,情感本身就是独立的信息元素。但在另外一些新闻作品中,情感的确处在“附加”的地位)。新闻不是无情物。在准确报道事实的同时,好的新闻作品也应报含感彩,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

新闻作品的语体风格应该是明白晓畅、朴实规范,但成功的新闻作品也可以通过独特的语体风格传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附加信息。上述“气象消息”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新闻作品的附加信息含量是客观存在的。注意附加信息的传达,既可以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充实,也可以使新闻作品更好地去打动读者。

三、新闻信息的可接受状况。

新闻作品只有被阅读才有意义,新闻信息只有被接受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新闻信息的可接受状况与接受对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与传播媒体的总体格局直接相关。比如,在大学校园,由于人群的文化水平较高,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就比较容易被接受,在供给信息的媒体较少的时候,特定媒体上的新闻信息较易被接受――有人曾经分析,在信息供应过剩的状态下,有效消费的信息量必然会下降。不过在此笔者只想着眼作品本身,简单分析一下哪些作品的新闻信息较易被接受。

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是新闻作品的传播媒体的可信度。媒体的权威性越大,人们对媒体的信任度越高,它所刊载的新闻作品的信息就越容易被接受。同一条国际新闻,刊载于街头小报时人们往往不屑一顾,见诸《人民日报》就容易让人读进去。作品本身的信息含量完全一样,但它们的“消费率”大不相同。因此,从新闻信息含量的角度,我们也必须思考新闻作品如何选择合适的媒体,新闻媒体如何提高信誉度等问题。

听广播新闻的时候我们都有体会,播音员语速过慢,信息量势必不高,播音员语速过快,新闻信息也无法被有效接受。新闻作品首先是以一定的“物理”形式呈现于接受者面前的。易于感知,其新闻信息才易于被接受。对于报纸而言,进一步讲究版面语言,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与设计,注意图文的合理排布,都可以提高新闻信息的“接受率”。

再进一步,就应涉及新闻作品的可读性问题。面目可憎、枯燥乏味的作品,信息含量再大也只是一些“死信息”。只有被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信息才能得到有效的接受、充分的释放。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作品是为接受者说存在的。因此,在新闻写作、新闻选题的确定等方面,必须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与喜好,力求避免自说自话、艰深枯涩。

综上所述,新闻作品一方面应该内涵丰富。另一方面又必须易被接受。这样,它才能有丰富的信息含量,它的信息含量才有实在的意义和价值。

上一篇:电工技能教学重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下一篇: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