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汽车审美

时间:2022-07-11 10:38:39

中国人民的汽车审美

围绕着中国消费者审美问题,有诸多矛盾的观点同时并存,怎么理解,并且如何把握?

2010年,我曾向国内汽车造型设计领域的一些专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挖掘中国消费者独特的审美?得到的回答是:不要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中国消费者没有独特的审美,只要我们追上了国际主流设计潮流,中国消费者就一定会认可!

当问到,每个国家的汽车造型都有其设计风格,美国的、法国的、意大利的、日本的,等等。那么中国的汽车造型设计是否也会有独特的风格?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搞中国元素那套东西!

四年前,很多答案无法判断对错。

四年来,当诸多顶着“最新国际潮流意大利设计”隆重推出的中外汽车公司车型惨烈地战死在中国的市场后,今天我们常常会在新上市车型的广宣文章中看到,“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审美,某某车型对外观造型进行了改变”。也就是说,迎合中国消费者审美在今天是一款车型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田是这方面的成功实践者。它最新推出的全新车型杰德和凌派是“以打造中国顾客真正需要的汽车为目标进行企划、开发。除中日双方合作进行的部分造型设计外,几乎整个开发流程都是在中国完成的,从企划到研发都体现中国消费者的意志和审美”。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位于上海的本田分公司负责在中国各个目标城市进行的市场调研,为整车设计指出方向。而我们国内大家都烂熟到自嘲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也被广本的设计团队拿来作为核心的设计方向。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消费者对中级车的审美观是“大气”或者说是“气派”和“尊贵”。

如果说中国消费者审美的确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了,那么怎么理解,并且如何把握?围绕着中国消费者审美问题,有诸多矛盾的观点同时并存,我们分类讨论。

“中国消费者图便宜,造型是否好看不重要,只要价格便宜省油,就是大爱!”

“研究什么中国消费者审美啊!看哪款刚上市卖得好,抄一个肯定没问题。”

此类观点多来自于以销售低端价格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此目标消费群消费能力非常低,对价格很敏感,以最基本的功能需求为诉求。造型相对于价格,在购车影响度中相对次要。

但一方面,即便是售价低廉,同样也有竞品。而且,回顾汽车市场悲壮史,也不缺廉价“怪娃”卖不出去的案例。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是否将命脉永久立足在消费能力低的市场?

至于抄袭的问题,我们则更不需讨论。混得过一时,混不过一世。这种低成本做法,某个角度看,是在逃避规范的企业经营管理。省掉的是设计环节和调研环节,丢掉的是市场消费者的认可度和企业的长久发展。

“中国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大市场,消费者的喜好难以把握(还是跟着我的感觉走吧!我觉得‘水’的概念不错……)”

“中国消费者就是喜欢大,车要大,空间要大,格栅要大。”

“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是德系车造型,因为奥迪A6大众桑塔纳捷达已经在审美上给中国消费者洗脑了。”

此类观点通常以一定数量的市场调研为基础,但其结论一旦采用,便会显现出偏颇。

中国市场的确广阔而且复杂。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气候环境、不同民族、不同习俗、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也因此车企的营销手段会更加重视区域性特点,有的放矢。但即便如此,某些车型的造型也被消费者们广泛认可,或者至少符合多数消费者的审美标准。

从古至今,历史上中国被统一了两千多年,经历了那么多朝代。新中国成立、又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思想上价值观的层面上没有共同之处?也只有欧洲人会有这样的误解。比如美国地域同样广阔,思想意识形态自由发散,还是会有鲜明的美国精神。

只吃三明治汉堡的,搞不清楚中国有多少菜系不是你的错,忽视川菜在中国遍地开花就是你的不对了。川菜进上海可以改良,麦当劳在中国大地虽然还是老几样,却红遍大江南北。

中国消费者喜欢大车这种观点是对的。“大”与大气、气派、场面这些主流价值观吻合。但这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反问,车大了空间大了格栅大了,消费者是否一定喜欢这款造型?所以对消费者审美还需要深入研究。

而说起德系车造型成为中国消费者根深蒂固的审美喜好,某种角度是有道理的。因此,至今大众车盒子的造型风格仍旧被很多消费者喜爱。但如果绝对地与中国消费者审美画等号,那么君威科鲁兹现代ix35的不可一世,帝豪的亲民邻家女,似乎都无从解释。

“中国消费者审美当然有了,smart上加个龙啊,法拉利陶瓷限量版啊!”

“我们要迎合中国消费者审美,比如五行!你看弄个‘水’怎么样?”

“还有人同时反驳,中国元素强硬加在汽车造型上,与北京很多建筑上面直接加亭子是一样的,生搬硬套,毫无美感,辱没现代设计。”

关于中国元素的讨论,已经经历过几番热潮,依旧激荡不衰。

汽车是现代工业的产物,承载的是工业文化的视觉表现。大工业的机械结构和工艺,以及对动力追逐的速度感,以独特的造型设计特征,展现在汽车的车身上。而广泛认知的中国元素,通常指的是宋朝至清朝时期的各种艺术形式。

现代中国人对于文化和艺术的认知,经过了民国、新中国社会主义信仰以及改革后的西方文化渗透后,中国元素对于中国消费者审美的影响需要审慎思考。有什么还在延续?以何种方式延续?为什么延续?这是对于文化、传统、价值观的深入思考才能够寻找的脉络。

不得不说,法拉利的陶瓷限量版,smart的中国龙,更像是好莱坞拍了一部中国功夫片。不是给中国人看的,而是外国人在东方神秘色彩和肥肉般市场的诱惑下,表达喜爱之情的自娱自乐。

但是否因此判定,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消费者审美没有影响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偏好饱满的造型?为什么中国消费者执拗地喜欢被说滥了的大气?为什么意大利直白热情的造型风格不受欢迎?

因此,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解析出中国人不变的特质,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形式进行表现。中国汽车造型设计独特的风格不是臆想出来的,是中国消费者选择出来的。

“我们要研究中国消费者审美,我们要市场调研,大数据时代,统计学能为你解答一切!”

“不要研究当前中国消费者审美,消费者是很土的,是要靠设计新创意去引领的!”

这两种观点是针对市场调研重要性的两个极端的判断。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调研的数据结论,是理科生的主观幻想,再多的数据也需要设计师来感性地解读。

反之,脱离理性研究的设计师主观判断纯粹是艺术家般的自娱自乐,不应存在于商业的范畴。说白了,就是公司不该付艺术家工钱。

奔驰、宝马、奥迪所谓引领潮流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百年积淀的品牌影响力和营销的历史原因。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说,奥迪不见得比宝马受欢迎,宝马的双肾用在别的品牌一定是败笔;另一方面,它们一直稳妥地在主流潮流中,只创新超前了一小步。把兰博基尼布加迪便宜到宝马3的价格,中国消费者照样不买。

“我们德国总部派来中国的设计师,会天天在北京的胡同里转悠,理解中国消费者的审美。”

“我们调查了中国人的艺术,剪纸啊风筝啊陶瓷啊年画啊什么的,虽然是外国人,但我们理解中国人的审美。”

“即便是国外的车企,只要找些中国设计师就可以了,中国人做的设计,就一定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

每次设计论坛看到国外品牌派驻中国的设计师作类似的报告,我就很困惑。逛了北京的胡同、翻了我们的小人儿书、泡了中国的妞,就理解了中国人的审美,这种说法有点像动物界画地盘的思路。

不理解中国文字,不可能写出金庸的小说,因为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历史背景人物心理更是完全不同。同样的原因,作为一个不理解中国人生活状态、心理、情感、价值观的人,如何能够透彻理解中国消费者的审美?

同样是土豆,外国人做出来的是土豆块土豆泥,中国人做出来的是醋溜土豆丝。一方面是习惯使然;另外一方面,设计和厨师做菜一样,需要跟着感觉走。同样是青椒胡萝卜瘦肉做道菜,外国人熬了锅蔬菜汤,中国做出来的是鱼香肉丝。审美落实到设计方案的时候,是一种感觉。

甚至于,同样客观的市场调研,同样的定量分析结论和定性座谈的参与,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理解程度都有很大不同。即便是面对面参与定性座谈,中国人并不是善于表达的民族,甚至由于某些心理的习惯,会避免表达一些很重要的情感。

如何能够读懂中国消费者心中真实的愿望,需要中国人的血统。关于中文“意思”的小段子――“领导,这就是意思意思。小刘,你这就不够意思了。您这样我就不好意思了……”就是特贴切的例子。

但这是否意味着只要在中国租个小洋楼,雇用几个中国人做设计师,做出的设计就一定符合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审美呢?了解市场调研的人都知道,调研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足够的样本量,统计学不可能接受几个样本推理出的结果。样本量不足够的情况下,只能代表个体的喜好,不能代表某一群体的共性。

合资公司的市场销售部门,在国外品牌接中国地气儿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结

我们似乎又再次将问题变得复杂了。其实归根结底,想把握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还是根源于《汽车商业评论》2013年第349期文章《中国汽车缺失的广义设计》中提到的设计管理概念。它既需要客观的市场调研、规范的分析方法,又需要懂市场懂消费者的设计师感性地把握,两者缺一不可。

上一篇:神子柴寿昭转战本田欧洲 水野泰秀从东本到广本 下一篇:雷锋,你真的离我们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