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新闻采访与写作

时间:2022-07-10 05:56:48

农业科技新闻采访与写作

摘要 笔者通过大量的农业科技新闻采写的实践,总结、描述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特征,阐明农业科技新闻的规律即农业科技新闻的科学性和理论性,进而通过农业科学的科学性来进一步证明新闻的理论性,从这个侧面证明新闻也是有“学”的。笔者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他各个类别新闻,如工业新闻、经济新闻、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等等,都系统地总结一下,用这些学科或行业的理论性来证明新闻的理论性,这样就能从特殊性归纳出一般性,从而全面证明新闻的理论性,这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 农业科技;新闻;采访写作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1-0001-06

1 农业科技新闻的概念

所谓农业科技新闻就是在农业科技领域发生的新闻,它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按照有关新闻学的概念,农业科技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也可以把农业科技新闻看作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交叉学科,具体地说,农业科技新闻是农业科学和新闻学的交集,农业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子集,而新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子集。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李庄在《人民日报历届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有人说“新闻无学”,这话不对。但是新闻工作经验总结不够,新闻理论研究薄弱,这些方面的不足,确实应该抓紧补救的。选择某些新闻作品,就这些作品采访、写作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新闻工作问题和经验,加以分析研究,集腋成裘,汇为理论,有助于早日消解“新闻无学”的说法。

笔者正是按照这一思路,试图通过大量的农业科技新闻采写的实践,总结、描述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特征,阐明农业科技新闻的规律即农业科技新闻的科学性和理论性,进而通过农业科学的科学性来进一步证明新闻的理论性,从这个侧面证明新闻也是有“学”的。

假如我们能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他各个类别新闻,如工业新闻、经济新闻、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等等,都系统地总结一下,用这些学科或行业的理论性来证明新闻的理论性,这样就能从特殊性归纳出一般性,从而全面证明新闻的理论性,这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 农业科技新闻的特征

在大量的新闻采写实践活动中,我感觉到,农业科技新闻如同农业科学一样,也有自身的一些规律和特征。大致归纳如下。

1)科学性

作为农业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是用新闻手法对科技成果进行的推广和普及,其报道对象是农业科技,在稿件中势必要准确反映科技成果的主要特征,例如成果的水平、应用范围、应用前景、增产幅度等等,即使记者要使该项成果通俗化,采取许多修辞手法用于写作,但绝对不能脱开科技成果而随意发挥,因而农业科技新闻始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是农业科技新闻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农业科技新闻的灵魂。相反,如果为了追求通俗化和生动性,而不顾科学性,甚至违反了科学性,那么所写的稿件也就不能成为农业科技新闻了。

2)季节性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科技的应用自然也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例如,到了春季,就应该及时报道春耕生产以及抗旱等方面的农业科技新闻;到了夏季,就应及时报道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方面的新技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农业生产,才能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尽管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保护地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反季节蔬菜、反季节水果”等大量问世,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数亿农民的大国来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农业的季节性和农业科技新闻的季节性仍将长期存在。

3)区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生产结构千变万化。因此,某一项农业科学技术往往只适合在某一个区域推广,这样就决定了农业科技新闻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而不像其他技术,具有相对广泛的应用范围。对于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来说,不仅省与省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县与县之间都有差异。因此,我们在采写农业科技新闻时一定首先要考虑它的适用地域和范围。

4)可推广性

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显著的特点之一。由于农业科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许多科技成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加之广大农民朋友对农业科技有极为迫切的需求,这就为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样就使农业科技新闻在具有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可推广性。例如,记者报道了一个新品种的消息,立即就会收到许多要求推广该品种的读者,同时,也会引起有关领导和农业推广部门的关注,对农业科技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在新闻实践中已被许多事例所证实。

5)新闻性

这自然是农业科技新闻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如果不是对农业科技领域发生的最新的事实的报道,就不具备新闻价值。当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按新闻的要求及时予以报道。农业科技同样也不能缺少新闻性,如果缺少了新闻性,同样也不能成为农业科技新闻。

6)持久性较强

同其他新闻、特别是社会新闻相比,农业科技新闻虽然没有太大的轰动效应,但它却具有持久性较强的特征。例如对一些化肥、农药、品种的报道,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持续到数个月甚至一年,有的农业科技新闻竟然在发表两年后还有读者来信来电询问,其社会影响的持久性不可低估。

7)时效性较弱

这同样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重要特点,农业科技新闻早发几天或晚发几天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不错过季节就行。也就是说,在季节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农业科技新闻还具有时效性较弱的特点。不像有的新闻,例如会议新闻,必须当天发表才行。当然,也有一些特别重大的农业科技新闻其时效性也很强,不仅必须及时见报,而且还要突出处理。例如,假设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被研究清楚了,这就是一个十分重大、会引起轰动的新闻。

8)反馈率高

这同样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重要特征。一般情况下,对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都会引起较大的反响,特别是广大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朋友,他们纷纷来信或来电,有的要求购买良种,有的希望同课题组直接取得联系等等。报道农业科技新闻的记者、编辑经常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这也成为媒体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读者参与办报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农业科技新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的重视,纷纷创办了周刊或专版,组织相关报道,从事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记者也迅速增加。加之农业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农业科技不仅在农业领域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已开始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发挥作用,例如在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城市园林等领域,农业科技已开始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9)可预见性

农业科技新闻一般会具有可预见性,因为,从科研立项开始,记者就可以追踪科研进展情况,及早等待科技新闻的出现,给新闻采写提供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不像许多突发性的新闻,无法预见。我们也可以预见,农业科技的前景将十分广阔.因为有专家早就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继信息技术之后,生物技术必将发生革命性的突破。而农业科技作为生物技术的载体,也必将迎来革命性的突破。

10)政策性

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也离不开政策性的指导。例如,有些科技成果的报道也必须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有的农业科技新闻如果离开政策性的指导,不仅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政策性也是农业科技新闻的一个基本特征。

3 农业科技新闻的作用

农业科技新闻在实际生活中究竟能产生那些作用?我认为至少能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促进成果转化,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科技新闻最根本的生命力在于农业和农民的强大需求,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农业科技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成果层出不穷,产生了一个无形的科技成果市场。另一方面,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即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巨大需求。在这两个市场之间,新闻传播起到了桥梁和沟通的作用,实现了这两个市场的对接,对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受到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

2)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影响

通过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可以让全社会了解农业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员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赢得政府和全社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支持。事实上,我国许多农业科技界的知名人士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而迅速被全社会了解和认识的。在这方面,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体会更深。

3)促进农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般的农业科技新闻报道都会引来大量读者来信,这些来信转到农业科研人员手里后,不仅让农业科研人员了解了农业生产对科技的实际需求,同时,从农业生产一线反馈回来的信息也为农业的科学研究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4)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科技意识

30多年来,已有相当一批农民朋友依靠农业科技新闻报道提供的信息走上致富路,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示范作用,提高了农民朋友的科技意识,进而带动更多的农民走科技致富的道路。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4 农业科技新闻的采访

4.1 采访前的准备

在采访农业科技新闻前,我体会应做3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学习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其次要查阅有关资料;再次是要模拟写一篇新闻腹稿。

1)学习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

我认为这是采访农业科技新闻必须要做的。例如,要采访转基因抗虫棉,就必须学习和了解遗传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搞清楚什么是转基因抗虫棉?它有那些特点?它还有那些不足等。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就能同专家对话,就能提高采访效率。那么,如何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呢?也有人反映,学习农业知识谈何容易!其实,只要培养起对农业的兴趣,再坚持把自学和参加各种培训班结合起来的办法,就能够掌握一定的农业基本知识,以满足采写新闻的需要。如果有时间,可以到就近的农业大学或农校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也可以借阅一些比较通俗的农业科普书籍自学,遇到问题再请教专家。相信经过努力,许多人都会成为半个农业专家的。其实,有一些国家的新闻法就明确规定,从事工业报道的记者必须具有工程师职称,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必须具有农艺师职称。具有相关专业职称的记者报道相关专业的新闻,就会有很大的优势。

2)查阅有关资料

每次采访前,最好能查阅一些有关采访对象的资料,了解主要情况,明确采访重点,考虑一下要提出的问题,把它列成一个采访提纲备用。

3)写一篇新闻腹稿

如果可能,也最好在采访之前先模拟写一篇新闻腹稿,这样就会更加明确采访的重点和所需要的内容,大大提高采访效率。例如,1990年5月,水利部组织去黄淮海地区采访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管道灌溉技术,我虽然学过农业,但对水利方面的知识了解地并不多。在飞往南京的飞机上,我就从窗口俯瞰黄淮海大地,想象着管道灌溉技术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对了!埋在土壤里的一根根管道不就是大地的动脉、农业的血管吗?于是我想好了要写的题目:给大地装上“人造血管”,随后又详细地写了一个新闻腹稿。在几天的采访过程中,我紧紧围绕这个新闻腹稿所需的内容进行采访,不断充实事实,不断用新的知识和技术修正腹稿,终于比较顺利地写成了这篇通讯。文章见报后受到专家和各界的好评。水利部领导还委托办公厅打来电话予以肯定并表示感谢。这篇通讯还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水利部联合评选为第二届全国水利好新闻二等奖。

4.2 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1)反季节法

即当事物发展出现反常、异常情况时,常常会出现新闻线索。1991年5月,人民日报组织了“记者在基层”系列采访活动,我们一行5人赶往宁夏采访,按照农历,已是立夏的时节,然而,等我们到了宁南山区,却赶上了一场大雪。这种天气和节气的强烈反差使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具有较大价值的新闻线索,于是我便全力投入到抗冻防灾的采访活动中,采写出“冻灾发生之后”的通讯,被编辑部配发编者按,作为“记者在基层”系列采访活动的第一篇报道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见人民日报1991年5月13日头版),后被评为社内好新闻奖,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与我们同行的另一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一位村支书一心为百姓的事情操劳,竟然将自家去年收割的小麦堆放至今,仍顾不上脱粒,都快一年时间了。这同样也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记者经过深入采访,终于采写出“宁南山区采访日记”(见人民日报1991年6月17日第四版),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988年10月,记者赴吉林采访,正赶上国庆节放假,记者便去了吉林大学,想趁着清静随便看看校园,没想到却碰上了几个利用假期做实验的学生,一了解才知道,他们几个虽然还未毕业,但已成立了公司,正在开发尿激酶。于是,记者采写出了“未拿毕业证书先领营业执照”的新闻,发表在《人民日报》科技、教育版的头条位置,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课题跟踪法

即当一项科研课题开始进行课题立项论证时,就开始进行跟踪采访,及时了解课题进展情况,积累素材。一般情况下,根据课题的计划即可大概知道什么时间出成果,以及该项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这是采写农业科技新闻最常用、最有效、最能高人一筹,同时也是最有希望写出独家新闻的一种方法。其实,该方法也适合于一般的科技新闻。因此,要经常到科研计划部门多走走,了解掌握国家准备开展那些方面的研究课题,就能掌握采访报道农业科技新闻的主动权。

3)农业需求调查法

即经常进行一些小型的调查,了解一下农业和农民的需求,就会从中发现许多需要采写的新闻线索。例如,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喜欢特种养殖,那么就立即去采访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和相应的专家,写一些有关特种养殖方面新品种的消息,或者专家对特种养殖技术和市场预测方面的建议,是会受到农民欢迎的。

4)知识预测法

即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大胆预测,也会发现许多线索。例如,我们现在就可以预测,如果有一天科学家揭开植物光合作用的奥秘,将必定是一个轰动世界的重大科技新闻。再如,生物技术的一系列突破也将都是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还有,平时由科学家培育出的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都是会受到读者欢迎的。

5)信息筛选鉴别法

即从平常获得的各种信息中筛选鉴别出有价值的线索。我们每天都会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各种内部简报等途径得知许多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和筛选鉴别,也是获得线索的主要途径。例如,1989年初,教科文部副主任蒋涵箴从中国农业大学寄来的简报中发现,该校王树安教授试验成功了“吨粮田”,觉得很有新闻价值,但有人担心会不会像58年那样搞浮夸,蒋涵箴便将这一份材料交给我研究,我用所学知识进行了筛选鉴别,还拿出了大学所学的《植物生理学》的笔记,找到了“吨粮田”的科学原理和依据,于是蒋涵箴立即带我去中国农业大学采访,写出了“北方有可能亩产吨粮”的报道,成为全国最早报道“吨粮田”的文章,对“吨粮田”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还有一次,中国农业大学打来电话通知我采访他们举办的首届“农民科技日”,我当时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新闻,尽管我前一天还在上夜班,直到夜里3点钟才下班,第二天还有其他采访任务,但我还是选择了去采写“农民科技日”,早上7点钟就爬了起来,赶往农大采访,当天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农民喜赶科技集”的短通讯,产生了较大影响,后来还获得了全国现场短新闻奖。

4.3 农业科技新闻采访技巧

在新闻采访方面,各人有各人的做法和技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断创新。我个人在采访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听被采访者介绍情况时要抓住重点;在采访过程中,一般首先遇到的就是采访者介绍情况,由于农业科技新闻具有区域性、季节性等诸多特点,加上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在听被采访者介绍情况时一定要抓住重点,尽快弄清楚对方要表达的主题,进而做好提问的准备。二是提问要击中要害;在向被采访者提问时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击中要害。这样才能在采访过程中赢得主动权,提高采访效率。三是遇到敏感问题时要采取迂回的办法获得所需的信息;例如,有许多农民不愿露富,要想直接询问其实际收入几乎很难做到。这时不妨分散其注意力,随便从种、养、加等各个方面入手,分别了解收入情况,最后将所有收入加起来,就能算出其实际收入了,从而达到采访的目的。四是要尽量多用行业和专业术语同采访对象交流;如果采访对象是农民,就要采取拉家常的方式进行采访。如果采访对象是科技工作者,就要用专业术语同采访对象交流,这样就能从心理上靠近被采访者,当然也就容易获得更多的采访信息和一手资料。五是要尽量多的占有基本素材。在采访过程中不要怕麻烦,想尽一切办法,应该尽量多的占有一手资料,为写稿提供翔实准确的资料和数据,避免回去后又发现缺少素材,再重新搜集。

5 农业科技新闻的写作

5.1 农业科技新闻的写作原则

1)让“易碎品”成为“持久牌”

新闻被称为“易碎品”,然而,农业科技新闻却并非如此。在农业科技新闻的采写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条农作物新品种、化肥新品种或其他实用技术的消息见报后,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编辑部和记者本人会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有的还登门造访,寻求科技信息。他们中既有农民,也有干部、科技人员,甚至还有学生。有时来信还持续长达两年时间。这就是农业科技新闻的魅力!因此,我认为,至少在农业科技新闻领域,新闻已不再是“易碎品”,而有可能成为“常青树”。也许有人会说,新闻就是新闻,拖这么长的时间,新闻岂不变成“旧闻”?我认为,首先,农业科技新闻作为新闻是成立的,是毫无疑问的,农业科技新闻一开始就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是符合新闻的要求的。其次,农业科技新闻的影响力之所以持久,是由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村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农业生产周期本身就比较长,一个品种或一项技术通常要用好多年,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慢,加上农民目前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投入也有限,农民兄弟希望一个品种或一项技术尽量多用几年,这是现实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农业科技新闻时尽量考虑到这一点,从较长远的目标出发,写清楚该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周期,让“易碎品”成为“常青树”。这是针对具体的写作而言的,但就农业科技新闻的全局来看,我们应该按照新闻的要求,及时报道农业科技领域的所有新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切莫因为农业科技新闻具有的持久影响力而形成“一劳永逸”的想法。例如,1989年6月,记者去陕西采访,一路乘坐火车经过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看到各地到处都在用火烧麦秸,白天在烧,浓烟滚滚,夜里也在烧,整个夜空都被照得通红,我当时就想,全国每年该有多少麦秸被烧掉?这既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对环境、交通等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我决心关注这方面的科技进展情况。因为,麦秸和麦穗一样,也是农民辛勤劳动得来的,也是农民花费好多化肥、水等的投入得来的,它的成分和麦穗基本一样,也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植物生理学上,人们把麦穗的产量叫做经济学产量,而把整个作物(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的产量叫做生物学产量。看来,在学术上,麦秸还是有其应有的地位的,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当中,人们更需要能吃的粮食部分。然而,一把火将麦秸烧掉也太可惜了,有没有办法利用麦秸呢?一路上我都在思考着。几天的采访结束后我要返京,顺便去看望我的老师孙益知教授,闲谈中孙教授说,咱们学校的能人真不少,水利系一位教授发明了一种机器,能把麦秆压成蜂窝煤。听到这里我一下兴奋起来,当时离火车开车的时间只剩下20分钟的时间了,我全然不顾这些,赶紧请孙教授打电话联系,一会儿,水利系的杨松甫教授打着手电筒过来了,原来正赶上实验室停电,杨松甫教授简单介绍了情况,带我参观了设备,给了一些介绍材料,我就赶紧往火车站跑。在返京的路上,我写了约400字的消息,最后见报时虽然只剩下100多字,但是其社会影响却出乎意料,杨松甫教授收到了许多群众来信、来电,编辑部也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和来电。对于促进这项成果转化、引起全社会关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1994年,中国农科院院长王连铮研究员带领专家去山东省荷泽召开现场会,推广该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制的301菌种堆肥现场会,我听说后立即赶往荷泽采访,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消息,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没想到,几年后,麦秆的问题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燃烧麦秆等作物秸秆的问题愈演愈烈,不仅影响民航飞机的起降,还影响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1998年12月,科技部在成都举办了全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讨会和现场会,记者立即前往采访,看到了来自全国的许多有关的科技成果,感到很欣慰。但是,我认为,我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路还很长,作为新闻记者,有义务继续关注和报道。因此,在采写这方面的报道时,就特别要注意不能将有关新闻写成“易碎品”,而要写成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常青树”。1995年,我写了一篇题为“全元肥向全国推广”的消息,直到两年后还有读者给我来信询问有关情况;1998年,我采写了一篇“养羊技术帮你走上致富路”通讯,见报后收到了上千封来信和来电,反响之热烈让我备受鼓舞。1997年,我采写了一条短消息“”,见报后反响很大,事隔一年后,我去农科院采访,顺便去看望芽苗菜的发明人,正巧他在接一个长途电话,我预感到这是人民日报的影响力仍在起作用,我立即请这位发明人问对方,是从那里得到的信息,对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位女干部,她说最近去图书馆查阅去年的人民日报时偶尔看见的。我想,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响,最主要的是人民日报多年来形成的权威性高、发行量大的特点在起作用。在采写方面,我体会主要是想把“易碎品”写成“常青树”,在报道中尽可能多写读者最需要的信息和内容,从而使新闻产生持久力。

2)莫小瞧“豆腐块”

“短些!再短些!”曾是新闻界多少年来一直在呼吁的,也是社会各界对新闻的一种期盼。然而,事实却是短新闻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其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有削弱的趋势。我以为,新闻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读者的需求也同样是多种多样的,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长文章和短新闻一样,都是组成新闻的要素,他们之间并不矛盾,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对长文章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的比较充分,而对短新闻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的还不够多,在一些地方,甚至对短新闻在存在一定的偏见。我并不是要把短新闻的地位说得多么重要,只是希望能给短新闻以应有的地位和重视。记得我之所以下决心从事新闻工作,是我的老师、原西北农业大学校报主编夏鲁平先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我国一位著名的学者对香港的文化市场作了一个调查,发现香港的文化市场中的出版物有80%以上都是新闻和信息,这位学者分析说,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对新闻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甲、乙双方对垒,甲方的子弹打进了乙方的枪筒,乙方的枪打不响了,像这样在现实中发生的事实,单靠作家在创作室里是无法想象的,而只有新闻才能主动、及时、客观地向读者报道这一事实。听了这个故事后,我对新闻产生了更大的兴趣,逐渐产生了从事新闻工作的念头。在新闻实践中,我感到在科技新闻领域、尤其是农业科技新闻领域,短新闻是最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也最能发挥其推广作用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许多办得好的农业科技类报纸和刊物的实践中得到印证。我的理解是,短新闻是新闻的“文言文”,是“高能块”是“压缩饼干”,它占据的版面又少,新闻容量又大,是最经济的传播形式。有人认为短新闻好写,体现不出记者的水平。我认为短新闻就像百米赛跑、像智力抢答题,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了,说得通俗了,必然有其自身的难度。因此,我要呼吁:莫小瞧“豆腐块”。

3)让新闻“科学”起来

我认为,要写好农业科技新闻,最好亲身体验一下农业科技活动,参加一些农业科研课题和农业科技咨询、推广工作,这样就对农业科技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对采写农业科技新闻大有帮助,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科技含量,避免出现明显违反农业科学原理的错误报道。反之,如果不能体验农业科技活动,甚至很少去过农村,只是凭专家的介绍就来写稿,就容易脱离生产的实际需要,甚至闹出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我于1974年就开始参加农业社的生产劳动,上大学和参加工作后,陆陆续续参加了一些科研课题,积累了一点实践经验,这是我从事农业科技新闻的最大优势。

4)让“农业科技新闻”通俗起来

农业科技新闻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基层农业干部和广大农民,因此,农业科技新闻是不是通俗,是不是能让他们看懂,就成为衡量一条农业科技新闻好坏的根本标准。因此,要写好农业科技新闻光是懂农业是远远不够的,文学、哲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同样重要的。应该想办法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我认为,对从事农业科技新闻的记者和通讯员来说,农业科技知识和文学方面的知识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5)切忌盲目跟进和雷同

如果从媒体上看到对某件事情的报道,就马上写一篇类似的新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写作方法,有时还能被采用。但是,如果盲目跟进,也容易造成雷同,失去新闻价值。例如,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山鸡飞上因特网”的通讯,没过几天,编辑部就收到了“土豆飞上因特网”“玉米飞上因特网”等一批类似的来稿;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农民喜赶科技集”的通讯,过了几天,编辑部就收到了“农民赶科技集”“农民赶科普大集”等相似的来稿,大同小异,无法采用。

6)新闻稿也重在修改

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新闻其实也是如此,尽管新闻的时效性很强,但也应抓紧时间修改几遍,把新闻写得更好。

7)坚持送审制度,严防差错出现

新闻稿再急,也要坚持送审,确保不出差错。同时,要尽量保存好第一手采访材料,以留做查询备用。

5.2 农业科技新闻的写作技巧

我体会,在农业科技新闻写作方面,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考,可以从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特征出发,勇于创新,每次都力争写出新意,吸引读者。

1)导语的写作

我认为导语是农业科技新闻的关键和核心,是需要下功夫去研究和写作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的导语在农业科技新闻写作中经常被采用并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是拟人化导语。这种导语比较吸引人,也比较通俗易懂,可以经常采用。例如,我于1989年初写了一条消息“近千家植物医院在全国兴起”,导语是这样写的:“人生了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家畜家禽生了病,可以到兽医院去诊治,如今,既不会说话,又不会走路的庄稼生了病,也能到植物医院去就诊了。”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报社一位资深的老编辑在评报栏里的报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评语:“这是一条科技好新闻!”

二是设问式导语。这种导语比较吸引人,先提出问题,再用新闻事实逐步予以回答,层次、段落比较分明,容易记忆。

三是叙述式导语。这种导语似乎显得比较平淡。但是,对于无法采取前两种导语的新闻,就只能采用叙述式导语了。不过,只要动脑筋,这类导语也是可以写好的。

2)消息的写作

依据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特征,在消息写作时一定要突出背景,写清楚技术成果的基本参数,以及该成果适合推广的地区和季节等等。同时也要写一段“专家建议”或“专家估算”等,展望一下该成果的发展前景和增产幅度、效益等。

3)通讯的写作

要选取重大题材,即能引起读者兴趣或者能改变农业生产现状的重大技术和人物、事件等。从实际情况来看,通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但反馈率并不高。

4)言论的写作

要选取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用科学原理做论据,用众所周知的农谚等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说明自己的论点,就会形成自己的特点,也容易为广大农民所接受。

5.3 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稿件的中稿率

1)写好农业科技新闻稿件的前提

(1)爱三农

只有热爱三农,对农村、农民和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你克服各种困难,作好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工作。

(2)泊名利

如前所述,农业科技新闻一般不会像其他新闻那样经常产生轰动效应,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因此,从事农业科技新闻报道不能急功近利,而应淡泊名利,踏踏实实做好每一篇报道。参加劳动。要写好农业科技新闻,我体会,如果从来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就首先应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农业生产劳动,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了解农民和农业生产实际的需要,形成比较符合实际的农业新闻观,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常识性失误。有人说记者是“只说不练”,做农业记者就首先做到“既说又练”“先练后说”,这样才能把新闻写实、写活。有些国家的新闻法还明文规定,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必须具有农艺师职称,我想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3)提高敏感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是究竟应该报道那些才会更受到农民的欢迎?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科技新闻的敏感性,能够在成千上万项成果中迅速挑选出农业生产急需的技术。

(4)真心为农

要搞好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就要真心为农民服务,时时刻刻替农民着想,虽然“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但我们应该把季节的变换和农民的需求记在心上,把他们的需求作为采写新闻的目标之一,你就会觉得有许许多多的新闻值得花功夫去写。

(5)不怕吃苦

报道农业科技新闻,就得经常深入农村,经常到比较艰苦的地方去采访。同其他行业的记者相比,采访农业科技新闻的记者要吃更多的苦头。因此,要搞好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就必须要有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

2)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稿件采用率的方法

对于广大的基层通讯员来说,要在有影响的媒体上发表新闻确实不容易。那么,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稿件的采用率?在实践中我感到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注意。

(1)字迹要工整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也常常容易被人忽视。如果字迹不清,根本无法看清,就谈不上采用了。记得我参加中国青年报“理想与青春夏令营”征文时,就将稿件写得很工整。后来参加工作后到中国青年报拜访了负责征文的编辑,他说,那一天很巧,一上班就看见桌子上给我分了一摞来稿,放在最上面的一篇写得特别工整,不由得我一口气读完,觉得内容也很不错,当时就决定将这篇稿件放在头条位置。平时我也是将每一篇稿件写得工工整整,然后再投稿。现在做了编辑,经常看来稿,也确实觉得喜欢看字迹工整的来稿,对字迹工整的来稿总要仔细阅读。当然,现在都已进入网络时代了,许多来稿都是打印好的稿件,有的还是用电子邮件发来的,似乎不存在字迹工整不工整的问题了。其实不然,因为对许多农业方面的来稿来说,手写稿仍占相当大的比重,传真稿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即使以后也都用电脑写稿,字迹工整,也就是说认真做事的这种精神是不能丢的。打完稿件后,应该认真校对一遍。

(2)标题要吸引人

标题可以说一条新闻稿件的眼睛,一定要做得简洁、生动,别具一格,要一下子能吸引住人。有人总以为做标题是编辑的事情,反正我们做的标题编辑是不会采用的。这其实也是许多基层通讯员不能很快提高新闻稿件的采用率的原因之一。你的稿件标题不吸引人,有时候就不能促使编辑对你的稿件产生阅读的兴趣,这样就有可能使好的稿件失去被采用的机会。

(3)导语要生动

在标题之后,导语就显得比较重要。一般情况下,编辑要阅读处理许多来稿,不可能对每一篇稿件都仔细阅读,如果标题和导语读完后感觉没有什么新意,很可能就不再往下看了。因此,当你觉得一个新闻非常有价值时,就一定要在标题和导语写作上多下工夫。

(4)传稿要及时

我们在阅读读者来信时,经常会发现有的稿件写得不错,也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就是因为错过了时机而无法刊登,令人惋惜。因此,发稿、传稿一定要及时,并一定要再打电话予以确认,同时给编辑部留下自己的联络方式,以便编辑改稿时遇到问题时好同作者联系。

(5)多写科普稿件

作为基层通讯员,采访的范围也很有限,不像大的媒体的记者,有很大的采访范围,有较多的新闻线索来源。要想提高稿件采用率,多写科普稿件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要尽可能利用本单位的图书馆等,查阅资料,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要求,写一些科普稿件投过去。

(6)多增加新闻品种

除了写科普稿件,多增加新闻品种也是提高稿件采用率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拍一些新闻照片,写一些言论、文艺作品、内部参考等,也许更受编辑部欢迎。

上一篇:新形势下企业档案提供利用方式探析 下一篇:浅议基层单位实体档案安全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