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新呈现

时间:2022-07-10 04:48:34

文化交流新呈现

日前,由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与上海徐汇艺术馆主办的“时间・地点・人物――2008中德当代艺术展”在徐汇艺术馆举行,据了解这次展览是徐汇艺术馆建馆以来首次推出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家与德国艺术界的一次重要接触。展览形式有装置、绘画、摄影、Video等多种形式,参展的艺术家包括曾担任德国杜塞尔多夫艺委会主席的尤丽亚・洛曼和中国1979年“草草社”发起人仇德树,还有德国的克劳斯・谢肯巴赫、马修斯・魁斯特、柯罗夫、托马斯福思及来自宝岛台湾的蔡玉龙、天津的邓国源、上海的浦捷、蒋正根、吴文星、徐君华,共十二位艺术家近50件作品。

德国艺术家柯罗夫的装置是针对这次展览而创作的,题目为《时间・地点・人物》,记录2006年2月14日自己发生在伦敦机场出入境时的情景。在展厅后门地上,堆放了上百种生活中使用的各色液体,在通过安检。用纸材做成逼真的铁丝网覆盖着一部分液体袋,用来区别安全的和需要再进一步检查的液体,一组错落有致的灯箱显示扫描出行李箱内的图案,再现了那一个时刻的场景。柯罗夫说:如果安检没有通过,从这天起你的生活将会有麻烦。似乎由此告知人们自“911事件”以后,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马修斯・魁斯特描绘的靓妹系列是绘在金属材料上的,尺幅巨大,色彩艳丽,刮、贴、喷、绘,表现手法多样,不可思议地被组合运用。一位观众说:这些艳俗的女人是很入画面的,为他们喝彩但我不敢抚摩她们。我则从画面中感到有一种放纵抑或一种青春的跳跃在里面。

蒋正根原来搞过摄影,这次却展出两幅红、蓝不同调子的《漂移》作品。他解释说:“我一直在用抽象画表现关于城市的主题,最早是用静态的方格作为表现元素,慢慢地变成现在有动感的城市聚散、漂移的感觉,这与上海这个开放的海洋性地理位置有关,漂移和上海城市的姿态比较接近,有活力的城市应该是进进出出,和谐有序的。”

欣赏徐君华的抽象作品是要有一点耐性的,他的快面结构,如“斑岩”一般的制作手法统领全局,借助网纹,皱纹产生的肌理效果,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地描绘他的艺术理想之门。他说:“艺术理想之门构思,是想通过绘画元素结合成一个框架,预示着艺术的高度和境界,是难以达到的,这也是我向往的艺术之门,我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

蔡玉龙展出的一组《心里的门和窗》系列油画,以黑白为主调,通过与书法的磨合,力求气势,整个画面具有设计性的角度,呈现出现代感的张力。这种风格的形成既与他早期从事西洋画创作有关,又是他长期以来研习中国画与书法的结果,那迅捷的霎那间的表现手法如灵光闪现,却隐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次序感或者说法度在里面,令行家驻足。

浦捷的作品,通过把旧时代女性的模糊映像处理与时尚女性描绘作有机的组合,成为他永远的视觉图式。他的这种尝试似乎在诉说,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的出现,绘画的功能正在减退,一部分让位于装置、映像、行为艺术等新形式,艺术家面临新的苦恼和选择。

在现场遇到中国当代水墨画代表人物之一的仇德树先生,他正仔细地观看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从背后望去,他更像行走在艺术森林里一只形态可拘的大象,身后留下一长串脚印,“裂变艺术就是他修行的道”。这次他的一组4米多高的裂变山水,又成为观众评头论足的焦点。

事实上,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势头迅猛,一些外国艺术家都愿意到中国来办展,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走出去,到21世纪的请进来,中国文化已在海外充分地显现出她的魅力,表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趋于成熟的一面。西方的也好,中国的也好,其实没有水平的差异,只存在文化的不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的当代艺术,都是依赖于自身的传统与历史,也或近或远地受到地理区域的影响。针对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趋势,记者询问此展的策展人吴文星的看法,他说:当代艺术还会呈现上升的趋势,但过高过快的发展对艺术家创作反而不利,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上一篇:带着速写本去采风 下一篇:蝴蝶在潜水钟上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