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管理优化探究

时间:2022-07-10 01:57:26

高校预算管理优化探究

摘 要:通过从高校预算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高校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高校预算管理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优化

一、高校预算管理基本理论

预算首先是在政府部门中运用。18世纪末19世纪初,政府预算开始在美国实施并取得巨大成效,这样,预算管理也逐渐被美国的一些大公司接受和采纳,企业预算管理并由此形成。早期的企业预算主要模仿政府预算的实践和方法,如预算直接由高层管理者给定,其主要功能就是控制,但是后来企业预算逐渐脱离政府预算向多功能发展。

高校预算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协调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业务和完成办学目标,以预算为手段对高校内部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从时间先后来分,全面预算管理的环节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和预算考评。

二、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缺陷

(一)有关法规制度不健全,预算编制程序不合理。高校预算编制是比较复杂的程序,由高校运行和发展的目标决定,由于从上到下对管理活动作用认识的薄弱,以及没有创造良好的条件来建设预算体系,所以把预算工作当做财务部门的基本职能,认为预算工作就是填几张表格,焦点是费用控制。高校除财务部门的其他部门没有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还有,预算单位众多,管理具有多层级性,导致各个管理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不顺畅,不透明,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编制周期国。为了编制预算而预算,成为一个数字游戏,而没有考虑具体的业务,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形同虚设。而且只有成本费用控制等部分零散的计划或简单预算。因为会计部门对高校的运行与发展及规划缺乏整体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高校战略计划和建设项目的全盘考量,导致高校各项业务难以融入预算,并且与预算管理的配合程度低。现有预算或计划对学校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二)领导重视不够和编制预算的方法不科学。有些高校领导对预算管理缺乏认识,重视不够,根本不清楚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标准,只关心业务收入、费用支出的最终结果,不管财务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没有真正参与到预算管理当中。预算编制依据及方法不科学,沿用“基数法”。没有采用多种预算方法,较少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还有编制部门仅为财务部门。仅仅编制业务预算,无法合理反映电子设备,办公用品等重要物资的采购;不能反映固定资产构建、改建的情况;不能预测预算期内经费的充足情况。缺少编制业务预算、财务预算等,全面反映学校未来的经济活动。

(三)职能体系不完善和预算管理执行不严格。在各级预算部门对预算管理也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的职责,预算就是体现高层领导的想法。新政策新措施的出台,使得原来的预算支出不能满足需要,迫使学校调整预算支出项目。经常性支出预算执行不严格的表现主要有:某些院系、处室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或预算编制欠科学,常常出现不同项目之间相互挪用资金或随意调整预算项目;有些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无法明确预算执行标准,有些院系、部门存在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的思想,导致工作质量的下滑。且各种预算(或计划)之间缺乏密切的配合,导致预算或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资源冲突或相互脱节。

(四)缺乏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控制不力。预算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控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讲求效率与责任。但是实际中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没有对应的激励措施。部分学校没有建立预算考核与激励机制,部分学校的预算与考核机制未以预算为主导,淡化了预算管理的目标,部分预算的预算与考核机制内容不完全,仅对业务预算进行考核,忽略了资本性支出的考核 ,没有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与激励机制。

(五)财务基础工作的不足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要加强对预算编制人员的业务培训,财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成本费用核算体系有待完善,财务制度执行有待加强,财务监督控制力度和投入的力量需要加强,还需将各项业务计划细化为财务数据并形成一个完整的预算体系。

三、高校预算管理优化建议

(一)加强预算编制程序的管理。各个高校要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校长、副校长、财务负责人、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责任中心负责人组成,明确各个部门的预算责任。首先财务部根据院长办公会决定,制定学院年度支出预算并将额度下达到二级预算单位,后面根据下达的预算额度,安排本部门及所属三级预算部门的预算资金。而三级预算部门向归口职能部门(二级预算单位)报送各类消耗的年度计划。汇总编制三级部门预算及本部门经费预算,向财务部报送。财务部门汇总二级预算单位预算数,制订学校部门预算方案草案,上报院校长办公会。最后,建立若干责任中心,并以责任中心为单位进行绩效预算,从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支出效果的管理,有利于加强高校部门管理和项目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校内各种资源,提高办学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改革和完善预算编制方法。高校应当使用结合使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编制方法。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指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活动水平而编制,不考虑预算期内业务活动水平可能发生的变动,优点是主要反映一定范围内各种业务量水平的预算,适用于办公费用、折旧费、工资费用。零基预算是抛弃现有既成的事实,采取上下结合预算程序,一切从零开始,对所有业务重新开始进行详尽审查、分析、考核,而进行的预算编制优点是预算细致、全面,可执行性强;将有限的资源按照功能、作业等相关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适用于各种间接费用预算。滚动预算以一年为固定长度,每过去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便补充一个月或一个季度,永续向前滚动而进行的预算,优点是遵循了生产经营规律,保证了预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长计划短安排,增强了预算的指导性,适用于现金流量预算。

(三)严格执行预算。预算编制完成后,只能说完成了一般工作,关键是落实环节。首先,按照学校预算管理体制和校领导合理分工,各部门在预算指标内负责各自的预算管理。年度预算一经批准,在公司内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更改调整。只有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有明确证据表明预算目标和现实情形差异重大时,才可按规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调整。其次, 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形成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定期预算差异分析报告交预算办公室及各主管领导,预算办公室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各部门的预算差异报告进行核对,纠正偏差,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形成总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在校长办公会上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沟通并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要有统领作用。最后,财务部门要定期向各级经费使用部门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如遇有特殊情况下的超预算支出,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追加预算。

(四)强化预算的绩效考核。为了提升高校预算管理的成效,必须对预算进行绩效考核,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可以遵循以下原则,目标性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奖惩并存原则。在方案设计时可考虑以预算目标为奖励基数和涵盖全局目标和密切相关目标 。具体的奖惩措施可以是调整工资、奖金分配、晋升和换岗、培训指导和淘汰。以此来维护高校预算的高效率和规范性,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崔邦焱:《关于当前高校财务方面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7 年第 17 期。

[2]黄建妮.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事业财会,2007,(1).

上一篇:涉外会计实践教学探析 下一篇:现代企业物资采购效益与成本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