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怎一个愁字了得

时间:2022-07-10 09:47:55

摘 要:李清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满腹经书,风华绝代,本应有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然而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李清照却被漫天的愁绪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怎一个愁字了得”!世事的风云变幻,让女词人行走在无边的痛苦中,然而也正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才留下了一曲曲传唱千古的诗词佳作。

关键词:愁绪;国破之凄;丧夫之痛;错嫁之苦;暮年孤寂

透过千年的烟雨,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徐徐走来。东篱之下,你把酒黄昏叹惋人比黄花瘦;花自飘零的时节,你惆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舴蜢舟中,你伤怀“载不动许多愁”。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漫天的愁绪包围着你,闺愁、家愁、情愁、国愁,李清照,你的一生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在无忧无虑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一首天真烂漫的《如梦令》可以说是她童年的美好回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时的李清照不知愁为何物。

18岁时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两人婚后情投意合,共同研究金石,品茗作诗,琴瑟相和。她的愁不外是对出门在外的赵明诚思念的闺愁,“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痴痴的思念,彻骨的爱恋,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这只不过是儿女情长的离别之愁,是一种幸福的烦恼罢了。

一、国破之凄,丧夫之痛

婚姻生活的幸福是短暂的,等待李清照的是漫长的愁与无尽的痛。短暂的幸福过后接踵而至的却是国破之凄、丧夫之痛、南渡之苦这一连串的不幸!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大宋王朝,李清照不断遭遇人生的变故,北宋灭亡了,赵明诚远去了,国破了,家亡了,她的人生该何去何从呢?李清照不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得到的只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夜雨,满地黄花,散落成一地忧伤。愁苦中,她找不到出路,丈夫已去,她只能把忧伤写在诗行中。

一首《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令人肝肠寸断,尤其下阕,“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风雨催下千行泪,不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梧桐雨,不是“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的芭蕉夜雨,仅仅是微微的风、疏落的雨。也许真正的痛断肝肠,不是惊天动地捶胸顿足的痛苦,而是安静地默默承受着内心的苦痛。“一支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宛如一声叹息,丈夫远去,更兼国仇家恨,朝廷偏安,她欲诉无人,欲哭无处,她的愁,无人分担,她的愤她的恨,无人可倾吐。“肠断与谁同倚?”飘零中只能独自品尝着孤独的凄苦。

二、错嫁之苦,流亡之痛

赵明诚走了,张汝舟的出现让李清照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没想到的等来的却是中山狼。错嫁张汝舟,甚至让她身陷囹圄,她身心俱惫了。随着南宋小朝廷的四处逃亡,让李清照陷入更深沉的忧伤之中。国已破,家已亡,她却“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土”,一怀愁绪,几多政治之忧,民族之痛啊!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高宗又一次飞速逃亡,年逾五旬的李清照又一次流亡异地他乡。国运维艰,让她愁绪万千,长叹一声,李清照含泪吟出这首《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亲历靖康之变,目睹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饱尝漂泊动荡之苦,而此时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物是人非事事休”寥寥七字,道尽了无限沧桑,无尽凄苦。此时此刻的愁已不再是“正人间天上愁浓”的夫妻别离之“愁”,而是国家破碎,人生何处的亡国之痛了。

三、暮年孤寂,苍凉之悲痛

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身边没有亲人,似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唯有守着孤清的小院,守着满地黄花,伫立在深秋梧桐树下看庭院深深深几许。她用滴血的心咏出那首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呀,痛失亲人,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在词人凄苦的心中刻下的伤痕,又怎一个愁字了得。这该是怎样一种痛彻心扉的苦,怎样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呀!

千年的烟雨洗不掉历史的记忆,那个纤瘦而美丽的忧愁女神仍然活在读者的心中:在藕花深处戏水争渡,在东篱畔把酒赏菊,在西窗下聆听梧桐细雨,在凄风苦雨中踽踽独行……

参考文献:

[1]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03).

[2]陈祖美.李清照新传.北京出版社,2001.

[3]李清照.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0).

(作者单位 河北省蠡县中学)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 下一篇:寓问题教学于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