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07-10 09:43:18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的人文素养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部分构成,人文知识是人们对人类文化的一种了解和掌握,人文精神是人们在掌握人文知识过程中,对人类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和升华,它主要表现为形成人的价值观、伦理道德、人格情感和对社会的认识理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初中阶段正好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加以凸显。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课程目标是为了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在政治课堂教学的三个目标的编排顺序上也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说明思想政治课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是空洞枯燥的纯理论说教,而是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知,充满了情感熏陶和人文魅力。打造新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唤起人对自身完善的追求,同时进一步净化和升华初中生的精神境界,不断培养初中生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学科。政治学科理论本身有着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笃“信”、导“行”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达到知情统一、知行统一,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创造、学会求知、学会审美。要想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主要应在以下两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丰富教材的人文内容,挖掘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个性为前提,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要从内容上重视生命意识教育,重视学生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了解学生的性情特征,做学生情商的培育者、开发者,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和学生信心、志向的激励者。初中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初一年级的心理健康内容有《扬起自信的风帆》、《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情绪的主人》等。初二年级的珍爱生命教育有《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等,初三年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内容,另外,《法律常识》、《政治生活》等教材中也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社会主义民主从本质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可见,初中政治教材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文精神,这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共同富裕、关注公民的基本权利实质上就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看到教材中理性化的一面,而忽略教材情感化的一面,要充分挖掘出生命教育的内容并加以加深强化。

2,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的初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别多,每年各地都有不少因心理问题引发学生自杀的报道。初中思想品德课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初一进行,就是因为初一阶段是学生心理、生理变化的关键时期。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心理、生理的变化,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一的教材中重点强调了学生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3,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初中生虽然心理上、生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情感特别丰富,情绪也极不稳定。随着初中生情感内容的社会性特点的增强,情感体验也日渐深刻,形成了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渴望友谊、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民族自豪感等。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没有足够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也不够关心。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加强道德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要使情感教育变成现实,教师必须先进行情感化的修炼: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励志类文学作品,多听一些动人的故事,多唱一唱美妙的歌曲,让自己的情商逐步提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将社会中的一些励志故事和感人事迹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情感的感染力,重视政治教学活动中的情感设计,力求每一次活动都能使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道德的升华,最终达到心灵震撼的效果。

4,重视立志教育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在年轻时就立下的宏伟志向,激励着他为中华民族奋斗了一生。我们的学生能否在初中阶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看他是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能否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去拼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可以通过立志教育来进行。立志教育与政治课程的内容是一致的。初中政治教材告诉我们要容纳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这是立志的前提。书本中的法律常识和国情教育告诉我们,理想务必与国情相结合,必须在法律的轨道上进行。把政治教材和立志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以生为本的要求,但要突出立志教育,只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名人传记让学生课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穿插一些科学家、政治家、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等的先进事迹,还要多引用名人名言,这些既是教学活动的素材,也是立志教育的主体内容。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实现教学方式人文化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还要求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教学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方法是对学生人性的压制和摧残,而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是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的前提,也是生命课堂的必需。因此,教师必须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个性特征等因素,创设真实、新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艺术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等原则,可采用对话法、讨论法、辩论法、调查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

1,时事评论

时事评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前5分钟,一种是专用一节课。第一种情况一般由一位学生轮流承担,每堂课先进行时事播报再进行评论。后一种可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一般由一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评述。时事评述可促使学生主动关心了解国内外大事,提高其分析判断和辩证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2,动手创编课本小品

现在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联系课本创编课本小品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各个角色,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营造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表演的机会。作为学生,应尽情舒展生命活动,在参与中积极思维、展现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高尚道德和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让其他同学来判断在这些角色中,哪些人具备选举的资格。

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

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可以使学生通过接触社会生活,锻炼自己的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体会到做人的根本,从而体现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近年来笔者将政治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起来,联系本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先后组织了学生开展《浒通河沿岸污染情况调查》、《天补农科所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叠石桥家纺经济的提升和拓展》等社会实践活动,所撰写的关于浒通河治理的调查报告还作为人大代表提案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专门投巨资兴建了浒通河治理工程,造福了一方百姓。

实践证明,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质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与历史教学 下一篇:小鸟是大树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