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对大学生人格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7-10 09:01:47

美育对大学生人格的促进作用

【摘 要】当人格向着美的目标发展时,主体自身会对追求精神的愉悦与满足有更强烈的愿望,超脱功利。人通过美育培养成为完整人。大学生群体属于高知人群,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体系。因此,在高校开展审美教育,要以帮助他们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格为目的,努力引导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美学观点来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关键词】美育;审美人格;大学生

一、美育在塑造大学生人格方面的地位及作用

每个人在其人生的舞台上,都会依照其在社会中角色的不同来更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健康人格。一般认为,健康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各个要素完整且各个要素之间关系处于正常状态。但健康人格是对所有人的基本要求。著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说到:“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细品其言,当代中国的教育培养的已经不是那些能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实现无缝对接的人才。大学是精英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基地,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深度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所以大学生教育目标不能定位在这种层面。我们应该有着更高的追求,人格发展应该有更高的境界。

所谓审美人格,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达到了美的境界。能够超脱现实的、物质功利的需要的超功利性是这种人格的基本表现特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苏联美学家布洛夫也说过:“人直接需要美,因此审美因素渗透到他的整个生活中,人不仅按照物质必然性,而且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人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客体,也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主体自身。因此大学生的人格也应该依照美的规律去塑造,并朝着美的方向不断完善。

当人格向着美的目标发展时,主体自身会对追求精神的愉悦与满足有更强烈的愿望,超脱功利,从而对物质的欲望以及功名利禄都会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但这里所说的超功利,不是与功利无关,更不是否定和排斥功利。具有审美人格的人同时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所以,审美人格并不是忽视人的合理欲望,更不是要使其成为完美无瑕的圣人。我们要培育的具有审美人格的人,虽然有着物质利益的需求,但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是其更高的追求。

二、审美教育中的误区

审美人格的培养,需要依靠审美教育。但审美教育在实际中存在着各种问题。

(一)认识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美育在当前的教育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但我们并没有真正的重视美育。主要体现在美育的功利化,即把美育当作开发智力和提高学业成绩的工具或手段。很多国内外研究都证明,美育与智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发展感知能力、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然而,这也仅仅是审美功能所衍生出来的副产品,没有确立美育独立存在的客观依据。从教育方法上看,当前在将美育作为一门知识性学科。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下,原本用来培养美感的音乐和绘画课成了乐谱的记忆课和线条的训练课。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可是却失去了灵感和兴趣。原本享受美的熏陶的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的过程。由此一来,本该陶冶情操的美育,在许多地方却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课程。在如此美育教学中,学生获得的仅仅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知识,但失去的却是弥足珍贵的灵性以及超越精神。这就是因为没有理解美育的真谛,因为美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与功利主义教育观针锋相对的非功利主义教育观,是为了怎么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而不是直接为怎么成为一个专业人才服务的。如果不解决认识问题,则美育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二)在实践中违背审美教育的特殊规律

在中国,美育也有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目的,这显然是与审美教育的特殊规律相违背的。普遍认为,参与艺术活动可以提高人的情操,激发人的想象力。衡量艺术作品以及艺术表演的优劣,也是根据其在这方面的条条框框。但由于美育是非功利的,所以它虽然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但其功利性不显现,我们不应该也无法用功利的条件去检验。长期的应试教育虽然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却导致了个体人格的片面和畸形发展。培养的学生虽然有知识,但在人格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缺陷。功利主义教育的根本弊端在于使人陷入追名逐利的泥沼,而丧失了人格的超越性。美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我们应当把美视为自我表现和创造力的源泉,而不是一种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目的,否则就失去了实施审美教育原有的意义,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培养审美人格的方法

(一)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人通过美育培养成为完整人。用美育把以前学的知识整合起来,使人成为完整人。美育不能脱离以前的知识,同样光有前面的知识没有美育人也无法完整。令人遗憾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过于注重了“某种人”的培养,而忽视和弱化了“人”的培育,偏离了人格养成的目标。现在的教育是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的,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这种教育只是通过教育把个体提高到社会要求的质量和水平。这种观念下,人格养成被放到了极为次要的位置,社会的需求被作为极其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育是沟通人的感性和理性的桥梁,它既发展人的感性,又同时发展人的理性。

从教育内容来看,能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协调和统一。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仅仅把教育活动看成是理性活动,很少重视感性活动。这是一种极为错误而片面的认识。要想培养审美人格需要依靠感性教育。而在感性教育中,观察力的培养处于核心位置。从教育方式来看,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除了应该有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应该有阅读、体验、活动等多种教育方式。要把艺术欣赏、艺术技能提高等艺术教育形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美育手段,但绝不能把欣赏或训练作为最终目的。通过美育,要让大学生们认识到,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并非仅是一个功利世界,而是某种意义上超功利的世界。人活着,不是为了简单地实现某一个目标,而是为了“人”本身,要从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并从生活本身领略生活的意义以及乐趣。

(二)在美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

美育的模式化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迫所有的学生接受同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个性的多样性没有充分考虑,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用同样的方式教不同天分、不同文化底蕴、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忽视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允许学生有不同于大纲和教材的见解,以形式上的公平掩盖了实际的不公平。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利,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窒息了学生不同的天赋才能。在这种美育的教育下,学生逐渐失去了灵性与锐气,变得没有了个性,更不会创造。在经济一体化、世界信息化的时代,创新性更成为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职业划分越来越细,技术要求越来越专,当代社会的人被迫按职业要求类别化、模式化教育和培养,人的个性一定程度上被抹去,创造的潜能也被扼杀。长此以往,人必将成为某一狭窄领域的数字化的存在,只会在既定的程序指挥下机械运行。作为以个性化教育为特点的美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最好教育手段之一。美育对大学生人格创新性的促进功能主要体现在想象力的激发与培育。想象力是创新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实施大学生美育时,应针学生的兴趣、个性等特点,提供多种美育途径,紧跟时代步伐,因势利导,注重差异,符合个性。还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应试考核性评价方式,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借助美育的手段,让学生在适合自己个性的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

(三)在美育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积极体验

以培养大学生人格为主要目的的美育,应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发展的过程。大学生群体属于高知人群,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高校开展审美教育,要以帮助他们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格为目的,努力引导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美学观点来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审美教育注重体验,要有计划地、有步骤、经常性地开展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养成健康的审美习惯。要把美学知识的传授与美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美育知识讲座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有机结合,把艺术技能的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完成审美教育。教师在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当好大学生审美活动的领路人,从感染、欣赏、探索等方面去引导学生认识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美。学校美育的首要目的是要教会学生认识美,从而在认识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操和修养。与此同时,所有美育教学及美育活动,都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美、感受美。美的经验不是写出来的,它是通过个人的感官感觉到的。对美的体验具有个体的差异性,永远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对美的体验的重视在高校美育中也是尤为重要的。

(四)建设以个性化评价体系为依托的大学生美育的评估机制

美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要具备相应的评估机制,但因美育学的特殊性,其评价体系应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首先,确立差异性的评价标准。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进度是不同的,兴趣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评价也应当是个性化的。教育评价要依据不同学生的背景以及特点,准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特点及潜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往,我们的教学只注重学生的美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养成。因此,我们应当依据学生各自的实际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差异的存在,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如学生在课堂中取得的点滴成就,无论是否与预定的目标一致,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

其次,制定综合性的评价内容。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是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因此应当在全方位、多角度地调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综合性的评价内容,以促进高校美育顺利实施。美育工作评价内容,可以从美育的工作条件、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所取得的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美育的工作条件,主要包括经费、环境、基础设施等一系列要素,这是高校美育工作能否顺利展开的必要保证。美育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在日常教学、艺术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学科中美学的渗透、校园美的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因素。美育工作所取得的效果,是综合性评价的重点。评价的具体内容不仅仅要包括考察学生的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还应当包括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心理结构等人格方面的发展。通过制定综合性的评价内容,实现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积极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意趣的激发,最终达到学生健全、审美化的人格的完善。

最后,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对象积极的参与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潜能的挖掘。首先,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日常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等许多方面的信息加以收集和记录,而不是仅仅依靠期末的阶段性测评结果决定教育效果。只有把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全面、更准确的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做出评价;其次,学校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机制中,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仅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学生只是评价的接受者。个性化评价更多的是要求教师组织和协调评价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去,使评价更加全面,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自我评价法是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所做出的评价,其能促使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中来,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动机。学生在自我观察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从中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加以调整和改进,比起教师直接对其进行学法指导印象更加深刻,能更好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 余潇枫.哲学人格[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于田,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上一篇:论群体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基于Ad Hoc网络中AODV路由协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