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体间性的生态维度

时间:2022-07-10 05:31:04

翻译主体间性的生态维度

摘 要:翻译的本质在于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即翻译的主体间性。依据生态翻译理论,以《哀希腊》的四个译文为例,考查译者的适应性选择对译介的影响;同在主体间性关系下的读者作为翻译主体的适应性选择;总结出翻译主体与翻译生态环境的互动和整体性,以及当时的译文是翻译生态环境产物。从生态的角度考察主体间性有利于实现不同主体、文本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营造宜生健康的翻译生态环境。

关键词:主体间性;生态翻译理论;适应;选择

一、《哀希腊》译介概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诗、诗论的译介是与中国新诗的诗论、诗歌创作同时起步甚至更早展开的。拜伦的《哀希腊》(《唐璜》第三章)可以算作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拜伦的《哀希腊》创作于希腊独立战争前夕,也就是1819年。在该诗论中,人们重温古希腊悠久而深远的文化,感受古希腊人自强不息、敢于抗争的精神,引导人们勇于争取民族独立,为自由而奋斗。这种号召反抗异族侵略、呼唤独立自由、反对封建专制的主题,使处于清朝末期统治下的中华儿女产生了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共鸣,持续地受到译家的关注。1902年,梁启超在其徒弟罗昌的口述中对《哀希腊》的部分篇章进行了翻译。其翻译的第一、三两节收录于《新中国未来记》,采用《端志安》书名。很多翻译者都对《哀希腊》保有浓厚的兴趣。在20世纪中期,查良铮与朱维基等翻译了《唐璜》,并尝试用现代白话进行表述。查良铮(穆旦)先生翻译最成功的译作无疑也是拜伦的这首诗歌。

二、翻译主体性凸显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针对翻译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文化方面,翻译的主体性、翻译者的文化背景及地位都是人们的研究重点。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从无序发展成为体系,点评式的研究情况有所改观,呈现出理论化的特点。当前有关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研究情况多集中于翻译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关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很少被涉及,有关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少。针对翻译主体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明确其主体的范围,其通常包括作者、翻译者、读者以及出版商等多方面,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在研究的过程中,译者并不是唯一的核心,其他主体也非常重要。因此,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入手,展开理论化的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也常被叫做交互主体性,是人们主体性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存在方式上看,主体存在个体性的本质,主体的间性就是这些个体性的共在表现(杨春时,2004:379-383)。由此可见,有关主体间性的命题既涵盖主体性的有关内容,又展现出主体的个体性,各个主体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相互是主体间性的重要特征,意味着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作用,能够沟通。而翻译的主体间性,恰恰就是这种相互影响的重要表现。

三、《哀希腊》译本的生态解读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最早出现于2006年,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并首次诠释的。其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选择学说为基础,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影响下提出该理论。该理论被认定为整个翻译学研究中的重要跨科整合,对译学研究工作意义深远。翻译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视阈下可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凸显。该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应该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这一创举为整个译学研究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给当下众多的研究者新的启发,标志着整个译学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1.译者与原作: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Snell-Hornby提出文本不能够视为语言的静态标本,更应该成为翻译者以读者的角度对作者意图等多方面的理解,并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翻译者必须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解读,并将各种元素重新组合,才能够对文本加以呈现。在生态学翻译理论之下,翻译被定义成为翻译者对翻译的生态环境加以选择的活动,强化翻译者的主体作用性。该理论的中心内容为:翻译者成为整个翻译活动的核心,其对翻译活动作出一定的选择与适应,好的翻译是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最优选择,是其适应性的最重要的体现。其具体的维度涵盖语言、交际与文化三个方面。本文选择译本中的第一句与第二句进行比读分析,具体如下:

The isles of Greece,t he isles of Greece!

Where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

Where grew the arts of war and peace,

Where Delos rose and Phoebus sprung!

(沉醉东风)咳!希腊啊,希腊啊!你本是和平年代的爱娇,你本是战争时代的天骄。“撒藏波”歌声高,女诗人热情好,更有那“德罗士”“菲波士”荣光常照。此地是艺文旧垒,技术中潮。(梁启超)

巍巍希腊都,生长奢浮好。情文何斐,荼辐思灵保。征伐和亲策,陵夷不自葆。(苏曼殊)

嗟汝希腊之群岛兮,实文教武术之所肇始。诗媛沙浮尝咏歌于斯兮,亦羲和素娥之故里。(胡适)

希腊群岛呵,美丽的希腊群岛!

火热的莎弗在这里唱过恋歌;

在这里,战争与和平的艺术并兴,

狄洛斯崛起,阿波罗跃出海面!

注释:莎弗,为希腊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以爱情题材为主,多热情奔放。(查良铮)

根据生态翻译学的有关内容,语言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为翻译者针对语言形式所做的选择与转换。不同的翻译者多会选择不同形式的语言进行转换,其所属的层次与方面均不同。译者对语言维(即语言形式)的适应选择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具体地说,也就是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语言层面上的“适应”与“选择”,还要关注文化上的和交际意图上的“适应”与“选择”。苏曼殊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五言古体的语言表达形式,其选择的辞藻非常文雅,很多辞藻对于现代人来说比较陌生,例如“斐”一词,其意为有文采;“恧”的意思是惭愧;“酃渌”指一种美酒。胡适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很多名词采取直接音译的方式,针对部分名词也采用中国文化中的负载词代替原文,例如原文中的女神,国人大多陌生,他便选择国人熟悉的词汇加以替代。“羲和”一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在汉语文化中为太阳女神,月神则为“素娥”。查良铮在遇到这种状况时,则在采用音译方式的同时,对其加以注释,从而便于国人深入了解。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2.读者与译文:读者的适应与选择

作为本诗歌的读者,梁启超首先原本打算将十六折全部译出,后来由于多种原因仅选取原诗两个片段穿插在自己的小说中。但其不是随便截取的,其选择的第一节内容为颂扬古希腊的盛世,第三节则为希腊当前被他族统治的黑暗。这两节恰恰能够体现出他的政治理想,其提到“顾吾以为译文家言者,宜勿徒求字句之间,唯以不失其精神为第一义。不然,则诘屈为病,不复成其文矣。”他对翻译的领悟,决定了他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而不是通篇翻译。这样做,读者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由此可见,梁启超的翻译工作中高度体现了“相互”性。正是由于众多译家的努力,中国的读者才会在水深火热的救亡图存的危急时刻找到精神慰藉。

3.翻译生态环境与译者:相互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因为翻译所处的生态环境的构成要件很多,如原语文本、交际意图、译语文化等,每个要件本身又有不同维度和程度的问题,因此,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同样要由译者来判断和选择。

《哀希腊》这部诗作,既颂扬了希腊以往的盛世,也涵盖了当前被入侵的黑暗现实,与20世纪初的中国国情与主流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特殊的背景下,译者选择有针对性的翻译,并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这是众多《哀希腊》译本的由来。如梁启超只选择了原诗两个片段穿插在自己的小说中,突出号召国民觉醒的意图。而查良铮能激情饱满地完整译出整首诗,正是由于他能够多纬度地适应包括社会政治、目标、读者等多方面翻译生态环境的结果。假如译者不是诗人,或者对译诗没有一定造诣,那么,根据“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这样的译者就比较难被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所选中。查良铮本身就是很优秀的诗人,查译的成功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结果。适者生存使然。如果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比较突出,如读者对象比较突出,读者对象是七至十岁的儿童为主,那么,以读者对象为要素的翻译生态环境会选择儿童作家译者,或者对儿童作品有研究的译者。由此可见,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事实上,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译者与其还存在着“互动”关系。如译者可以决定对原文“忠实”的程度,可以同委托者协商并决定“服从”的程度,对读者的迎合程度等。

由于翻译的主体间性指翻译主体与文本进行多方对话、交流与协商。它不仅包括作者、译者、读者、赞助人的对话与协商,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而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正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所以,在判断译品好坏的过程中,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明确译者是否做到了三维转换。将翻译主体间性问题置于生态视野,能够较好地描述和解释译介现象。

参考文献:

[1]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02):3-9.

[2]杨春时.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9-383.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02):4-7.

[4]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J].外语教学,2006(07).

[5]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胡适.尝试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7]查良铮.拜伦诗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8]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05-138.

基金项目:《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D74005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卢冰(1973.11―),女,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澳大利亚研究。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思维导图在中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