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营销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0 01:09:54

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营销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传统的教学法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往往只研究教的过程,而不考虑学的过程。现代意义上的新教学法则不再囿于教的行为,而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尤其是职业教育,知识的掌握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和意义,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已逐渐成为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目标。本文就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营销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行动导向; 职业教学; 市场营销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1- 0096- 01

1 前 言

传统的教学法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往往只研究教的过程而不考虑学的过程。现代意义上的新教学法则不再囿于教的行为,而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知识的掌握也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和意义,尤其是职业学校,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已逐渐成为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目标。

行动导向教学法没有某一完整、统一的教学过程的展开或教学环节的组成体系。目前,遵循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想而发展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

其一,项目教学。这是行动导向教学中一种代表性的理想形式。它的基本模式包括:①作为出发点的项目创意;②为研究项目创意而产生的方案;③确定行为步骤的计划;④实施;⑤项目结束等。

其二,模拟。通常在一种人造的环境(如模拟办公室、模拟工厂)里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它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进行重复教学并随时进行学习评价和指导。

其三,头脑风暴。即多个人解决同一个问题的练习。

其四,卡片式教学。即一般针对一些主观性问题或结论,学生将意见写在卡片上并钉在墙上进行教学的方法。

其五,闪光灯教学。即围坐成一圈,把问题精炼提出,每人表态言语不超过三句话,不加以讨论的教学方法。

2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营销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当前职业教育形势下,科学地选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根据所采用教学方法的不同,对教学形式的设计作相应的调整。例如,在讲授“汽车市场营销”课程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综合讲述。

2.1 情境模拟法

利用现有环境,考虑教室的布置问题,尽可能使学生感到真实。“模拟4S店”的教室中挂有汽车图片、招贴画等。学生在上课做实践时,就像公司的职员在这里上班一样。学生之间谈话时,常讲“我们公司”如何如何,多采用实际商务活动中惯用的称谓“您”,甚至着装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汽车营销人员,要求清洁、整齐和规范……这种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对于学生从学习场所向劳动现场过渡是大有裨益的。

2.2 项目教学法及案例分析法

例如,在讲“汽车销售”这部分课程时,笔者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心(即教学项目)是围绕汽车销售实战展开的。带着这个项目由教师浅显易懂地讲解客户购车心理、如何发展客户、如何贴近客户、促使成交和跟踪服务的理论知识后,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一些典型的销售实例播放给学生,一边播放一边提问学生,播放中提问学生:“这个客户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顾客?你的销售应对计划应该怎么去做?这个客户的需求点在哪里?你应该先给他(她)介绍这辆车哪些的特性?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她)的表情、姿态,你应该如何做出相应的反应呢?销售的程序你清楚了吗?请列个图表说明一下。”将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讨论项目,再由小组代表分别进行讲解分析。教师可适当点评一下。采用小组讨论、共同作业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印象,又可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融洽,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等。这个方法在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效果很不错。

2.3 角色扮演法

为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客户与汽车营销人员,让其模拟整个见面的礼仪过程。在几轮模拟中,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从而熟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这样一来,教学活动就变得生动有趣多了,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社交礼仪及注意事项,还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课本中没有提及的问题,教师可及时提出表扬和指出不足。同样。学生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应对能力,也可以通过表演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来培养。

3 总 结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如下几项优点:

(1) 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所有需要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经验的过程。

(2) 学生参与全部教学过程。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订、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必须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

(3) 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这种强烈的学习愿望,缘于积极的参与。一方面是内在的,好奇、求知欲、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师的鼓励、学生的配合、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悦,等等。

(4) 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咨询者或者指导者,但这并不影响教师的作用的发挥,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方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法,当然它也有不尽完善之处,也不可能用它来代替所有的教学法,但是我们如果能够坚持不懈地去实践它、探讨它、完善它,则一定会使当代的职业教育更加充满活力。

上一篇:曹操《孙子略解》的兵学成就 下一篇:课程改革下中职会计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