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小议(二题)

时间:2022-07-09 11:32:01

“生态”问题小议(二题)

生态城市需要野花野草的点缀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官员日前对记者说,北京准备在城市的河道两岸、道路两边以及市中心的钢筋水泥建筑密集区域,尝试种植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包括蛇莓、多种胡栀子、旋覆花、大叶铁线莲、紫花地丁等,让城市绿化更接近自然生态。

这是一个好创意和务实之举。野花野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的绿色财富和资源。野花野草优点很多,一是成本低廉,经济适用,基本不用投资,只需花一点人工养护费用;二是生命力旺盛,适应气候,用野草铺制的草坪不怕压、不怕踩、不用浇水;三是野花野草五颜六色,色彩缤纷,且品种众多,适应不同的季节,用野花野草绿化、点缀城市,能保持自然原生态,可以让厌倦尘嚣的都市人更亲近大自然。喜爱旅游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当走出繁华喧嚣的都市,来到僻静乡村看漫山遍野的野花野草,一种清新和赏心悦目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如果把这美景搬到城市,那是多么的令人心驰神往。

然而多年来城市绿化存在一种误区,认为野花野草杂乱无章,难登“大雅之堂”,有碍城市观瞻和文明卫生,以“斩草除根”而后快,故而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全民“除草”运动。与此同时,绿油油的草坪却倍受青睐,成了“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象征。人工栽种的草坪虽然整齐有序,但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除品种和色调单一外,尤其是养护成本过高,据绿化专家测算,草坪造价一般在每平方米7元以上,防病、治虫、割草等日常养护尚需要大笔费用。草坪本身很脆弱,老化、退化得快,要经常浇水,作为缺水城市是不适用的。同时草坪实用性差,人不能踏入,大量占用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

其实野花野草是最符合生态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有着很强的净化城市空气的功能,合理栽种可以把城市打扮得既艳丽妖娆又不失“野味”。笔者的一位朋友曾在德国留学,据他讲德国建设生态城市很重视绿树、草坪和野花野草的合理搭配,形成交相辉映的美景,使城市有了乡村的气息和韵味。其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北京将不上“大雅之堂”的野花野草引入大都市,是生态文明和城市绿化观念的更新,期待更多的城市青睐野花野草,把城市装扮得更有“生态味”。

德国人“生态游”

给我们上生态文明课

生态文明成为眼下最热门的流行词,笔者近日在多家媒体上读到:黄山、庐山、峨眉山、张家界、九寨沟等著名景区纷纷叫响打造旅游业生态文明的口号。认真拜读下,笔者发现这些景区提出的旅游生态文明主要是指旅游资源的保护。

诚然,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资源保护,但这并非是生态文明的全部内容,如果把生态文明等同于保护资源,这种认识未免有点浅薄。

旅游生态文明内涵十分丰富,笔者的理解就是游客文明生态+景区服务生态+环境生态+科学管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谈论旅游生态文明不能不说到如今国际上流行的生态游,德国开展生态游有近二十年时间,德国公民环保和文明意识普遍较强,观斑知豹,看德国生态游对我们理解旅游生态文明或许很有帮助。

笔者的一位同学留德工作多年,不久前回国探亲访友,谈起德国旅游见闻。富裕的德国人非常喜爱大自然,无论是到市郊公园还是出远门旅游,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打点行装,准备一个大大的旅行包,里面装有筷子、勺子、牙刷、牙膏等,衣袋里备有手绢用于擦汗,而不用纸巾。在景区入口处,无论是免票还是卖票,都给每位游客送上一个大大的可以熔化的很结实的再生纸袋,用于装果皮等生活垃圾,游客出景点时都自觉地将垃圾袋放在指定处集中回收。旅馆不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全由客人自带。景区内看不到出售用野生动植物制作的旅游纪念品,餐馆里也无野味可供食用,因为捕杀、食用野生动物为德国法律所禁止,违法者要受到严惩。

德国人的旅游观念诠释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含义。以笔者浅见,旅游生态文明起码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打造游客文明生态。总体上讲中国游客文明素质在提升,但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乱吐乱扔、大声喧哗、举止不雅、采花摘草,文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甚至于故意损坏景区环境。文明在于养成,需要从生活习惯培养,破除陋俗,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就非常值得某些人认真学一学。

二是打造景区优质服务生态。很多时候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因为不方便造成的,比如景点很少有免费提供垃圾袋的,一些景区内公厕和垃圾箱稀少,分布不合理,游人处理垃圾不便就扔得“天女散花”。景区优质服务包括旅游线路、景点位置标向明确、具体,导游用语文明,生活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完善。

三是打造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旅游环境需要游客与景区共同努力,游客畅游在青山绿水的美景中要自觉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不损坏文物。环境保护的关键之举是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这就需要景区所在地摒弃急功近利,做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要懂得在景区内大兴土木,使风景区染上浓厚的商业化,是对生态文明的最大破坏。

四是打造法制生态。旅游生态文明需要法制“保驾护航”,据笔者所知,德国、法国有专门的《旅游生态保护法》,值得我们借鉴。要通过旅游立法和严格施法,规范游人行为,保护旅游生态,尤其要严惩景区内捕杀野生动物牟取暴利的不法行为。

上一篇:欧式风格第一街 下一篇:中国运河名城――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