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带上生活的烙印

时间:2022-07-09 10:27:57

让作文带上生活的烙印

当今的作文教学真令人担忧,作文中脱离生活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很多的老师只注意指导写作方法,而忽视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结果不仅造成了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思路狭窄、表达贫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它是我们作文的生命所在,一切离开了生活的作文都是无病,没有真情实感,朽木枯树何以支撑作文的灵魂。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描绘生活、抒发生活,养成讲实话、写真话的良好的作文习惯。

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著名作家李存夜说:“如果你对生活冷漠旁观,即使一些令人感动的东西摆在你面前,你也不可能产生共鸣和写作欲望。”热爱生活是观察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写作的必然需要。倘若一个人对生活没有任何情感,那么对现实生活就会冷冷漠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生活在他眼中似乎就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色彩,那他就算有再多的文采也是无济于事,毕竟作文不是好词佳句的游戏,作文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向奔腾不息的生活,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生活中去。只有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去观察生活,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所以要学生写生活,首先是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比如写书信向远方的亲朋好友介绍自己的家乡,学生立刻懵了:家乡怎么写,从哪里写起?学生对家乡的感受不是太深刻,我就引导孩子们谈谈自己家乡的美景,孩子们想到了濠河、长江、狼山、大海、小河、田野……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接下来再谈谈特产,孩子们想到了西亭脆饼、石港乳腐、正场熏糕……再后面就是家乡的变化了,孩子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苏通大桥,我引导孩子们想想自己周围,孩子们发现现在农村的烂泥路都修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上学方便多了;还有同学发现现在农村里有小轿车的人家也变多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条理清晰地发现了自己家乡的很多美丽之处,那种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孩子们把写家乡当成了赞美家乡,一种积极的情感促使学生快乐地完成构思与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异常活跃的,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古人说“言为心声”。好的文章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没有情感就写不出好文章。

二、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要引导学生写自己感受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是作文的“米”,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带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取材,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只有真正地走进了生活,才能从生活中收获真实的体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让生活为作文搭建舞台,努力让生活为作文营造一方沃土,开辟一片绿地,做到生活为作文添彩,作文为生活高歌。例如在练习写景的作文中,我们不能守着教室这片天地,而是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这些最真实的景物,最真实的声音无不对学生产生视觉与听觉上冲击力,进而促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比如秋天的时候,我们农村秋的气息是非常浓的,田野里庄稼丰收了,农民伯伯在地里忙碌着……这一切都具有秋天的特征性,无不勾画出美丽的秋收图。在作文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多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通过走进生活,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我们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去捕捉生活的气息,让真情实感溢满字里行间。

三、以活动为载体深刻体验生活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孩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接触的生活也比较狭隘,优越的生活和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使孩子们看不到生活中的艰辛,体验不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所以在写作文中,就只能瞎拼瞎凑、无病。为了弥补学生对生活感受的欠缺,我就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体验。如写《一件感人的事情》,很多孩子的作文就是写的老一套:妈妈雨天为我送伞;老师冒雨来为我补课;爸爸夜里背我去医院……孩子们一碰到这类作文题目就傻了眼,总是想不起有什么感人的事,想来想去没有,就只好通过自己听说过的一些老话题来艺术加工了,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何以体现感人。我就以学校的一次捐款活动为契机,让学生通过捐款现场的气氛来感受那份真情,学生作为一个当事人他们就处在这个活动之中,他们的感受是最逼真的,当辅导员老师作捐款动员的时候,孩子们得知二年级张乙小朋友的情况后都落泪了,在捐款的活动中,老师同学都纷纷慷慨解囊,孩子们的心灵受触动了,当学校周边的很多好心人也闻讯赶来捐款时,这是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没想到的,很多的老师和学生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了真切的体验,结果写出来的作文真是感人至深。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真实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真正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生活就是作文的“米”,在教学中,我们就要让学生多积累“米”,才能做出可口之“炊”。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开卷考试教学改革之我见 下一篇:爱心下的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