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犯罪研究

时间:2022-07-09 10:05:42

反洗钱犯罪研究

【摘要】洗钱犯罪目前已成为国内危害最大的金融犯罪,针对该情况,我国《刑法》曾两次对洗钱罪进行修改,并制定了《反洗钱法》,与此同时,我国的反洗钱机构也陆续建立和完善。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洗钱罪犯罪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说明我国的反洗钱机制存在重大缺陷。本文将通过对洗钱的方式和基本流程的分析,论述如何预防和控制洗钱行为。

【关键词】洗钱;洗钱罪;洗钱基本流程;反洗钱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071-03

一、洗钱罪在中国的现状

(一)洗钱罪的现状

在中国,白20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洗钱犯罪以来,随之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势头,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危害最大的金融犯罪。虽然洗钱犯罪非常猖獗,但是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因为洗钱罪是一种隐蔽型犯罪,如果在洗钱初期没有及时发现,那么越到后期,“赃款”就越难以显露其真实而目。而由于洗钱的国际化特征,赃款一般都会在不同的国家游走,即使有幸发现也很难追回,这涉及国家利益,有时甚至被一些国家当作政治筹码。由于追查洗钱的时间非常漫长,国际反洗钱机构的运作也并非完美无缺,这使赃款更加难以追回。以贪污弊案为例,赃款游走在不同国家的银行,追查起来就相当不易。中国残缺的法律体系和金融机构千疮百孔的管理漏洞为洗钱活动提供了天堂般的生存土壤。和国际上的反洗钱活动比较,中国的洗钱活动具有极大的“本土特色”,首先,我国制定洗钱罪的初衷是为了遏制犯罪,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犯罪的非法所得收益只是洗钱罪犯罪对象的小部分,而贪污犯罪成为洗钱罪最主要的上游犯罪。洗钱与腐败犯罪成为孪生姐妹,表现为权力腐败、洗钱、资本外流“二位一体”。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与洗钱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构成一条完整的上下游犯罪链。通过洗钱,贪官们将贪污受贿的赃款转移到国外。据有关方而估计,中国每年有高达2000亿-3000亿人民币以“洗黑钱”的方式流到海外。由于洗钱容易,不易发现,发现后也很难追回,这又进一步助长了贪污犯罪的气焰。其次,“草根金融”地下钱庄通过从事洗钱、非法买卖外汇等各种活动,协助不法分子将资金转移出境,成为贪污、逃税、走私等各种犯罪活动的洗钱主渠道。据估计,每年通过地下钱庄洗钱的金额高达人民币2000亿元,约占GDP的2%。

(二)洗钱罪的危害

洗钱犯罪对一个国家、社会或地区的危害是极大的。一方而,洗钱犯罪分子将巨额的“黑钱”非法地注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机构,会破坏该国或这个地区的金融秩序的稳定和安全,阻碍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另一方而,洗钱犯罪分子通过洗钱行为,可以合法地使用其“黑钱”,从而为其进一步犯罪或更多的犯罪提供条件,使犯罪得以进一步繁殖,并由此不同程度带来各种犯罪污染。

首先,洗钱犯罪包庇、纵容了上游犯罪和跨国犯罪。无论是毒、走私活动,还是贪污、受贿等,特别是国际有组织犯罪,只有通过“洗钱”上游犯罪才能实现获得暴利的犯罪目的才能继续投资再次犯罪。

其次,洗钱罪破坏了正常的经济运行环境。使正当投资者对我国失去信心,妨碍其对我国的投资。这直接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再次,“洗钱犯罪”引发其他犯罪。为达到洗钱目的,犯罪分子往往通过贿赂等手段拉拢政府官员和银行职员,这将严重妨碍反腐倡廉的进行。尤损害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威信,在司法协助上陷入孤立地位。

最后,纵容“洗钱”将给金融危机埋下隐患。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手段还比较落后,若不采取有效控制手段,防范洗钱犯罪金融机构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为金融危机埋下祸根。

二、反洗钱在中国

随着反洗钱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反洗钱方而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无论是制度建设、机构设立还是反洗钱技术方而都有所建树。

(一)中国反洗钱法律制度

在法律体系方而,全国人大两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由原来的二个扩大为现在的七个,尽量与洗钱行为刑罚化的国际标准接轨。2006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国第一部关于反洗钱工作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简称《反洗钱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反洗钱单行法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反洗钱法》对洗钱上游犯罪、反洗钱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反洗钱国际合作、法律责任等作了较系统的规定,而且在反洗钱技术方面力图与国际接轨,例如了解你的客户原则、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监测制度。《反洗钱法》出台后,中国人民银行对2003年的二个反洗钱规章进行了修订,相继独立或会同有关部门颁布了四个新的反洗钱规章。白2004年持续开展金融机构反洗钱现场检查工作,逐步建立非现场监管制度。从而形成了以《反洗钱法》为骨干,以《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为基本规范,以刑法规定的洗钱罪为最终保障的多层次、完整的反洗钱法律体系。这为打击洗钱犯罪,防止资金外逃和贪污贿赂行为,维护金融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构筑了一道稳固的法律之墙。

(二)反洗钱机构建设

在组织机构方而,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成立了反洗钱局,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成立了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形成了覆盖全国金融业的监测网络。为加强金融系统内部的反洗钱协调工作,2004年4月,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了金融监管部门反洗钱工作座谈会,建立了以人民银行牵头,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参加的金融部门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充实了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组织机构,使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6个增至23个,进一步扩大了反洗钱监管领域。至此,国家反洗钱协调机制和金融业反洗钱协调机制初步建立并开始运转,我国反洗钱工作体系己初步形成。截至200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36个分行、省会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均建立了反洗钱处。目前在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内,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专职和兼职人员己超过4000人。

(三)反洗钱工作国际合作情况

在国际合作方而,中国已经签署并批准联合国通过的所有与反洗钱及反恐融资有关的国家公约,积极参加反洗钱国际组织的活动,成为欧亚反洗钱组织(EAG)成员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正式成员,目前己与10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情报机构签署了反洗钱反恐融资金融情报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协议。

三、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反洗钱立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反洗钱上游犯罪规定过于狭窄。虽然我国《刑法》经过修订己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扩大到了七个,但还是过于狭窄,不利于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也不利于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而美国规定了100多个洗钱罪的上游,金融特别工作组的《四十项建议》则建议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规定为一切犯罪。

其次,犯罪主客观方而设定不当。我国刑法明确将“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这一特别目的是洗钱罪的客观方而构成要件,如果没有这一犯罪目的,就不能构成犯罪,这就缩小了对洗钱罪的打击范围。其次,从我国刑法第191条的精神来看,洗钱罪的主观方而只能是直接故意,这不利于反洗钱工作的展开。

(二)反洗钱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缺乏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申报是反洗钱的最基本制度前提,但我国缺乏财产申报制度,从而使《反洗钱法》成了“带着镣铐的舞者”,不可能从根本上打击犯罪活动。

其次,我国尚未建立专业的反洗钱信息收集和分析中心。没有专门的反洗钱信息处理中心,难以对不同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影响信息分析、甄别的效率和质量。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反洗钱监测中心虽然会收集反洗钱信息,但是缺乏与其他反洗钱部门的配合,因而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而。

最后,反洗钱工作起步晚,专业人才缺乏。当前特别缺乏专业反洗钱人才,地方银行反洗钱处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的,这样带来甄别和分析可疑交易的能力明显不足,很难适应严峻的反洗钱形势和任务。

(三)反洗钱工作建议

1.修改《刑法》相关条文。一是要改变洗钱罪的主客观构成要件。《刑法》第191条规定,只有存在“为隐瞒和掩饰其来源和性质”这一特定目的,才构成洗钱罪,这样就缩小了洗钱罪的范围,加重了检察机关的举证责任,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二是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我国虽然不断地在修改刑法,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但是依然不能适应严峻的反洗钱形势,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四十项建议》要求将所有犯罪定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我国虽然没有必要将所有犯罪定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但也应适度扩大上游犯罪的范围,应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定为被判处二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二要完善客观构成要件。我国洗钱罪有不周延之处,给司法实践带来巨大的困难,有必要进行适度的完善。四要将犯罪主体范围扩展到上游犯罪的本犯。上游犯罪的本犯必然与洗钱犯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能还是洗钱犯罪的主犯,所以将洗钱罪犯罪主体扩展到上游犯罪本犯势在必行。

2.建立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申报制度是反洗钱的基础和前提,缺少了财产申报制度,《反洗钱法》就成了无源之水。在我国,洗钱犯罪的主要犯罪对象是贪污受贿的非法所得,通过洗钱,犯罪分子将大笔非法收入转移到国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由于在我国洗钱非常容易,因为我国没有建立财产申报制度,缺乏事前的预防和监测,犯罪分子没有了后顾之忧,不需要就个人财产状况向任何个人或机构说明,可以说犯罪分子可以在毫无监控地情况下将非法所得收益转移出国。

3.建立相对独立的反洗钱信息监控处理机构。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反洗钱信息监控处理机构,集中收集、分析、处理可疑交易信息,是开展反洗钱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反洗钱信息监控处理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如比利时等国的金融情报处理中心己取得很大成效。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专门的反洗钱信息监控处理机构。作为反洗钱信息机构合作组织的埃格蒙特集团(EgmontGroup)的5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由于对洗钱信息和洗钱犯罪的处理涉及到金融、行政执法和司法等多个领域,同时洗钱犯罪又具有跨区域、跨国性,需要各有关领域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快速、准确地对洗钱活动和洗钱罪犯加以识别。

4.加强对银行内部的监督,使个人存款户实名制落到实处。由于银行的逐利性,而对激烈的竞争,银行往往会为客户提供最大方便,虚名存款很普遍。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严格开户审查。以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为基础,在证券交易、保险交易、国债交易以及汇款、转账、银行卡使用等方而严格实行实名制。开户人必须出示能确认居民身份的有效证件,同时开户人应填写具体内容,有关机构应严格审查。二是根建立信息交换系统。建立银行与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交换系统,对身份证进行查验比对。有关机构应在交易人开户时,通过信息系统与身份证管理机关登记信息进行比对,核实身份证件的真伪。

5加强反洗钱工作培训与宣传。日趋复杂的洗钱活动,客观上要求不断加强反洗钱工作培训与宣传。反洗钱工作培训重点是使有关工作人员理解有关法律规定,明确所在机构和个人应承担的职责,掌握支付交易监测系统的数量分析方法,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和能力,了解相关犯罪的特点等。在此基础上,有关机构更好地识别、了解和选择白己的客户。主管部门及时公布典型案例,提高各级机构的反洗钱意识和能力。

6.加强各反洗钱部门的合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二定”方案,新成立的反洗钱局负责“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钱的资金监测职责”,因此,新成立的反洗钱局在整个反洗钱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央行职能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反洗钱行动仍需要其他部委相关机构的参与以及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密切配合。因此,反洗钱过程中不仅应明确各部门和机构的职责,还需要进行通力合作,才能切断洗钱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洗钱的技术性和跨国性越来越强,因此,我国应注重提高反洗钱技术。他山之石,可心攻玉,我们应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反洗钱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洗钱的本土性特征,在制定法律法规定时,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刑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俞光远.反洗钱理论与实践[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白建军.金融犯罪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0

[4]高一飞.有组织犯罪问题专论[M]冲国政法在学出版社,2000

[5]刘彦斌,龚文华,彭志英.新形势下我国洗钱犯罪的危害与防治对策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6]司慧颖论洗钱罪之上游犯罪[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02)

[7]丁慕英洗钱犯罪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02)

上一篇: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缺陷产品召回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