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让学生真正“学会”

时间:2022-07-09 07:15:48

“一体化”让学生真正“学会”

目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标准为高中每学期32~36节,初中每学期48~54节,小学每学期48~54节,水平一为64~72节。从表面上看体育与健康课时在增加,而且贯穿中小学三个学段的12年中,但实际上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作为一线教师我感到实际效果和预先设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这么多课时都能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学生将真正享受到新课标带来的益处,因此学生能够顺利学会本课技能、实现教学预设目标就是每一堂体育与健康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的特性决定了教师的独特地位,学生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习,教与学要紧密配合。学习效果的达成应是教师教的有法和学生学练得法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认知、技能、情感的“一体化”。

一、“认知、技能、情感”一体化的内涵与诠释

课标的重要理念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这是体育与健康的特点决定的。其他文化课内容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而体育技能动作需要教师讲解技术要领、示范动作、帮助练习,才能掌握。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情感体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情感投入,这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反过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又促成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因此说,“认知、技能、情感”是相辅相成、互为提升的一体化,牢固树立这个理念,应成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的主线。

二、“一体化”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会”

体育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练、练学、生成,即认知―教和学练,练学―形成技能,最终达成学会。下面以中学的篮球运球接行进间投篮教材加以阐述。

1.认知是“学会”的知识基础

认知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形成概念、知觉、想象)获取知识。是个体认识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对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习惯上认知与情感相对应,即在认识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情感、情绪活动。学生的认知首先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中教师的教而获得的,在课外学生仅能了解一些体育运动的表面知识,而内在的技术动作要领、肌体的感受、认知等,需要教师来传授和学生的练习体验。

(1)教什么

学生的认知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教,教师教什么,不同的教材,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顺序;学生在不同的水平学段、不同的年龄组,有着各自的心理、生理特点,教师要根据其特点及机能素质的敏感发展期,选编相适应的、起促进作用的教材进行教学。为此,教师要制定好有效的学年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如中学的篮球运球接行进间投篮教材,大约用三节课完成,即第一节课教跨步拿球迈步起跳投篮,第二节课教自己运球接跨步拿球迈步起跳投篮,第三节课复习完整动作,强化一大二小三高跳的行进节奏,达到自然、协调、自动化的技能目标。

(2)怎么教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要准备充分,用精湛、准确、简练、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记忆。教师的示范要正确、姿态优美,示范位置、示范面要能让学生看清楚,结合讲解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动作的第一表象,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合理、清晰,有递进层次,教师要耐心解答问题,不厌其烦地示范或参与。

教师首先要介绍运球接行进间投篮,分成“跨步拿定位球练习,跨步接传球练习,自己运球跨步持球练习三个步骤来分解教学”让学生做到心理有准备,并产生求知欲望。第一节课教1―跨步拿(接)球、2―迈步、3―起跳投篮,教师组织学生站在限制区一侧观看教师完整示范,做运球接行进间投篮1~2次,让学生看清、记住完整动作。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站成学练队形教动作,让学生左右前后间隔散开大一些,建立学生做行进间动作空间。教师先背对学生示范一遍,明确运动方向,教师再面对学生逐步教授。教师先带领学生做1―自己前上抛球并迅速跨(右)大步拿球,教师强调跨(右)步的空中脚着地前拿球,并伴随着口令:跨拿(接),反复练习、强化拿球时机,这是行进间投篮的关键。再做2―双手持球迈(左)步,再领做屈右腿上摆,左腿蹬地,双手举球起跳投篮。教师领做要先慢做3~4遍后,看大多数学生会了,再稍快把动作连贯起来练习。口诀是:跨拿、迈一步、起跳投,稍快的跨、迈、投,再快1、2、3。然后,学生个人记忆性练习3~4次,并默念1―跨拿、2―迈步、3―起跳投篮,达到自主、思考、探究练习。

在学练过程中,学生记忆、思考、模仿主要是个人活动,练习密度较大,达到初步掌握动作。

2.技能是“学会”的成果

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学生体育动作技能的形成是经过学练、练学反复地进行而达成的。

(1)练什么、怎么练

在体育与健康课分组教学中,学生通过练学,动作技术向形成技巧性动作技能方向发展。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活动是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辅导、点拨,对差生要耐心帮扶,组织学生小组内动作展示,强化动作概念。学生活动是分组练学,学生带着在认知阶段获得的“初步掌握动作”进行分组练学,进行从认识到实践的过渡。要体现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发现问题,向教师提问或与同伴探究、讨论,来解决问题。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反思,默念动作要领,默念练习口令。练习速度由慢到快,由不熟练到熟练。

如第一节课教师教1―跨步拿球、2―迈步、3―起跳投篮动作后,在学习场地,让前后相临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一看一练跨拿迈投,互相纠正、讨论;再一人侧举球,另一人做跨步拿定位球迈步起跳向上投出,自己接球练习,同伴讨论、探究、理解;再一人轻抛球,另外一人做跨步接抛球迈步起跳投出,自己接球练习,此时应能说出完整动作过程,同时,对于不太理解的问题请求老师解答。再分四组在四个半场的罚球线外,开始做跨步拿定位球或接抛球迈步起跳投篮,此时多与同学讨论、探究:如何才能协调做出动作?如此,在反复练习中,学生达到较熟练掌握完整动作。这时教师把学生组织到某一半场内,请做得较正确、协调的同学做动作展示,以强化正确动作概念,并提出:动作要协调连贯,要做出跨步大、迈步小、起跳投篮要高跳的目标。在这个阶段教师调控的较松一些,学生边探究、边思考、边练习,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练习时间较长。

(2)巩固性练习

在分组学练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作展示,强化正确动作概念及印象,同时又是对做得好的同学的肯定和对差生的纠正。接下来分组进行巩固提高性练习,教师要特别关注差生的练习。

如篮球运球接行进间投篮的第一节课,分四组在四个半场内练习完整动作较熟练后,进行分层教学(当然,也可以不分层)。教师把学生分成普通组和提高组,把做得不太协调的同学分到普通组,由教师重点指导,在教师帮助、鼓励下,经过多次练习达到较熟练完成完整动作,并让学生尝试做跨步接传来的球迈步投篮练习;教师把做得协调,脚步正确的同学分在提高组,做跨步接传来的球迈步投篮练习。在这个练习过程中,学生由背诵动作要领,到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作过程,这是从实践到认识的升华,是知识的生成,是动作技能的生成,达到熟练掌握动作,学生学会了跨步拿(接)球迈步起跳投篮技能。

3.情感是“学会”的添加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能通过表情外显传递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学生的情感伴随在体育教学的教、学练、练学、学会的全过程,起着促进技能形成的作用。

学生在学会跨步拿球迈步起跳投篮技能的过程中,有成功、满足、兴奋等情感的体验,这些情感对学生学会跨步拿(接)球迈步起跳投篮技能行为活动产生了增力,学生的练习热情更高,动作练习次数更多,动作熟练程度更高,达到个人动作自动化,成功形成动作技能,达到了“学会”。

在“学会”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了,认知、技能、情感形成了完美的一体化。在此过程中,体现了认识指导实践,实践证实认识,也就是真理的求是过程: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产生第二次飞跃,即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成―“学会”。

三、结束语

“学会”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熟知教材的重难点、了解学生的情况程度,选择合适的教法,掌握恰当的调控、指导、点拨、鼓励、即时评价、积极参与,关注弱势群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等技巧。牢记“认知、技能、情感”三者一体化理念,不断反思、优化教学方法及过程,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会”,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上一篇:多思考、重落实、求创新 下一篇:学校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