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7-09 04:35:12

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之我见

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是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使学生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切实打好“听”、“说”能力的基础,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把“口说”与“笔写”的关系比喻成“物体”与“照片”的关系。他说:“物体本身完整而有式样拍成照片当然完整而有式样;语言周妥而没有毛病,按语言写下来的文章当然周妥而没有毛病了。”由此可见说话训练的重要性。

看图说话种类很多,从图的形式来看,可分单幅图和多幅图。从画面内容来看,有人物画,有记事画,有状物画,有风景画等。一般来说,看图说话应注意抓住“看、想、说”三个环节进行指导。要提高看图说话水平,需要努力锻炼学生“看图、想图、说图”三方面的能力。

一、看

“看图”是看图说话的基础,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图是说话的依据,看图说话的说话内容主要靠对画面含义的理解及以图联想平日的生活积累。因此,不论是看单幅图说话还是看多幅图说话,首先要学会看图。学生看图时必须做到最基本的两点:

1.看得有顺序。看图看得有顺序有助于全面、有效地了解画面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观察的一般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即最初要看出图的大概意思,先有个整体概念。然后搞清楚画面各部分内容,诸如画面上的人物、事物、环境、时间和地点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回到整体上进行重点观察,领会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中心思想,加深对图意的理解。

2.看得全面细致。只有看得又全又细,才能全面把握画面内容和含义,才能为展开联想和想象提供依据。对多幅图来说,看图时不但要弄清每幅图的人物关系,还要注意分辨多幅图之间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及情节变化。如《有趣的书》中儿子趴在地上很专心地看书,鼻子都快贴到书上了;爸爸怒气冲冲地推开儿子的房门,准备狠狠地教训一下儿子;儿子遭到训斥后极不情愿地离开;后来爸爸也趴在地上,双脚上下踢腾着看书时的样子等。对此进行认真分析,从中进一步体会人物对书的着迷及父子之间的平等关系。

二、想

“看的宽不如想的宽”,只有想象才能让思想驰骋飞扬。“想”,是看图说话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是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有效手段。除了“看”外,还要借助图画进行恰如其分、合乎情理的“想”。不管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对事物的表现总要受到限制,画面反映的往往只是一个或几个“瞬间”。引导学生在对画面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让眼中之图表象清晰,让心中之图栩栩如生,使图中人物“活”起来,使图中景物“真”起来。特别是表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多幅图,有些次要环节被省去了,看图时要根据前后图之间的联系,“想”图之间衔接和过渡的内容,以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楚。想象主要有两个途径:

1.就图想象,扩充画面情节。抓住画面上的主要人物,抓住主要人物的关键处,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如《捉老鼠》中小男孩追着老鼠,手握拳头决心要把老鼠抓住的心理;自以为堵好了洞口坐在钢管上沾沾自喜的样子;发现老鼠从钢管中逃走时的目瞪口呆的神情,都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把情节说得生动、具体。这样,由“静”变“动”,由“无声”变“有声”,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动”起来,说话时自然有话可说。

2.离图想象,补充画面内容。要把画面没有画出来又有必要交代的内容补充完整,想象图外图。如小男孩是怎么发现老鼠的?用来堵住洞口的钢管是从哪里找来的?画面上没有,说话时情节就不丰富,就应该通过“想”来填补。

三、说

“说”,体现“看”和“想”的成果,是培养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看懂、想好的基础上,说是最基本的。可以指导学生按照看图顺序先编拟一个说图的口述提纲,形成“说”的框架,也可以把“看图”、“想图”过程中想到的一些重要词句写下来,然后按照提纲一层一层地说,抓住重要词语具体地说,这样做可以说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楚、内容具体。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教师在训练“说”的过程中要注意:

1.先学后导,顺学而导。不要用诸如记叙的要素、叙述的条理等条条框框限制学生。训练要注重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并能把话说好。

2.分层训练,鼓励后进。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达标要求:说得有头有尾,遵循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声音响亮,并使用普通话。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出拓展要求:描述详细具体,用词准确生动,想象大胆合理。如要求学生:“谁能和大家说得不一样?还可以用哪个词语形容?”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广度和创造性。

那么实际教学中如何安排、实践呢?我在引导学生看连续几幅图――《叔叔到我家》进行说话训练时安排了以下四步:

1.先引导学生联系标题,整体看三幅图,弄清三幅图中有几个人?画的是什么事?用一句话说说“谁到谁家做客”,勾画出总体轮廓,初步形成说的“框架”。同时,给图中小朋友起个名字,然后引导学生一幅一幅地细看。

2.在引导学生逐幅细看的时候,针对图画内容提出问题,譬如“怎样将叔叔请进门?怎样去招待?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做了些什么?如何道别”等一系列问题,一幅一幅依次看图,用一两句话说说各幅图的主要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说每幅图意思的时候,可能说的很多,但比较杂乱,抓不住中心,语句也不一定通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满足甚至欣赏学生说的内容多、篇幅长,而应着重要求学生比较扼要地说出一、两句通顺的话。

3.在具体交流说每一幅图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演图,想象图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对话练习,继而鼓励学生想象图中人物的行为动作表情。演后,让学生自选一幅图说几句话,学生个个演得有声有色,图画中的人物、事件成了学生生活的模拟再现,说起来自然有滋有味。

4.学生一幅幅说完了,再引导学生把几幅图连贯起来看一遍,把每个画段说的几句话连成一段连贯的话。这样,学生很自然地从说一、两句通顺的话发展成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小学生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思想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学生能在以后习作道路上走得更顺畅,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把“看图说话”训练当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不断探索、坚持实践。

上一篇:语言积累,从小学语文课堂抓起 下一篇:简析初中数学多项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