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7-08 10:45:38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应对措施

【摘要】基层医院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加上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的对象大多数是文化知识贫乏的患者,所以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面对压力,护士若不能很好应对,不仅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直接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因此,及时了解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方式,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引导护士适当应对,才能保障护理安全。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心理压力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50-01

护士从事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致使心身健康受到巨大的压力影响。工作压力会产生疲劳,严重时会影响护士的心身健康,并使护士心理质量下降。本文分别从社会、职业、个人因素方面总结和讨论心理压力的来源,并应用系统措施来有效降低特定人群的心理疾病的发生。

1.由于护士的工作大多默默无闻、埋头奉献,劳动成果得不到社会的充分认知。加之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有些人对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存在误解、偏见,因而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产生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不良反应。

1.1造成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

1.1.1 社会支持系统缺乏

社会支持体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护理工作任务繁重,轮班作业,相应的劳动报酬不足,传统的权力机构又将护士置身于组织的底层;在医疗机构里,医生有着做决定的权力,而护士被认为是毫无疑问的执行者。这种现象使病人产生一种错觉,医生是至高无上的,是受人尊敬的,而护士只是处于从属地位,护理人员普遍缺“个人成就感”,造成了护士的内心期望与现实的冲突。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体系与抑郁等消极情绪存在明显的负相关[1]。

1.1.2 护士社会地位及待遇偏低

医护关系是主要的护士压力源之一。医生的劳动普遍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而护士们往往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付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回报[2]。此外,超负荷的劳动量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经济收入与所承受的高风险不成正比,使护士产生失衡感,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1.1.3 多元发展少,工作无成就感

由于护理工作具有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故对年龄的要求较高,而护士职业发展及晋升、提拔等问题上,护士所占比例明显偏低,使众多的护士感到前途渺茫,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1.1.4 工作的不稳定

随着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护理人员面临下岗或转岗这一压力源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残酷的竞争,使大多数年龄大、学历低的护士心理严重失衡。

1.1.5 医疗纠纷和护患矛盾增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家属的无理取闹,使得医疗纠纷投诉案呈上升趋势。所以护理人员在为这些对象服务时,担子重、压力大、理解少,一旦出现难以避免的事件,社会及家属不理解,这双重风险使护理人员产生更加严重的疲劳心理。

2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应对措施

2. 1 医院方面

2.1.1正确的指导护士积极应对压力,帮助护士缓解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指导他们学会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努力克服自卑感,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

2.1.2 确立护士在医院内的地位,解决实际问题

医院管理层应重视和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更新观念,改变“重医轻护”的观点。充分理解和关爱护士,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让护士感到自己处于一种被信任、被尊重、被重视的主人翁地位,保持护士的自尊和信心。积极帮他们解决住宿、保险、执业、职称晋升、家庭婚姻等实际问题。专家认为,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式。

2.1.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人员调配

护理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统筹安排工作的能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班次,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护士劳逸结合,充分考虑轮班对护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根据基层医院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培养多元化的护理人员,做好科间协作,合理调配护理人员。

2.1.4 实行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护理管理者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努力为护士营造一种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温暖友爱、和谐的环境氛围。当护士与患者发生冲突时,管理者必须首先确定发生冲突的原因及性质,密切关注护士心理健康状态,而不是将批评惩罚放在首位,应多一些关怀,少一些训斥,帮助护士保持积极向上的愉快心情。

2.1.5 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考评及奖金分配制度

今年以来,护理部提出建议方案,报人事科审核,经院办会批准,对护士绩效分配方案进行重新制定,根据护士的职称、岗位、工作量及工作责任的大小、绩效考核情况等合理进行绩效分配。体现按劳取酬的原则,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 6 改善用人机制, 加强人才培养,提供发展空间

护理管理者在用人上要遵循人本思想,做到人尽其材,因人施用。大胆的使用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护士,让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参与到护理管理中来。注重发现典型、树立典型、激励典型。实行护士长竞聘上岗,提高护士长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表率作用。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划,选送优秀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尽可能为护理人员的自身发展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树立热爱专业、热爱医院、爱护病人的爱岗敬业思想。

3 结 论

基层医院护士作为护理队伍的一部分,其数量正在逐年增长。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基层医院护士所承载的特殊压力,需要社会和医院管理层及护理管理者的共同关注。护理管理人员要正确指导他们积极应对压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与鼓励,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基层医院的护理队伍肯定能成为医疗战线的一支强有力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增恒.身心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MJ],2008,52.

[2] 吴国芳.护士压力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应对方式.攀枝花学院学报[J],2008,22(4):108-109.

上一篇:隐睾的概述 下一篇: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护理中健康教育路径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