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体会

时间:2022-06-09 01:47:46

基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体会

作者简介:陈锋兰(1980.11-),女,汉族,籍贯:浙江磐安,磐安县尚湖镇中心卫生院,执业医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全科医学。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及重要性。 方法 从高血压的目标健康教育人群、健康方式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果 随着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也明显提高,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采取多样化,生动化的教育,才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的认知程度,从而规范其服药及生活习惯,促进群众的健康。

【关键词】高血压;基层社区;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72-02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主血压患病率为18.8%, 发病人群 步年轻化。我国人群高血压具有以下特点: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在农村还存在三不: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健康教育不够普及,大部份群众对高血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随着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也明显提高,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采取多样化,生动化的教育,才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的认知程度,从而规范其服药及生活习惯,促进群众的健康。

1健康教育目标人群

1.1全人群健康教育(主要是健康人群、重点为儿童青少年、家庭妇女)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生活中易现成各种影响健康的行为。在教育过程中,要强调高血压病对自身家庭、社会的危害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掌握有关高血压病知识的重要性。

1.2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1.3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诱因及相关的治疗方面的知识,明白高血压的可治性,减轻患者自身的焦虑和恐惧,并坚持长时间的随访及相关管理,给予高血压患者良好的保健服务,改善患者的病情,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2健康教育的方式

2.1群体教育

将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共同集中在一起,采用讲课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教育,1次/周,1小时/次,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危险因素、诱发因素、疗效和预后。

2.2个体教育

每例高血压患者均接受1次/月以上的个别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坚持规律服药,不随意增量和停药,血压要经常检查,按病情的需要及时调整药物,注意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影响,自我创造良好的心境。

2.3社区宣传画,书面教育

形式要多样化,如在社区内制作宣传栏、黑板报,编写有关有关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册发放给居民,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集中讲课接受咨询,相互交流。

2.4影响宣传及电话咨询

在小区广播,影视频道或局域网播放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的影像节目,向重点人群赠送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VCD,增强宣传的形象化,此外,开设高血压防治咨询电话,及时解答疑虑,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以纠正和正确指导。

3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

行为方式指导如下:①减轻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尽量控制在

参考文献

[1]张改臣.社区高血压建档管理136例效果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32-1633.

[2]王拥军.高血压与脑卒中[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574-576.

上一篇:甘肃省静宁县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调查与相关影... 下一篇:独活寄生汤合并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