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思考

时间:2022-07-08 05:37:11

金融支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思考

郴州市是国家商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部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领头羊。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和保障。当前随着郴州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产业资本的流动与生产要素配置对金融信贷资金与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如何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高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推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郴州依托区域产业基础和劳动力、地理、资源等优势,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政策,加强园区规划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营造政策“洼地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和资本“驱动效应”,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明显成效。目前,郴州市已新建标准厂房620万平方米,引进转移型企业近1000户,实际利用外资16.22亿美元,到位内资63.99亿元。但是,郴州要想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超越发展战略,还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

(一)产业梯度转移可能导致的“低梯度”陷阱。目前,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基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向内地转移的企业多数是高污染、高能耗或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的技术多数是衰退、落后、淘汰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转入地如果不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加以选择的话,很可能会陷入“低梯度”陷阱,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二)产业转移企业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不紧密可能导致的“候鸟经济”现象。近年来,随着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沿海出口加工贸易企业纷纷向内地地区转移。郴州市凭借区位、交通和劳动力等优势,抢抓机遇,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吸引了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落户郴州,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但总体来看,郴州市承接的加工制造企业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层次不高,与郴州市传统优势产业结合的不够紧密,很容易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政策优势的逐步缩小,再次发生转移。

(三)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资源转移不同步可能导致的“后劲不足”现象。近年来,郴州市抓住发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机遇,先后引进高斯贝尔、中国华录、台达电子等大型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并带动培育了一批配套企业来郴发展。但由于电子信息产业链跨度较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十分庞大,电子信息产业要成为郴州市的主导产业仍面临较大劳动力资源瓶颈,从核心企业的高端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到配套企业的熟练技术工人、普通操作工人等各种人才的紧缺,是制约郴州市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金融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郴州市通过采取“全面招商+标准厂房+金融跟进”的模式,利用郴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及劳动力成本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承接有色金属采选及产品深加工、贵金属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设备制造、食品农副食品加工和锻铸造等产业。为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地方政府大力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大批引进沿海等外地企业入驻园区,因此产生了对园区建设、企业生产设备投资的中长期资金需求,还有企业投产后在生产经营、对外贸易过程中的流动资金需求等明显增加。此外,随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趋势的加强以及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不断提高,郴州市承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要求日益强烈,导致产业转移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也不断加大,比如承接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孵化基地等产生的资金需求,传统产业承接新技术、新工艺产生的投资需求,承接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和产业链整体转移产生的投资需求等。为了促进企业加快发展,郴州市金融部门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产业转移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总体来看,全市金融供给仍然落后产业转移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金融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和手段相对缺乏。目前,郴州市金融机构能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的能力普遍欠缺,对产业转移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深度不足。强调第二还款来源的抵押类品种多,关注第一还款来源的信用类品种少;围绕核心大企业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品种多,针对一般普通中小企业的品种少;同质化产品多,特色化产品少;开发的产品门类多,推广应用的品种少;内部流程改造的多,实质降低门槛的少。

(二)为区外转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较弱。大规模产业升级转移必然带动众多中小企业向转入地区集聚并迅速发展。特别是产业转移中的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企业集团等新型企业组织模式,需要加深转出转入两地金融机构间的联系,掌握企业的融资信息动态。目前,由于转移企业在原属地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信息不能共享,郴州市以联合贷款、银团贷款、集团授信等方式为转移企业的提供信贷支持的不多。

(三)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发展滞后。郴州市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中介机构较少,主要是担保机构。目前,全市共有担保机构9家,数量虽多,但总体担保能力不强。不少担保机构实际到位资本金不足,自身抗风险能力较低;反担保条件苛刻,几乎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要求条件相差无几;担保费率偏高,大多为2.4%~2.6%。

三、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

为抢抓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速郴州开放崛起步伐,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今后3年新建成标准厂房100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企业突破1000家、引进内外资资金10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为此,应着力把郴州打造成为全省首个“金融改革试验区”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先行区”,不断加大金融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

(一)放开社会资本投资限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对接沿海先进产业与技术转移。近年来郴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社会资本积累日渐雄厚。建议适当降低民间社会资本投资的行业准入门槛,制定出台支持创新型、创业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和规范中小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增资扩股、债权融资等形式对接沿海先进产业、先进技术转移,推动我市民间资本向有色金属深加工、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二)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的社会融资体系。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的深入推进,特别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引进,产业转移企业的资本需求不断增加,单纯依靠银行中长期贷款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建议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给予的“郴州先行先试34条”政策优势,适度降低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和放宽准入政策,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不断拓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租赁融资、BT合同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直接融资渠道,通过构建起多层次的社会融资体系,提高筹融资能力和效率,以适应承接产业转移的对中长期资本的需要。

(三)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健全银行机构组织体系。目前,由于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信贷制度等方面的原因,郴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的能力普遍欠缺。建议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针对中小微型产业转移企业,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授信额度;大力引进发达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来郴州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程,尽快组建郴州市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引导民间资本通过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支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

(四)强化工业园区金融服务规划,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一是搭建园区金融服务平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针对示范区建设的金融需求,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倾斜,通过在产业集群集聚地建立分支行营业网点或票据专营窗口等经营网点以及网上银行、结算网络等虚拟网点,为集群内企业提供融资理财、结算、现金管理等多种资信服务。二是优化园区金融服务环境。要推动和深化园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整合金融、工商、税务、质监、公安、法院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鼓励信用评级机构研究制定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科学准确评价企业信用水平,为企业信用增进提供服务;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协会、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园区资产管理公司、信用担保公司等信用中介机构,通过“一会三公司”联保互助形式,为产业转移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三是强化园区金融服务手段。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大力开展信贷产品和融资方式创新,积极探索采矿权、商标商誉权、版权、专利权、无形资产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以及产业链融资、金融租赁等融资产品,为我市承接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性产业提供融资支持;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专利质押融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扩大农业科技型企业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支持郴州市现代农业发展。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前景探析 下一篇:对农村信用社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