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报废原因回顾分析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7-08 03:31:38

血浆报废原因回顾分析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临床用血不断增加,献血人群的逐年扩大,血液及血浆的采集量也不断增加,因各种原因导致血浆制品的报废一直占有较高的比例。为减少血浆制品的浪费,回顾分析我站近3年血浆制品的报废情况,为避免血液的浪费,满足临床需要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2011年周口市中心血站采集并制备的血浆标本122 572人份,均来自无偿献血且体检合格的献血者。

方法:按卫生部颁发的《血站基本标准》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和制备。HBsAg、抗-HIV、TP、抗-HCV检测均采用ELISA法,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HBsAg初筛用胶体金法,ATL检测采用速率法,HIV确认试验由周口市卫生防疫站进行。脂浆、色泽异常报废采取物理外观及肉眼判定。

结果

2009~2011年献血者ALT和HBsAg报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血液检测项目中,主要为HBsAg阳性不合格,2009~2011年阳性率分别占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的26.82%、27.11%、25.67%;在非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中主要为脂肪血浆报废,分别占总报废量的51.34%、40.81%、44.65%,见表1。

讨论

血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同时也存在经输血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为预防和减少输血传染性疾病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严格采血、制备及检测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从表1可看出,脂浆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报废的重要原因,占总报废量的45.50%,主要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①献血者献血前食用油炸、肉类等高脂肪的饮食造成乳糜血液的产生;②采血车在献血人员比较多时,负责体检的医师不能做到全面的咨询,对献血员的饮食情况未做到充分了解;③依照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对血浆制品进行判断,除重度脂肪血浆外,轻、中度脂肪血浆可以应用于临床,但部分临床医生因不够了解而不愿使用,造成血浆制品的浪费1。

ALT不合格引起的血浆报废主要与体重偏高、服药、饮酒、及注射疫苗等非病理因素有关,此外,溶血、脂血、黄疸等不合格血液检测标本也会影响测定结果2。由此可见,采血前医护人员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检和征询是降低血浆报废率有有效措施。2009年以来我站开始用胶体金法对无偿献给血者进行献血前的HBsAg快速筛查,从表1看出其漏检率仍较高,可能与初筛人员未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血液标本不符合要求等人为因素及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较低有关。抗-HCV、抗-HIV、梅毒等引起的报废与献血人群的变化、血液实验室检测人员人为设置灰区、检验过程中操作不熟练及加样不规范等综合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加强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操作技能,可有效避免血浆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王飞,卢舜华,叶小演,等.血浆报废原因回顾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4):272-274.

2何伟胜,唐荣辉.血站血浆报废原因及对策[J].广西医学,2007,29(3):442-443.

上一篇:社会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54例护理体会